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翼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111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柔性翼头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交叉引用的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91,13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移动的柔性翼头枕。



背景技术:

多种类型的座椅已被并入商用的、商业的和私人飞机。典型商用飞机中的大多数经济舱飞机座椅至少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进行调节,例如垂直滑行、起飞和着陆位置(“ttl”或“tt&l”)以及倾斜位置。头等舱座椅可以进一步调整。在商务和私人飞机上,座椅也可以在诸如ttl、斜倚、更倾斜的“打盹”位置和完全倾斜的“睡眠”位置之间移动。

一些飞机座椅包括可调头枕。这样的头枕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垂直滑动,例如允许不同身高的乘客找到用于头枕的舒适方位。此外,头枕可相对于座椅靠背向前或向后枢转。当座椅位置改变时,这种枢转调节可以被乘客利用。例如,乘客可能希望在将座椅从ttl位置移动到倾斜的休息或睡眠位置之后将头枕向前枢转。

一些头枕具有侧部,有时称为“柔性翼”,其可以相对于头枕的中心部分在向后缩回位置和向前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向前的位置,为便于舒适、打盹或安全,柔性翼可以摇摆并支撑乘员头部的侧面。一些柔性翼也可以可释放地固定在向后和向前位置之间的位置上。许多目前可用的具有柔性翼的头枕具有基本垂直的摩擦铰链,以允许柔性翼相对于头枕的中心部分枢转。摩擦铰链可释放地将柔性翼固定在期望的方位。

虽然目前可用的座椅和柔性翼头枕座椅适合于其在各种类型的飞机中的预期应用,但是头枕的可调节性、功能性、可靠性、成本和舒适性的改进将是受欢迎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通过引入和组合许多新的和独特的特征来改进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座椅和头枕,其在下面的段落中有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可以包括可固定至座椅的主体、邻近主体的侧部、枢转附接至主体的接收器、附接至侧部的滑动件以便在所述侧部处于缩回位置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侧部处于伸出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所述接收器移动,所述接收器和所述滑动件中的一个上的摩擦构件,以及附接至主体用于使摩擦构件相对于接收器将滑动件保持在选定位置的固定机构。也可以作出不同选择和改进。

例如,滑动件和/或接收器可以是弧形的。此外,接收器可以包括在滑动件的相对侧上的两个弧形构件。

如果需要,固定机构可以包括弹簧构件。弹簧构件可以提供推进接收器围绕与弹簧构件间隔开的枢转点枢转的力,并且还可以提供基本上垂直于靠近摩擦构件的接收器的力。

主体可以具有前表面,并且侧部具有前表面,当侧部处于缩回位置时,主体的前表面和侧部的前表面基本上是平面的,并且当侧部处于伸出位置时侧部的前表面与主体的前表面成某一角度。侧部可以包括第一侧部,接收器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器,滑动件可以包括第一滑动件,并且固定机构可以包括全部位于主体的第一横向侧上的第一固定机构。如果是这样,头枕还可以包括全部位于主体的第二横向侧上的第二侧部、第二接收器、第二滑动件和第二固定机构。第一和第二侧部可以相对于主体独立地移动。

装置还可以包括枢转臂,该枢转臂具有附接至侧部的第一端和附接至与主体的前表面间隔开的第二端,当滑动件相对于接收器移动时该侧部通过枢转臂相对于主体枢转。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其他方面,用于车辆的座椅的头枕可以包括可固定至座椅的主体、邻近主体的侧部、附接至主体的接收器、附接至侧部的滑动件以便在所述侧部处于缩回位置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侧部处于伸出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所述接收器移动,以及枢转臂,其具有附接至所述侧部的第一端以及附接至与主体的前表面间隔开的第二端。当滑动件相对于接收器移动时,侧部可以经由枢转臂相对于主体枢转。也可以作出不同选择和改进。

例如,滑动件和/或接收器可以是弧形的。此外,接收器可以包括在滑动件的相对侧上的两个弧形构件。如果需要,固定机构可以附接至主体,用于一起推动滑动件和接收器以将滑动件保持在相对于接收器的位置。固定机构可以包括提供基本上垂直于接收器的力的弹簧构件。

