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双锁定就坐位置的车辆座椅组件和调整车辆座椅的方法

文档序号:388358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有双锁定就坐位置的车辆座椅组件和调整车辆座椅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邻近车辆车身面板的车辆座椅组件,包括车辆座椅,其具有椅盘和相对于椅盘可枢转的座椅靠背。车辆座椅组件包括撞击件组件,其具有被固定到车辆车身面板的固定撞击件和可枢转地支撑在固定撞击件上的可枢转撞击件。可枢转撞击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在第一位置中可枢转撞击件比固定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在第二位置中固定撞击件比可枢转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被固定到座椅靠背的闩锁机构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闩锁可枢转撞击件,且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闩锁到固定撞击件。
【专利说明】有双锁定就坐位置的车辆座椅组件和调整车辆座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通常包括车辆座椅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相对小型的汽车非常重视其相对高的燃料效率和低的成本。由于其尺寸小,后座后方的货物空间经常非常有限。如果在小车辆中提供更多货物空间,则其通常会牺牲后座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0003]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座椅组件,其可选择性地锁定在两个不同就坐位置中的一个,以提供更大的舒适度或更大的货物空间。车辆用户可由此调试就坐位置以适应不同需要。具体说,邻近车辆车身面板的车辆座椅组件包括车辆座椅,其具有座椅座部(seatbottom)和相对于座椅座部可枢转的座椅靠背。车辆座椅组件包括撞击件组件,其具有被固定到车辆车身面板的固定撞击件和可枢转地支撑在固定撞击件上的可枢转撞击件。可枢转撞击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在第一位置中可枢转撞击件比固定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在第二位置中固定撞击件比可枢转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
[0004]车辆座椅组件还包括闩锁机构,其被固定到座椅靠背。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闩锁机构闩锁到可枢转撞击件,以将座椅靠背锁定在第一就坐位置,且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闩锁到固定撞击件,以将座椅靠背锁定在第二就坐位置。在第一就坐位置,座椅靠背在车辆中更靠近前方,在座椅靠背后方的货物车厢中形成更大的空间。还提供一种调整车辆座椅的方法,以让座椅在锁定的第一就坐位置和锁定的第二就坐位置之间运动。
[0005]座椅组件可以容易地适用于现有的车辆架构,而不会大量涉及重新设计,因为在座椅靠背中具有闩锁机构的车辆座椅目前被广泛使用。而且,撞击件组件可通过改变其在车辆车身上的位置而在不同车辆架构中使用。撞击件组件具有相对较低的重量和成本。
[0006]在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模式做出的详尽描述中能容易地理解上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具有座椅组件的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座椅组件具有在以虚线所示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的座椅靠背。
[0008]图2是图1的座椅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图,显示了在以虚线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在第二位置中的可枢转撞击件。
[0009]图3是具有固定撞击件和图2的可枢转撞击件的撞击件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0010]图4是撞击件组件的示意性部分透视图,座椅靠背中的闩锁机构被闩锁到固定撞击件,座椅靠背以虚线所示。
[0011]图5是撞击件组件的示意性部分透视图,闩锁机构被闩锁到可枢转撞击件,且座椅靠背以虚线显示。
[0012]图6是撞击件组件的示意性部分视图,座椅靠背中的闩锁机构闩锁到固定撞击件。
