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91490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可以通过防止增强层的涂层橡胶氧劣化而提高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一般具有数根增强帘线拉齐并被涂层橡胶被覆的胎体层、带束层等增强层。这些增强层的涂层橡胶有由于透过轮胎中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而劣化的倾向。而且,如果增强层的涂层橡胶劣化,则轮胎的耐久性降低。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使用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了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作为防止空气透过层而配置在轮胎内面(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这样的防止空气透过层由于空气透过率低,故而在抑制增强层的涂层橡胶劣化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增强层的涂层橡胶不仅由于填充在轮胎内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而进行劣化,还由于轮胎外部的大气中所含有的氧气而进行劣化。特别是,在不填充内压的状态下保存轮胎时,增强层的涂层橡胶由于自轮胎外侧的表面^v轮胎中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而劣化。因此,要求防止增强层的涂层橡胶的氧劣化而造成的耐久性降低。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8-217923号>^才艮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99713号7>才艮
发明内容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增强层的涂层橡胶的氧劣化而提高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具有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利用薄膜以包埋所述增强层的方式进行了被覆,所述薄膜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另一方面,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成型鼓的外周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在该薄膜的外周侧配置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在该增强层的外周侧配置其它薄膜,利用这些薄膜以包埋所述增强层的方式进行净ic^,然后成型出含有该增强层的未硫化轮胎,将该未硫化轮胎进行硫化。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具有含有增强帘线的充气轮胎,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以包埋增强层的方式进行,i^,从而防止增强层枕暴露于填充在轮胎内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自轮胎外侧的表面^轮胎中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由此,可以防止增强层的涂层橡胶的氧劣化,进而提高充气轮胎的耐久性。在本发明中,在薄膜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情况下,优选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弹性体的体积比率为55%~95%。由此,作为轮胎部件可以确保良好的弹性^=莫量并发挥优异的防空气透过性能。另外,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nm~300nm。另一方面,在薄膜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0.5nm~10nm。作为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可以选择选自胎体层、带束层、带束覆盖层和胎侧增强层中的至少l种。另外,因为增强层的涂层橡胶的氧劣化所造成的影响在增强帘线为钢丝帘线的情况下显著显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上述构成。图1是显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形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剖面图。图2是显示由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形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剖面图。图3是显示由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形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剖面图。图4是显示由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形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剖面图。图5是显示由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所形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剖面图。图6是提取图5的充气轮胎中的胎侧增强层而显示的剖面图。图7是显示对带束层形成薄膜被覆结构时的轮胎制造方法的主要工序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胎面部2胎侧部3.胎圏部4.胎体层5.胎圏芯6.外护圏包布7.带束层8.带束覆盖层9.胎侧增强层14、15、17、18、19薄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l显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形成的充气轮胎,在图l中,l为胎面部,2为胎侧部,3为胎圏部。在左右一对的胎圏部3、3之间架设含有多根增强帘线的胎体层4,该胎体层4绕胎圏芯5自轮胎内側向外側巻绕。