车辆输送装置和具有该车辆输送装置的车辆辐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132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输送装置和具有该车辆输送装置的车辆辐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 其可用于物流输送专业技术领域,特别适合于车辆,例如小型客车的 场合。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车辆输送装置的车辆辐射检 测系统,其可用于辐射扫描检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对车辆进行辐射 检测的场合。
背景技术
辐射成像检测系统是海关、民航机场和铁路系统等重要部门必需
的检测设备。 一般地,该辐射成像检测系统包括辐射源,例如x或同
位素射线源;能接受穿过被检物体,例如车辆的射线的探测器装置, 例如阵列探测器。通常,采用专用拖动装置拖动装有集装箱的车辆经 过检测通道来接受辐射检查。透过集装箱的射线传到探测器,探测器 根据射线强度的变化,反映出箱中所装物体的密度分布,并将射线强 度变换成图像灰度,即可获得箱内所装物体的透视图像。
现有技术中,这种专用的拖动装置主要采用平板车,如美国 R即iscan公司生产的2000型系列集装货物/车辆检査系统采用的是平 板车拖动,它将整个集装箱卡车开到平板车上,平板车载着集装箱卡 车通过射线束。平板车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同时,由于其无法对被 检车辆可靠定位和自身运行的不稳定,使成像质量不高。在车辆例如
小型客车的辐射检测系统中,其另一种常用的输送方式是采用装卡装 置,该装卡装置将被检测车辆的前轮进行固定并进行抬升,从而在拖 动装置,例如牵引绞车的作用下通过检测通道,从而对车辆,例如小 型客车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被检测车辆,例如小型客车被扫描时,被检测对象的输送均是通过一个托盘装置例如拖车或是通过某一可移动的装卡装置 来进行的。这些输送方式的共同缺陷的一个方面是输送效率较低,因 为这些输送装置均需要被输送小型客车被固定在托盘或装卡装置上。 托盘或装卡装置在完成被检测对象,例如车辆的输送之后,需要停止 输送过程,重新返回到托盘或装卡装置的起始位置,装载或者固定下 一个被检测车辆。换言之,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被检测对象的车辆的 输送过程为间歇式的工作,这样由于重新固定或装卡操作均需要消耗 时间,从而大大地影响了被检测对象的输送效率。
相应地,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输送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 中间歇式输送装置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而提供一种效率提高的输送装 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 一个方面。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用于物体,例 如车辆的输送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地输送被检测的物体, 特别是车辆的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的至少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用于车 辆的输送装置,包括车辆驶入平台,所述车辆沿输送方向通过所述 车辆驶入平台进入到所述输送装置中;车辆驶出平台,所述车辆通过
所述车辆驶出平台沿所述输送方向离开所述输送装置;输送平台,其
设置在所述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车辆驶出平台之间并包括支撑平台, 所述支撑平台构成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用于在输送过程中支撑所述
车辆的车轮;环带单元,所述环带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至少一 侧,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拖动单元,所述拖动单元连接到所 述环带单元上以驱动所述车辆的车轮沿所述输送方向通过所述支撑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平台采用沿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的环带单元,并且拖动单元连接到所述循环移动的环带单元上以 驱动所述车辆的车轮沿所述输送方向通过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平台。 由此实现了输送操作的连续性,进而能够提高输送装置通过输送平台 的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拖动单元包括与环带单元连接的至少一 个拖辊,所述拖辊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轮相接合以驱动所述车辆沿所 述输送方向移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翻板单元, 所述翻板单元设置在所述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输送平台中一个上,并 设置成可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第一枢 转位置,所述翻板单元与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处于 相同的水平面上;以及在第二枢转位置,所述翻板单元与所述拖辊相 接合以允许所述拖辊从所述环带单元所在的支撑面向上突起,从而与 所述车辆的车轮相接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装置上,例如车辆驶入平台处,采用了 翻板形式,这样既可以保证拖辊通过此处不会与平台干涉,同时还可 以使小型客车车轮平稳地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伸縮板单元,所 述伸縮板单元设置在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和所述输送平台中一个上,并 设置成可在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 一接合位置,所述伸縮板单元与所述环带单元相对并不与所述环带单 元相接触;在所述第二接合位置,所述伸縮板单元与所述拖辊相接合 以允许所述拖辊进入到所述输送平台的所述支撑面之下,以使所述拖 辊与所述车辆的车轮脱离接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装置上,例如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处,采 用了伸縮板形式,这样保证了拖辊通过此处不会与平台干涉,同时还 可以使小型客车车轮平稳地通过。
