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34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有各种关于车辆(汽车)的自动驾驶辅助装置的技术。在具备这种自动驾驶辅助装置的车辆中,例如,考虑有采用使前座的座椅(驾驶员座与副驾驶座的座椅)以朝向车辆后侧的方式进行转动,从而使前座的座椅与后座的座椅对置配置的座椅布局。因此,优选为,将车辆用座椅构成为转动式的座椅,从而能够在车厢内在乘员落座于座椅上的状态下直接进行转动。

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转动式的车辆用座椅。在该车辆用座椅中,采用了通过使座椅靠背向座椅前侧转动(倾倒),从而能够使车辆用座椅转动成为朝向车辆后侧的状态的结构。由此,例如,能够在使车辆用座椅从朝向车辆前侧的状态起经由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而转动至朝向车辆后侧的状态时,对座椅靠背与侧门的车门装饰物等发生干涉的情况进行抑制。尤其是,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车辆中,由于在车辆用座椅被转动至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时,座椅后侧的相对于座椅靠背的空间变窄,因此对于这种车辆较为有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744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833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45178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中,在确保对于乘员的便利性的方面还具有改善的余地。即,在上述车辆用座椅中,假设在落座乘员保持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下使车辆用座椅转动时,落座乘员需要在对座椅靠背与车门装饰物等的其他部件的干涉进行确认的同时,使车辆用座椅转动。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在使车辆用座椅转动时给落座乘员带来的烦恼损害了对于乘员的便利性。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便利性的同时在落座乘员保持落座的状态下使之转动的车辆用座椅以及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坐垫,其以能够将座椅上下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车辆的地板部上,并对落座乘员的臀部进行支承;座椅靠背,其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所述座椅坐垫的后端部上,并对落座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承;第一转动机构,其被连结在所述座椅靠背上,并将所述座椅靠背保持在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而直立的第一直立位置上,且在所述座椅坐垫转动时使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第一直立位置向朝向座椅前侧立起的第二直立位置转动并且使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第二直立位置向座椅后侧转动。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中,对落座乘员的臀部进行支承的座椅坐垫以能够将座椅上下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车辆的地板部上。在该座椅坐垫的后端部上连结有对落座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座椅坐垫上。

在此,在座椅靠背上连结有第一转动机构,座椅靠背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而被保持在第一直立位置上。而且,在座椅坐垫(车辆用座椅)相对于车辆的地板部而进行转动时,座椅靠背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而从第一直立位置起转动至向座椅前侧立起的第二直立位置,并且从第二直立位置起向座椅后侧转动。因此,通过预先将第二直立位置上的座椅靠背的相对于座椅坐垫的角度设定为,座椅靠背不与车辆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角度,从而能够在对座椅靠背与车辆的其他部件的干涉进行抑制的同时,使车辆用座椅进行转动。而且,由于在车辆用座椅的转动时,落座乘员无需对座椅靠背与车辆的其他部件的干涉进行确认,因此即使在落座成员保持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状态下使车辆用座椅进行转动,也能够抑制给落座乘员带来烦恼的情况。

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被构成为,包括:凸轮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座椅坐垫的座椅下侧处;转动部件,其以能够与所述座椅靠背一体转动的方式而被连结在所述座椅靠背上,并具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从所述座椅靠背向座椅下侧突出,且始终与被形成在所述凸轮部上的凸轮面抵接,在所述座椅坐垫转动时,通过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凸轮面上进行滑动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移,从而使所述转动部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中,第一转动机构被构成为,包括被配置在座椅坐垫的座椅下侧处的凸轮部、和以能够与座椅靠背一体转动的方式而被连结的转动部件。此外,转动部件具有滑动部,滑动部从座椅靠背向座椅下侧突出,且始终与凸轮部的凸轮面抵接。即,滑动部相对于座椅靠背的转动中心而被配置在座椅下侧处。而且,在座椅坐垫的转动时,通过滑动部在凸轮面上进行滑动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移,从而使转动部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因此,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而向座椅前侧或者座椅后侧进行转动。由此,通过适当地设定凸轮面的形状,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对座椅靠背的倾倒姿态进行变更。因此,能够适当地对应于车辆用座椅的周围的部件而较容易地设定车辆用座椅的各转动位置处的座椅靠背的倾倒姿态。

