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内厢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33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内厢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厢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具有柔性的面结构,所述面结构固持在卷轴上并且可动地支承在卷绕到所述卷轴上的初止位置与至少一个拉出的保护位置之间,并且所述面结构在沿拉出方向处于前面的端部区域处在对置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引器件,所述导引器件能够与动力总成系统连接,所述动力总成系统包括驱动马达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导引器件连接,以便引起这两个导引器件的同步移位。



背景技术:

这种保护装置在DE 199 44 948 C1中以用于轿车的货厢覆盖部的形式为人所知。这种货厢覆盖部以柔性的面结构的形式具有覆盖布,所述覆盖布可卷绕和展开地固持在能够旋转的卷轴上。所述卷轴支承在盒式壳体中,所述盒式壳体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在货厢内部沿着车辆横向方向指向并且定位在所述车辆内厢的后座椅之后。所述覆盖布在其沿拉出方向处于前面的端部区域处具有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所述拉出型材在其对置的侧面处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栓,所述导向栓在侧面向外从所述覆盖布伸出来。在所述货厢的对置的侧壁处分别设有一个导轨,在所述导轨中可平移地导引随动件。所述随动件用于容纳所述拉出型材的导向栓并且由此用于将所述覆盖布从初止位置转换到保护位置中以及重新返回。这两个随动件通过形式为拉压线部的传动机构与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马达布置在中央并且同步驱动这两个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开头所提到的类型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能够简单地安装在机动车中并且设计得更加功能可靠。

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传动机构在一个侧面上具有回转的牵引传动件,所述牵引传动件与其中一个导引器件连接并且由驱动马达驱动;并且相对置的导引器件能够通过可平移的拉压线部移位,所述拉压线部被耦接到所述回转的牵引传动件处并且被导引到该导引器件处。根据本发明的保护装置适用于为侧窗、后窗以及玻璃天窗区域遮荫,也就像作为例如能够水平拉出的覆盖保护部或者作为例如能够垂直拉出的分隔保护部适用于轿车的货厢,所述货厢在所述车辆内厢的内部朝向乘员厢敞开。作为牵引传动件,优选设置绳索传动件或皮带传动件。皮带传动件包括以力锁合或形状锁合的形式起作用的传动带、如楔形皮带或齿形皮带。所述回转的牵引传动件的特征在于,相应的牵引机构、也就是说尤其是绳索或皮带通过两个彼此隔开的转向辊封闭式地回转,由此产生了两个反向运动的牵引机构回行段。在此,绳索或皮带也能够被设计成敞开式并且通过其对置的末端固定在一个或两个转向辊处。然而在这里所述绳索或皮带必须被置于所述转向辊之间,以便产生两个反向运动的回行段。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所述牵引传动件能够与所述驱动马达一起在侧面布置在车辆内厢的内部并且尤其作为预安装单元与所述保护装置的、相应的、在车辆侧有待安装的导轨一起被供应。所述拉压线部能够在安装在机动车中时以更简单的方法被置于机动车的内部并且被导引到所述保护装置的对置的侧面处。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拉压线部在一个末端区域处与导引器件连接并且在相对置的末端区域处与回转的牵引传动件的回行段连接。尽管所述牵引传动件的这两个回行段反向运动,但是通过拉压线部的相应的转向仍然实现了柔性的面结构的端部区域的两个导引器件的同步平行移位,也就是说,根据封闭的、回转的牵引传动件的旋转方向朝所述面结构的初止位置的方向或者朝所述面结构的保护位置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中,所述拉压线部被设计成柔性的拉压型材,所述拉压型材在位置固定的、设有至少一个曲率或者说弯曲(Krümmung)的导向轨道中被导引。所述导向轨道被优选地设计成导向通道、导向凹槽或导向软管或导向管道。在已经安装好能够使用的状态下,所述导向轨道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所述车辆内厢的内部。所述拉压线部在所述导向轨道内部滑动。在所述导向轨道内部,所述拉压线部能够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平移。

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中,柔性的面结构的端部区域的其中一个导引器件与回转的牵引传动件的第一回行段连接,并且所述柔性的面结构的端部区域的相对置的导引器件通过拉压线部与相对于第一回行段可反向运动的第二回行段连接。借助所述拉压线部通过转向保证了所述面结构的这两个导引器件的同步并且平行的移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由权利要求书以及下述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给出,所述优选的实施例借助附图示出。

图1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形式为用于轿车的货厢覆盖部的、根据本发明的保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且

图2以示意性的俯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保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的轿车1被设计成客货两用轿车,所述客货两用轿车的货厢2在车辆内厢的内部布置在乘员厢之后。所述货厢2向前以未更详细示出的方式通过后座椅的靠背结构来限定。所述货厢2向后则通过轿车1的、未示出的尾盖板来限定。

