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377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本发明也涉及一种汽车。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带调节装置的汽车座椅装置已经广为人知。传统上,人们所熟悉的座椅装置包括一个座位部分和一个靠背部分,所述座椅装置可借助一个折叠结构或一个调节装置,更准确说是一个靠背调节装置折叠。传统上,用于触发折叠运动的杠杆直接设置在座椅靠背的转轴上或调节装置上的或调节装置的锁止装置上。这个位置对于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使用者来说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和不容易够着。因此,在人们所熟悉的解决方案中规定,杠杆被设置在座位部分,尤其是设置在座位高度调节区中。但是,在这里操作单元能够使用的结构空间相对较小,导致只能设置特殊的操作杆。此外,由于结构空间狭小,受条件所限,只能通过结构较小的操纵杠杆执行力传递。通过特殊的操纵杠杆会导致一些功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座位区的气囊的功能,尤其是由于操纵杠杆的位置的改变会影响气囊的打开。靠背部分上面的旋转轴与座位部分上面的旋转轴之间的间隙较大,不能保证无缺点的功能。在DE38 00 924 C2中 介绍过一种带有一个靠背调节装置的汽车座椅,所述调节装置由位置固定的轴承座和可转动地支撑在轴承座上面的回转臂构成,所述回转臂固定在靠背上面并且可借助调节装置固定在可选择的角位,其中,调节装置朝座椅使用者的方向被盖板盖住,其特征在于,轴承座固定在座位部分上和调节装置的其它元件安置在靠背内部并且与靠背连接,并且盖板与调节装置的部件固定连接并且具有一个狭缝,当向前折叠靠背时轴承座的一个向上伸出的区域插入所述狭缝。为了使调节装置操作舒适,设置操作单元或操纵单元,所述操作单元可借助其复位机构恢复到初始位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调节装置的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具有符合人机工程学定位的操作单元,不仅保证安全的功能方式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操作舒适性。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一种配有相应汽车座椅的汽车以及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节方法。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尤其是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靠背位置的不连续的调节装置解决,该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带有旋转轴的锁止装置,靠背部分和座位部分可围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折叠,其中,设置适配装置,通过所述适配装置可以远离旋转轴安置操作单元。本发明包括的技术教导是,在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中,尤其是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靠背位置的不连续的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旋转轴的锁止装置,靠背部分和座位部分可围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折叠,规定,设置适配装置,通过所述适配装置可以远离旋转轴安置操作单元。调节靠背或靠背部分是通过向靠背或靠背部分加载力完成。这时优选靠背被预张紧,致使预应力朝向竖直的座位位置和迎着回转的位置作用。优选通过坐在座位上的使用者,优选通过依靠靠背施力使靠背或靠背部分转动。为了防止靠背被无意调节,调节装置包括制动装置或闭锁装置,借此可以防止靠背被无意调节。优选,闭锁装置形成卡锁配件单元,在所述卡锁配件单元上两个卡锁配件相互作用。使所述两个卡锁元件解锁即可调节座椅。