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538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速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变速杆的变速杆装置,所述变速杆装置在其上部设置有把手,并且构成为用于通过转动操作改变变速位置。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传统变速杆装置包括这种结构,其中在变速杆上部上的把手设置有操作开关,用于向车体侧输出用于转换成超速传动模式等的控制信号。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种装置的传统例子。如图1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变速杆装置100包括变速杆102,其设置在固定到车体上的壳体(未示出)上,并且构成为绕着旋转轴101转动。旋钮104和超速传动操作开关105被附接到该变速杆102上部上的把手103上,并且该操作开关105通过一对导线106被连接到变速杆102上的线束109上。导线106分别被设置在把手103的框架111 上的引导凹槽112中,并且从位于框架111的下端的端子插孔108突出。与锁定构件113 锁定的该对线束109在变速杆102侧上被改变路径,并且圆柱状母端子110设置在这些线束109上。在该传统的例子中,当变速杆102和把手103被装配在一起时,在把手103侧上的导线106被安装进在变速杆102侧上的母端子110中,从而在导线106和线束109之间建立电连接。当驾驶员抓握把手103并且在该状态下按压操作开关105时,控制信号通过导线106和线束109被发送到车体侧。因此,通过传动装置进行超速传动开关控制。如图2和3所示,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变速杆装置120包括变速杆121,其设置在固定到车体上的壳体(未示出)上,并且构成为绕着旋转轴(未示出)转动。能够由驾驶员抓握的把手122被附接到该变速杆121的上部,并且变速杆121的下部由盖123覆盖。 旋钮IM和超速传动操作开关125被附接到把手122上,并且该操作开关125通过沿着变速杆121设置的线路单元1 被电连接到在车体侧上的传动装置(未示出)。该线路单元 126被设置在把手122和盖123的内部,并且由未示出的通过用树脂型芯模制导电板获得的线束构件形成,所述导电板通过将导电金属板冲压成细长形状而制成。导电板的上端形成销形状,因而可通过连接器(未示出)连接到操作开关125。同样,导电板的下端形成销形状,因而可连接到延伸到车体侧上的传动装置的电线的连接器(未示出)上。在该传统的例子中,当变速杆121和把手122被装配在一起时,线路单元1 沿着变速杆121设置在把手122和盖123内部。此外,线路单元126的上端通过连接器被连接到操作开关125上,而线路单元126的下端通过连接器被连接到延伸到车体侧上的传动装置的电线上。当驾驶员抓握把手122,并且在该状态下按压操作开关125时,控制信号通过线路单元1 被发送到车体侧。因此,通过传动装置进行超速传动开关控制。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Hei 8-30356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9-1262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需要导线106从其突出的端子插孔108和在框架111下端设置的引导凹槽112。因为每根导线106具有小直径的柱形,所以用于形成端子插孔108的模具(未示出)具有非常小的直径且耐用性差,会导致短的使用寿命和费用增加的问题。同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中,线路单元126由通过用树脂型芯模制导电板获得的线束构件形成。因此,这种装置也具有费用增加的问题。本发明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杆装置,其能够以较低成本将在变速杆的上部设置到把手的操作开关可靠地连接到车体侧上。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要提供一种在固定到车体上的壳体上的变速杆装置。该变速杆装置包括构成用于绕着旋转轴转动的变速杆;包括固定到变速杆的上部的框架部的把手;设置在把手上且能够输出控制信号的操作开关;和构成用于将从操作开关输出的控制信号传送到车体侧上的线路单元。在上述结构中,线路单元包括附接到框架部上的连接端子;在连接端子的一端上且可连接到相对端子上的连接部;钩部,沿着框架部从操作开关开始延伸的导线的端部被固定到该钩部,该钩部位于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上;以及在连接部和钩部之间的插入部和位置调节部,所述插入部构成为被插入到在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中,位置调节部构成用于调节插入部的位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变速杆装置,其中,导线的端部垂直于导线的延伸方向弯曲,并且钩部以围绕导线的端部卷绕的方式弯曲,并且,导线的端部通过焊接被固定到钩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变速杆装置,其中,插入部被形成为具有基本U形的截面。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变速杆,其中,位置调节部包括抵接在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的端表面上的插入调节表面;和抵接在设置在框架部上的保持突起的端部上的保持表面。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第四方面的变速杆装置,其中,保持突起包括沿着插入部的插入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的挠性斜面,和当插入部被插入到框架部上的插孔中时在斜面上滑动的位置调节部。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线路单元包括连接端子,并且通过使导线的端部固定到连接端子的钩部来整体形成导线,然后,通过将连接端子的插入部插入到在把手的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中,并且沿着插入部的插入方向使用位置调节部调节位置,连接端子被附接到把手的框架部的预定位置。随后,当把手被附接到变速杆的上部时,连接端子的连接部被连接到相对的端子上。