侧部可以具有前表面,其中当侧部处于缩回位置时,主体的前表面和侧部的前表面基本上是平面的,并且当侧部处于伸出位置时侧部的前表面与主体的前表面成某一角度。侧部可以包括第一侧部,接收器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器,滑动件可以包括第一滑动件,并且枢转臂可以包括全部位于主体的第一横向侧上的第一枢转臂。头枕还可以包括全部位于主体的第二横向侧上的第二侧部、第二接收器、第二滑动件和第二枢转臂。第一和第二侧部可相对于主体独立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其他方面,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可以包括可固定至座椅的主体、邻近主体的侧部、枢转附接至主体的接收器、附接至侧部的滑动件以便在所述侧部处于缩回位置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侧部处于伸出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所述接收器移动,以及固定机构,其配置成当在大致不沿着所述滑动件的方向上向所述侧部施加力时,限制所述侧部相对于所述主体的运动。也可以作出不同选择和改进。

例如,定位机构可以包括附接至主体的固定机构,用于一起将滑动件和接收器推动以将滑动件保持在相对于接收器的位置。固定机构也可以包括提供基本上垂直于接收器的力的弹簧构件。定位机构还可以包括在接收器和滑动件中的一个上的摩擦构件,用于当固定机构处于活动状态时相对于接收器保持滑动件。

滑动件和/或接收器可以是弧形的。此外,接收器可以包括在滑动件的相对侧上的两个弧形构件。

侧部可以具有前表面,其中当侧部处于缩回位置时,主体的前表面和侧部的前表面基本上是平面的,并且当侧部处于伸出位置时侧部的前表面与主体的前表面成某一角度。侧部可以包括第一侧部,接收器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器,滑动件可以包括第一滑动件,并且滑动件可以包括全部位于主体的第一横向侧上的第一滑动件。头枕还可以包括全部位于主体的第二横向侧上的第二侧部、第二接收器和第二滑动件。枢转臂可以设置成具有附接至侧部的第一端和附接至与主体的前表面间隔开的第二端,当滑动件相对于接收器移动时该侧部通过枢转臂相对于主体枢转。

定位机构可以被配置成当沿基本上沿着滑动件的方向向侧部施加力时允许侧部相对于主体的移动。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将从下面提供的讨论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内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附接至座椅的一部分的头枕的实施例的前视图,头枕的侧部处于缩回位置;

图2是如图1所示的头枕和座椅的前视图,侧部移动到伸出(向前)位置;

图3是如图1所示的头枕和座椅的等距视图。

图4是如图2所示的头枕和座椅的等距视图。

图5是如图1所示的头枕和座椅的前视图,从前部移除衬垫并使侧部处于缩回位置;

图6是如图5所示的头枕和座椅的顶视图。

图7是如图6所示的头枕和座椅的局部顶视图,其中一个侧部处于伸出位置;

图8是如图6所示的头枕的局部等距视图。以及

图9是头枕的二维局部示意图,示出了用于将相对于主体的侧部定位的内部元件的几何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结合一个或多个所设想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作为本发明的示例,而不限制其范围。换句话说,虽然注意力集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上,但是这些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相反,以下提供的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广泛范围。现在将结合一个或多个所设想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在下面的段落中,将结合飞机座椅10及其头枕12来描述本发明。尽管结合在飞机中使用座椅来讨论本发明的飞机座椅10和头枕12的细节,但是可以设想,本发明的座椅可以在任何数量的合适的环境中使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发明的座椅10可以用于船、公共汽车、休闲车辆或火车以及其他预期的车辆和环境中。

此外,下面的讨论将鉴别可以构建飞机座椅的特定材料。特定材料的任何鉴别旨在作为可用于构建本发明的材料的类型的示例。因此,对特定材料的任何讨论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

对于座椅,存在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许多不同方面和特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不同的特征和方面可以组合在一起或单独在座椅上使用。换句话说,本发明的座椅不需要包括本文所描述的所有特征。

对于飞机,存在本领域已知的许多不同的类型的飞机。例如,有大众熟悉的商用飞机。此外,还有专门为私人使用、租用或出租业务而设计的商务和私人飞机类型。

此外,座椅本身的特定结构可以在靠垫、底层结构支撑件、枢转点等的数量和方向方面变化。因此,本发明的重点通常在具有可用于各种座椅设计的侧支撑(即,“柔性翼”)的头枕上。

