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用喷胶瓶及新式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68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动车用喷胶瓶及新式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的一种新用途,属于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技术领 域,也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制动系统是机动车的非常重要的系统,它直接关系到车辆自身及乘员货 物的安全。传统的制动方式是利用装在车轮上的制动部件的摩擦,使车轮停转而达到对车 辆止动的目的,此种制动方式可称为“摩擦制动”或“轮式制动”方式。这在很多文献中有 很翔实的记载。为叙述方便,本申请仅以汽车为例给予说明。第一汽车制造厂编的《解放牌载重汽车零件目录》(机械工业出版社1977年12月 北京第四版1977年12月北京第五次印刷)第3页记载了 “刹车、脚刹车、蹄片式,由压缩 空气驱动,作用于全部车轮上,手刹车、圆盘式,装于传动系统中,机械式操纵”,从第83页至 101页运用文字和多幅详尽的图样记载了通过对车轮制动部件的磨擦实现制动;运用“机 械式操纵”控制制动,由压缩空气驱动的刹车(制动)系统,“前轮刹车器”、“后轮刹车器”, “踏板”。二^^一世纪的新型时尚的汽车的制动系统没有根本的变化。金盾出版社2006年 12月出版的《新编汽车底盘维修图解》第157页至174页“七、制动系的维修”,图7-2就示 出了“车制动装置”、“车轮驻车制动系”,图7-4示出了上海桑塔纳轿车液压制动系统。5、 “前轮盘式制动器”。6、“后轮鼓式制动器”,“图7-1东风EQ1090E型汽车气压鼓式前轮制动 器”,“图7-18示出桑塔纳2000型轿车前轮制动器分解图”,还有文字记载的“桑塔纳盘式车 轮制动器”,“图7-55桑塔纳2000型轿车后轮制动器分解图”,“图7-58拆卸后轮制动器制 动蹄”,“图7-86示出了 EQ1092型汽车前轮制动器”,“图7_87示出EQ1092型汽车后轮制动
典”
'ΠΒ' ο2008年第3期《汽车导购》第40页登载的周身可以找到很多相当前卫的设计理念 的新生代代表的自动时尚型马自达3的制动装置型式(前/后)通风盘式/鼓式;全新威 驰(V/DS)的制动装置型式(前/后)为通风盘式/鼓式。克莱斯勒钼锐CHRYSLER制动装 置型式(前/后)通风盘式/实心盘式。08年3. 28-4. 03, NO 392《车友报》A22顶级改装 阿斯顿·马丁 V8就有一幅图是“硕大的刹车盘一览无余,很是抢眼”,“刹车盘”仍然在车轮 上。《车荐通》08年4期75页记载奥迪A8L的前后都是通风盘式刹车。《汽车导购》08年3 期23页登载的道奇锋哲的制动装置是前后皆是盘式。上述文献记载都直接证明了传统的制动方式都是通过车轮上的制动部件,如前轮 盘式制动器,后轮鼓式制动器的磨擦使车轮止动,无论是行车或驻车,前轮或后轮,盘式或 鼓式,通风盘式或实心盘式,各种改变都没有跳出车轮制动的范围;从公知的事实到公开使 用,从城市到乡村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甚至更广泛的农用车,摩托车,自行车,从机动车到 非机动车都没有车轮磨擦制动之外的方式;总之,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初,以至 2008年所记载传递的信息全部都是车轮磨擦制动方式。
3
轮式制动的最大技术问题是这种制动方式仅仅是停止,并且是逐渐地停止加于车 轮的继续前进的动力和加速度,对汽车在行驶中已获得的惯性力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就 是说这种惯性力不是消耗在制动过程中,而是主要消耗在“轮胎拖印”中。正是这种惯性力 推动汽车继续前进较长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长度,即所谓“轮胎拖印”的长度取决于汽 车的总重量和速度,也取决于路面状况。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湖南省交通学校编的《汽车 维修》记载的全轮制动理论计算距离为1. 3 7. Im(压印及拖印距离)。中国汽车报社主办,汽车族杂志社出版的2008年3月《汽车族》刊载的2008 雪佛兰 Silverado 96-Okm/h 制动距离(m)2500HD 为 48. 8,3500HD 为 47. 6 ;2008 福 特 SuPERDUTYF-250 为 47. 5m,F-450 为 44. 2m,2008 丰田 Tunda4X 2DoubleCab4. 7L ; 4X4CrewmaX5. 7L, Limitde 在 96-Okm/h 制动距离(m),分别为 44. 2 和 41. 8。本发明虽然是以机电产品的形式申请,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化学物质的新用 途的发明,这就应该对胶粘剂的技术背景作必要和充分的介绍。