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转动部件经由倾斜机构而被连结在所述座椅靠背上。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中,能够在车辆用座椅的通常使用时(车辆用座椅转动以外时)使座椅靠背倾斜。由此,能够维持对于落座乘员的舒适性。

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为,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具备:头枕,其被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座椅上侧处,并对落座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支承部件,其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部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而向座椅上侧突出,且对所述头枕进行支承;第二转动机构,其被连结在所述支承部件上,在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而使所述座椅靠背向座椅前侧转动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使所述头枕向座椅后侧转动,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而使所述座椅靠背向座椅后侧转动时,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使所述头枕向座椅前侧转动。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中,支承部件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上。该支承部件相对于座椅靠背而向座椅上侧突出,并对支承落座乘员的头部的头枕进行支承。

在此,在支承部件上连结有第二转动机构。而且,在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而使座椅靠背向座椅前侧进行转动时,头枕通过第二转动机构而向座椅后侧转动。因此,能够在座椅靠背向座椅前侧进行转动时,对落座乘员的头部被头枕向座椅前侧按压的情况进行抑制。此外,在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而使座椅靠背向座椅后侧进行转动时,头枕通过第二转动机构而向座椅前侧进行转动。由此,能够使头枕与座椅靠背的向第一直立位置侧的转动联动而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具有对所述座椅坐垫与所述支承部件进行连结的联杆部件,所述联杆部件的一端部在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转动中心而靠座椅前侧的位置处,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所述座椅坐垫上,所述联杆部件的另一端部在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而靠座椅前侧的位置处,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所述支承部件上。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中,当座椅靠背进行转动时,联杆部件相对于支承部件而进行相对位移,从而通过联杆部件而使支承部件相对于座椅靠背进行转动。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头枕与座椅靠背的转动联动。

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具备: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自动驾驶辅助装置,其从自动驾驶向手动驾驶进行切换,或者从手动驾驶向自动驾驶进行切换,在由所述自动驾驶辅助装置实施了从手动驾驶向自动驾驶的切换后,所述座椅坐垫被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地板部而进行转动的状态。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中,能够在通过自动驾驶辅助装置而将车辆从手动驾驶切换至自动驾驶时,使车辆用座椅转动,从而对车辆的座椅布局进行变更。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在确保便利性的同时保持落座乘员的落座状态而使车辆用座椅进行转动。

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适当地对应车辆用座椅的周围的部件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对车辆用座椅的各转动位置处的座椅靠背的倾倒姿态进行设定。

根据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维持对于落座乘员的舒适性。

根据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在座椅靠背向座椅前侧进行转动时,对落座乘员的头部被头枕向座椅前侧按压的情况进行抑制,并且能够在座椅靠背向座椅后侧进行转动时,使头枕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根据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使头枕与座椅靠背的转动联动。

根据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能够在将车辆从手动驾驶切换至自动驾驶时使车辆用座椅转动,从而对车辆的座椅布局进行变更。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的、从座椅右侧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2为模式化地表示应用了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俯视图。

图3为用于通过时间序列来对图2所示的车辆的车厢内的车辆用座椅的转动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4为从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上将第一转动机构分解了的、从座椅右斜后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表示将图4所示的滑动部进行局部剖切的放大图。

图6为表示图4所示的滚子被抵接在凸轮板的凸轮面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A为表示车辆用座椅被配置在朝前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B为表示车辆用座椅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C为表示车辆用座椅被配置于朝后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配置于车辆用座椅的内部的第二转动机构图的、从座椅右侧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9为用于对图8所示的座椅靠背从第一直立位置向第二直立位置转动时的头枕的转动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7来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20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FR表示应用了车辆用座椅20的车辆(汽车)V的车辆前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侧,箭头标记LH表示车辆左侧(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以下,首先对车辆V进行说明,接着对车辆用座椅2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车辆V具备自动驾驶辅助装置AD,车辆V通过自动驾驶辅助装置AD而从手动驾驶向自动驾驶进行切换,或者从自动驾驶向手动驾驶进行切换。此外,车辆V被构成为,所谓三排座椅的车辆。即,在车辆V的车厢C内(车厢内),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排的左右一对车辆用座椅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并排配置有三排。而且,左右一对车辆用座椅20在车厢C内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配置。此外,在图2中,车辆用座椅20以朝向车辆前侧的状态而配置,在该状态下,车辆用座椅20的座椅前侧、座椅上侧、以及座椅左侧分别与车辆V的车辆前侧、车辆上侧、以及车辆左侧相一致。

