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胎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02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胎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胎圈结构,尤其是一种采用三角填充的轮胎胎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式车辆,特别是大型货运载重车辆,它们奔驰于高速公路上,不仅要求较高的速度还要求较好的承载能力,其中高承载能力对载重车辆的轮胎胎圈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轮胎胎圈好坏的关键点主要有两部分首先是轮胎的胎圈结构,其次是轮胎胎圈材质选用。特别是轮胎胎圈结构,设计合理的轮胎胎圈结构能使轮胎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轮胎使用寿命增加,起到多拉快跑的高效率运输作业。
目前各轮胎企业中轮胎胎圈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内衬层Ia(由过渡层和气密层组成)、轮胎胎侧2a、胎圈加强层3a、胎体4a、钢圈5a、三角胶条6a。所述胎体4a 的端部包裹住钢圈5a和位于钢圈5a —端的三角胶条6a的端部,该胎体4a包裹端的端部为第一反包端点;所述胎圈加强层3a由三角胶条6a轴向内侧延伸至三角胶条6a的轴向外侧,与胎体4a共同包裹在钢圈5a和与位于钢圈一端的三角胶条6a的端部,胎圈加强层3a 反包一端的端点为第二反包端点。以上形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胎圈加强层3a的反包端点与胎体4a的反包端点形成台阶,在轮胎制造过程过程中此类台阶易导致局部存气,严重影响轮胎品质;二、胎圈加强层3a反包端点与胎体4a反包端点之间材料较少使得两者粘合能力较差容易分离。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轮胎胎圈结构,在不改变现有生产设备结构的前提下,解决胎圈加强层反包端点与胎体反包端点之间材料较少使得易存气易分离现象,提高轮胎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轮胎胎圈结构,包括胎侧部和内衬层,在胎侧部和内衬层中心设置钢圈和三角胶条,在三角胶条的外侧依次设置胎体和胎圈加强层;所述胎体包括胎体主体部和胎体反包部,胎体反包部从胎体主体部的端部延伸出来并具有第一反包端点,胎体反包部包裹住钢圈和位于钢圈一端的三角胶条的端部;所述胎圈加强层由三角胶条轴向内侧延伸至三角胶条的轴向外侧,与胎体共同包裹在钢圈和与位于钢圈一端的三角胶条的端部,胎圈加强层反包一端的端点为第二反包端点;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反包端点和第二反包端点之间设置三角填充胶。
本发明解决了胎圈加强层的反包端点与胎体的反包端点之间材料较少使得易存气易分离的现象,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


图I为现有技术中轮胎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轮胎胎圈结构包括内衬层I、胎侧部2、胎圈加强层3、第二反包端点31、胎体4、胎体主体部41、胎体反包部42、第一反包端点43、钢圈5、三角胶条6、三角填充胶7等。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轮胎胎圈包括胎侧部2和内衬层1,在胎侧部2和内衬层 I中心设置钢圈5和三角胶条6,在三角胶条6的外侧依次设置胎体4和胎圈加强层3 ;所述胎体4包括胎体主体部41和胎体反包部42,胎体反包部42从胎体主体部41的端部延伸出来并具有第一反包端点43,胎体反包部42包裹住钢圈5和位于钢圈5—端的三角胶条6的端部;所述胎圈加强层3由三角胶条6轴向内侧延伸至三角胶条6的轴向外侧,与胎体4共同包裹在钢圈5和位于钢圈5 —端的三角胶条6的端部,胎圈加强层3反包一端的端点为第二反包端点31 ;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反包端点43和第二反包端点31之间设置三角填充胶7。
本发明所述的轮胎胎圈在胎圈加强层3的反包端点和胎体4的反包端点之间添加三角填充胶7,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不仅使胎圈加强层3和胎体4间的材料充足、缓冲效果好不易存气,并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力,不易分离,提高了胎圈强度和轮胎承载能力和寿命。本发明解决了胎圈加强层的反包端点与胎体的反包端点之间材料较少使得易生热易分离的现象,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轮胎胎圈结构,包括胎侧部(2)和内衬层(1),在胎侧部(2)和内衬层(I)中心设置钢圈(5)和三角胶条(6),在三角胶条(6)的外侧依次设置胎体(4)和胎圈加强层(3);所述胎体(4 )包括胎体主体部(41)和胎体反包部(42 ),胎体反包部(42 )从胎体主体部(41)的端部延伸出来并具有第一反包端点(43),胎体反包部(42)包裹住钢圈(5)和位于钢圈(5)一端的三角胶条(6)的端部;所述胎圈加强层(3)由三角胶条(6)轴向内侧延伸至三角胶条(6)的轴向外侧,与胎体(4)共同包裹在钢圈(5)和与位于钢圈(5) —端的三角胶条(6)的端部,胎圈加强层(3)反包一端的端点为第二反包端点(31);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反包端点(43)和第二反包端点(31)之间设置三角填充胶(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胎圈结构,包括胎侧部和内衬层,在胎侧部和内衬层中心设置钢圈和三角胶条,在三角胶条的外侧依次设置胎体和胎圈加强层;所述胎体包括胎体主体部和胎体反包部,胎体反包部从胎体主体部的端部延伸出来并具有第一反包端点,胎体反包部包裹住钢圈和位于钢圈一端的三角胶条的端部;所述胎圈加强层由三角胶条轴向内侧延伸至三角胶条的轴向外侧,与胎体共同包裹在钢圈和与位于钢圈一端的三角胶条的端部,胎圈加强层反包一端的端点为第二反包端点;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反包端点和第二反包端点之间设置三角填充胶。本发明解决了胎圈加强层反包端点与胎体反包端点之间材料较少使得易存气易分离的现象,提高了轮胎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C15/06GK102922956SQ20121045388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张爱林 申请人: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