作为胎体层4的增强帘线,一般使用尼龙帘线、聚酯帘线等有机纤维帘线,但对卡车、公共汽车用轮胎也可以使用钢丝帘线。另外,在胎圏芯5的外周上配置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外护圏包布6。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中胎体层4的外周侧埋i殳了数层带束层7。这些带束层7按照使得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且增强帘线在层间相互交叉那样地配置。作为带束层7的增强帘线,一般使用钢丝帘线,但也可以使用芳族聚酰胺帘线等有机纤维帘线。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17按照包埋带束层7的方式进行了被覆。更具体地说,按照使薄膜17从上下两侧夹持带束层7那样配置。这样,可以通过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17械覆含有增强帘线的带束层7使得该带束层被包埋,从而防止带束层7暴露于填充在轮胎内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自轮胎外侧的表面进入轮胎中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由此,可以防止带束层7的涂层橡胶的氧劣化,进而提高充气轮胎的耐久性。对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用薄膜,iL^带束层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可以对含有增强帘线的其它增强层形成薄膜被覆结构。图2~图5显示由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形成的充气轮胎。在图2~图5中,对与图1相同的物体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该部分的详细说明。这里对每种轮胎部件的应用结构进行说明,但不言而喻这些结构可以组合应用。图2的实施方式是对胎体层形成了薄膜祐覆结构。如图2所示,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14按照包埋胎体层4的方式进行了被覆。更具体地说,配置薄膜14使得其与胎体层4两面的所有区域密合。图3的实施方式是对胎体层形成了薄膜被覆结构。如图3所示,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15按照使胎体层4与胎圏芯5和外护圏包布6—起被包埋的方式进行了祐覆。更具体地说,配置薄膜154吏得其将巻绕在胎圏芯5的周围的状态下的胎体层4包埋。图4的实施方式是对带束覆盖层形成了薄膜被覆结构。在图4中,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配置了含有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实质上以0。定向的数根增强帘线的带束覆盖层8。作为带束覆盖层8的增强帘线,一般使用尼龙帘线、聚酯帘线等有机纤维帘线。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18按照使该带束覆盖层8与带束层7—起被包埋的方式进行了#^_。更具体地说,配置薄膜18使得其自上下两侧夹持带束层7和带^^M*^*8。图5的实施方式是对胎侧增强层形成了薄膜净iLA结构。在图5中,胎圏部3配置了含有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的数根增强帘线的胎侧增强层9。作为胎侧增强层9的增强帘线,除了钢丝帘线之外,还可以使用尼龙帘线、芳族聚酰胺帘线等有机纤维帘线。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19按照包埋该胎侧增强层9的方式进行了M(参考图6)。更具体地i兌,配置薄膜194吏得其自左右两侧夹持胎侧增强层9。这样,可以通过利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按照包埋胎体层4、带束覆盖层8或胎侧增强层9等增强层的方式进行被覆,从而防止增强层暴露于填充在轮胎内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自轮胎外侧的表面^轮胎中的空气所含有的氧气。由此,可以防止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的涂层橡胶的氧劣化,进而提高充气轮胎的耐久性。在上述薄膜14、15、17、18、19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情况下,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弹性体的体积比率优选55%~95%。由此,作为轮胎部件可以确保良好的弹性模量并发挥优异的防空气透过性能。这里,如果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弹性体的体积比率不足55%,则薄膜的弹性模量过高而难以作为轮胎部件使用,相反如果超过95%,则防空气透过性能低下。在薄膜14、15、17、18、19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1(Him300nm。如果该厚度不足10nm,则防空气透过性能低下,相反如果超过300nm,则薄膜的刚性过高而难以作为轮胎部件使用。另一方面,在薄膜14、15、17、18、19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0.5nm~10nm。如果该厚度不足0.5nm,则防空气透过性能低下,相反如果超过10nm,则薄膜的刚性过高而难以作为轮胎部件使用。接着,对上述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制造上述充气轮胎时,在成型鼓的外周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在该薄膜的外周侧配置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在该增强层的外周侧配置其它薄膜,利用这些薄膜以包埋增强层的方式进行,i^,然后成型出含有该增强层的未硫化轮胎,将该未硫化轮胎进行硫化。图7显示对带束层形成薄膜被覆结构时的轮胎制造方法的主要工序。在图7中,首先,在成型鼓D的外周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17a,在该薄膜17a的外周侧巻绕2层带束层7,在这些带束层7的外周侧配置其它薄膜17b,利用这些薄膜17a、17b按照包埋带束层7的方式进行,iL^。接下来,在由带束层7和薄膜17a、17b形成的叠层体的外周侧巻绕表面胎面层10而成型出带束-胎面叠层体。进而,通过将这样得到的带束-胎面叠层体贴合于其它工序所成型的1次生胎,从而成型出含有带束层7的未硫化轮胎。