在锁止装置中所述两个卡锁配件处于啮合状态,例如,通过齿轮机构。为了执行调节,卡锁配件相互分开,不再处于啮合状态。为此所需要的力或运动是通过力传递装置传递。当两个卡锁配件相对运动时,在两个最终位置或最终状态之间-锁止和解锁-在相互分开过程中有不同的中间位置。在其中的几个中间位置中可以进行调节,尽管卡锁配件还只是轻微地啮合。为了使卡锁配件相互分开,设置有力传递装置,用于锁止和解锁的力通过所述力传递装置至少可以被传递到卡锁配件单元。这时,所述力相应地导致卡锁元件的相对运动。为了如此使用通过力传递装置传递到卡锁配件单元的力,亦即,在卡锁元件完全分开的时候才进行调整,设置有 力变换装置(KraftUbersetzungseinheit)。设置力变换装置是为了能够快速地执行下述状态,即,卡锁元件已经完全相互分开和在卡锁元件相互不接触就能够执行调节,并且给向使用者提供可感觉到的反馈。在这里,在现有技术中基本上与行程成比例地和线性地传递的力借助力变换装置被变换或变比传递,尤其是可变地变换或变比传递。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力传递装置和力变换装置被集成在一起。优选,变换是递减式进行,以便在达到一个去耦点时,也就是,卡锁元件完全不再啮合时的点或状态,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向力传递装置加载的力减小,即,向使用者提供相应的反馈。其中,调节装置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当已经达到一个去耦点或一个去耦状态时,力传递装置变得轻巧。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只设置一个力传递装置。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设置多个力传递装置,例如,2个,3个或更多。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多个力传递装置耦合,例如,串联或并联连接。另一个结构形式设计有一个力变换装置。另一个结构形式设计有多个力变换装置。在一个结构形式中,这些多个力变换装置耦合,例如,串联或并联连接。力变换装置设计成杠杆,变速器或类似的结构形式,就是说,力传递装置包括变换段或变比传递段,在所述变换段或变比传递段上力被变换或变比传递。但是,力是独立于力传递装置的角度或行程被变换或变比传递,致使始终存在预设的传动比或变换比。力变换装置提供额外的变比传动。尤其是,力变换装置这样设计,即,可实现不同的传动比或变换比。为此,力变换装置相对力传递装置是可改变地,尤其是可运动,例如,平移和/或转动。为了操作或操纵调节装置,设置操作单元。在一个结构形式中,操作单元包括例如转动杠杆形式的传动单元。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传动单元形成拨杆,杠杆位于其上。优选,传动单元安置在调节装置的旋转轴上面,以便使座位部分和靠背部分围绕所述旋转轴转动和从而使调节装置或锁止装置解锁。操作单元相应地与传动单元连接。为了使锁止装置不再停留在解锁状态,而是始终恢复到制动状态或锁止状态,设置复位机构或复位装置。按照本发明,复位装置至少是部分地集成在拉力元件内。拉力元件连接调节装置的两个侧向相互间隔的锁止装置。优选,拉力元件设计成绳索形状的元件,基本上用于传递拉力。压力不被传递或基本上不被或可忽略不计地被传递。用于调节一个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尤其是一个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靠背位置或汽车座椅的靠背部分相对座位部分的不连续的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锁止装置,它们可通过至少一个操作单元操作。其中,锁止装置可以与操作单元串联连接。汽车座椅包括靠背或靠背部分和座位部分。靠背部分和座位部分通过调节装置可调节地相互连接在一起。其中,调节装置具有一个旋转轴,靠背部分可围绕所述旋转轴相对座位部分转动或折叠,因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期望调节座位部分和靠背部分之间的角度。调节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锁止装置用于把靠背部分锁止在一个期望的位置。优选,在汽车座椅或调节装置的每一侧分别设置一个锁止装置。