为了参考,应注意的是,飞机座椅通常向使用者提供乘坐位置,其中座椅位于使用者后面并且使用者在座椅中面向前方。因此,在本发明内容中,除非另有说明,参考座椅几何形状而不是在车辆,例如飞机内定向来参考向前/向后、前/后、顶/底、中/侧、内侧/外侧等来作出参考。使用这些术语旨在提供上下文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图1-4总体上示出了座椅10和头枕12的顶部部分,为了清楚起见移除座椅10和头枕12的外覆盖物。头枕12包括主体部分14和两个侧部16。一个或多个高度调节构件,例如在座椅10内可滑动的杆18附接至主体部分14以允许主体部分14相对于座椅10升高或降低。杆18可以通过座椅10内的机构(未示出)相对于座椅10选择性地固定在各种高度处,以便将头枕12定位在期望的高度。

在图1和图3中,侧部16相对于主体部分14处于缩回位置。在图2和图4中,侧部16相对于主体部分14处于伸出(向前)位置。下面将描述提供用于这种选择性定位的结构。

在图1和图2中,头枕12相对于座椅10处于升高位置。在图3和图4中,头枕12相对于座椅10处于降低位置。应当理解,这种高度调节特征是可选的。此外,如果包括,可以根据本发明使用任何种类的高度调节机构。

主体14包括诸如板20(如图3所示)的支撑结构,杆18直接或间接附接至该支撑结构。主体还包括附接至板20的衬垫22。板20和衬垫22的设计可以根据应用而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各种形状和配置是可能的。

侧部16还包括诸如板24和附接至板24的衬垫26的支撑结构。再次应注意的是,板24和衬垫26的设计也可根据应用而发生很大变化。

如果需要,主体14和侧部16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侧部16处于如图3所示的缩回位置时,头枕12形成基本连续的主体。特别地,主体14的前表面28和侧部16的前表面30可以形成基本上连续的表面,其可以是大致平面的(如图所示),或者可以连续地或部分地弯曲。因此,根据本发明,基于主体14和侧部16的不同配置的头枕12的不同外形都是可能的。

对于每个侧部16,至少一个接收器32(如图8所示)固定至主体14,用于接收附接至侧部16的滑动件34。如图所示,每个侧部16包括两个滑动件34,每个滑动件34与主体14内的相应接收器32相互作用。可选的辐板36可以在滑动件34之间延伸以提供刚性。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以采用任何数量的这种滑动件34和接收器32。滑动件34通过使用诸如紧固件、铆钉、销、杆等的元件62经由凸缘64(见图5和6)在一端附接至侧部16。

如图所示,滑动件34是弧形构件,并且接收器32形成为具有弧形通道38的板,其对应地成形为接收滑动件34。如果需要,接收器32可以被认为是通道38的侧面40中的仅有的一个或另一个,可以是另一个弧形构件(如滑动件34),可以是具有周向更短范围的元件等。因此,接收器32的形状可以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示出的进行修改。类似地,滑动件34可以在长度和横截面上呈其他形状。可以通过支撑板20来限定一个或多个开口42(见图4),以可滑动地接收滑动件34和辐板36,如果存在。

接收器32被安装成相对于主体14稍微枢转。因此,如图8所示,接收器32通过诸如紧固件、铆钉、销等的枢轴点44安装至主体14的顶板52或底板52。允许接收器32相对于主体14稍微浮动,这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了如下面所描述的益处。如果两个接收器32用于每个侧部16,分别安装在两个滑动件34的上方和下方,则滑动件将被垂直和水平地限制在接收器32内,从而将侧部保持在主体14内,可沿着滑动件/接收器路径移动。

诸如由橡胶、聚合物等制成的元件的摩擦构件46可以位于接收器32或滑动件34之一上或附近,用于在给定位置选择性地将滑动件34保持在接收器32内。如图8和图9所示,摩擦构件46是附接至接收器32的元件,以便接触滑动件34。当通过推动摩擦构件46使其与滑动件34接触时,摩擦构件使得滑动件34相对于接收器32移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当摩擦构件46被启动时,侧部16相对于主体14保持在给定位置。但是当通过将摩擦构件46从与滑动件34的推动接触中释放来让其停用时,滑动件(和侧部16)可以相对于接收器32(和主体部分14)自由移动。

如果需要,可以采用固定机构来选择性地启动摩擦构件46。如图8所示,弹簧构件48可以安装在主体14内,以提供趋向于使接收器32围绕枢转点44枢转到通过将摩擦构件推向滑动件34而启动摩擦构件46的位置的力。如图所示,弹簧构件48可以是压缩安装在顶板或底板52上的块体50和摩擦构件46之间的螺旋弹簧或者用于其及其他的支架。弹簧构件48可以通过如图8所示的摩擦构件46直接提供力,或者提供给如图9所示的邻近摩擦构件46的接收器34或滑动件32。或者,弹簧构件48可以是拉紧安装的弹簧构件,以便拉动摩擦构件46与滑动件34接触。此外,如果摩擦构件46安装在滑动件34上而不是接收器上,则弹簧构件48可以将接收器32拉动以与滑动件接触以启动摩擦构件。无论如何,弹簧构件48在靠近摩擦构件46的基本上垂直于接收器32的方向上提供至少一些力。