因此,与使用通过型芯模制导电板获得的线束构件的传统例子相比, 作为线路单元的导线和连接端子的使用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此外,通过将连接端子的连接部连接到相对的端子上,能够可靠地建立到车体侧上的电连接。另外,因为导线和连接端子分别提供,所以线路单元能够通过改变连接端子的尺寸来适应各种特定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导线的端部能够通过垂直于导线的延伸方向被弯曲而保持远离位置调节部和连接部。因此,防止位置调节部和连接部由于在焊接时的热作用而引起的变形。此外,因为钩部以绕着导线的端部卷绕的方式被弯曲,所以导线的端部能通过焊接被可靠地固定到钩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要插入到框架部上的插孔中的插入部形成为具有基本U 形的截面。因此,与提供柱状母端子被插入到其中的插孔的传统例子相比,能够增加在框架部上的插孔的截面面积。用于形成插孔的模具的截面面积的增加能够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这方面也获得成本的降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当连接端子的插入部被插入到在把手的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中时,通过使位置调节部的插入调节表面接触在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的端表面,沿着插入方向调节插入部的位置。因此能够附接连接端子,同时连接端子被定位到在把手的框架部上的预定位置。此外,通过使位置调节部的保持表面接触框架部上设置的保持突起的端部,使连接端子附接到把手的框架部的预定位置上,能够可靠地保持连接端子。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连接端子的插入部被插入到在把手的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中时,位置调节部沿着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在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上滑动,并且逐渐上升。同时,保持突起朝向框架部被弯曲。随后,随着位置调节部通过保持突起,保持突起的挠曲变形被释放回到最初状态,并且位置调节部的保持表面邻接在保持突起的端部上。因此,保持了连接端子。这样,能够将连接端子容易地附接到把手的框架部。


图1是示出传统变速杆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一种不同的传统变速杆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上述不同的传统变速杆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变速杆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变速杆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盖从把手的框架部上拆除的状态下的放大主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装置沿着由在图6中的箭头VII指示的方向看去的侧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装置沿着VIII-VIII线截取且由在图6中的箭头VIII指示的方向看去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连接端子之一的立体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的把手在从盖被从其拆除的另一个方向看去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下面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5
如图4-10所示,本实施例的变速杆装置1包括变速杆3,其设置在固定到车体(未示出)上的壳体2上,并且构成为绕旋转轴30转动。能够由驾驶员抓握的把手4被固定到变速杆3的上部,并且把手4的框架部5的下部(这将在后文中说明)覆盖有盖31。把手4包括框架部5,该框架部被附接到变速杆3的上部,并且构成了把手4的框架;模制在框架部5上的封装部6 ;以覆盖该封装部6的开口 60的方式附接的盖部7 ;和容纳在框架部5中的操作单元8。操作单元8包括由卷簧80偏压的调节钮81和操作开关82。用于超速传动等的调节钮81和操作开关82的上端被暴露到盖部7外。用于电连接操作开关82和车体侧上的传动装置(未示出)的一对左和右线路单元9和9被附接到框架部5。此外,框架部5包括托架50和在其中一体形成的一对左和右保持突起51和51。将在后文中进行说明的连接端子91和91被附接到托架50上,并且该对左和右保持突起51和51构成为用于保持连接端子91和91。托架50设置有一对左和右插孔52和52,每一个插孔形成为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部5的轴向(即,变速杆3的轴向)延伸。每个保持突起51设置有斜面51a,该斜面从上端侧(图7中的上侧)向上逐渐倾斜到下端侧(图7中的下侧),并且从框架部5以悬臂方式、以可被弯曲的方式突出。 当连接端子91被附接到托架50上时,后面将说明的位置调节部94在该斜面51a上滑动。 为此,切去部96形成在每个保持突起51的底部(在图7中的右侧)。所述一对左和右线路单元9形成为两侧对称。每个线路单元9包括导线90和连接端子91。导线90具有连接到操作开关82的一端,并且沿着框架部5延伸。连接端子91 通过弯曲导电金属板形成,并且被连接到导线90的另一端。导线90在中部被弯曲成预定形状,并且端部90a通过垂直于导线90的延伸方向被弯曲而形成为L形。同时,导线90的中间部由形成在框架部5上的保持部53保持。每个连接端子91与插入部92、连接部93、位置调节部94和钩部95 —体形成。插入部92形成有基本U形的截面,并且被插入到托架50的插孔52中。连接部93从该插入部92的下端开始沿着连接端子91的轴向突出,并且被安装进相对侧上的母端子(未示出) 中。位置调节部94比插入部92更靠近导线90,并且在与连接端子91的纵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突出。钩部95设置成比该位置调节部94更靠近导线90,并且构成为用于固定导线90 的下端。钩部95以绕着导线90的端部90a卷绕的方式形成为弯曲形状,从而使钩部95通过焊接被可靠地固定到导线90的端部90a。连接部93形成为四棱柱形,其尖端形成为四棱锥形。位置调节部94包括插入调节表面9 和保持表面94b,均在与连接端子91的纵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延伸。