具体地,所述环带单元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链轮;以 及环形链条,所述环形链条与所述链轮相接合并驱动所述拖辊以沿所 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优选地,所述环形链条包括多个预定节距的链节,所述多个链节 中的一端延伸有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拖辊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 连接板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板,以与所述环形链条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 相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翻板机构包括设置到所述车辆驶入单 元上的连接座;与所述连接座枢轴连接的翻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 平台上的搭接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所述翻板由所述搭接板 支撑以使所述翻板与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縮板单元包括设置到所述车辆驶出 单元上的伸縮杆;用于向所述伸縮杆施加偏置作用力的偏置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拖辊接触以克 服所述偏置件的偏置作用力,从而允许所述拖辊进入到所述输送平台 的所述支撑面之下。具体地,所述伸縮板单元还包括连接到所述伸縮杆的至少一个 滑轮;以及轨道,所述至少一个滑轮设置于所述轨道中并沿所述输送 方向可移动。优选地,所述偏置件包括与所述伸縮杆相连接的弹簧;所述接触 部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设置在所述伸縮杆一端且相对于所述输送 方向具有向上倾斜角;以及所述倾斜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拖辊 相结合的滑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驶入平台、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和所 述输送平台大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可选地,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上坡台,所述上坡台 与所述车辆驶入平台相邻接且包括连接坡顶和坡底的倾斜坡体,所述 上坡台的坡顶与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上 坡台的坡底位于地平面上。可选地,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下坡台,所述下坡台与所述车辆驶出平台相邻接且包括连接坡顶和坡底的倾斜坡体,所述 下坡台的坡顶与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下 坡台的坡底位于地平面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整个输送装置可包括车辆驶入平台、车辆驶 出平台、所述输送平台以及上下坡台,上述平台和坡台可采用模块化 形式进行拼装。另外,所述车辆驶入平台、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和所述 输送平台大体处于高于地平面上的同一水平面上。由于不需要采用土 建安装方式,可以方便快捷运输和安装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可替代地,所述车辆驶入平台、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和所述输送平 台处于地平面上;且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位于地平面之下用于容纳所 述环带单元和所述拖动单元的容纳室。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驶入平台还设置有辅助将车辆导向到所述输 送平台的支撑平台上的导向杆。优选地,所述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上坡台还设置有辅助将车辆导 向到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平台上的导向杆。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环带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 平台的两侧的两个环带部分,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以及所述 拖动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环带部分相连接的两个拖辊,所述两个 拖辊在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带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两 侧的两个环带部分,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环带部分相连接的两个拖辊, 所述两个拖辊在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上, 例如分为左、右两组。左、右两组拖辊的传动为共轴形式,保证了左、 右两组拖辊的驱动是同步运动。优选地,所述环带单元中的每一个环带部分沿其环形路径以预定 间隔设置的多个拖辊,所述预定间隔大约所述车辆的长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拖动单元包括沿所述环带单元的环形路 径以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拖辊,所述预定间隔大约所述车辆的长度。可选地,所述环带单元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槽轮;以 及牵引绳索,所述牵引绳索与所述槽轮相接合并驱动所述拖辊以沿所 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优选地,所述环形链条的两侧由耐磨塑料进行环绕,以保护所述 链条。