如图1所示,在车辆V的地板部1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设置车辆用座椅20的基座部1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V的地板部10上设置有六处基座部12。该基座部12相对于车辆V的地板部10而向车辆上侧鼓出,并且在侧面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基座部12的上表面被配置为大致水平。在基座部12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后文所述的构成第一转动机构40的凸轮板42。而且,在基座部12上,设置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后文所述的座椅坐垫22进行支承的支承轴14。该支承轴14被形成为,以车辆上下方向为轴向的大致圆柱状,且支承轴14的上端部相对于基座部12以及凸轮板42而向车辆上侧突出。

(关于车辆用座椅20)

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20被构成为,包括对落座乘员的臀部进行支承的座椅坐垫22、对落座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24和对落座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的头枕30。而且,车辆用座椅20具有在车辆用座椅20转动时使座椅靠背24相对于座椅坐垫22而转动(倾倒)的第一转动机构40。

座椅坐垫22被配置在基座部12的车辆上侧处,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被连结在支承轴14的上端部上。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座椅坐垫22(车辆用座椅20)被构成为,能够从朝向车辆前侧的状态(图3所示的(1)的状态,下文将该位置称为“朝前位置”)起,经由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图3所示的(2)~(4)的状态,下文将该位置称为“转动位置”)而转动至朝向车辆后侧的状态(图3所示的(5)的状态,下文将该位置称为“朝后位置”)。此外,座椅坐垫22(车辆用座椅20)被构成为,能够从朝后位置起,经由转动位置而转动至朝前位置。另外,虽然在图3中,对从车辆前侧数起为第二排且被配置于车辆左侧的车辆用座椅20进行了图示,但其他的车辆用座椅20同样也被构成为能够进行转动。

此外,座椅坐垫22(车辆用座椅20)既可以被构成为通过手动来进行转动,也可以被构成为通过电机等而以电动的方式来进行转动。而且,在座椅坐垫22上,设置有未图示的锁止机构,在车辆用座椅20的朝前位置以及朝后位置上,座椅坐垫22(车辆用座椅20)的转动通过锁止机构而被限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如下结构,即,在通过自动驾驶辅助装置AD而将车辆V从手动驾驶切换为自动驾驶时,由锁止机构所实现的针对座椅坐垫22的转动限制状态将被解除,从而允许座椅坐垫22相对于地板部10的转动。此外,在车辆用座椅20转动时,被配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周围的部件与后文所述的车辆用座椅20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在车辆用座椅20的转动位置(2)~(4)处变为最窄。

如图1以及图4所示,座椅靠背24的下端部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座椅坐垫22的后端部上。具体而言,座椅靠背24被构成为,能够将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轴线AL1作为转动中心而进行转动。而且,座椅靠背24通过后文所述的第一转动机构40而被保持在相对于座椅坐垫而直立的状态。具体而言,座椅靠背24在侧面观察时被保持在相对于座椅上下方向而向座椅后侧倾倒了预定角度的状态(在图1中以实线表示的位置,下文将该座椅靠背24的位置称为“第一直立位置”)。此外,在座椅靠背24的下端部上,于座椅宽度方向一方侧的侧部处固定有现有公知的倾斜机构26,倾斜机构26与轴线AL1被配置在同轴上。而且,在倾斜机构26的座椅宽度方向一侧处,设置有对倾斜机构26进行操作的操作杆28。由此,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成为了如下结构,即,通过使倾斜机构26工作,从而将座椅靠背24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直立位置而向座椅后侧倾倒的倾斜位置上。

