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促动机动车辆的停车制动器的手动操作杠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02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 一种用于促动机动车辆的停车制动器的手动操作杠杆装置,包括:

- 支撑支架(6),其刚性地连接至所述机动车辆的结构;和

- 杠杆结构(2),其具有:

- 基座部分(3),其可倾斜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6)上;和

- 杠杆臂(4),其从所述基座部分(3)的前端部延伸并且以握柄(5)终止,

使得所述杠杆结构(2)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支架(6)在完全降低位置与完全升高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基座部分(3)在所述支撑支架上的可倾斜安装包括:

第一横向轴线(9)和第二横向轴线(10),它们限定在相对于所述支撑支架(6)的预定位置处;

第三横向轴线(11)和第四横向轴线(12),它们在与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位置中限定在所述杠杆结构(2)的所述基座部分(3)上;

所述第三横向轴线(11)和所述第四横向轴线(12)被约束为沿着相应的路径、基本绕所述第一横向轴线(9)和绕所述第二横向轴线(10)移动;

所述杠杆结构还操作地连接至用于促动所述机动车辆的停车制动器的传动装置(18),

所述装置的其特征在于:

- 关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二横向轴线(10)位于所述第一横向轴线的前方;

- 当所述杠杆结构处于其完全降低位置中时,所述第三横向轴线(11)和所述第四横向轴线(12)各自分别位于比所述第一横向轴线(9)和所述第二横向轴线(10)的位置低的位置中;并且

- 在所述降低位置中,分别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三横向轴线(9、11)和所述第二和第四横向轴线(10、12)的两个理论平面(13、14)沿着所述杠杆结构(2)的瞬时旋转的理论轴线(15)交叉,所述理论轴线(15)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9、10)上方,

前述布置使得当所述杠杆结构(2)从其完全降低位置移动到其完全升高位置时,前述杠杆臂(4)和其端部握柄(5)根据基本椭圆、并且基本竖直地定向的路径移位,同时所述杠杆结构(2)的瞬时旋转的所述轴线(15)也跟随基本椭圆的路径向下移动,使得所述装置没有任何部分占用所述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9、10)上方的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分(3)在所述支撑支架上的可倾斜安装包括:

- 第一连接臂(7),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绕所述第一横向轴线(9)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6)上,并且所述第二端部绕所述第三横向轴线(11)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基座部分(3);和

- 第二连接臂(8),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连接臂(8)的第一端部绕所述第二横向轴线(10)枢转地安装至所述支撑支架(6),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臂(8)的第二端部绕所述第四横向轴线(12)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基座部分(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三和第四横向轴线(11、12)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杠杆结构(2)的基座部分(3)承载引导从动件元件(16a、17a),所述引导从动件元件(16a、17a)接合在形成于所述支撑支架(6)上的引导轨道(16、17)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从动件元件(16a、17a)中的至少一个此外还借助于相应连接臂(7、8)而被引导,所述相应连接臂(7、8)绕所述第一横向轴线(9)或所述第二横向轴线(10)铰接至所述支撑支架。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结构(2)的所述基座部分(3)仅借助于所述引导从动件元件(16a、17a)的在所述引导轨道(16、17)中的接合而可倾斜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6)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道中的一者或两者根据包括曲线和/或直线部分的非圆形轮廓或复杂轮廓而构造。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前述基座部分(3)的前端部延伸的所述杠杆臂(4)具有弯曲、鹅颈状的构造,该构造具有面朝前的凸度并且具有与由所述杠杆臂(4)在其移动中跟随的椭圆路径的轮廓相似的轮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与所述杠杆结构相关,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杠杆结构锁定于所述完全降低位置与所述完全升高位置之间的任何选定位置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促动所述停车制动器的所述传动装置(18)连接至所述杠杆结构(2)的所述基座部分(3)。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臂(7、8)各自借助于各臂(7、8)的一个端部的可旋转接合而绕所述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9、10)铰接至所述支撑支架(6),该可旋转接合定形为处于圆柱形铰链元件的形式,在限定于所述支撑支架(6)的基本三角形开口(16、17)中的对应圆柱形承座内,所述开口具有限定相应连接臂(7、8)的端部位置的相反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