然后,通过将未硫化轮胎进行硫化,可以得到所需的充气轮胎。在上述制造工序中,可以通过在轮胎周方向连续地巻绕条状的薄膜来形成比带束层幅面大的薄膜、沿轮胎周方向巻绕比带束层幅面大的薄膜、或者在成型鼓的周围覆盖圆筒状的薄膜,但为了提高轮胎的均匀性,优选采用圆筒状的薄膜。以下,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薄膜(膜)进行说明。该膜可以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优选使用例如,聚酰胺系树脂例如,尼龙6(N6)、尼龙66(N66)、尼龙46(N46)、尼龙ll(Nll)、尼龙12(N12)、尼龙610(N610)、尼龙612(N612)、尼龙6/66共聚物(N6/66)、尼龙6/66/610共聚物(N6/66/610)、尼龙MXD6(MXD6)、尼龙6T、尼龙6/6T共聚物、尼龙66/PP共聚物、尼龙66/PPS共聚物以及它们的N-烷氧基烷基化物[例如,尼龙6的甲氧基曱基化物、尼龙6/610共聚物的甲氧基甲基化物、尼龙6129的甲氧基甲基化物],聚酯系树脂[例如,^t^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间苯二曱酸乙二醇酯(PEI)、PET/PEI共聚物、聚芳酯(PAR)、聚萘二曱酸丁二醇酯(PBN)、液晶聚酯、聚氧亚烷基二酰亚胺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等芳香族聚酯,聚腈系树脂[例如,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甲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例如,聚曱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乙烯基系树脂[例如,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PVA)、乙烯醇/乙烯共聚物(EVOH)、聚偏l,l-二氯乙烯(PVDC)、聚氯乙烯(PVC)、氯乙烯/l,l-二氯乙烯共聚物、1,1-二氯乙烯/丙烯酸曱酯共聚物、1,1-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纤维素系树脂[例如,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氟系树脂[例如,聚偏l,l-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聚氯氟乙烯(PCTFE)、四氯乙烯(ETFE)/乙烯共聚物],酰亚胺系树脂[例如,芳香族聚酰亚胺(PI)等。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弹性体,可以优选使用例如,二烯系橡胶及其氢化物[例如,天然橡胶(NR)、异戊二烯橡胶(IR)、环氧化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高顺BR和低顺BR)、丁腈橡胶(NBR)、氢化NBR、氢化SBR,烯烃系橡胶[例如,乙丙橡胶(EPDM,EPM)、马来酸改性乙烯-a-烯烃共聚物橡胶、马来酸改性乙丙橡胶(M-EPM)、丁基橡胶(IIR)、异丁烯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或二烯系单体共聚物、丙烯酸橡胶(ACM)、离聚物],含卣素橡胶[例如,Br-IIR、C1-IIR、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的溴化物、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的溴化物(Br-IPMS)、氯丁二烯橡胶(CR)、氯醚橡胶(CHR)、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氯化聚乙烯橡胶(CM)、马来酸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M-CM),珪橡胶[例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二曱基珪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珪橡胶,含硫橡胶[例如,聚硫醚橡胶,氟橡胶[例如,l,l-二氟乙烯系橡胶、含氟乙烯基醚系橡胶、四氟乙烯-丙烯系橡胶、含氟硅系橡胶、含氟磷腈系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例如,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聚酰胺系弹性体等。在上述特定的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相容性不同的情况下,作为第3成分可以使用适当的相容剂使两者相容化。通过在共混体系中混合相容剂,从而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表面张力降低,其结果是由于形成有*相的橡胶粒径变得微细,故而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两成分的特性。作为这样的相容剂,一般可以采用具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两者或一者的结构的共聚物,或者具有可以与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反应的环氧基、羧基、卣素基、氨基、噁唑啉基、羟基等的共聚物的结构。它们只要根据混合的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种类来选定即可,通常使用的相容剂可以列举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SEBS)及其马来酸改性物、EPDM、EPM、EPDM/苯乙烯或EPDM/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及其马来酸改性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反应性四氯化碳等。对所i^目容剂的配合量不特别限制,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成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合计),为0.5~10重量份。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对特定的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组成比不特别限制,只要适当确定使得其形成弹性体在热塑性树脂的基体中作为不连续相介歉的结构即可,优选范围为重量比卯/10~30/70。