而且,当在座椅靠背24被配置于倾斜位置上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杆28而使由倾斜机构26所实现的针对座椅靠背24的保持状态解除时,座椅靠背24将从倾斜位置向座椅前侧转动,并在第一直立位置处停止。即,在通过倾斜机构26而将座椅靠背24保持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的倾斜范围中,将转动至最靠座椅前侧的位置设为第一直立位置。

头枕30被设置在座椅靠背24的上端部的座椅上侧处。头枕30具有未图示的头枕支柱,头枕支柱的下端部从头枕30向座椅下侧突出,并且被支承在座椅靠背24的上端部上。

接下来,对作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第一转动机构40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第一转动机构40被构成为,包括作为“凸轮部”的凸轮板42和转动部件44。

凸轮板42被形成为大致椭圆板状,且将座椅上下方向作为板厚方向而被固定在基座部12(参照图1)的上表面上。而且,在凸轮板42中,贯穿有前文所述的支承轴14。此外,凸轮板42的侧面被设为凸轮面42A,并且以后文所述的滑动部48的滚子52在该凸轮面42A上进行滑动的方式而构成。

在此,对凸轮面42A与支承轴14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首先,在俯视观察时,将穿过支承轴14的轴线AL2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设为第一基准线CL1,将穿过轴线AL2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设为第二基准线CL2。此外,在俯视观察时,将第一基准线CL1与凸轮面42A的交点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CL2而位于车辆后侧的交点设为第一交点P1,将第二基准线CL2与凸轮面42A的交点且相对于第一基准线CL1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交点设为第二交点P2,将第一基准线CL1与凸轮面42A的交点且相对于第二基准线CL2而位于车辆前侧的交点设为第三交点P3。

并且,以与支承轴14的轴线AL2和第一交点P1之间的距离R1相比,轴线AL2和第二交点P2之间的距离R2较大的方式来设定凸轮板42的凸轮面42A的形状。此外,以与轴线AL2和第三交点P3之间的距离R3相比,轴线AL2和第二交点P2之间的距离R2较大的方式来设定凸轮板42的凸轮面42A的形状。具体而言,从轴线AL2至凸轮面42A的距离被设定为,随着从第一交点P1趋向于第二交点P2而变大,且在第二交点P2处成为最大,并且被设定为随着从第二交点P2趋向于第三交点P3而变小。另外,既可以将距离R1与距离R3设定为相同的距离,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板42在俯视观察时被形成为相对于第二基准线CL2而前后对称的形状,并且距离R1与距离R3被设定为相同的距离。

转动部件44被构成为,包括转动主体部46以及滑动部48。转动主体部46被形成为大致长条板状,并且以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将座椅上下方向作为板厚方向的方式而被配置。此外,转动主体部46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被设为连结部46A,连结部46A向座椅上侧弯曲。而且,转动主体部46的长度方向一侧的连结部46A被配置于倾斜机构2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处,并被固定在倾斜机构26上。另一方面,转动主体部46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连结部46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座椅靠背24的下端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侧部上,从而被构成为,能够以轴线AL1为转动中心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进行相对转动。由此,转动主体部46的、除连结部46A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被配置在座椅下侧处,从而成为在倾斜机构26的非工作状态下,座椅靠背24与转动部件44以轴线AL1为转动中心而一体转动的结构。另一方面,当操作杆28被操作而使倾斜机构26工作时,座椅靠背24相对于转动部件44的相对转动能够被实施,从而成为座椅靠背24以轴线AL1为转动中心相对于座椅坐垫22而进行相对转动的结构。

滑动部48被构成为,包括被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轴50、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轴50上的滚子52。

轴50以座椅上下方向为轴向而配置,且轴50的上端被固定在转动主体部46的下表面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处。因此,轴5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向座椅下侧突出。此外,如图5所示,轴50被构成为阶梯轴。具体而言,轴50的下端部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与轴50的上端侧的直径尺寸相比而较小。而且,直径尺寸被设定得较小的轴50的下端部被设为滚子支承部50A。而且,在滚子支承部50A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座椅下侧开放的截面呈圆形形状的凹部50B,在凹部50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

