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121阅读:1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轮摩托车驾驶室的制动操纵装置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当三轮摩托车为利用手把管控制的三轮摩托车时,制动操纵装置安装在驾驶室的右侧,车架驾驶室的右侧设置对应制动操纵装置的安装支架等安装部件及连接部件;当三轮摩托车为利用方向盘控制的三轮摩托车时,制动操纵装置安装在驾驶室的左侧,车架驾驶室的左侧设置对应制动操纵装置的安装支架等安装部件及连接部件。制动操纵装置的这两种安装方式导致两种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布置和安装存在不同。然而,传统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是针对特定的方向操纵装置的三轮摩托车整体式设计的,不能在两种三轮摩托车上通用、切换,两种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管需要分开制造,需要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生产,使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提高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本油路安装结构将油路分段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方向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不需要增设生产线,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包括制动总泵、储油杯、前制动分泵、两个后制动分泵,前制动分泵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两后制动分泵分别通过后制动分油管与后制动总油管连接,所述制动总泵安装在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左侧或者右侧的制动总泵安装座上,制动总泵的两个进油口通过油管连接储油杯,制动总泵的两个压力油出口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和后制动总油管,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右侧设有安装过孔供油管穿过,所述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上设有横向过孔供油管穿过,后制动总油管的对应横向过孔的位置设有连接头。所述制动总泵安装座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左侧,制动总泵的一个压力油出口连接第一油管,第一油管依次穿过横向过孔、安装过孔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制动总泵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连接第二油管,第二油管穿过横向过孔连接后制动总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均为铜管。所述第一油管包括第三油管、第四油管,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制动总泵的压力油出口,另一端穿过横向过孔并设置连接头;第四油管的一端与第三油管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过孔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所述制动总泵 安装座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右侧,制动总泵的一个压力油出口连接第五油管,第五油管穿过安装过孔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制动总泵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通过第六油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所述第五油管、第六油管均为铜管。所述后制动总油管、两后制动分油管均为铜管。所述两后制动分油管均连接于一个三通连接头,三通管接头通过软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所述前制动供油软管的一端设置连接头,该连接头通过连接头支架固定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右侧前面板的背面。所述驾驶室主梁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安装板,所述储油杯安装于安装板上方,所述制动总泵安装座安装于安装板下方。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油路安装结构的前制动分泵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前制动供油软管设置连接头,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右侧设有安装过孔供油管穿过,前制动供油软管设置的连接头与安装过孔对应;两后制动分泵分别连接后制动分油管,两后制动分油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所述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上设有横向过孔供油管穿过,后制动总油管的对应横向过孔的位置设有连接头;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制动总泵安装座上设置制动总泵,制动总泵的进油口连接储油杯,制动总泵的两压力油出口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和后制动总油管。本油路安装结构将油路分段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方向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不需要增设生产线,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减少了物流状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便于生产管理。当三轮摩托车装配为方向盘式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时,制动总泵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左侧,后制动总油管的连接头位于主梁右侧,制动总泵的一个压力油出口通过第一油管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第一油管依次穿过横向过孔、安装过孔;制动总泵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通过第二油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第二油管穿过横向过孔,从而安装好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在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均不与车架发生相对移动,因此第一油管、第二油管选用铜管,铜管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成本更为低廉。