输送链条可以布置在耐磨塑料材料上并由耐磨材料进行环绕,从而降低了噪声并保证了链条的寿命。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还设置有挡板,用于遮挡或覆盖所 述环带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辐射检测系 统,包括射源,用于沿辐射方向产生辐射束以对被检测的车辆进行 扫描;探测器装置,所述探测器装置通过探测透过被检测车辆的辐射 束,以对所述车辆进行检测;以及设置在所述辐射源和所述探测器装 置之间的检查通道,所述检查通道中设置有前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 置,其中所述辐射方向与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大体垂 直。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性地发明了用于物体,例如车辆的 新型输送形式,在辐射扫描领域使快速检测车辆成为现实,为提高社 会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工具。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其通过采用沿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的 环带单元,并且拖动单元连接到所述循环移动的环带单元上以驱动所 述车辆的车轮沿所述输送方向通过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平台。由此,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输送过程中的间歇性问题,实现了输送操作的连续 性,进而能够提高输送装置通过输送平台的效率。另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为模块化方式,采用无土建安 装施工,降低了运输成本,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所以本发明具有设 计巧妙、结构合理、使用便捷等特点,能有效地提高扫描系统的实用 性和方便快捷性。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 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显示输送装置的侧向视图,图1B 是显示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 置中的翻板机构的示意图,其示出了翻板与拖辊相结合的状态;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中的伸縮板机构的示意图,其示出了伸縮板与拖辊相结合的状态;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中的伸縮板机构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中的拖辊与链条连接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显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输送装置的辐射检测系统的示意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 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 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 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 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显示输送装置的侧向视图,图1B 是显示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参见图1,其示出了一种用于车辆1的输送 装置,包括车辆驶入平台3,所述车辆沿输送方向通过所述车辆驶入 平台进入到所述输送装置中;辆驶出平台3',所述车辆l通过所述车 辆驶出平台沿所述输送方向离开所述输送装置;输送平台4,其设置在 所述车辆驶入平台3和所述车辆驶出平台3'之间。输送平台4包括 支撑平台20,所述支撑平台构成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用于在输送过 程中支撑所述车辆1的车轮19;环带单元,例如由链轮8和链条10 所构成的所述环带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至少一侧,以沿所述输 送方向A循环移动;拖动单元,例如由拖辊9构成的所述拖动单元连 接到所述环带单元上以驱动所述车辆1的车轮19沿所述输送方向A通 过所述支撑平台20。参见图1B,所述拖动单元包括与环带单元连接的至少一个拖辊9, 用于与所述车辆1的车轮19相接合以驱动所述车辆1沿所述输送方向 A移动。参见图1-4,环带单元包括电机,例如与减速器11相连的电动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链轮8;以及环形链条IO,所述环形链条10与
所述链轮8相接合并驱动所述拖辊9以沿所述输送方向A循环移动。 如图1B和图5所示,所述环形链条10包括多个预定节距的链节,所 述多个链节中的一端延伸有例如L形的第一连接板16,以及所述拖辊 9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6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板17,以与所 述环形链条10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16相连接。例如,通过穿过第一、 第二连接板16、 17的例如螺栓和螺母,拖辊9被固定连接到所述环带 单元的环形链条10上。参见图4,通过上述设置,连接到环形链条IO 上的拖辊9在纵向方向上具有高于支撑平台的高度,从而使得拖辊9 可以与车辆1的车轮19相作用,从而拖动车辆1在支撑平台20上前 行,从而沿输送方向A通过输送平台4。
参见图1A和图1B,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输送 装置还包括翻板单元7,例如包括翻板21的所述翻板单元7设置在 所述车辆驶入平台3上,并设置成可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 之间枢转,其中在第一枢转位置,所述翻板单元7与车辆驶入平台3 和所述输送平台4的支撑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以及在第二枢转位 置,所述翻板单元7与所述拖辊9相接合以允许所述拖辊9从所述环 带单元所在的支撑面向上突起,从而与所述车辆1的车轮19相接合。 虽然,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翻板机构7设置在车辆驶入 单元3上,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所述翻板机构7也可以 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4上。