[0013]图7是撞击件组件的示意性部分透视图,座椅靠背中的闩锁机构被闩锁到可枢转撞击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附图,其中几幅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部件。图1显示了车辆10,其具有限定了内部空间14的车辆车身12。前部司机座椅16和至少一个后座18定位在内部空间14中。后座18具有座椅靠背20和座椅座部22。座椅靠背20相对于座椅座部22绕枢转轴线24可枢转。如所示,座椅靠背20在内部空间14中向前和向后枢转。座椅靠背20以虚线显示为处于第一就坐位置20A且以实线显示为处于第二就坐位置20B。座椅靠背20的可枢转范围可被配置为允许座椅靠背20相对于所示的第一就坐位置20A进一步向前枢转和相对于第二就坐位置20B进一步向后枢转。然而,如在本文中解释的,座椅靠背20可被锁定在第一和第二就坐位置20A、20B。如图3所示的撞击件组件26允许座椅靠背20在第一就坐位置20A被锁定到车辆车身12,以建立用于乘客的第一座椅位置,且替换地被锁定在第二就坐位置20B,以建立用于乘客的第二座椅位置。
[0015]图2显不了,在座椅靠背20处于第一就坐位置20A时座椅靠背20的靠背支撑表面30相对于垂直方向V处于第一锐角Al,且在座椅靠背20处于第二就坐位置20B时靠背支撑表面30相对于垂直方向V处于第二锐角A2。第一和第二锐角Al和A2在本文还分别被称为第一座椅靠背角度和第二座椅靠背角度。相应的躯干角度基本上与座椅靠背角度Al和A2相同,其中躯干角度被限定为用于座椅设计的模特儿的轴线和垂直轴线V之间的角度。第一锐角Al小于第二锐角A2。
[0016]再次参见图1,后车辆座位18把内部空间14分成座椅靠背20前方的乘客车厢32、和座椅靠背20后方的货物车厢34。在座椅靠背20在第一位置20A时,货物车厢34的空间增加。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座椅靠背角度Al为22度且第二座椅靠背角度A2为26度。在图1的车辆10中,让座椅靠背20从第二就坐位置20B运动到第一就坐位置20A、且让基本上相似的第二后座(在图1的侧视图中未示出)以相同的方式运动,将货物车厢的空间增加百分之10。
[0017]最佳如图6和7所示的,撞击件组件26经由车辆车身支架38固定到车辆车身面板36,所述车辆车身支架固定到车辆车身面板3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辆车身面板36可以是车轮壳体边沿。座椅靠背20邻近车辆车身面板36和车辆车身支架38。在图1中,邻近座椅18的车辆车身面板36被去除,因此撞击件组件26未示出。车辆座椅组件40包括车辆座椅18、撞击件组件26和闩锁机构42,所述闩锁机构主要被包含在所示实施例的座椅靠背20中。
[0018]图3详细显示了撞击件组件。撞击件组件26包括固定撞击件44,其被固定到车辆车身支架38。固定撞击件44具有大致U形部分,其具有第一臂46、第二臂48和连接臂46、48的中间部分49。臂46、48的端部部分50A、50B在凹部52(示出了一个)处焊接到车辆车身支架38,以通过在凹部52处提供反作用表面而允许车辆车身支架38使得固定撞击件44稳定。
[0019]撞击件组件26还包括可枢转撞击件54。可枢转撞击件54具有两个枢转臂56A、56B、以及撞击件杆58,所述撞击件杆58在枢转臂56A、56B之间延伸且连接到两者。可枢转撞击件54还包括连接到枢转臂56A、56B的把手60。每一个枢转臂56A、56B具有开口 62,固定撞击件44的第二臂48延伸通过所述开口,从而可枢转撞击件54被固定撞击件44在第二臂48处可枢转地支撑。圆形夹持件63 (在图3示出一个)有助于沿固定撞击件44的第二臂48维持臂46、48的位置。另一圆形夹持件63 (在图3中不可见)定位在邻近车辆车身支架38的臂56A的外侧。
[0020]可枢转撞击件54可相对于固定撞击件44绕枢转轴线66枢转,所述枢转轴线延伸通过第二臂48。偏压机构是以两个扭转弹簧68A、68B的形式提供的。扭转弹簧68A具有固定到固定撞击件44的臂48的一个端部、和在枢转臂56A的凹部70A中固定到可枢转撞击件54的枢转臂56A的另一端部。扭转弹簧68B具有固定到固定撞击件44的臂48的一个端部、和在枢转臂56A的凹部70B中固定到可枢转撞击件54的枢转臂56B的另一端部。扭转弹簧68A、68B将可枢转撞击件54偏压到第一位置54A,如图3所示,其中枢转臂56A、56B抵靠固定撞击件44的臂46。在第一位置54A中,可枢转撞击件54在车辆10中朝向座椅靠背20更加向前延伸,如图5和7所示,且允许座椅靠背20如本文描述地在图1、2、5、7的第一位置20A中锁定到可枢转撞击件54的撞击件杆58。
[0021]可枢转撞击件54可相对于图3的第一位置54A逆时针旋转到图2、4、6所示的第二位置54B,例如通过在向下压把手60。让可枢转撞击件54枢转到第二位置54B需要力以克服扭转弹簧68A、68B的力。在可枢转撞击件54处于第二位置54B时,与可枢转撞击件54相比,固定撞击件44朝向座椅靠背20延伸得更远,且允许座椅靠背20如本文描述地在图1、2、4、6的第二位置20B中锁定固定撞击件44的第一臂46。
[0022]最佳如图4-7所不,H锁机构42被固定在座椅靠背20中。在图4和5中座椅靠背20仅以虚线表示,以允许显示闩锁机构42的内部部分的视图。闩锁机构42包括闩锁74,其位于座椅靠背20且通过如图7所示的支撑支架78固定到座椅框架构件76。闩锁机构42包括杆80,所述杆连接到闩锁74且延伸到座椅靠背20以外,以释放在头靠84附近的座椅靠背20的上部部分处的手柄82。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能够通过在手柄82上向上拉动而使得闩锁74解锁,以使得闩锁74的附接部分85和杆80 (如图4所示)也运动。在杆80被向上拉动时附接部分85向下枢转到位置85A,从而闩锁74不再围绕臂46。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闩锁74的释放机构。