滚子52被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而且,滚子52与轴50的滚子支承部50A被配置在同轴上,滚子支承部50A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被插入至滚子52的内部。即,滚子52被构成为,能够围绕滚子支承部50A的轴而进行转动。此外,在滚子52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座椅下侧开放的凹部52A。

并且,在滚子支承部50A的下端部上拧合有螺栓54,通过该螺栓54从而防止了滚子52从滚子支承部50A上脱落的情况。该螺栓54被构成为阶梯螺栓,且被构成为,包括头部54A、轴部54B和螺栓部54C。头部54A被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并被配置在滚子52的凹部52A内。此外,轴部54B被配置为大致圆柱状,且与头部54A被配置在同轴上,并且从头部54A向座椅上侧突出。此外,轴部54B的直径尺寸被设定为与滚子支承部50A的直径尺寸相同的尺寸,且在轴部54B的上表面与滚子支承部50A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下,使轴部54B被配置在滚子52的内部。螺栓部54C从轴部54B的上表面起向座椅上侧突出,被形成在螺栓部54C的外周部上的外螺纹与滚子支承部50A的内螺纹拧合。

而且,如图1所示,滑动部48的滚子52的外周面与前文所述的凸轮板42的凸轮面42A抵接。具体而言,在车辆用座椅20的朝前位置处,滚子52的外周面与对应于凸轮面42A的第一交点P1的部位抵接。即,滚子52相对于凸轮板42而于座椅后侧邻接配置。

并且,如图6所示,第一转动机构40具有被构成为拉簧的施力弹簧56。该施力弹簧56的一端部被卡止于轴50的上端侧,施力弹簧56的另一端部被卡止在座椅坐垫22上,从而成为通过施力弹簧56而使轴50(转动部件44)向座椅前侧(图6的箭头标记A方向侧)被施力的结构。由此,滚子52与凸轮面42A抵接的状态被维持,从而通过第一转动机构40而将座椅靠背24保持在第一直立位置上(参照图1)。而且构成为,在车辆用座椅20相对于地板部10而进行转动时,滚子52在凸轮面42A上进行滑动。另外,虽然上述的施力弹簧56被构成为拉簧,但施力弹簧56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施力弹簧56也可以被构成为扭簧。

此外设定为,在将车辆用座椅20转动至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图3的(3)的转动位置)时,滚子52的外周面与凸轮面42A的对应于第二交点P2(参照图4)的部位抵接。而且,如上文所述,从支承轴14的轴线AL2至凸轮面42A的距离被设定为,随着从第一交点P1趋向于第二交点P2而变大。因此,在车辆用座椅20从车辆用座椅20的朝前位置转动至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时,滚子52(即,轴50的下端部)通过凸轮面42A而被按压从而向座椅后侧进行位移。由此,转动部件44围绕轴线AL1而向转动方向一侧(图1以及图6的箭头标记B方向侧)转动,从而使座椅靠背24围绕轴线AL1而向座椅前侧转动。具体而言,座椅靠背24从第一直立位置起向座椅前侧立起,并转动至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处。而且,该座椅靠背24的位置被设为“第二直立位置”。

而且还设定为,在车辆用座椅20转动至朝后位置时,滚子52的外周面与凸轮面42A的对应于第三交点P3的部位抵接。而且,如上文所述,从支承轴14的轴线AL2至凸轮面42A为止的距离被设定为,随着从第二交点P2趋向于第三交点P3而变小。因此,在车辆用座椅20从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向朝后位置转动时,滚子52(即,轴50的下端部)沿着凸轮面42A而向座椅前侧进行位移。由此,转动部件44围绕轴线AL1而向转动方向另一侧(图1以及图6的箭头标记A方向侧)转动,从而使座椅靠背24围绕轴线AL1而向座椅后侧转动。具体而言,座椅靠背24从第二直立位置起向第一直立位置恢复。而且,车辆用座椅20进行转动时的座椅坐垫22的转动角度,以座椅靠背24与车辆用座椅20的周围的部件不发生干涉的方式而被适当设定。即,以座椅靠背24与车辆用座椅20的周围的部件不发生干涉的方式而形成凸轮板42的凸轮面42A。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以上述方式而构成的车辆用座椅20中,如图7(A)所示,在朝前位置处,座椅靠背24被配置在第一直立位置上。此外,在该状态下,第一转动机构40的滚子52的外周面被抵接在凸轮板42中的凸轮面42A的对应于第一交点P1(参照图4)的部位上。