参见图2,所述翻板机构7包括设置到所述车辆驶入单元3上的 连接座24;与所述连接座2通过例如销轴23枢轴连接的翻板21;以 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20上的搭接板22,其中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 所述翻板21由所述搭接板22支撑以使所述翻板21与所述输送平台4 的支撑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伸縮板 单元12。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 送装置中的伸縮板机构12的示意图,其示出了伸缩板与拖辊相结合的 状态。参见图3,所述伸縮板单元12设置在所述车辆驶出平台3'上,并设置成可在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 第一接合位置,所述伸縮板单元12与所述环带单元相对并不与所述环 带单元相接触;在所述第二接合位置(见图3和图4),所述伸縮板单 元12与所述拖辊9相接合以允许所述拖辊9进入到所述输送平台4的 所述支撑面之下,以使所述拖辊9与所述车辆1的车轮19脱离接合。 虽然,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縮板单元12设置在所述 车辆驶出平台3'上,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该所述伸縮板 单元12也可以设置在输送平台4上。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 置中的伸縮板机构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伸縮板单 元12包括设置到所述车辆驶出单元上的伸縮杆25;用于向所述伸 縮杆施加偏置作用力的偏置件14;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縮杆25的一端的 接触部,例如包括滑轮15和倾斜部28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拖辊9接触 以克服所述偏置件14的偏置作用力,从而允许所述拖辊9进入到所述 输送平台4的所述支撑面之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伸縮板单元12还包括连 接到所述伸縮杆的至少一个滑轮26;以及轨道27,所述至少一个滑轮 26设置于所述轨道27中并沿所述输送方向A可移动。
参见图4,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偏置件包括与所述伸縮杆 25相连接的弹簧14;所述接触部包括倾斜部28,所述倾斜部设置在所 述伸縮杆25—端且相对于所述输送方向A具有向上倾斜角;以及所述 倾斜部28的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拖辊9相结合的滑轮15。
在弹簧14的偏置作用下,伸缩杆25偏置于图4所述的左端位置 即第一接合位置时,与所述环带单元相对并不与所述环带单元相接触。 当拖动被输送车辆1的车轮的托辊9运行到第二接合位置,在此第二 接合位置,拖辊9将进入到输送平台4的支撑表面之下以进入环带单 元的下一个环形循环。此时,参见图4,拖辊9与伸縮板单元12的接 触部中的滑轮15相接触,从而克服了弹簧14的偏置作用,以使与所 述弹簧14连接的伸縮杆25沿输送方向A移动,在此过程中,在一种 具体实施例中,与伸縮杆25相连的多个滑轮26沿轨道27滑动。通过采用上述伸縮板单元12,可以使托辊9顺利地车辆1的车轮19分离, 并不会阻碍地进入到输送平台4所在的支撑表面之下,循环进入下一 个拖动操作。
参见图1A,所述车辆驶入平台3、所述车辆驶出平台3'和所述输 送平台4大体处于同一水平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被输送的车辆 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平稳,从而进一步确保车辆检测过程中辐射成像的质量。
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还包括上坡 台2,所述上坡台2与所述车辆驶入平台3相邻接且包括连接坡顶2b 和坡底2c的倾斜坡体2a,所述上坡台2的坡顶2b与所述输送平台4 的支撑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上坡台2的坡底2c位于地平面上。
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还包括下坡 台5,所述下坡台5与所述车辆驶出平台3'相邻接且包括连接坡顶5b 和坡底5c的倾斜坡体5a,所述下坡台5的坡顶5b与所述输送平台4 的支撑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下坡台5的坡底5c位于地平面上。
通过采用技术方案,整个输送装置可包括车辆驶入平台3、车辆驶 出平台3'、所述输送平台4以及上下坡台2、 5,上述各个平台和坡台 可采用模块化形式进行拼装。上述各个平台和坡台之间既可设置成相 互邻接关系,而不需要在其之间形成相互连接关系;可替代地,上述 各个平台和坡台之间也可采用固定方式,例如焊接、铆接,或可拆卸 方式,例如栓锁、铰链等方式彼此连接。
通过设置上下坡台,从而使所述车辆驶入平台3、所述车辆驶出平 台3'和所述输送平台4大体处于高于地平面上的同一水平面上,进而 使环形链条10安装在地平面之上、输送平台4之下的空间内提供了可 能性。进而,根据该实施例例的输送装置不需要采用土建安装方式, 可以方便快捷运输和安装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
在一种变更实施例中,所述车辆驶入平台3、所述车辆驶出平台3 '和所述输送平台4处于地平面上;且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位于地平面 之下用于容纳所述环带单元和所述拖动单元的容纳室(图中未示出)。 换言之,在此实施例中,根据安装场合的实际需要,将所述环带单元和所述拖动单元的循环运行的环形空间设置在地表面之下,从而减小 了地表面设备所占用的空间。
参见图1B,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中,所
述车辆驶入平台3还设置有辅助将车辆导向到所述输送平台4的支撑 平台20上的导向杆6。同样地,在设置上坡台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 驶入平台3和所述上坡台2均设置有辅助将车辆导向到所述输送平台4 的支撑平台20上的导向杆6。参见图1B,该导向杆为设置在车辆驶入 平台3和所述上坡台2两侧的限制车辆1的行使宽度的杆部件,从能 能够有效地将被输送车辆1导入到与输送平台4的支撑平台20的中心 基本一致的中心位置上,防止被检车辆l,例如小型客车在此过程中地 输送平台4中心面。
