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23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整车外观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保险杠作为汽车外饰件,美观性要求极高,如果产品设计时出现壁厚不均的结构,容易导致外表面上收缩痕的出现。如图1所示,现有保险杠在与翼子板对接处的翻边I为悬臂式,该翻边I距离保险杠边缘的距离约为5_,如图2所示,在保险杠左右两端部形成“T”型,由于该“T”型结构的根部壁厚突变,因而易在保险杠的外表面上产生收缩痕10,通过Moldflow软件计算,收缩痕10的深度值达到0.03 0.04mm,降低了保险杠的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能防止在保险杠的外表面上产生收缩痕。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翼子板前端相对接的边缘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搭接翻边。所述保险杠在与翼子板对接的部位设有半径为0.5 1.5mm的第一圆角,控制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装配间隙。所述搭接翻边的自由端向下凹进3.5 5mm形成安装面,在安装面上开有保险杠安装孔。保证安装支架的卡脚有足够的卡接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保险杠本体的边缘与搭接翻边采用顺接的方式,使搭接翻边与保险杠的连接处壁厚较均匀,有利于注塑流动填充,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保险杠外表面的缩水现象,从而改善了保险杠的外观质量,有效提升了整车品质。

图1是现有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2,保险杠本体2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翼子板5前端相对接的边缘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搭接翻边3。搭接翻边3与保险杠本体2的边缘采用顺接的方式,使搭接翻边3与保险杠的连接处壁厚较均匀,有利于注塑流动填充;通过Moldflow软件计算保险杠的缩水情况,保险杠外表面的缩水现象得以消除,从而改善了保险杠的外观质量,有效提升了整车品质。如图3和图4所示,搭接翻边3的自由端向下凹进4mm形成安装面,在安装面上开设有保险杠安装孔4,以保证安装支架6的卡脚7有足够的卡接空间。如图4所示,为控制保险杠装配间隙以满足美观要求,保险杠本体2与翼子板5对接的部位均做圆角处理,其中,保险杠本体2导半径为1_的第一圆角8,翼子板7导半径为2mm的第二圆角9。安装时,将安装支架6的卡脚7卡接于保险杠上的保险杠安装孔4内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险杠中的搭接翻边3的自由端还可向下凹进3.5mm或5mm,保险杠本体2在与翼子板5对接的部位导的第一圆角8半径亦可有为0.5mm或1.5mm。本实用新型通用于汽车上其它类似的产品翻边处。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2)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翼子板(5)前端相对接的边缘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搭接翻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2)在与翼子板(5)对接的部位设有半径为0.5 1.5mm的第一圆角(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翻边(3)的自由端向下凹进3.5 5mm形成安装面,在安装面上开有保险杠安装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翼子板前端相对接的边缘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搭接翻边。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在保险杠外表面上产生收缩痕。
文档编号B60R19/24GK203005329SQ2012207108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李江, 彭小娟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