在本发明中,在构成膜的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組合物中,可以在不损害作为轮胎部件的必要特性的范围内混合上述相容剂等其它聚合物。混合其它聚合物的目的有,为了改良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相容性、为了改进材料的成型加工性、为了提高耐热性、为了降低成本等,作为其所使用的材料,可以例示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BS、SBS、聚碳酸酯(PC)等。另外,在不损害作为轮胎部件的必要特性的限度内,还可以任意配合一般在聚合物配合物中配合的填充剂(碳酸4丐、氧化钛、氧化铝等),炭黑、白炭黑等增强剂,软化剂,增塑剂,加工助剂,颜料,染料,防老化剂等。另外,弹性体在与热塑性树脂混合时,还可以进行动态硫化。进行动态硫化时的硫化剂、石危化助剂、硫化条件(温度、时间)等,可以根据添加的弹性体的组成来适当确定,不特别限制。作为硫化剂,可以使用一般的橡胶硫化剂(交联剂)。具体地说,作为硫系硫化剂,可以例示粉末石危、沉淀性石危、高^t性石危、表面处理石危、不溶性硫、二硫代二吗啉、烷基苯酚二硫化物等,例如,可以使用0.5~4phr[在本说明书中,"phr"是指相当于100重量份弹性体成分的重量份,下同左右。另外,作为有机过氧化物系的硫化剂,可以例示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己烷-2,5-二(过氧化苯甲酸酯)等,例如,可以使用l~20phr左右。进而,作为酚树脂系的硫化剂,可以例示烷基酚树脂的溴化物,含有氯化锡、氯丁二烯等卣素供体和烷基酚树脂的混合交联系等,例如,可以使用120phr左右。作为其它的配合成分,可以示例锌华(5phr左右)、氧化镁(4phr左右)、一氧化铅(1020phr左右)、对醌二肟、对二苯甲酰醌二將、四氯对苯醌、聚对二亚硝基苯(2~10phr左右)、二^J^二苯甲烷(0.2~10phr左右)。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硫化促进剂。作为硫化促进剂,可以使用例如0.52phr左右的醛氨系、胍系、噻唑系、亚磺酰胺系、秋兰姆系、二硫代羧酸盐系、硫脲系等一般的硫化促进剂。具体地说,作为醛氨系硫化促进剂,可列举六亚甲基四胺等;作为胍系疏化促进剂,可列举二苯胍等;作为瘗唑系硫化促进剂,可列举二硫化二苯并噻唑(DM),2-巯基苯并噻唑及其锌盐、环己胺盐等;作为亚磺酰胺系硫化促进剂,可列举环己基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CBS)、N-氧基二亚乙基苯并噻唑基-2-亚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2-(硫代吗啉二硫代)苯并噻唑等;作为秋兰姆系硫化促进剂,可列举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二硫化四乙^C兰姆、单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M)、四硫化二戊撑秋兰姆等;作为二硫代羧酸盐系硫化促进剂,可列举二甲基二硫代絲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絲甲酸锌、二正丁基二硫代絲甲酸锌、乙基苯基二硫代絲曱酸锌、二乙基二硫代絲甲酸碲、二甲基二硫代絲曱酸铜、二甲基二硫代^甲酸铁、曱基哌啶甲基哌^二硫代M甲酸酯等;作为硫脲系硫化促进剂,可列举亚乙基J危脲、二乙基硫脲等。此外,作为硫化促进助剂,可以并用一般的橡胶用助剂,可以使用例如,锌华(5phr左右),硬脂酸、油酸和它们的锌盐(24phr左右)等。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是,预先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橡胶的情况下是未硫化物)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等进行熔融混炼,使作为*相(域,domain)的弹性体在形成连续相(基体,matrix)的热塑性树脂中分軟。在将弹性体进行硫化时,可以在混炼下添加硫化剂,从而使弹性体动态硫化。另外,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中的各种配合剂(除硫化剂之外),可以在上述混炼中添加,但优选在混炼之前预先混合。作为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进行混炼时所使用的混炼机,不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螺杆挤出机、捏合机、班伯里混炼机、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等。尤其在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进行混炼和将弹性体进行动态硫化时,优选使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还可以使用2种以上混炼机,依次进行混炼。作为熔融混炼的条件,只要温度大于等于热塑性树脂熔融的温度即可。另外,混炼时的剪切速度优选为1000~7500/秒。整个混炼的时间为30秒~10分钟,另外在添加石克化剂的情况下,添加后的硫化时间优选为15秒~5分钟。上述方法所制作的聚合物组合物,可以通过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通常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方法制成所需的形状。这样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采取弹性体在热塑性树脂的基体中作为不连续相M的结构。通过采取该结构,可以同时实现作为轮胎部件的充分的柔软性,以及作为连续相的树脂层的效果所产生的充分的刚性,并且无论弹性体多少,都可以在成型时获得与热塑性树脂同等的成型加工性。对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杨氏模量不特别限制,优选为1~1500MPa,更优选为50~700MPa。上述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成型成片或膜单独使用,但为了提高与相邻橡胶的粘结性也可以叠层粘结层。作为构成该粘结层的粘结用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分子量100万以上、优选为300万以13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树脂(EM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等丙烯酸酯共聚物类以及它们的马来酸酐加成物,聚丙烯(PP)及其马来酸改性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马来酸改性物,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其马来酸酐改性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氟系热塑性树脂,聚酯系热塑性树脂等。