参见图1B,所述环带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20的两侧 的两个环带部分IO、 10',以沿所述输送方向A循环移动;以及所述拖 动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环带部分10、 10'相连接的两个拖辊9、 9', 所述两个拖辊9、9'在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 上。换言之,图1B中的左、右两组拖辊的传动为共轴形式,保证了 左、右两组拖辊9、 9'的驱动是同步运动,从而进一步确保被检测车辆 1在输送过程中的移动方向不会产生偏离。虽然,本发明中上述具体 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两个共轴形式的环带部分IO、 10',但是本发明并仅 限于此,例如可以只设置位于输送平台4 一侧的环带部分10。
另外,参见图1B,沿所述环带单元的环形路径方向上,所述拖动单 元包括以预定间隔设置的2个拖辊9, 9。显然,根据实际需要,在环 形路径方向上的托辊数量可以是任何适宜的数目,例如1个或3个以 上。当用于检测车辆1例如小型客车时,所述预定间隔大约等于或大 于所述车辆1的长度。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环形链条的形式对环带单元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意识到其它的替代形式,只 要其能够与拖动单元相结合以实现拖动单元的循环移动。例如,在一 种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环带单元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槽轮; 以及牵引绳索,所述牵引绳索与所述槽轮相接合并驱动所述拖辊9以沿所述输送方向A循环移动。
参见图6,环形链条10的两侧由耐磨塑料13进行环绕,以保护所 述链条10。通过将输送链条10布置在耐磨塑料材料13,例如塑料槽 13上并由耐磨材料进行环绕,从而降低了噪声并保证了链条10的寿 命。
此外,参见图2,所述支撑平台20的两侧还设置有挡板18,用于 遮挡或覆盖所述环带单元,这样,车辆驾驶者或操作者不会因为看到 环形运行的环带单元,例如环形链条IO而分散其注意力,且降低了对 车辆驾驶者或操作者的噪声。
虽然,在上述描述中,以车辆,例如小型客车对本发明的原理和 精神进行了说明,但此种举例不是限制性的,实际上,本发明被输送 的对象不仅限于车辆,而可以是其它任何适宜的物品。
下面对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辐射检测系统进行说明。参 见图1A和图6,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辐射检测系统200,包括 辐射源201,用于沿辐射方向产生辐射束以对被检测的车辆1进行扫 描;探测器装置202,所述探测器装置通过探测透过被检测车辆的辐射 束,以对所述车辆进行检测;以及设置在所述辐射源和所述探测器装 置之间的检査通道203,所述检査通道203中设置有前述用于车辆的输 送装置100,其中所述辐射方向与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 大体垂直。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被检车辆1,例如小型客车在地面上行驶通过上坡台2并停靠在车 辆驶入平台3上,在此过程中,导向杆6限制被检小型客车在此过程 中不会过多地偏移车辆驶入平台3的大体中心位置。当到达车辆驶入 平台3之后,司机下车后前往出口处等待车辆1由辐射检测系统200 完成扫描检测。当车辆l停稳后,由电机11驱动链轮8转动,继而带 动链条10移动。固定在链条10上的拖辊9也随着链条10的行进方向 运动。当拖辊9即将从下翻到通过输送平台4上时,此时拖辊9顶起 翻板机构7而转到通过输送平台4上,继而碰到被检测车辆1的前轮 19后下端,带动被检车辆l向前行走。在车辆在通过输送平台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辐射成像检测系
统200的辐射源,例如X或同位素射线源出束,发射出X或同位素射 线;X或同位素射线的束流中心穿透被检测物体例如车辆1,透过被检 测车辆的辐射束被探测器装置202检测。探测器装置202根据射线强 度的变化,反映出箱中所装物体的密度分布,并将射线强度变换成图 像灰度,即可获得箱内所装物体的透视图像,从而实现对被检测车辆 及其承载的货物的检测。
通过扫描区域后,当到达出口处,拖辊9顶开伸縮板机构12而转 到输送平台4的支撑表面的下面,而此时被检车辆1则停止在车辆驶 出平台3'上,等待司机将已检完的车辆1通过例如下坡台5开走。在 上述过程中,当第一辆被检车辆1被第一组拖辊9向前拖走一定距离 后,第二辆被检车辆1则按以上流程开到通过输送平台4上,司机下 车,等待第二组拖辊9来牵引第二辆车1以进行扫描检测流程。如此 周而往复,即可快速完成小型客车的输送任务。进一步地,当将根据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应用到辐射检测系统时,其可以极大地提高辐射检 测系统的检测效率。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果上述结构不采用上、下坡台形式,而 是通过土建安装在地面以下,使平台面与地面平齐结构,都属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果上述结构中不采用链条传动而采用如 钢丝绳牵引等其它传动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果上述结构中不采用翻板结构或伸縮板 机构而采用取消或其它翻板方式及伸縮板方式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果上述结构中不采用左、右两列拖辊来 牵引小型客车,而采用一根拖辊来牵引小型客车的,也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果上述结构中不采用示意图中2组拖辊的 节拍来牵引小型客车而采用任意几组拖辊的节拍来牵引小型客车的, 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 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包括车辆驶入平台,所述车辆沿输送方向通过所述车辆驶入平台进入到所述输送装置中;车辆驶出平台,所述车辆通过所述车辆驶出平台沿所述输送方向离开所述输送装置;输送平台,其设置在所述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车辆驶出平台之间,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构成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用于在输送过程中支撑所述车辆的车轮;环带单元,所述环带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至少一侧,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拖动单元,所述拖动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带单元上以驱动所述车辆的车轮沿所述输送方向通过所述支撑平台。