而且,当在由锁止机构所实现的对于座椅坐垫22的转动限制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使车辆用座椅20从朝前位置向朝后位置转动时,车辆用座椅20经由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转动位置而向朝后位置转动。由此,第一转动机构40的滚子52的外周面在凸轮面42A上从凸轮面42A的对应于第一交点P1的部位朝向对应于第二交点P2(参照图4)的部位进行滑动。而且,在车辆用座椅20到达至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图7(B)所示的状态)时,滚子52的外周面将到达至凸轮面42A的对应于第二交点P2的部位处。

在此,在凸轮板42上,从支承轴14的轴线AL2至凸轮面42A为止的距离被设定为,从第一交点P1起随着趋向于第二交点P2而变大。因此,在车辆用座椅20从朝前位置转动至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时,滚子52(即,轴50的下端部)被凸轮面42A按压从而向座椅后侧进行位移。由此,转动部件44围绕轴线AL1而向转动方向一侧(图1以及图6所示的箭头标记B方向侧)进行转动,从而使座椅靠背24从第一直立位置(参照图7(B)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座椅靠背24)起向第二直立位置(参照图7(B)中以实线表示的座椅靠背24)转动(立起)。

而且,当车辆用座椅20从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起进一步转动而向朝后位置进行转动时,滚子52的外周面将在凸轮板42的凸轮面42A上从凸轮面42A的对应于第二交点P2的部位起朝向对应于第三交点P3(参照图4)的部位进行滑动。而且,在车辆用座椅20到达至朝后位置时,滚子52的外周面将到达至凸轮面42A的对应于第三交点P3的部位处。

在此,在凸轮板42上,从支承轴14的轴线AL2至凸轮面42A的距离被设定为,从第二交点P2起随着趋向于第三交点P3而变小。因此,在车辆用座椅20从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起向朝后位置进行转动时,滚子52(即,轴50的下端部)沿着凸轮面42A而向座椅前侧进行位移。由此,转动部件44围绕轴线AL1而向转动方向另一侧(图1以及图6所示的箭头标记A方向侧)进行转动,从而使座椅靠背24从第二直立位置(参照图7(C)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座椅靠背24)起向第一直立位置(参照图7(C)中以实线表示的座椅靠背24)进行转动。

以此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20,在车辆用座椅20相对于车辆V的地板部10而进行转动时,通过第一转动机构40而使座椅靠背24从第一直立位置起向座椅前侧进行转动(立起)从而被配置在第二直立位置上,并且从第二直立位置向座椅后侧进行转动。而且,以在车辆用座椅20的转动时座椅靠背24与车辆V的其他部件不发生干涉的方式来对座椅靠背24的转动角度进行设定。因此,能够在车辆用座椅20的转动时,对座椅靠背24与车辆V的其他的部件的干涉进行抑制。而且,由于在车辆用座椅20转动时,落座乘员无需对座椅靠背24与车辆V的其他部件的干涉进行确认,因此即使在落座乘员保持落座于车辆用座椅20上的状态下使车辆用座椅20进行转动,也能够抑制给落座乘员带来烦恼的情况。根据上文,能够在确保对于落座乘员的便利性的同时,在落座乘员保持落座的状态下使车辆用座椅20进行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凸轮板42上,从支承轴14的轴线AL2至凸轮面42A的距离以在第二交点P2处成为最大的方式而被设定。即,在车辆用座椅20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时,座椅靠背24被配置在第二直立位置上,并且座椅靠背24的自第一直立位置起的转动角度成为最大。由此,虽然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车辆中,在车辆用座椅20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时,座椅靠背24与车辆V的车门装饰物等的其他的部件之间的距离具有变小的倾向,但即使对于这种车辆V,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座椅靠背24与车门装饰物等的其他的部件之间的干涉。