第一油管包括第三油管、第四油管,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制动总泵的压力油出口,另一端穿过横向过孔并设置连接头;第四油管的一端与第三油管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过孔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由于在实际生产装配中,第一油管的弯曲折转幅度较大,这种结构将第一油管拆分为两段,便于制造、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当三轮摩托车装配为手把式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时,制动总泵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右侧,后制动总油管的连接头位于主梁右侧,制动总泵的一个压力油出口连接第五油管,第五油管穿过安装过孔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制动总泵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通过第六油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从而安装好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在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第五油管、第六油管均不与车架发生相对移动,因此第五油管、第六油管选用铜管,铜管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成本更为低廉。本油路安装结构将油路分段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方向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不需要增设生产线,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减少了物流状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便于生产管理。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制动总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I为制动总泵,Ia为进油口,Ib为压力油出口,2为储油杯,3为前制动分泵,4为后制动分泵,5为前制动供油软管,6为后制动分油管,7为后制动总油管,8为制动总泵安装座,9为安装过孔,10为横向过孔,11为连接头,12为第一油管,121为第三油管,122为第四油管,13为第二油管,14为第五油管,15为第六油管,16为三通连接头,17为连接头支架,18为安装板,19为主梁,20为地板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图3,为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的一种实施例,本油路安装结构包括制动总泵1、储油杯2、前制动分泵3、两个后制动分泵4,所述前制动分泵安装在三轮摩托车前轮的制动器上,所述两后制动分泵分别安装在三轮摩托车两个后轮的制动器上。前制动分泵3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所述前制动供油软管5的一端设置连接头11,该连接头11通过连接头支架17固定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右侧前面板的背面,前制动供油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前制动分泵。两后制动分泵4分别通过后制动分油管6与后制动总油管7连接,在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后制动总油管、两后制动分油管均不与车架发生相对移动,因此,所述后制动总油管7、两后制动分油管6均为铜管。铜管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成本更为低廉。所述两后制动分油管6均连接于一个三通连接头16,两后制动分油管上分别设有油管卡子,油管卡子通过螺栓固定于后桥上设有的连接支架,由于后桥通过板簧支撑车架,在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后桥与车架会发生相对移动,三通管接头通过软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7。后制动总油管两端的连接头均通过连接头支架固定于三轮摩托车的车架,后制动总油管的前端穿过驾驶室地板,位于三轮摩托车主梁的右侧,驾驶室地板上设有地板过孔20,供后制动总油管穿过。所述驾驶室主梁19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安装板18,所述制动总泵I安装在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左侧或者右侧的制动总泵安装座8上,制动总泵安装座的位置与安装板相对应。所述储油杯2安装于安装板18上方,所述制动总泵安装座8安装于安装板18下方。制动总泵安装座与驾驶室地板之间设有支架,用于支撑制动总泵安装座,使制动总泵安装座得安装更加牢固。制动总泵I的两个进油口 Ia通过油管连接储油杯2,本实施例中,制动总泵的两个进油口通过软管连接储油杯,以便于安装。制动总泵I的两个压力油出口Ib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和后制动总油管7。由于三轮摩托车前轮的制动毂位于驾驶室主梁的右侧,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的右侧设有安装过孔9供油管穿过,制动总泵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的油管穿过安装过孔。所述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上设有横向过孔10供油管穿过,后制动总油管7的对应横向过孔10的位置设有连接头11。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的油管和连接后制动总油管的油管可根据安装需求,选择是否穿过横向过孔。本油路安装结构的前制动分泵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前制动供油软管设置连接头,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右侧设有安装过孔供油管穿过,前制动供油软管设置的连接头与安装过孔对应;两后制动分泵分别连接后制动分油管,两后制动分油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所述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上设有横向过孔供油管穿过,后制动总油管的对应横向过孔的位置设有连接头;设置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制动总泵的进油口连接储油杯,制动总泵的两压力油出口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和后制动总油管。制动总泵工作时,制动总泵从储油杯内吸取液压油,制动总泵的一压力油出口内输出液压油经油管进入前制动供油软管,再进入前制动分泵,前制动分泵驱动制动蹄,完成前轮制动;制动总泵的另一压力油出口内输出液压油经油管进入后制动总油管,后制动总油管内的液压油分别进入两后制动分油管,两后制动分油管内的液压油分别进入两后制动分泵,完成后轮制动。前轮制动、后轮制动同时进行,使三轮摩托车停止。本油路安装结构将油路分段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方向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4 图6,当三轮摩托车装配为方向盘式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时,制动总泵安装座8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的左侧,制动总泵安装在制动总泵安装座上,制动总泵I的一个压力油出口 Ib连接第一油管12,第一油管12依次穿过横向过孔10、安装过孔9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制动总泵I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 Ib连接第二油管13,第二油管13穿过横向过孔10连接后制动总油管7,从而安装好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所述第一油管12、第二油管13均为铜管。