优选,调节装置具有两个锁止装置,分别位于汽车座椅的每一侧。锁止装置各自具有一个单独的锁止机构。所述两个锁止装置相互连接或耦合,以便锁止装置能够同步解锁锁止装置。在一个结构形式中,连接是并联连接。优选,锁止装置是串联连接。此外,为了同步打开锁止装置需要进行相应的同步化。优选,所述两个锁止装置的耦合是通过拉力元件执行,尤其是通过鲍登索。在一个结构形式中规定,每个锁止装置具有杠杆单元,通过所述杠杆单元可以操作锁止装置和/或传动待传递的力。杠杆单元抗扭地安置在锁止装置的旋转轴。在操作,即,转动所述杠杆单元时,旋转轴一同转动和锁止装置被解锁,从而可以调节靠背或靠背部分。优选,杠杆单元功能上作为力变换装置和/或力传递装置。优选,操作单元被安置在座位高度调节装置的操作单元或操纵单元的区域中。操作单元的这种定位可以保证,一方面是使用者能够容易够得到符合人机工程学定位的操作单元。此外,一个安全装置,例如,气囊也不会被这种相应定位的操作单元影响,能够完全发 车功能。在一个结构形式中,靠背部分和座位部分是直接地和可折叠地连接。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靠背和座位部分 是借助位于它们之间的(适配装置_)部件可折叠地连接。(适配装置_)部件设计成,例如,座位部分侧的(适配装置_)部件和靠背侧的(适配_)部件。座位部分侧的部件与座位部分连接或集成在座位部分里面。靠背侧的部件与靠背连接或集成在靠背里面。在一个结构形式中,靠背侧的部件与靠背部分的一个支撑结构连接,尤其是与靠背的一个靠背外壳件连接。如果没有其他明确说明的话,以后,用于座位部分和座位部分侧(适配装置_)部件的座位部件的概念同义地使用,或用于靠背部分和靠背侧(适配装置_)部件的靠背部分的概念同义地使用。优选,为了能够保证安全折叠元件,调节装置设计为多构件式。尤其是,调节装置具有一个座位侧部分和一个靠背侧部分。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座位侧部分被集成在座位部分内和/或靠背侧部分被集成在靠背部分内。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这些元件是单独形成和例如,被安装在座位部分或靠背部分上面。这两部分相互连接,可围绕第一旋转轴转动或折叠,例如,借助靠背调节装置的配件。例如,调节装置具有(转动_)关节,铰链或类似物。例如,是通过调节装置的卡锁元件锁止折叠。优选,借助至少一个操作单元可操作靠背部分的折叠。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准确地形成一个操作单元。在其它的结构形式中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操作单元,例如,2个或3个。优选,为每个座椅装置和/或调节装置设置操作单元。按照本发明,操作单元所处的位置与座位部分的第一旋转轴保持一定的距离,优选,在径向。这种径向距离保证操作单元在座椅装置上面处于一个符合人机工程学和使用者容易够得到的位置。此外,通过这种距离可以避免座椅装置区域内的其它装置(例如气囊)的功能会被操作单元影响。其中,按照本发明规定,调节装置的操作单元被安置在一个座位部分一侧的元件,即座位部分上面。操作单元是位置固定地安置在座位部分上面。在一个结构形式中,操作单元形成杠杆单元。优选,杠杆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杠杆臂。为了按照人机工程学和保障功能地安置操作单元,调节装置具有适配装置。适配装置包括座位部分侧的适配件。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适配装置包括靠背侧的适配件。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适配装置包括靠背侧适配件和座位部分侧适配件。各适配件相对调节装置或锁止装置的第一旋转轴位置固定地形成。操作单元固定在适配装置上面,因此,操作单元与作为基准点的第一旋转轴相间隔。与此相应,一个结构形式规定,适配装置是位置固定地相对锁止装置安置。尤其是,适配装置是位置固定地相对第一旋转轴安置。通过这种方法,全部安置在适配装置上面的元件也是参照锁止装置或调节装置的第一旋转轴被固定。在一个结构形式中规定,操作单元包括操纵杠杆,可通过所述操纵杠杆操作调节装置。优选,操纵杠杆设计为杠杆,也可以直接应用在锁止装置的第一旋转轴上面。当操作操作单元时,通过所述操纵杠杆可以实现把力传递给锁止装置。优选,操纵杠杆设计为转动杠杆。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规定,操作单元至少是部分地被安置在座位高度调节装置的操作单元的区域中。