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动单元包括与环带单元连接的至少一个拖辊,所述拖辊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轮相接合以驱动所述车辆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翻板单元,所述翻板单元设置在所述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输送平 台中一个上,并设置成可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第一枢转位置,所述翻板单元与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以及在第二枢转位置,所述翻板单元与所述拖辊相接合以允许所述拖 辊从所述环带单元所在的支撑面向上突起,从而与所述车辆的车轮相 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伸縮板单元,所述伸缩板单元设置在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和所述输 送平台中一个上,并设置成可在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合位置,所述伸縮板单元与所述环带单元相对并不 与所述环带单元相接触;在所述第二接合位置,所述伸縮板单元与所述拖辊相接合以允许 所述拖辊进入到所述输送平台的所述支撑面之下,以使所述拖辊与所 述车辆的车轮脱离接合。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环带单元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链轮;以及环形链条,所述环形链条与所述链轮相接合并驱动所述拖辊以沿 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链条包括多个预定节距的链节,所述多个链节中的一端 延伸有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拖辊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板, 以与所述环形链条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机构包括设置到所述车辆驶入单元上的连接座; 与所述连接座枢轴连接的翻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搭接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所述翻板由所述搭接板支撑以使所述 翻板与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板单元包括设置到所述车辆驶出单元上的伸縮杆; 用于向所述伸縮杆施加偏置作用力的偏置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伸縮杆的一端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拖辊接触以克服所述偏置件的偏置作用力,从而允许所述拖辊进入到所述输送平台的所述支撑面之下。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板单元还包括连接到所述伸縮杆的至少一个滑轮;以及轨道,所述至少一个滑轮设置于所述轨道中并沿所述输送方向可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件包括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接的弹簧;所述接触部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设置在所述伸縮杆一端且相 对于所述输送方向具有向上倾斜角;以及所述倾斜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拖辊相结合的滑轮。
11.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驶入平台、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和所述输送平台大体处于同一水平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上坡台,所述上坡台与所述车辆驶入平台相邻接且包括连接坡顶 和坡底的倾斜坡体,所述上坡台的坡顶与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基本 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上坡台的坡底位于地平面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下坡台,所述下坡台与所述车辆驶出平台相邻接且包括连接坡顶 和坡底的倾斜坡体,所述下坡台的坡顶与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基本 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下坡台的坡底位于地平面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驶入平台、所述车辆驶出平台和所述输送平台处于地平面上;且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位于地平面之下用于容纳所述环带单元和所 述拖动单元的容纳室。
15.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驶入平台还设置有辅助将车辆导向到所述输送平台的支 撑平台上的导向杆。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驶入平台和所述上坡台还设置有辅助将车辆导向到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平台上的导向杆。