为了在车辆拦杆(Fahrzeugbrüstung)的高度上例如水平地覆盖所述货厢2,设有形式为货厢覆盖部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具有柔性的面结构3。所述柔性的面结构3被设计成覆盖布并且可卷绕和展开地固持在仅用虚线示出的卷轴5上。所述卷轴5可旋转地支承在盒式壳体4中,所述盒式壳体在未更详细示出的、车辆侧的固持部中在货厢中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紧挨着固定在所述靠背结构之后。所述柔性的面结构3能够在卷绕到所述卷轴5上并且存放在所述壳体4中的初止位置与朝向车辆尾部向后拉出的保护位置之间移位。为此,所述柔性的面结构3在其沿拉出方向处于前面的端部区域处具有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6,所述拉出型材在其对置的端侧面7'、8'处能够分别与导引器件7、8连接,其中所述导引器件7、8被设计成用于拉出型材6的对置的端侧面7'、8'的随动件。所述导引器件7、8能够在车辆侧固定的导轨F中平移。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F沿着轿车的尾侧的车身立柱从车辆拦杆的高度出发斜向上并且沿着车辆纵向方向向前延伸。所述导轨F与轿车的相应的车身支撑结构以车辆固定的方式连接并且优选集成到车辆内厢的相应的车身立柱挡板中。拉出型材6沿着所述导轨F在图1中示出的水平保护位置与斜向上并且向前移位的保护位置之间可动,以便在打开尾盖板时实现通往货厢2的底部的良好通路。在重新关上尾盖板时,所述拉出型材6又重新移回到其根据图1的下面的位置中。

为了使拉出型材6在导轨F中的这两个不同的位置之间运动设有动力总成系统,所述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形式为电动机的驱动马达9以及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一方面由封闭的、回转的牵引传动件10形成并且另一方面由可平移的拉压线部形成。所述拉压线部11在导向轨道17中可平移地得到导引,所述导向轨道被设计成导向管道。所述导向轨道17以车辆固定的方式安置。所述牵引传动件10由封闭的、回转的绳索牵引件形成。所述绳索牵引件具有第一转向辊12以及第二转向辊13,所述第一转向辊和第二转向辊彼此间隔开。所述封闭的、回转的绳索牵引件具有第一绳索回行段14以及相对置的第二绳索回行段15。所述牵引传动件10,包括驱动马达9在内,沿着所述轿车1的法线行驶方向来看,在左边的导轨F的区域中,沿着左边的尾侧的车身立柱固定在车身支撑结构上。所述驱动马达9作用到所述转向辊12上并且由此沿两个旋转方向驱动所述牵引传动件10。第一导引器件8固定在所述第一绳索回行段14上,反之导引元件16固定在所述第二绳索回行段15上。由于所述两个绳索回行段14、15的相互反向的运动,与所述绳索回行段14、15固定连接的元件8和16也必然运动,也就是说所述导引器件8和所述导引元件16彼此反向运动。所述导引元件16与所述拉压线部11的一个末端区域连接,所述拉压线部的相对置的末端区域则与导引器件7连接,所述导引器件在对置的导轨F中可平移地得到导引。所述拉压线部11经由所述导向轨道17从货厢2的其中一个侧面被导引至该货厢2的相对置的侧面处,由此所述拉压线部11在其一个末端区域与另一个末端区域之间两次转向了90°并且因此导致转向了180°。

一旦对置的端侧面7'、8'在对置的导轨F中固定在相应的导引器件7、8中,驱动马达9的激活必然导致所述封闭的、回转的牵引传动件10的旋转运动,由此所述导引器件8和所述导引元件16按照图2中的箭头方向彼此反向运动。所述导引元件16的运动经由所述拉压线部11传递到所述面结构3的相对置的侧面,在这里所述拉压线部11的末端区域与所述导引器件7连接,所述导引器件7导引所述拉出型材6的端侧面7'。根据图2中配属于拉压线部11的箭头可以看出,所述拉出型材6的对置的端侧面7'、8'在激活驱动马达9时沿着相同的方向运动。因此,所述拉出型材6的移位很大程度上平行于所述卷轴5的旋转轴线实现,从而使得所述面结构3至少很大程度上平行地被拉出或者拉入到所述盒式壳体4中。

由此,所述牵引传动件10对于所述面结构3 的移位而言形成主动的驱动组件,反之所述拉压线部11以及由此拉出型材6的对置的侧面则被动地随动。

作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替代方案,根据图2的动力总成系统也能够设置用于,将面结构3从其完全卷绕到卷轴5上的初止位置转换到其完全拉出的保护位置中。为此,牵引传动件10和拉压线部11根据直线走向的导轨在面结构3的整个拉出长度上在尺寸方面进行设计并且延伸。能够类似于所述导轨F但以直线的实施方式进行设计的导轨在图2中出于清晰的原因被省略。在其他方面,该实施方式对应于之前根据图1和2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