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206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构造,特别是涉及具有设置在车身中的座椅下方的位置上的梁 (beam)、以及安装梁的座椅安装部的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的座椅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沿车辆宽度方向配设的梁。通过该梁与车辆 安装部上方的位置结合,车辆中的座椅与车身框架连接。作为具有这样的车身构造的车辆, 以往公知有以下的汽车用座椅将由于侧面碰撞而从车门输入的碰撞载荷在座椅下方经由 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臂和座椅安装部传递给地板(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汽车用座椅 中,设置有多个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座椅侧加强部件。该座椅侧加强部件的端部从座垫 突出形成,并且通过在多个座椅侧加强部件的端部之间在汽车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强度部 件来连结支撑座椅侧加强部件。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3123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汽车用座椅中,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 下,碰撞载荷会直接输入到座椅侧加强部件,因此座椅侧加强部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一旦 座椅侧加强部件(梁)发生了弯曲变形,则会产生由于侧面碰撞而发生了变形的车门向车 厢内的进入量增大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以下的车身构造即使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 况下,也能够通过防止车辆座椅中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梁发生变形来防止车门向车厢 内进入。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具有安装车辆中的座椅的座椅安装部,沿车 辆的宽度方向配设并具有比座椅安装部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梁与座椅 安装部的上方位置相结合,该车身构造配设有载荷传递部件,该载荷传递部件配置在座椅 安装部的侧面上并将输入到车辆的车门的碰撞载荷传递给座椅安装部。在本发明的车身构造中,具有比座椅安装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的梁,与座椅安装部的上方位置结合。这里,如果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梁发生了弯曲变 形,则从梁输入的载荷会变为力矩载荷而传递至座椅安装部,因此施加到座椅安装部上的 载荷变大,车门的进入量增大。针对这一点,在本发明的车身构造中,配设有载荷传递部件, 该载荷传递部件配置在车门安装部的侧面上并将输入到车辆中的车门的碰撞载荷传递给 座椅安装部。通过设置该载荷传递部件,发生了侧面碰撞时的载荷也会经由载荷传递部件 而传递至座椅安装部,因此能够防止梁发生弯曲变形。因此,即使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的 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防止车辆座椅中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梁发生变形来防止车门向车厢内进入。这里,可以采用以下方式,S卩,座椅安装部设置在横构件上,该横构件设置在车辆 上。通过将座椅安装部设置在横构件上,能够将输入到座椅安装部的载荷直接传递给 横构件。其结果是,能够很好地防止座椅安装部发生移动或破损,能够有助于防止梁发生变 形。另外,可以采用以下方式,S卩,梁的突出部的突出长度与载荷传递部件的沿车辆宽 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通过使突出部的突出长度与载荷传递部件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能 够在梁与载荷传递部件之间大致均等地分配在发生了侧面碰撞时输入的载荷。其结果是, 能够更好地防止座椅安装部发生移动或破损并防止梁发生变形。并且,可以采用以下方式,S卩,在座椅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配设有车门部 件,在车门部件上配设有垫部件,该垫部件的高度包括配设有梁和载荷传递部件的高度位置。这样,通过在车门部件上设置包括配设有梁和载荷传递部件的高度位置的高度的 垫部件,能够在梁和载荷传递部件之间更加均等地分配在发生了侧面碰撞时输入的载荷。 其结果是,能够更好地防止座椅安装部发生移动或破损并防止梁发生变形。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即使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防止 车辆座椅中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梁发生变形来防止车门向车辆内进入。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的正视截面图;图2的(a)是以往示例的车身构造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b)是本实施方式的车 身构造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试验结果的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构件;2座椅腿;3杆部件;4梁 ’4A突出部;5载荷传递部件;6板状部件;7侧 构件;10车门部件;11垫部件;M车辆。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对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元件标注相 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便于图示,附图的尺寸比例与所说明的未必一致。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的正面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 具有横构件1。在横构件ι的上方载置有作为座椅安装部的座椅腿2,该座椅腿2固定在横 构件1上。另外,座椅腿2在左、右配置有一对(其中的一个未进行图示),这些座椅腿2相 互之间通过杆部件3连接。并且,在座椅腿2的相当于上方位置的上端部结合有梁4。梁4与一对座椅腿2中的每一个连结。另外,梁4的侧方与座椅腿2相比向车辆M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比座椅 腿2突出的部分为突出部4A。另外,在座椅腿2的侧面上,配设有载荷传递部件5。载荷传递部件5配置在梁4 的正下方的位置,其沿车辆M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梁4的突出部4A的长度大致相同。该载 荷传递部件5的侧面形状形成为随着从内侧向外侧延伸而展宽的形状。并且,梁4的突出 部4A的端部和载荷传递部件5的端部分别与板状部件6连接。另外,在横构件1的端部连接有侧构件7,在座椅腿2的车辆M的宽度方向的外侧 配设有车门部件10。