1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带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的两个环带部分,以沿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以及所述拖动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环带部分相连接的两个拖辊, 所述两个拖辊在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的方向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动单元包括沿所述环带单元的环形路径以预定间隔设置的 多个拖辊,所述预定间隔大约所述车辆的长度。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带单元中的每一个环带部分沿其环形路径以预定间隔设置 的多个拖辊,所述预定间隔大约所述车辆的长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环带单元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槽轮;以及牵引绳索,所述牵引绳索与所述槽轮相接合并驱动所述拖辊以沿 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
21.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链条的两侧由耐磨塑料进行环绕,以保护所述链条。
22.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还设置有挡板,用于遮挡或覆盖所述环带单元。
23. —种用于物体的输送装置,包括-物体进入平台,所述物体沿输送方向通过所述物体进入平台进入 到所述输送装置中;物体送出平台,所述物体通过所述物体送出平台沿所述输送方向离开所述输送装置;输送平台,其设置在所述物体进入平台和所述物体送出平台之间 并连接所述物体进入平台和所述物体送出平台,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构成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撑面用于在输送 过程中支撑物体;环带单元,所述环带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至少一侧,以沿 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拖动单元,所述拖动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带单元上以驱动所述物体 沿所述输送方向通过所述支撑平台。
24. 根据权利要求23的用于物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动单元包括与环带单元连接的至少一个拖辊,所述拖辊用 于与所述物体相接合以驱动所述物体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
25. 根据权利要求24述的用于物体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翻板单元,所述翻板单元设置在所述物体进入平台和所述物体送 出平台中一个上,并设置成可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枢 转,其中-在第一枢转位置,所述翻板单元与所述物体进入平台和所述物体 送出平台的支撑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以及在第二枢转位置,所述翻板单元与所述拖辊相接合以允许所述拖 辊从所述环带单元所在的支撑面向上突起,从而与所述所述物体相接合。
26. 根据权利要求24述的用于用于物体的输送装置,还包括 伸縮板单元,所述伸縮板单元设置在物体送出平台和所述输送平台中一个上,并设置成可在第一接合位置和第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合位置,所述伸縮板单元与所述环带单元相对并不 与所述环带单元相接触;在所述第二接合位置,所述伸縮板单元与所述拖辊相接合以允许 所述拖辊进入到所述输送平台的所述支撑面之下,以使所述拖辊与所述物体脱离接合。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物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带单元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链轮;以及环形链条,所述环形链条与所述链轮相接合并驱动所述拖辊以沿 所述输送方向循环移动。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物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链条包括多个预定节距的链节,所述多个链节中的一端延伸有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拖辊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板, 以与所述环形链条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
29. —种用于车辆的辐射检测系统,包括辐射源,用于沿辐射方向产生辐射束以对被检测的车辆进行扫描; 探测器装置,所述探测器装置通过探测透过被检测车辆的辐射束,以对所述车辆进行检测;以及设置在所述辐射源和所述探测器装置之间的检査通道,所述检查通道中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辐射方向与所述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大体垂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其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输送装置,包括车辆驶入平台,车辆沿输送方向通过车辆驶入平台进入到输送装置中;车辆驶出平台,车辆通过车辆驶出平台沿输送方向离开输送装置;输送平台,其设置在车辆驶入平台和车辆驶出平台之间并包括支撑平台,其构成输送平台的支撑面用于在输送过程中支撑车辆的车轮;环带单元,其设置在支撑平台的至少一侧,以沿输送方向循环移动;拖动单元,其连接到环带单元上以驱动车辆的车轮沿输送方向通过支撑平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平台采用沿输送方向循环移动的环带单元,以带动拖动单元驱动车辆沿输送方向通过输送平台,由此实现了输送操作的连续性,进而能够提高输送装置的输送效率。
文档编号B60S13/00GK101633351SQ200810117058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3日
发明者远 何, 吴玉成, 盛 唐, 梁晋宁, 斌 胡, 郭振斌 申请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