介绍胶粘剂的书籍文献 很多,实用胶粘剂制备与应用丛书有胶粘剂基础与配方设计,胶粘剂选用与粘接技术, 建筑用胶粘剂,水基胶粘剂,热熔胶粘剂,特种胶粘剂,压敏胶粘剂,厌氧胶粘剂,环保胶粘 剂……等16种;实用粘接技术丛书有特种粘接技术及应用实例等6种;国外胶粘剂丛书有 粘接与胶粘剂技术导论,聚合物的粘接作用,胶粘剂制备与应用手册,胶粘剂毒性与安全实 用手册,胶粘剂配方精选等17种,此外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登载于各种学术报刊、专利文 献中。在程时远、李盛彪、黄世强编著的《胶粘剂》第1版前言“胶粘剂在国民经济建设中 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有关胶粘剂的理论、制备及其应用备受世人关注,介绍它的专著亦 是汗牛充栋,各方面的叙述备矣,然而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各种观念也日益更新。”在第2 版前言“近年来,胶粘剂除了在传统产品的研究和生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一些新兴技 术的应用提高了胶粘剂的性能,在一些特殊领域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者在书中介 绍了胶粘剂的发展概况,特点、作用、组成、分类、发展趋势,对包括环氧、聚氨酯、丙烯酸酯、 厌氧、有机硅的反应型胶粘剂,包括聚乙烯一乙酸乙烯(EVA)、聚氨酯、聚酰胺……等热熔 胶,还对水基型、功能性及其它胶作了介绍,还对粘接机理及粘接技术和胶的测试作了详尽 的介绍,在第9章还对纳米材料,Michael (共扼)加成反应,活性自由基聚合等新材料新技 术在胶粘剂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作了详尽描述。(《胶粘剂》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 北京第2版)。黄玉媛等人编的《粘合剂配方》(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第1版)是在《精 细化工应用配方之一——3000例》和《精细化工应用配方之二——2600例》的基础上编 写的,其中五、塑料橡胶粘合剂,十二、多功能、万能粘合剂,十三、多用途压敏粘合剂,十五、 行业专用粘合剂等章节记载的配方可供本制动系选用;肖卫东等人编的《粘接实践200例》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也有很多胶种可供选用。胶粘剂又叫粘合剂,胶,可有多种分类方式,按主要成分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 类;有机又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自从1909年人们制成了酚醛树脂,有机合成胶粘剂发展 迅速,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按其基料属性可分为合成树脂型、合成橡胶型、橡胶树 脂型三类,合成树脂型又分为热固性树脂胶和热塑性树脂胶,热固性树脂在加热或用固化 剂时形成不溶不熔的固体,这类胶粘附性强,机械强度高,耐热耐化学性好,耐冲击和弯曲 性差,主要品种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_甲醛树脂,氨基树脂、硅树脂。 热塑性树脂通常通过溶剂挥发,熔体冷却而生成热塑性固体,机械性能、耐热及化学性不及热固性胶,但它有好的柔软性,且使用方便,主要有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 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等,热塑性树脂按其固化方式又分为溶剂型、水基型(乳胶)、压 敏型、热熔型及反应型胶粘剂,胶粘剂通常由粘料(又叫基料)、固化剂、增塑剂、偶联剂、稀 释剂、稳定剂、溶剂、填料、乳化剂、引发剂、促进剂、防老剂、增稠剂、阻聚剂、络合剂组成。
作为胶粘剂用的合成高聚物通常有适中的分子量。聚合度越大,粘度越高,但被粘 物的湿润越难;聚合度越小,则胶层内聚力越低,胶接强度也就不高。作为粘料的高聚物宜 有较强的极性基团。胶粘剂还可以使用一些金属粉末氧化物、矿石等改善胶的性能。如用 石棉、玻璃纤维等增大耐冲击强度,用石英、瓷粉增大硬度,用石棉提高耐热性,用氧化铝粉 增强粘接力,用石墨粉增强抗磨性。还有用增塑剂降低胶膜的硬度,增韧剂改善胶的韧性。 胶常用的溶剂有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醇、乙醇以及辛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汽油-甲苯 混合溶剂。下为部分常见胶种的介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俗称白胶或白乳胶)
权利要求