座位高度调节装置被安置在座位部分内。与此相应,座位高度调节装置的操作单元也相邻地安置在座位部分上面。与此相应,安置在那里的锁止装置的操作单元通过耦连装置或适配装置与第一旋转轴耦合。此外,一个结构形式规定,设置传动单元,通过所述力传动单元把力从操作单元传递到旋转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符合人机工程学地操作调节装置。优选,可以通过小于或等于3.5Nm,优选小于或等于2.5Nm的转矩操作操作单元。在一个结构形式中规定,操作单元具有拨杆,转动杠杆通过所述拨杆被安置在第二旋转轴上面。适配装置包括第二旋转轴,操作单元可围绕该轴旋转地支撑。与此相应,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杠杆机构作为传递单元和/或传动单元。优选,操作单元的转动杠杆通过所述拨杆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旋转轴上。还有另一个结构形式规定,拨杆与传动单元耦合。优选设计为转动杠杆的拨杆与优选转动杠杆形式的传动单元的稱合,优选是通过拉力元件,即,绳索形式的拉力元件,例如,鲍登索完成。由于第一旋转轴相对第二旋转轴位置固定,因此也可以借助杠杆实现力传递或力传动。与此相应,一个结构形式规定,第二旋转轴位置固定地安装在适配装置上面。准确地说,第二旋转轴位置固定地固定在靠背适配装置和/或座位适配装置上面。靠背适配装置和/或座位适配装置是位置固定地固定在靠背部分或座位部分上面,例如,集成地形成。

在一个结构形式中,传动单元具有杠杆传动机构。为了能够把适当的,用于操作锁止装置的力从操作单元的必要时较小的操作杆传递和/或变换传递到锁止装置,优选,设置杠杆传动机构。由于转动杠杆形式的杠杆或杠杆单元上面有不同的杠杆臂,可以实现期望的力传递或力变比传递。如上所述,在一个优选的结构形式中操作单元或操纵单元是可围绕着相对靠背部分位置固定地安置的第二旋转轴转动地形成。适配装置相应地从第一旋转轴延伸至座位部分区域,准确地说是高度调节装置区域。优选,靠背部分的位置固定的第一旋转轴和操作单元的位置固定的第二旋转轴是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地安置。此外,优选,这两个旋转轴相互平行。操作单元具有一个拨杆。操作单元的转动杠杆固定在所述拨杆上面。与此相应,优选,操作单元的第二旋转轴延伸穿过拨杆。在一个优选的结构形式中,精确地形成一个拨杆。其它的结构形式规定有一个以上的支承座,例如,2个或3个。例如,拨杆是成型件或凹处形式,操作单元可以插在上面或插在里面和/或夹在上面或里面。为此,优选操作单元具有圆柱形的支撑孔用于插在拨杆上面。优选,支撑孔和拨杆是配合的。优选,操作单元与拨杆之间是抗扭固定。在一个结构形式中规定在操作单元与拨杆之间、尤其是在圆周方向上具有间隙。优选,设置安全元件用于阻止操作单元从支承座意外脱落。与此相应,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在至少一个支承座上面设置至少一个安全元件用以保护操作单元。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准确地形成一个安全元件。优选的结构形式规定有一个以上的安全元件,例如,2个,3个或4个。安全元件是,例如,弹簧夹子,螺栓,销钉或类似物。优选,安全元件集成在操作单元和/或支承座内。在一个结构形式中,在操作单元的支撑孔区域形成至少一个钩子形状的安全元件。与此相应,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至少一个安全元件在至少一个支承座上面设计成槽,尤其是环绕的槽。优选,安全元件设置在支承座的前面的,也就是背对着座位部分的区域中。优选,当把操作单元插在支承座上面时,前面的区域从操作单元探出。优选,在所述区域安置槽形的安全元件。例如,安全元件形成环形的环绕拨杆的槽。在安装状态中,操作单元的钩子形状的安全元件与槽形的安全元件配合作用,例如,在这种状态时钩子探入槽内并卡止在那里,借此阻 止操作单元滑动。在另一个结构形式中,设置至少一个耦合单元,至少一个操作单元通过所述耦合单元与至少一个传动单元或锁止装置的杠杆单元耦合。耦合单元使操作单元与至少一个传动单元耦合,以便能够远程控制或远程触发靠背部分的折叠运动。在一个结构形式中设置有一个耦合单元。其它结构形式规定有一个以上的耦合单元,例如,2个或3个。在一个结构形式中,一个操作单元与一个以上的传动单元,优选2个传动单元耦合。耦合单元联接这两个传动单元或锁止装置的转动杠杆,用于,例如,通过操作单元串联或并联地解锁调节装置。