此外,如上文所述,在车辆用座椅20转动时,通过使第一转动机构40的滚子52在凸轮面42A上进行滑动而使轴5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位移,从而使座椅靠背24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由此,通过适当设定凸轮板42的凸轮面42A的形状,从而能够较容易地对座椅靠背24的倾倒姿态进行变更。即,能够适当对应车辆用座椅20的周围的部件,而较容易地对车辆用座椅20的各转动位置处的座椅靠背24的倾倒姿态(转动角度)进行设定。

此外,座椅靠背经由倾斜机构26而被连结在转动部件44上。由此,在车辆用座椅20的通常使用时(转动以外时),通过对操作杆28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将座椅靠背24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直立位置而向座椅后侧倾倒的倾斜位置处。另外,在将座椅靠背24配置于倾斜位置时,在通过对操作杆28进行操作而解除了倾斜机构26相对于座椅靠背24的保持状态,从而使座椅靠背24返回至第一直立位置之后,使车辆用座椅20进行转动。此外,例如,也可以在通过电机等而以电动的方式使车辆用座椅20转动的情况下,利用该电机的驱动而自动解除倾斜机构26的保持状态,从而使座椅靠背24返回至第一直立位置之后,使车辆用座椅20进行转动。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8以及图9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60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0,除了以下所示的点以外,其余均被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20相同。

即,如图8所示,车辆用座椅60具有第二转动机构70。而且被构成为,在车辆用座椅60转动时,以与座椅靠背24的转动联动的方式,通过第二转动机构70而使头枕3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进行转动。以下,具体地进行说明。

车辆用座椅60具有对头枕3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62。该支承部件62在座椅侧面观察时在大致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此外,在支承部件62的下端部上一体形成有安装部64,安装部64相对于支承部件62而向座椅前侧突出。另一方面,在座椅靠背24的上端部的内部设置有以座椅宽度方向为轴向的连结轴66。而且,安装部6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被支承在连结轴66上。

此外,支承部件62的上端侧的部分从座椅靠背24向座椅上侧突出。而且,头枕30的下部被固定在支承部件62的上端侧的部分上。由此,头枕30通过支承部件62而被支承,并且被构成为,能够围绕连结轴66的轴而相对于座椅靠背24进行相对转动。

而且,在安装部64上,形成有用于对后文所述的联杆72进行连结的联杆连结部68。该联杆连结部68相对于安装部64而向座椅前侧突出,并且相对于连结轴66的轴线而被配置于座椅上侧。

第二转动机构70具有作为被形成为大致棒状的“联杆部件”的联杆72。该联杆72被配置于座椅靠背24的内部,并且在座椅侧面观察时沿着座椅靠背24而在大致座椅上下方向上延伸。详细而言,联杆72以在座椅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座椅上侧而向座椅后侧倾斜的方式而配置。联杆72的下端部72D(一端部)被配置于座椅坐垫22的内部,并且相对于作为座椅靠背24的转动中心的轴线AL1而被配置于座椅前侧。而且,联杆72的下端部72D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座椅坐垫22上。另一方面,联杆72的上端部72U(另一端部)以能够将座椅宽度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支承部件62的联杆连结部68的前端部(顶端部)上。即,联杆72的上端部72U被配置于支承部件62(具体而言为连结轴66)的座椅前侧,并且相对于连结轴66的轴线而被配置于座椅上侧。

