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44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重要,机动车辆也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机动车辆的安全行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车辆成群结队在道路上行车时,前方车辆主要通过刹车提示后方车辆是否处于刹车状态,而后方车辆的驾驶员在白天主要通过目视方式识别前方车辆的轮廓。当晚上或者隧道内时,前方车辆会打开示宽灯,以便进行提示。另外,有的大货车会在后面贴反光标,当后方车辆的大灯照射时反光,从而提示后方车辆。

在白天行车时,由于视线较好,一般不会撞车。夜晚或隧道行车时,视线往往不佳,后方车辆就不容易注意到前方车辆,从而引起撞车事故。另外,即使前车尾部贴有反光标,但发射回来的光线一般为黄色光线,这种光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从而也容易引起撞车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该警示装置能向后方车辆提示前方车辆的轮廓,从而降低夜晚或隧道里发生撞车事故的概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该白色透明软管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而限位套(3)沿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机动车辆(1)固定;

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悬浮在水中;所述警示玻璃微壳(4)由空心微壳(4a)和荧光粉(4b)构成,该空心微壳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所述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所述荧光粉(4b)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案中的荧光粉(4b)未采用现有结构中常用的涂层结构,而是采用自由状态的粉体结构,并且将这些自由状态的荧光粉(4b)完全密闭地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这样就在荧光粉(4b)外面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保护壳体。并且,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缺点是制造相对复杂。并且,玻璃或石英结构强度高,而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这实际上形成一种微球结构,这样就能从整体上进一步使空心微壳(4a)具有非常高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从而能够很有效地保护内部的荧光粉(4b),可靠地将荧光粉与灰尘和雨水、外界液体隔开,从而防止荧光粉(4b)遇到灰尘后降低发光效率,并且避免荧光粉(4b)遇到雨水或者液体,进而防止荧光粉(4b)失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案中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其壁厚≤0.5mm,也有特别考虑,具体理由如下:1、空心微壳(4a)的结构为微球结构,结构强度非常高;2、空心微壳(4a)的尺寸小,这样就导致空心微壳(4a)的表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增大荧光粉(4b)与光线的接触面积,提高荧光粉(4b)的吸光效率;3、在玻璃球的制造工艺中,小尺寸的空心微壳(4a)反而比大尺寸的空心微壳(4a)更容易制造,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空心微壳(4a)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同时,空心微壳(4a)为白色透明圆球,表面粗糙度低,这样不仅便于荧光粉(4b)透过空心微壳(4a)吸收光能或者发出光线,而且空心微壳(4a)表面不易附着灰尘,这样又能进一步提高荧光粉(4b)吸收或者发出光线的效率。另外,空心微壳(4a)为白色透明圆球,而荧光粉(4b)为粉体结构,这两个技术特征有机配合,能使荧光粉(4b)从各个方向吸收光能;与传统的荧光粉涂层相比,本案中粉体结构的荧光粉吸收光能的效率大幅提高,两种结构形式吸收光能的方式具有实质性区别。

并且,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该白色透明软管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而限位套(3)沿所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机动车辆(1)固定。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悬浮在水中。上述结构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重要,具体理由如下:白色透明软管(2)具有如下所述的多重作用:a、标识汽车尾部的轮廓;b、充当警示玻璃微壳(4)的安装基础,若没有白色透明软管(2),则一颗颗小的警示玻璃微壳(4)无法装配在车辆上;c、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这样就使警示玻璃微壳(4)可以自由翻转,并沿警示玻璃微壳(4)的回形方向移动,这样一是能够在白天提高荧光粉(4b)吸收太阳光的效率,以便夜晚发光,二是便于夜晚实现动态提示的效果;d、白色透明软管(2)便于荧光粉(4b)吸收太阳光,并发出光线;e、白色透明软管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这样就能导致白色透明软管在一定幅度内晃动,并使白色透明软管内的警示玻璃微壳(4)晃动,自由移动的警示玻璃微壳(4)与晃动的白色透明软管(2)相结合,能有效改善夜间提示效果,大幅改善动态提示效果;另外,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能有效减少相邻的警示玻璃微壳(4)自由移动时碰撞和磨损,这样就能延长警示玻璃微壳(4)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警示玻璃微壳(4)损坏,从而保证本发明的正常使用,避免经常维修和更换。由上可知,本案中的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是特殊场合所做出的特殊技术措施,很好地改善了本发明的性能,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不容易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向后方车辆提示前方车辆的轮廓,以便降低夜晚或隧道里发生撞车事故的概率,进而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比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技术效果和实质性的区别。

