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085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其包括挡位传感器、微处理单元、红外传感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车体后方移动物体的距离并传送给微处理单元,微处理单元计算物体移动速度和到达车门的时间,通过和设定的时间比较,通过控制定时器控制电磁继电器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继而控制门锁的状态和锁定时间,保护乘客的下车时的人身安全,自动工作,使用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车门控制装置,多数为增加安全锁控制开关,在工作的状态下,使车门锁止,待乘客观察后方车辆及行人情况后手动开锁。但是,对于忘记观察后方车辆情况,或者没有观察到安全隐患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0003]另有新型车门安全控制装置,在车门开之前,感应乘客开门动作,发出声音或灯光警报,警示后方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对于后方车辆、行人无法减速的情况,仍存在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解决乘客下车易发生碰撞等事故、危及乘客安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包括挡位传感器、微处理单元、红外传感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挡位传感器和微处理单元连接,微处理单元连接红外传感器和定时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车门控制装置,优化设计为:还包括一个连接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的手动开关。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自动工作,更好地保护乘客下车时的人身安全,使用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0]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包括挡位传感器、微处理单元、红外传感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挡位传感器和微处理单元连接,微处理单元连接红外传感器和定时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连接。
[0011]停车后,挡位处于“空挡”时,挡位传感器感应并触发微处理单元,微处理单元向红外传感器发出指令,使其工作,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车门外侧,感应车体后方的移动物体,按照设定时间间隔多次收集距离数据,并将数据返回到微处理单元,微处理单元根据距离差和时间间隔计算移动物体的移动速度以及移动到车门的时间,和设定时间即乘客下车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如大于设定时间,说明后方行人、车辆到达车门时间大于下车时间,则微处理单元控制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不动作,电磁继电器触点开关Kl闭合,门锁处于解锁状态,乘客可电动或手动打开车门下车。如小于设定时间,说明下车过程中后方行人、车辆会至IJ达车门,则将计算的时间输出给定时器,同时通过定时器接通电磁继电器,使电磁继电器触点开关Kl打开,使门锁处于锁止状态,使乘客无法打开车门,避免危险发生,保护乘客人
身安全。
[0012]待后方车辆、行人通过车门后,定时器同步计时结束,定时器断路控制电磁继电器断开,电磁继电器触点开关Kl闭合,门锁处于解锁状态,可手动或电动打开车门下车。本实施例的防护车门控制装置自动感应、自动测算后方车辆、行人移动速度,下车更加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使用安全、可靠。
[0013]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之间安装开关K0,通过手动按钮控制KO的闭合和断开,常态下开关KO闭合,在后方情况发生变化可以下车或遇紧急情况急需下车时,可使用手动按钮控制开关KO断开使电磁继电器断路,从而使电磁继电器触点开关Kl接通,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手动或电动打开车门下车,设计更加人性化,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位传感器、微处理单元、红外传感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挡位传感器和微处理单元连接,微处理单元连接红外传感器和定时器,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车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连接定时器和电磁继电器的手动开关。
【文档编号】B60R16/02GK203410395SQ20132034091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5日
【发明者】关文静, 李彬, 亓兴玉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