优选,耦合单元被设计成拉力元件,尤其是绳子形式的元件,例如,鲍登索。此外,本发明包括的技术理论是,在一个汽车座椅中,尤其是一个包括可朝着一个座位部分调节的靠背和至少一个用于调节靠背的调节机构的汽车座椅中,规定,调节机构设计为上述的调节装置。优选,汽车座椅在座位部分和靠背部分分别有一个椅垫和一个座椅护罩。在一个结构形式中,汽车座椅在座位部分和/或靠背部分区域有一个隔板。优选,操作单元被安置在座位部分区域内的一个隔板上面。此外,优选,触发装置和耦合单元被隔板和/或座椅护罩盖住,使用者不能看见。优选,在一个具有上述调节装置的汽车座椅中可以使用一个传统汽车座椅的元件。尤其是对于操作单元和杠杆可以使用已经熟知的标准元件,从而可以避免额外的制造费用。通过支承座可以随意更换操纵作杆,无须更换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包括的技术理论是,在一辆汽车中,尤其是一辆包括至少一个乘客座位单元或至少一个汽车座椅的轿车中,规定,至少一个汽车座椅如上所述构成。汽车是,例如,豪华轿车,客货两用车,跨界车,越野车(小型)_公共汽车或类似物。优选,汽车包括多个上述的座椅装置作为驾驶员座椅,副驾驶座椅和/或后排座椅,其中,包括按照人机工程学安置的操作单元的调节装置按照本发明安置在所述座椅装置内。借此,优选,汽车的位于汽车座椅区域的功能,例如,侧气囊,得以保证。本发明还包括的技术理论是,在借助一个由至少两个锁止装置形成的调节装置调节汽车座椅的方法中,尤其是借助一个由至少两个锁止装置形成的断续式调节装置调节汽车座椅的一个靠背位置,其中,包括使一个操作单元活动的步骤的方法中,规定,操作单元的运动是在远离锁止装置的一个旋转轴情况下执行。一个结构形式尤其规定,运动是围绕着一个以第一旋转轴为基准位置固定的第二旋转轴执行。调节装置,准确说是调节装置的锁止装置各有一个旋转轴。不同锁止装置的旋转轴排成直线,因此靠背部分可围绕旋转轴朝着座位部分折叠。旋转轴充当操作单元或操纵单元的基准轴。在一个远离旋转轴安置的操作单元中,由于存在一个未期望的间隙,功能可能会受到干扰。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设置一个适配装置。所述适配装置具有一个适配器或适配板,所述适配板相对于旋转轴位置固定地安置。优选,适配板是单体式。此外,所述适配板伸展到操作单元所处的区域。适配板具有第二旋转轴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操作单元。由于适配板是单体式结构,第二旋转轴是以第一旋转轴为基准固定地安置,就是说与第一旋转轴之间保持固定距离。操作单元的操纵杠杆通过支承座可转动地安置在第二旋转轴上面。为了能够把锁止装置解锁 和调节靠背部分,通过操作单元传递力。这可通过操作单元的运动,尤其是操纵杠杆围绕第二旋转轴转动完成。因此,是与第一旋转轴保持一定距离地执行转动。因为,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因此可以通过相应的传动单元调节传动比。本发明的其它改进措施将由下述附图中所示的对本发明实施示例的说明得出。对于相同的或相似的元件或特征使用统一的附图标记。可以把各结构形式中的特征或元件加以组合,从而形成其它不同的结构形式。所有从说明或附图中产生的特征和/或优势包括设计上的细节,空间结构和方法步骤,即使在不同的组合形式中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在附图中:图1示出调节装置的局部的的部分分解图,图2示出包括拉力元件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处于部分安装状态的图1所示调节装置的背侧视图,图4示出一个包括图1所示调节装置100的汽车座椅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图4通过不同的视图和以不同的详细程度展示了一个按照本发明的调节装置100的一个实施形式。调节装置100把一个此处没有详细显示的汽车座椅的靠背部分10与汽车座椅的座位部分20连接在一起。其中,靠背部分10和座位部分20可通过调节装置100折叠或连接。靠背部分10和座位部分20是两件式结构,其中,靠背部分10具有两个侧向间隔的靠背部分段11并且座位部分20具有两个相对应的侧向间隔的座位部分段21,在这里只分别显示其中之一。分别显示调节装置100的一侧。在所示结构形式中,靠背部分10额外地在每个靠背部分段11上面具有椅背适配件12。座位部分20相对应地在每个侧面段上面具有座位适配件22。