在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均不与车架发生相对移动,因此第一油管、第二油管选用铜管,铜管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成本更为低廉。所述第一油管12包括第三油管121、第四油管122,第三油管121的一端连接制动总泵I的压力油出口 lb,另一端穿过横向过孔10并设置连接头11 ;第四油管122的一端与第三油管121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过孔9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由于在实际生产装配中,第一油管的弯曲折转幅度较大,这种结构将第一油管拆分为两段,便于制造、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7 图9,当三轮摩托车装配为手把式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时,制动总泵安装座8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的右侧,制动总泵安装在制动总泵安装座上,制动总泵I的一个压力油出口 Ib连接第五油管14,第五油管14穿过安装过孔9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制动总泵I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 Ib通过第六油管15连接后制动总油管7,从而安装好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所述第五油管
14、第六油管15均为铜管。在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第五油管、第六油管均不与车架发生相对移动,因此第五油管、第六油管选用铜管,铜管的使用寿命更长,且成本更为低廉。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则精神的情况下进行些许改动的技术方 案,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包括制动总泵(I)、储油杯(2)、前制动分泵(3)、两个后制动分泵(4),前制动分泵(3)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两后制动分泵(4)分别通过后制动分油管(6)与后制动总油管(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总泵(I)安装在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左侧或者右侧的制动总泵安装座(8)上,制动总泵(I)的两个进油口( Ia)通过油管连接储油杯(2),制动总泵(I)的两个压力油出口( Ib)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和后制动总油管(7),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的右侧设有安装过孔(9)供油管穿过,所述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上设有横向过孔(10)供油管穿过,后制动总油管(7)的对应横向过孔(10)的位置设有连接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 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总泵安装座(8)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的左侧,制动总泵(I)的一个压力油出口(Ib)连接第一油管(12),第一油管(12)依次穿过横向过孔(10)、安装过孔(9)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制动总泵(I)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Ib)连接第二油管(13),第二油管(13)穿过横向过孔(10)连接后制动总油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2)、第二油管(13)均为铜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2)包括第三油管(121)、第四油管(122),第三油管(121)的一端连接制动总泵(I)的压力油出口(lb),另一端穿过横向过孔(10)并设置连接头(11);第四油管(122)的一端与第三油管(121)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过孔(9)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总泵安装座(8)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的右侧,制动总泵(I)的一个压力油出口(Ib)连接第五油管(14),第五油管(14)穿过安装过孔(9)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5),制动总泵(I)的另一个压力油出口(Ib)通过第六油管(15)连接后制动总油管(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油管(14)、第六油管(15)均为铜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总油管(7)、两后制动分油管(6)均为铜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制动分油管(6)均连接于一个三通连接头(16),三通管接头通过软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供油软管(5)的一端设置连接头(11),该连接头(11)通过连接头支架(17)固定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19)右侧前面板的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梁(19)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安装板(18),所述储油杯(2)安装于安装板(18)上方,所述制动总泵安装座(8)安装于安装板(18)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制动装置的油路安装结构,包括制动总泵、储油杯、前制动分泵、后制动分泵,前制动分泵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后制动分泵通过后制动分油管连接后制动总油管,制动总泵安装在设于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左侧或者右侧的制动总泵安装座上,制动总泵的进油口连接储油杯,制动总泵的压力油出口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前制动供油软管和后制动总油管,三轮摩托车驾驶室主梁的右侧设有安装过孔供油管穿过,主梁上设有横向过孔供油管穿过,后制动总油管的对应横向过孔的位置设有连接头。本油路安装结构将油路分段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方向操纵方式的三轮摩托车,不需要增设生产线,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0T11/16GK203142655SQ2013201510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左宗申 申请人: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