[0023]座椅靠背20具有在座椅靠背20的靠背表面88中的开口 86。开口 86在円锁74附近。开口 86配置为具有在可枢转撞击件54处于第一位置54A时足以在闩锁74处接收可枢转撞击件54的尺寸。即撞击件杆58和枢转臂56A、56B的一部分在开口 86处延伸穿过座椅靠背20的外部材料,从而闩锁74闩锁到撞击件杆58。闩锁74配置为在力施加到闩锁74的附接部分85时自动地从释放位置运动到闩锁位置。换句话说,在座椅靠背20运动从而撞击件杆58接触闩锁74时,闩锁74自动地在撞击件杆58周围关闭以将座椅靠背20锁定到第一位置20A。
[0024]开口 86还具有在可枢转撞击件54被设置到第二位置54B且座椅靠背20朝向固定撞击件44运动时足够接收固定撞击件44的臂46的尺寸。即在座椅靠背20朝向固定撞击件44运动时固定撞击件44的一些中间部分49和臂46在开口 86处延伸穿过座椅靠背20的外部材料,从而臂46接触闩锁74,且闩锁74在臂46周围关闭以将座椅靠背20锁入第二位置20B。一旦闩锁74闩锁到臂46,且可枢转撞击件54的把手60释放,则偏压弹簧68A、68B的偏压力将使得可枢转撞击件54被偏压抵靠座椅靠背88的靠背表面88 (即抵靠织物和泡沫底层)。可枢转撞击件54因此将被保持在静止位置,且在第二位置54B中而车辆10运转时将不形成噪声。可枢转撞击件54在被锁定在第一位置54A时也将静止,且在该位置中也将不形成噪声。
[0025]不管可枢转撞击件54是否在第一位置54A或是在第二位置54B,把手60延伸进入座椅靠背20后方的货物车厢34。把手60可用作锚固件,在其上可悬挂或系住网或绳。网或绳可用于系住货物。如果邻近座椅18的第二后座也具有撞击件组件(带有邻近相对的车身面板的把手),则货物的网或绳可在两把手上系住或悬挂。
[0026]可通过从可枢转撞击件54 (其位于第一位置54A)解锁座椅靠背20中的闩锁机构42由此将座椅靠背20从锁定的第一就坐位置20A释放,可调整后车辆座位18的座椅靠背
2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图7中的释放手柄82上向上拉动而解锁闩锁机构42。座椅靠背20随后从可枢转撞击件54枢转离开(即在车辆10中向前),且图3中的可枢转撞击件54被逆时针枢转以相对于固定撞击件44从第一位置54A(图5所示)枢转到第二位置54B(如图4所示)。这种枢转通过用户在把手60上向下压而手动地实现。用户可从货物车厢34操作座椅组件40以实现这些步骤,例如通过用右手保持座椅靠背20和通过在把手60上用左手推动而让可枢转撞击件枢转。固定撞击件44现在比可枢转撞击件54朝向座椅靠背20延伸得更远。在保持把手60向下以抵抗偏压机构(弹簧68A,68B)的力而将可枢转撞击件54保持在第二位置54B时,座椅靠背20随后朝向固定撞击件44 (即在车辆10中向后)枢转直到闩锁机构42闩锁到固定撞击件44,如图4和6所示,座椅靠背20由此相对于车辆车身面板36被锁定在第二就坐位置20B。可枢转撞击件54的把手60可被释放,且可枢转撞击件54将由于弹簧68A、68B的偏压力而向前旋转,直到可枢转撞击件54抵靠第二位置54B中的座椅靠背的靠背表面88,如图6所示。在用户希望后座18处于第二就坐位置20B (其具有图2的更大座椅靠背角度A2和图1的货物车厢34的相关的较小空间)时可遵循这些步骤。
[0027]在用户代替地希望具有更大空间的货物车厢34时,用户可通过在图6中的释放手柄82上向上拉动而首先将闩锁机构42从固定撞击件44解锁而将座椅靠背20锁定在第一就坐位置20A。座椅靠背20现在从円锁74释放,座椅靠背20从固定撞击件44枢转离开(即在车辆10中略微向前枢转),从而固定撞击件44不再延伸通过开口 86。用户不保持下压把手60,且可枢转撞击件54自动地枢转到如图3所的第一位置54A。座椅靠背20随后在车辆中朝向可枢转撞击件54略微向后枢转直到闩锁74闩锁到可枢转撞击件54的撞击件杆58,如图5和7所不,座椅靠背20由此以小的座椅靠背角度Al被锁定在第一就坐位置20A,增加图1的货物车厢34的空间。
[0028]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邻近车辆车身面板的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车辆座椅,具有座椅座部和相对于座椅座部可枢转的座椅靠背; 固定撞击件,被固定到车辆车身面板; 可枢转撞击件,可枢转地支撑在固定撞击件上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在第一位置中可枢转撞击件比固定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且在第二位置中固定撞击件比可枢转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 