在这里所示的结构形式中,座位适配件22集成在座位部分段21内和因此也集成在座位部分20内,就是说形成一个单体式结构。调节装置100在每一侧各有一个锁止装置110。椅背适配件12是适配装置40的部件,通过该部件可以远离锁止装置110的旋转轴150a安装操作单元120。锁止装置110各有两个卡锁配件单元,闭锁时,它们通过锁止装置110相互处于啮合状态和锁止装置110解锁时,它们相应地不再处于啮合状态。下面根据图1-4对调节装置100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相同的或相似的元件使用统一的附图标记。为了明了起见,在这里就不再对元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显示的是调节装置100的局部的部分分解图。除了锁止装置110,调节装置100还包括操作单元120。靠背部分10和座位部分20可通过调节装置100折叠或连接。在所示结构形式中,靠背部分10和座位部分20形成此处没有详细显示的汽车座椅的支承结构,其中,在图1中只显示了对于直接理解本发明重要的元件。图1中显示的是两个位于侧面相互间隔的锁止装置110。为了能够通过共同的操作单元或操纵单元120共同操作两个在侧向相互间隔的锁止装置110并且进而通过共同的操作单元120操作整个的调节装置100,所述两个锁止装置110耦合连接。其中,锁止装置110是串联连接。就是说,锁止装置110是通过拉力元件130,在这里是鲍登索131,相互耦合连接。所示的锁止装置110与操纵单元120耦合。操纵单元120与锁止装置110的耦合在这里同样是通过一个拉力元件130,在这里同样是鲍登索131,形成。在锁止装置110上面设置有一个杠杆单元140a形式的传动单元140用于操作锁止装置110。杠杆单元140a被安置在锁止装置110的一个旋转轴150a上面。其中,杠杆单元140a抗扭地与旋转轴150a连接。如果转动杠杆单元140a,则相应的旋转轴150a跟着一起转,借此可以给相应的锁止装置110解锁或锁止。其中,优选,锁止装置110的各卡锁配件具有一个递增的力-行程-特征。杠杆单元140a具有至少一个杠杆臂142a,通过所述杠杆臂可以实现力传递。通过充当(力_)传动单元和同时充当力传递单元的杠杆单元140a可以在各锁止装置110上面调节任意的力-行程-特征。按照图1,所示的锁止装置110的杠杆单元140a是通过鲍登索132与侧向间隔的在这里没有显示的锁止装置110连接,以至于杠杆单元140a的运动可以被传递到在这里没有显示的杠杆单元。 此外,杠杆单元140a是通过鲍登索132与操作单元120的另一个杠杆单元140C连接。杠杆单元140C像杠杆单元140a —样形成可转动的杠杆单元140C,并且在这里尤其是形成操作单元120的一个在这里没有显示的操作杆的支承座。第三个,形成支承座的杠杆单元140C可围绕与旋转轴150a间隔的旋转轴150C转动。旋转轴150C是在适配装置40上面成型。适配板41形成座位侧的或靠背侧的适配板。适配板41相对于第一旋转轴150a是位置固定地安置,就是说,适配板41与旋转轴150a的点之间的距离不会改变。另一个杠杆单元140C抗扭地位于旋转轴150C上面。通过鲍登索132,操作单元120可以安置在座位部分20上面的高于旋转轴150C的任意一个位置。优选,操作单元120安置在汽车座椅上面。杠杆单元140C是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20转动。运动或转动力通过鲍登索132传递给杠杆单元140a并且在那里通过鲍登索131传递给相邻的杠杆单元。为了使杠杆单元140a,140C在操作后重新回复到其初始位置,设置一个复位装置170。复位装置170是部分地集成在其中至少一个拉力元件130内,准确地说是集成在其中至少一个鲍登索131,132内。为此,各鲍登索131,132在拉伸方向具有至少一个弹性段133。优选,各鲍登索131,132包括一种弹性材料,尤其是弹簧钢。这种弹簧钢在一个预先设定的区域或弹性段133内可变形。与此相应,弹簧钢具有一个回弹复位行程。在这里,两个鲍登索131,132包括一个可弹性变形区133,可以保证复位功能。鲍登索132将杠杆单元140a与杠杆单元140C相连。鲍登索131将杠杆单元140a与相邻的锁止装置的在这里没有显示的杠杆单元连 接。通过这种方式,鲍登索131,132在不同的转动方向作用于传动单元140。座位装置20或座位部分20包括适配板41,所述适配板是适配装置40的部件。在适配板41上面形成圆柱形成型件形式的旋转轴150C。所述旋转轴从座位部分20突出。旋转轴150C用于固定支承座。调节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操作靠背部分10的折叠运动的操作单元或操纵单元120。