而且,如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用座椅60从朝前位置转动至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使座椅靠背24从第一直立位置(图9的虚线所示的位置)起向座椅前侧转动从而被配置在第二直立位置(图9的实线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座椅靠背24的上端部(即,支承部件62的联杆连结部68以及联杆72的上端部72U)主要向座椅前侧进行位移。另一方面,由于联杆72的下端部72D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座椅坐垫22上,因此不会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以及座椅上下方向上进行位移。因此,联杆72能够以将下端部72D作为中心而向座椅前侧直立的方式进行转动,从而使联杆72的上端部72U相对于连结轴66而向座椅上侧进行相对位移。由此,支承部件62围绕连结轴66的轴而进行转动,从而使头枕3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向座椅后侧进行转动(从图9中以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起向以实线所示的状态进行转动)。其结果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将座椅靠背24从第一直立位置向第二直立位置进行配置时,对落座乘员的头部被头枕30向座椅前侧进行按压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在车辆用座椅60从朝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状态起向朝后位置进行转动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座椅靠背24从第二直立位置起向座椅后侧进行转动从而被配置在第一直立位置上。此时,座椅靠背24的上端部(即,支承部件62的联杆连结部68以及联杆72的上端部72U)主要向座椅后侧进行位移。另一方面,与上述相同,由于联杆72的下端部72D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座椅坐垫22上,因此不会在座椅前后方向以及座椅上下方向上进行位移。因此,联杆72以将下端部72D作为中心而向座椅后侧倾倒的方式进行转动,从而使联杆72的上端部72U相对于连结轴66而向座椅下侧进行相对位移。由此,支承部件62围绕连结轴66的轴而进行转动,从而使头枕3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向座椅前侧进行转动,并恢复至原来的位置。因此,在车辆用座椅20向朝后位置进行转动时,头枕30将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从而能够通过头枕30来对落座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承。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动机构70具有联杆72,能够通过联杆72来与座椅靠背24的转动联动,从而使头枕3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进行转动。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与座椅靠背24的转动联动,从而使头枕3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进行转动。

另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机构40被构成为包括转动部件44以及凸轮板42,并成为在车辆用座椅20转动时通过第一转动机构40而使座椅靠背24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的结构,但第一转动机构4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具备通过电机的驱动而使座椅靠背进行转动的所谓的电动倾斜机构的车辆用座椅中,也可以将该电动倾斜机构设为第一转动机构。在该情况下,车辆用座椅具备对电动倾斜机构的电机进行驱动的控制部和对车辆用座椅(座椅坐垫)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传感器。而且,在车辆用座椅转动时,控制部也可以根据从角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使电机工作,从而使座椅靠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此外,在将座椅靠背配置在倾斜位置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座椅靠背返回至第一直立位置之后使车辆用座椅转动,并在车辆用座椅的转动中使座椅靠背从第一直立位置向第二直立位置进行转动。此外,也可以在车辆用座椅的转动中使座椅靠背从倾斜位置向第二直立位置进行转动。

此外,虽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动机构70具备联杆72,并成为在座椅靠背24转动时,通过第二转动机构70而使头枕3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的结构,但第二转动机构7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二转动机构设为具有使连结轴66转动的电机的转动机构,并通过该电机的工作而使连结轴66转动,从而使头枕3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进行转动。在该情况下,与上述相同,也采用车辆用座椅60具备对第二转动机构的电机进行驱动的控制部和对车辆用座椅60(座椅坐垫22)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传感器的结构。而且,在车辆用座椅60转动时,控制部也可以根据从角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而使上述电机工作,从而使头枕30相对于座椅靠背24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进行转动。

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在俯视观察时将支承轴14的轴线AL2至凸轮面42A的距离设定为从第一交点P1起随着趋向于第二交点P2而变大,并在第二交点P2处成为最大,且从第二交点P2起随着趋向于第三交点P3而变小的方式,对凸轮板42(凸轮面42A)的形状进行了设定,但凸轮板42(凸轮面42A)的形状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即,也可以对应于车辆用座椅20、60的周围的部件来对凸轮板42(凸轮面42A)的形状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以延长座椅靠背24被配置在第二直立位置上的期间的方式来进行变更。

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将车辆用座椅20、60应用于所谓三排座椅的车辆V中,但也可以将车辆用座椅20、60应用于两排座椅的车辆中。

符号说明

10:地板部;

20:车辆用座椅;

22:座椅坐垫;

24:座椅靠背;

26:倾斜机构;

30:头枕;

40:第一转动机构;

42:凸轮板(凸轮部);

42A:凸轮面;

44:转动部件;

48:滑动部;

60:车辆用座椅;

62:支承部件;

70:第二转动机构;

72:联杆(联杆部件);

AD:自动驾驶辅助装置;

V:车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