在车门部件10的内部配设有垫部件11。垫部件11配置在以下的高 度位置上,该高度位置包括配设有梁4和载荷传递部件5的高度位置。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车身构造的作用效果。考虑其他车辆对具有本实施方式的 车身构造的车辆进行了侧面碰撞的情况。此时,当其他车辆从车辆的侧方碰撞了车辆的车 门部件10时,来自其他车辆的载荷会经由车门部件10传递至梁4。此时,在如图2的(a) 所示那样未设置载荷传递部件的以往的车身构造中,来自其他车辆的载荷传递至梁4。一旦 载荷传递至梁4,则该载荷会经由梁4传递至座椅腿2,并传递至横构件1。此时,由于输入 到梁4的载荷大,因此梁4很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如果梁4发生了弯曲变形,则力矩载荷 会输入到座椅腿2,因此座椅腿2发生移动或破损的可能性增大。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如图2的(b)所示,在座椅腿2的侧方 插置有载荷传递部件5。通过插置安装有该载荷传递部件5,其他车辆进行了侧面碰撞时的 载荷会分散给梁4和载荷传递部件5。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梁4发生弯曲变形。另外,虽然 输入到载荷传递部件5的载荷会传递至座椅腿2,但是施加到座椅腿2上的载荷是通过轴向 力(轴力)承受的载荷。另外,虽然载荷会经由梁4传递至座椅腿2,但是该载荷也是通过 轴向力承受的载荷。因此,由于施加在座椅腿2上的载荷基本上能够通过轴向力来承受,因 此能够很好地防止座椅腿2发生移动或破损等。其结果是,能够很好地防止车门部件10向 车厢内进入。这里,使用图2的(a)所示的以往的车身构造和图2的(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 车身构造,进行了计测在发生了侧面碰撞时施加在横构件1上的力矩的实验。在图3中表 示了其结果。如图3所示,在以往的车身构造中,发现了在发生侧面碰撞后施加在横构件1 上的载荷变大的倾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发现了施加在横构件1上的载荷 虽然暂时会稍许增加、但是之后会立即减小的倾向。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能 够减小施加在横构件1上的载荷,因此能够很好地防止座椅腿2发生移动或破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由于座椅腿2设置在横构件1上,因此能够将 输入到座椅腿2的载荷直接传递给横构件1。其结果是,能够很好地防止座椅腿2发生移动 或破损。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梁4的突出部4A和载荷传递部件5的沿车辆 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在梁4与载荷传递部件5之间大致均等地分配在发 生了侧面碰撞时输入的载荷。其结果是,能够更好地防止座椅腿2发生移动或破损并防止 梁发生变形。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在车门部件10上配设有垫部件11,垫部件11 具有包括配设有梁4和载荷传递部件5的高度位置的高度。因此,能够在梁4与载荷传递
5部件5之间均等地分配在发生了侧面碰撞时输入的载荷。其结果是,能够更好地防止座椅 腿2发生移动或破损并防止梁发生变形。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 上述实施方式中,载荷传递部件5设置在梁4的正下方的位置上,但是也可以采用将载荷传 递部件5设置在离开了梁4的位置上的方式。另外,对载荷传递部件5的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可以使用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的管状的部件或板状的部件等。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梁4和载荷传递部件5的端部 与板状部件连接,但是也可以采用不连结两者而使之形成为隔开的状态的方式。另外,在上 述实施方式中,载荷传递部件5的侧面形状形成为随着从内侧向外侧延伸而展宽的形状, 但是对于该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也可以采用侧面形状为矩形的、随着从内侧向外侧延伸 其宽度始终保持恒定的形状。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根据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即使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防止 车辆座椅中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梁发生变形来防止车门向车厢内进入。
权利要求
一种车身构造,具有安装车辆中的座椅的座椅安装部,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配设并具有比所述座椅安装部向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梁与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上方位置相结合,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该车身构造配设有载荷传递部件,该载荷传递部件配置在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侧面上并将输入到所述车辆的车门的碰撞载荷传递给所述座椅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中,所述座椅安装部设置在横构件上,该横构件设置在所述车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中,所述梁的突出部的突出长度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 致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构造,其中, 在所述座椅安装部的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配置有车门部件,在所述车门部件上配设有垫部件,该垫部件的高度包括所述梁和所述载荷传递部件所 配置的高度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的车身构造即使在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防止车辆座椅中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梁(4)发生变形来防止车门向车厢内进入。在本发明的车身构造中,在横构件(1)的上方载置并固定有座椅腿(2)。另外,座椅腿(2)在左右配置有一对,这些座椅腿(2)相互之间通过杆部件(3)连接。在座椅腿(2)的上端部结合有梁(4)。梁(4)的侧方比座椅腿(2)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比座椅腿(2)突出的部分为突出部(4A)。在座椅腿(2)的侧面上配设有载荷传递部件,该载荷传递部件的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梁(4)的突出部的长度大致相同。
文档编号B60N2/42GK101945799SQ20098010560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8日
发明者鸟居信志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