操作单元120具有一个位于正中心的圆柱形支撑孔。在安装操作单元120时,操作单元借助所述支撑孔插在圆柱形旋转轴150C上面。支撑孔和圆柱形旋转轴150C是配合的。操作单元120可围绕旋转轴150C转动。两个旋转轴150a和150C是相互间隔地安置。此外,调节装置还包括多个安全元件用于防止固定在旋转轴150C上面的操纵单元120意外松开。一方面在支撑孔的前边缘形成三个安全元件,它们分布在支撑孔的圆周上。前面这个概念在这里涉及到在安装状态时操纵单元120的背向座位部分20的一侧。安全元件在这里形成钩子元件,它们在安装状态时与旋转轴150C配合作用。另一方面,旋转轴150C在前端部具有环形环绕的槽作为安全元件。在安装状态时,即,当操作单元被插在旋转轴150C上面时,钩子形状的安全元件咬合在槽内并卡止在那里。同样,调节装置还包括传动单元140。传动单元140同样具有一个位于正中心的,接近十字形状的支撑孔,借助所述支撑孔传动单元140可以插在护板上面的相应的旋转轴150a上。传动单元140可围绕穿过成型件伸展的旋转轴150a转动。传动单元140的转动会引发靠背部分10的折叠运动。图2示意显示的是调节装置100,准确地说是局部,包括拉力元件130。在所示的调节装置100的一侧,杠杆单元140a形成转动杠杆141a。转动杠杆141a是抗扭地安置在锁止装置IlOa的旋转轴150a上面。杠杆臂142a和杠杆臂143a径向向外伸出。鲍登索131固定在杠杆臂142a上面。鲍登索132固定在杠杆臂143a上面。杠杆臂143根据其所处的位置通过力传递装置把转矩从鲍登索132传递到旋转轴150a。转矩是通过杠杆臂142a经鲍登索131继续传递给相邻的锁止装置110。杠杆臂142a构成导向机构144形成。鲍登索132紧贴所述导向机构的表面围绕所述导向机构延伸。鲍登索131从杠杆臂143a延伸至形成用于操纵杠杆的拨杆的操作单元120的杠杆单元140c。两个鲍登索131,132在所示的结构形式中已经张紧。杠杆单元140c贴靠在挡块146上,被限制向挡块方向转动。第二旋转轴150c设置在适配板41上。适配板41集成在座位部分20。拨杆可转动地安置在旋转轴150c上面。拨杆具有相应的连接元件用于连接操纵杠杆。图3显示的是处于部分安装状态的图1所示部分调节装置100的背侧视图。在按照图3所示的调节装置100的安装状态时,在座位部分20的上面,准确地说是在适配板41的上面安装挡板30。挡板30在其上部区域有一个斜坡,以便能够使汽车座椅200 (参见图4)的在这里没有显示的侧面气囊的缓冲枕打开。但是,在图3中还用虚线标出了两个相互隔开的旋转轴150a和150c。第二旋转轴150c的位置在朝向汽车底板(未显示)的方向上比锁止装置110或靠背部分10的第一旋转轴150a的位置更加靠下。在这里,第一旋转轴150a在一个吹起的气囊-缓冲枕区域伸展。下面的旋转轴150c位于气囊-缓冲枕区域之夕卜,因此其功能不会受到干扰。此外,对于使用者而言第二旋转轴150c的位置也容易够到和比第一旋转轴150a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图4显示的是一个包括图1所示调节装置100的汽车座椅200的局部侧视图。在该视图中汽车座椅200被折起来,就是说,靠背部分10围绕锁止装置110的旋转轴150a朝着座位部分20方向折叠或转动。为此,形成杠杆121的操作单元120从初始位置PO运动到工作位置P1。所述运动是通过围绕旋转轴150c完成。操纵杠杆121通过一个复位机构转动恢复到其初始位置PO。来自图1的其他结构在这里由于挡板就不再显示。当然,虽然在摘要和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只是描述了一个示范性的实施形式,还有一系列其它的实施形式。所述的说明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给出的仅仅是一种将本发明转换成至少一种实施方式的指导。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不仅可以使用在已经介绍的组合形 式中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的组合形式或单独使用。附图标记清单10靠背部分(靠背)11靠背段12椅背适配件20座位部分21座位段22座位适配件40适配装置41适配板100调节装置110锁止装置120操纵单元130拉力元件131鲍登索