当连接端子 91安装到托架50上时,位置调节部94在保持突起51的斜面51a上滑动,并且逐渐升高,保持突起51朝向框架部5被弯曲。随后,随着位置调节部94通过保持突起51,保持突起51 的挠曲变形被释放回到最初状态。因此,位置调节部94的保持表面94b邻接在保持突起51 的下端部,由此保持连接端子91。同时,位置调节部94的插入调节表面9 邻接在托架50 的上端,由此插入部92和连接部93相对于插孔52的安装位置被调节。在上述结构中,当线路单元9被装配时,导线90的端部90a被插入到连接端子91 的钩部95,并且通过电弧焊或类似方式被固定到钩部95。随后,连接端子91的插入部92 被插入到托架50的插孔52中,并且使得连接部93从插孔52突出。同时,位置调节部94的保持表面94b与保持突起51的下端部接触,从而连接端子91被保持。然后,导线90被改变路径。导线90的中间部由框架部5的保持部53保持,然后封装部6被模制到框架部 5上。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线路单元9包括导线90和连接端子91。因此,与使用通过型芯模制导线板获得的线束构件的传统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此外,通过使得连接端子 91的连接部93连接到相对端子,能够可靠地建立到车体侧的电连接。此外,因为单独提供导线90和连接端子91,所以通过改变连接端子91的尺寸,线路单元9能够适应各种特定结构。此外,根据本发明,导线90的端部90a通过垂直于导线90的延伸方向被弯曲而能够保持远离位置调节部94和连接部93。因此,能够防止在焊接时由于热作用而引起的位置调节部94和连接部93的变形。此外,因为钩部95以围绕导线90的端部90a卷绕的方式被弯曲,所以导线90的端部90a能够通过焊接被可靠地固定到钩部95。同时,根据本发明,要被插入到在框架部5的托架50上的插孔52中的插入部92 具有形成为基本U形的截面。因此,相对于提供柱形母端子插入其中的插孔的传统情形,能够增加托架50上的插孔52的截面面积。用于形成插孔52的模具的截面面积的增加能够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因而同样在这方面获得成本的降低。同时,根据本发明,当连接端子91的插入部92被插入到托架50的插孔52中时, 位置调节部94在沿着插入部92的插入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51a上滑动,并且逐渐升高。同时,保持突起51朝向框架部5被弯曲。随后,随着位置调节部94通过保持突起51, 保持突起51的挠曲变形被释放回到最初状态,并且位置调节部94的保持表面94b邻接在保持突起51的端部上。因此,能够使得连接端子91容易地附接到把手4的框架部5上,并且可靠地保持连接端子91。此外,通过使得位置调节部94的插入调节表面9 接触托架 50的插孔52上的端面,沿着插入部92的插入方向调节位置。因此,能够附接连接端子91, 同时连接端子91被定位到把手4的框架部5上的预定位置。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10390(^2010年4月28日提交)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被并入本文中。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教导下,可以进行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和变型。参考下面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速杆装置,其要被设置在固定到车体上的壳体上,该变速杆装置包括 变速杆,其构成为用于绕着旋转轴转动;把手,其包括固定到所述变速杆的上部的框架部;操作开关,其设置在所述把手上,并且能够输出控制信号;和线路单元,其构成为用于将从所述操作开关输出的控制信号传送到车体侧,其中,所述线路单元包括连接端子,其附接到所述框架部;在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上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可被连接到相对端子上; 钩部,沿着所述框架部从所述操作开关延伸的导线的端部被固定到所述钩部,所述钩部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和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钩部之间的插入部和位置调节部,所述插入部构成为用于被插入到在所述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中,所述位置调节部构成为用于调节所述插入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装置,其中,所述导线的端部垂直于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被弯曲,并且所述钩部以围绕所述导线的端部卷绕的方式被弯曲,并且所述导线的端部通过焊接被固定到所述钩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装置, 其中,所述插入部形成为具有基本U形的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装置, 其中,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插入调节表面,其邻接在所述框架部上形成的插孔的端面上;和保持表面,其邻接在设置在所述框架部上的保持突起的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杆装置,其中,所述保持突起包括挠性斜面,该挠性斜面沿着所述插入部的插入方向逐渐向上倾斜,并且当所述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框架部上的插孔中时,所述位置调节部在所述斜面上滑
全文摘要
一对线路单元9和9,其构成为用于将来自在变速杆3的上部上的操作开关的控制信号传送到车体侧上,其分别包括要被附接到把手4的框架部上的连接端子91。每个连接端子91包括在所述连接端子91的一端上的连接部93,所述连接部93可被连接到相对端子上;导线90的端部90a将被固定到其上的钩部95,该钩部95位于连接端子91的另一端上;和位于连接部93和钩部95之间的插入部92和位置调节部94,所述插入部92被插入到托架50上的插孔中,位置调节部94构成为用于沿着插入方向调节插入部92的位置。
文档编号B60K20/02GK102267381SQ20111011187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安田泰三, 盐路纪仁 申请人: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