一种机动车用喷胶瓶,包括瓶体,其特征是所述喷胶瓶(1)是一个内空外圆形的塑料瓶或金属瓶,瓶的上端面有供气管(1 1),用于输送压缩空气(1 5)进入,供气管的开关(1 7)通过电子线路(1 8)与控制部分(4)相连,下端面安装有喷嘴(1 2),喷嘴(1 2)内有薄膜封口(1 4),瓶内安装活塞(1 3),将瓶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盛满胶粘剂液体(1 6),当压缩空气(1 5)冲进瓶内腔上部,推动活塞(1 3)迅速下滑,挤压胶液(1 6)迅速冲破封口(1 4)倾泻于车轮前的路面(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喷胶瓶,其特征在于在活塞(2-3)上加装稳定杆(2-7),动力 部分采用炸药(2-5),胶瓶外壳涂一层黑色涂料(2-8),涂料(2-8)外再加一层金属反光层 (2-9),连接动力和控制部分(4)的信息传递采用电子线路(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喷胶瓶;其特征是所述喷胶瓶去掉喷嘴、活塞和供气管,在其外 壳涂黑色涂料(3-8),再涂金属反光层(3-9),在胶瓶(3)的下端面制作可以开启的圆形瓶 盖(3-2),瓶盖(3-2)与瓶体(3)用铰链(3-3)连接,在与铰链(3_3)相对的位置上安装开 关(3-10),控制瓶盖(3-2)的开启,瓶盖(3-2)的开关(3-10)有电子线路(3-1)与控制部 分(4)相连;在胶瓶的上端面有一开关(3-7)通过电子线路(3-1)与控制部分(4)相连,瓶 内装满胶液(3-6),当紧急制动时,控制部分(4)发出指令同时开启上下两开关,瓶内腔上 部(3-5)与大气连通,瓶内胶液(3-6)受车体惯性力和地球重力作用瞬间倾泻至路面(6)。
4.一种机动车用新式制动系统,包括控制及信息传递部分,动力部分和直接制动部分; 其特征是直接制动部分采用权利要求1的喷胶瓶(1),胶液选用改性胶粘剂(1-6),动力 部分采用压缩空气(1-5),控制及信息传递采用电子线路,将四个喷胶瓶(1)分别安装在底 盘(11)和轮轴(7)的合适位置,使各个喷嘴(1-2)分别对准车轮(8)前方的路面(6),在 紧急制动时,制动系控制部分(4)通过电子线路(1-8)发出启动指令,使喷胶瓶(1)送气开 关(1-7)开启,压缩空气(1-5)由贮气箱(9)通过供气管(1-1)冲入胶瓶(1)上部推动活 塞(1-3)快速下滑,挤压胶液(1-6)冲破封口(1-4)快速喷出,分别喷在四个车轮前方的路 面(6),车轮⑶压上胶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式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采用喷胶瓶(2),胶液选 用改性丙烯酸酯类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车用新式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采用喷胶瓶(3),胶 液选用高性能结构AB胶改性;使用潜性固化剂使双包装变为单包装。促进剂,AB胶可使用 微胶囊,将固化剂和促进剂即B组包封在微胶囊中,与A组分一同装入胶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式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采用喷胶瓶(2),胶液选 用丙烯腈接枝SBS共聚粘合剂改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式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采用喷胶瓶(3),胶液选 用改性热熔胶;热熔胶固体可以制作成微粒,装入微胶囊,再装入胶瓶,改性方向是固体变 液体,增加强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式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制动系采用喷胶瓶(3),胶液选用 改性环氧树脂胶;可以使用应用广泛的J-Il双包装环氧树脂改性,使用潜性固化剂,使双 包装变为单包装,缩短固化时间,提高对水泥制品和橡胶的粘接力。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车用新式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采用喷胶瓶(3), 胶液选用“剪切增稠液体”,其改性方向应是增强对水泥制品和橡胶的粘接能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喷胶瓶及新式制动系统,涉及胶粘剂的一种新用途,属于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也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在需要紧急制动时向路面喷射改性的瞬间快固强力胶粘剂,将车轮粘于路面的技术方案;能够及时消耗车体惯性力,缩短制动距离,减少车祸,提高车辆安全性能;适用于各种客、货车,尤其适用需要长途行驶和在山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如长途大客车、大货车、越野车、工具车、摩托车、电动力、运动车、混合动力车、特种车辆、各型轿车、皮卡、农用三轮、农用四轮。
文档编号B60T1/12GK101954899SQ2009102542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李开超 申请人:李开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