132鲍登索133弹性段140传动单元140a杠杆单元140C杠杆单元141a转动杠杆142a杠杆臂143a杠杆臂144导向机构146挡块150a旋转轴150C旋转轴PO初始位置Pl工作位 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200)的调节装置(100),尤其是用于调节汽车座椅(200)的靠背位置的不连续的调节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带旋转轴(150a)的锁止装置(110),靠背部分(10)和座位部分(20)可围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折叠,其中,设置适配装置(40),通过所述适配装置可以远离旋转轴(150)安置操作单元(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装置(40)相对所述锁止装置(110)是位置固定地安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120)包括操纵杠杆,可通过所述操纵杠杆操作调节装置(100)。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120)至少是部分地被安置在用于座位高度调节的操作单元的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设置传动单元(140),所述传动单元把力从操作单元(120)传递给旋转轴(150a)。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120)具有拨杆,转 动杠杆通过所述拨杆被安置在第二旋转轴(150c)上。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与传动单元(140) f禹合。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轴(150c)位置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适配装置(4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140)具有杠杆传动机构。
10.一种汽车座椅(200),尤其是具有可朝着座位部分(20)调节的靠背(10)的汽车座椅(20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靠背(10)的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调节机构设计成按照权利要求I 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100)。
11.一种汽车,尤其是轿车,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乘客的座位单元,其中,座位单元设计为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
12.一种借助具有至少两个锁止装置(110)的调节装置(100)调节汽车座椅(200)的方法,尤其是借助具有至少两个锁止装置(110)的断续式调节装置(100)调节汽车座椅(200)的靠背位置的方法,包括使操作单元(120)运动的步骤,其中,执行所述远离锁止装置(110)的旋转轴(150a)的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围绕着以第一旋转轴(150a)为基准位置固定的第二旋转轴(150c)执行所述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个汽车座椅(200)的汽车,所述汽车座椅具有用于调节汽车座椅(200)的调节装置(100),尤其是用于调节汽车座椅(200)的靠背位置的不连续的调节装置(100),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旋转轴(150a)的锁止装置(110),靠背部分(10)和座位部分(20)可围绕所述旋转轴相对折叠,其中,设置适配装置(40),通过所述适配装置可以远离旋转轴(150)安置操作单元(120)。此外,本发明的内容还包括一种汽车座椅的调节方法。
文档编号B60N2/22GK103223886SQ2013101318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5日
发明者A·普莱斯科特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