至少一个枢转臂54安装在每个侧部16和主体14之间。枢转臂54通过诸如紧固件、铆钉、销、杆等的元件58在第一端56处枢转地固定至主体14。枢转臂54例如通过诸如紧固件、铆钉、销、杆等的元件62在第二端60处枢转地固定至侧部16。更具体地,枢转臂54的第二端60经由诸如从支撑板24延伸的凸缘的连接元件64连接至侧部16,如图5和图6所示。槽66通过支撑板20进行限定,并且槽68通过支撑板24进行限定以允许枢转臂54存在间隙(见图7)。

枢转臂54还部分地限定其侧部16相对于主体14的运动。特别地,通过相对于接收器32来滑动其滑动件34以及通过围绕第一端56来枢转其枢转臂54,以及相对于主体14的接收器32的枢转来限定侧部16的运动,但是在仅当摩擦构件46被至少部分地停用以允许这种移动时。因此,如在一些传统的设计中那样,侧部16不能单纯地围绕侧部16和主体14之间的连接点也不沿着头枕的前表面28/30或围绕内部铰链枢转。

在操作(参见图9)中,如果侧部16处于所示的向前位置,并且力通常沿箭头70的方向施加到侧部16的外边缘(如对于希望将侧部移动到缩回位置的用户来说典型的那样),滑动件34在内部经过摩擦构件46的位置的接收器32内传递的力将导致接收器32稍微逆时针枢转,从而通过去除至少一些摩擦构件48抵靠滑动件34的力来关闭该摩擦构件。因此,用户可以将侧部16向内移动或移动到图1的缩回位置。

类似地,如果沿与箭头70大致相反的方向施加力,摩擦构件46也至少部分地停用,因为滑动件34略微远离与摩擦构件46的接触。因此,侧部16可以容易地朝着向前位置移动和移动至向前位置。在任一种情况下,沿着线70释放力使摩擦构件46重新启动,这意味着摩擦构件46与滑动件34接触,并将侧部16保持在其新位置。对于想要操作柔性翼的用户而言,沿着线70或与其相对的这种导向力是有益的直观的。

然而,如果用户通常沿着诸如箭头72所示的垂直线提供力,则摩擦构件46将不被停用。事实上,摩擦构件46和滑动件34(或接收器32,如果反转)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可靠地将柔性翼保持在适当位置。因此,在较大横向方向上偶然或非故意地施加的力不太可能允许侧部16移动。同样,这样的操作对于用户是有益的直观的,并且可以提供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改进,即是在不希望的情况下不使柔性翼移动。

摩擦构件46、可枢转接收器32和枢转臂44中的至少两个的布置因此提供固定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其被配置为当力是在基本上不沿着滑动件34的方向上施加到侧部16时限制侧部16相对于主体14的移动。固定机构可以被配置成当沿基本上沿着滑动件34的方向向侧部16施加力时允许侧部16相对于主体14的移动。此外,当没有力施加到侧部时,这些元件是开启的,以便将侧部16保持在适当位置。在所有实施例中不需要使用弹簧构件48,这可以进一步有助于每个摩擦构件46的启动和停用。

本设计使得摩擦构件46在运动发生之前被停用,一旦运动停止就重新启动。这种选择性启动可以减少摩擦构件46上的磨损,从而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侧部16、它们的衬垫26和任何覆盖物可以与主体14的衬垫和覆盖物完全分离。因此,当侧部向前移动时,在主体和侧部之间的边界处不存在覆盖材料的聚集、聚束或起皱。消除这些位置的问题提供了更舒适和视觉上令人满意的设计。

对于针对本发明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对于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关于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特征的讨论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该实施例。一定程度的修改也是可能的。例如,如果需要,固定机构可以在更主动的系统中实现,其中作为第一步,通过按压按钮、启动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械、机电、气动或其它装置来停用固定机构/弹簧构件等,随后调整侧部。

如上所述,本发明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关于实施例的具体细节的任何讨论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相反,上述特定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