闩锁机构,被固定到座椅靠背;其中闩锁机构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闩锁到可枢转撞击件以将座椅靠背锁定在第一就坐位置,且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时R锁到固定撞击件以将座椅靠背锁定在第二就坐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进一步包括: 偏压机构,将可枢转撞击件偏压到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在座椅靠背处于第一就坐位置时座椅靠背的靠背支撑表面相对于垂直方向处于第一锐角,且在座椅靠背处于第二就坐位置时靠背支撑表面相对于垂直方向处于第二锐角;其中第一锐角小于第二锐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固定撞击件大致为U形且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二臂支撑可枢转撞击件且限定可枢转撞击件的旋转轴线;和 其中可枢转撞击件具有绕固定撞击件的第二臂可枢转的两个枢转臂,且具有在两个枢转臂之间延伸的撞击件杆; 其中闩锁机构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闩锁到撞击件杆,且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闩锁到固定撞击件的第一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可枢转撞击件的枢转臂被固定撞击件的第一臂支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闩锁机构在座椅靠背内;其中座椅靠背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配置为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在闩锁机构处接收可枢转撞击件,且配置为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在闩锁机构处接收固定撞击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闩锁机构具有在座椅靠背外部的释放手柄、定位在开口处的闩锁、和从释放手柄穿过座椅靠背延伸到闩锁的杆。
8.—种车辆,包括: 车辆车身,具有至少部分地限定了内部空间的车身面板; 车辆座椅组件,邻近车身面板且在内部空间中;其中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车辆座椅,具有座椅座部和相对于座椅座部可枢转的座椅靠背;其中座椅靠背将内部空间分为在座椅靠背前方的乘客车厢和在座椅靠背后方的货物车厢; 固定撞击件,被固定到车辆车身面板; 可枢转撞击件,被可枢转地支撑在固定撞击件上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在第一位置中可枢转撞击件比固定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向前延伸得更远,且在第二位置中固定撞击件比可枢转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向前延伸得更远; 闩锁机构,被固定到座椅靠背;其中闩锁机构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闩锁到可枢转撞击件以将座椅靠背锁定在第一就坐位置,且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时R锁到固定撞击件以将座椅靠背锁定在第二就坐位置;由此在可枢转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座椅靠背在车辆中更向前,使得在座椅靠背处于第一位置时座椅靠背后方的货物车厢具有更大的空间。
9.一种调整具有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座椅靠背中的R锁机构与可枢转撞击件解锁,所述可枢转撞击件操作性地连接到车辆车身,由此将座椅靠背相对于车辆车身从锁定的第一就坐位置释放; 让座椅靠背从可枢转撞击件枢转离开; 让可枢转撞击件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可枢转撞击件比固定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在第二位置中固定撞击件比可枢转撞击件朝向座椅靠背延伸得更远; 将座椅靠背朝向固定撞击件枢转直到円锁机构円锁到固定撞击件,座椅靠背由此被相对于车辆车身锁定在第二就坐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可枢转撞击件被偏压到第一位置;且进一步包括: 将闩锁机构与固定撞击件解锁; 将座椅靠背从固定撞击件枢转离开,由此使得被偏压的可枢转撞击件枢转到第一位置。 朝向可枢转撞击件枢转座椅靠背,直到闩锁机构闩锁到可枢转撞击件,座椅靠背由此被锁定在第一就坐位置。
【文档编号】B60N2/427GK104129326SQ20141017726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日
【发明者】S.A.戈拉普, A.V.伊耶尔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