它们可以按照常规方法,例如利用树脂用挤出机挤出而成型成片状或膜状。对粘结层的厚度不特别限制,为了轮胎轻量化而优选厚度较小,优选为5pm~150jim。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应理解在不脱离附带的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限度内,可以对此进行各种变化、代用和置换。实施例轮胎尺寸为195/65R15,在一对胎圏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该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2层带束层而制成充气轮胎,对于上述充气轮胎,制成各种带束部分的构成不同的现有例、实施例l、2和比较例1、2的轮胎。现有例的轮胎,是带束层未设置薄膜被覆结构的轮胎。实施例1的轮胎,是利用由下述热塑性弹性体組合物形成的厚度50jtm的薄膜从两面包埋带束层进行被覆的,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是将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尼龙6/66共聚物(東l/社制造7^,yCM6001)与作为弹性体的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的溴化物(工夕乂y乇一匕W亇^力少社制造MDX90-10)以40:60(重量比)混合而成的。实施例2的轮胎,是利用由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尼龙6/66共聚物(東1^社制造7$,>CM6001)形成的厚度5nm的薄膜自两面包埋带束层进行,iL^而成的。比较例l的轮胎,是仅在带束层的内面叠层由与实施例1相同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厚度50nm的薄膜而成的。比较例2的轮胎,是仅在带束层的外面叠层由与实施例1相同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厚度50jim的薄膜而成的。对上述现有例、实施例l、2和比较例1、2的轮胎,利用下述评价方14法来评价耐久性,表l显示其结果。耐久性将各试验轮胎安装在轮辋尺寸15x6J的轮上,在轮胎内以350kPa封入氧气,在80。C放置5天,然后使内压为200kPa来进行高速耐久试验,测量直至带束层发生分离故障时的行走距离。评价结果以现有例为100的指数来显示。该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耐久性越优异。[表l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正如从该表1可明确的那样,实施例1、2的轮胎比现有例耐久性优异。另一方面,比较例l、2的轮胎虽然观察到耐久性改善效果,但并不充分。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轮胎,是具有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利用薄膜以包埋所述增强层的方式进行了被覆,所述薄膜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弹性体的体积比率为55%~95%。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其厚度为10nm300nm。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热塑性树脂形成,其厚度为0.5nm10jim。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是选自胎体层、带束层、带束覆盖层和胎侧增强层中的至少l种。6.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帘线为钢丝帘线。7.—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型鼓的外周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在该薄膜的外周侧配置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在该增强层的外周侧配置其它的薄膜,利用这些薄膜以包埋所述增强层的方式祐覆后,成型出含有该增强层的未硫化轮胎,将该未硫化轮胎进行硫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弹性体的体积比率为55%~95%。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其厚度为10nm300pm。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热塑性树脂形成,其厚度为0.5frni~10nm。11.根据权利要求7~10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是选自胎体层、带束层、带束覆盖层和胎侧增强层中的至少l种。12.根据权利要求7~10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迷增强帘线为钢丝帘线。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可以防止增强层的涂层橡胶的氧劣化、提高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在具有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的充气轮胎中,利用薄膜以包埋所述增强层的方式进行了被覆,所述薄膜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在其制造方法中,在成型鼓的外周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薄膜,在该薄膜的外周侧配置含有增强帘线的增强层,在该增强层的外周侧配置其它薄膜,利用这些薄膜以包埋所述增强层的方式进行被覆,然后成型出含有该增强层的未硫化轮胎,将该未硫化轮胎进行硫化。文档编号B60C9/16GK101585295SQ20091014127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申请日期2009年5月18日优先权日2008年5月19日发明者桐野美昭,桥本佳昌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