作为本案重要的优化设计,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2)内分布有200-500个警示玻璃微壳(4)。

采用以上结构设计,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2)内分布有200-500个警示玻璃微壳(4),这一分布密度适中,既能防止密度过小而导致警示效果不佳,又能防止密度过大而导致亮度太大,从而造成驾驶员的视觉疲劳。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盖(5)和橡胶垫圈(8),其中第一密封盖(5)和第二密封盖(6)分别活套在所述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第一、二密封盖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垫圈(8)分别固定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处,这两个橡胶垫圈(8)贴合后,由所述第一、二密封盖罩住,并由第一、二密封盖压紧,从而实现密封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设计,能可靠地实现可拆卸连接,并能实现防漏。

作为优化设计,所述荧光粉(4b)的总体积占空心微壳(4a)内腔体积的1/3-2/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假若荧光粉(4b)的总体积过少,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位体积的荧光粉(4b)吸收光能和发光效率,但会影响总的发光量;相反地,假若荧光粉(4b)的总体积过多,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荧光粉(4b)总的发光量,保证能够整晚发光,但是荧光粉单位体积的吸收光能和发光效率也会大幅降低,这样又会降低荧光粉的利用率,从而变相地造成部分荧光粉浪费。另外,荧光粉(4b)的总体积过多,也会阻碍荧光粉(4b)在空心微壳(4a)内自由移动。

综上所述,荧光粉(4b)的总体积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案中所述荧光粉(4b)的总体积占空心微壳(4a)内腔体积的1/3-2/3,是经过反复权衡后作出的设计,很好地兼顾了单位体积荧光粉的吸收光能和发光效率以及总的发光量,有效地、兼容性地解决了相互矛盾的技术问题,可见这一设计不属于常规技术选择,也不容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

作为优化设计,所述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1mm,且空心微壳(4a)的壁厚为0.25mm,这样的外径和壁厚能有效地降低制造难度,并很好地兼顾结构强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向后方车辆提示前方车辆的轮廓,以便降低夜晚或隧道里发生撞车事故的概率,进而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比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技术效果和实质性的区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接头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警示玻璃微壳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警示玻璃微壳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警示玻璃微壳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1,机动车辆1可以为轿车、suv,也可以为货车。在机动车辆1的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这样就通过白色透明软管2标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

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盖5和橡胶垫圈8,其中第一密封盖5和第二密封盖6分别活套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第一、二密封盖螺纹连接。橡胶垫圈8分别固定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处,这两个橡胶垫圈8贴合后,由第一、二密封盖罩住,并由第一、二密封盖压紧,从而实现密封连接。

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2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白色透明软管2与限位套3内孔的单边间隙为3-8mm,这一参数设计非常重要,具有创造性,具体理由在于:若单边间隙过小,则白色透明软管2的晃动幅度过小,则动态警示效果不明显;若单边间隙过大,则白色透明软管2的晃动幅度会过大,这样动态警示效果太明显,反而容易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并且不能很准确地指示前方的机动车辆1外轮廓,反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进而导致“过犹不及”的不利影响。并且,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为2-5mm,并可优选为3或4mm,若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过小虽然光线的穿透力较强,但是结构强度较小;若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过大虽然光线的穿透力较小,但是结构强度较大,因此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需要适中。限位套3沿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限位套3的数目根据实际情况增减,以安装牢靠为限,且限位套3与机动车辆1粘接或通过磁铁固定。

如图1--4所示,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2内分布有200-500个警示玻璃微壳4,并可优选为300或400个警示玻璃微壳4。

警示玻璃微壳由空心微壳4a和荧光粉4b构成,该空心微壳4a为白色透明圆球,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空心微壳4a的外径为0.5-1.5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0.8、1mm、1.2和1.4mm。空心微壳4a的壁厚≤0.5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0.1、0.25、0.35和0.45mm。荧光粉4b(附图中为示意图)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空心微壳4a未损坏状态下,荧光粉4b不能漏到空心微壳4a外面。荧光粉4b的总体积占空心微壳4a内腔体积的1/3-2/3,并可以进一步优选为2/5、1/2或者3/5。需要说明的是,荧光粉4b通过外购得到,其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且荧光粉4b的发射波长为400-700纳米,其中发射波长为500-560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绿光,发射波长为605-700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红光,发射波长为580-595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黄光。并且,绿光容易被人眼接受,也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故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发射波长为500-560纳米的荧光粉。当然,也可以将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粉混在一起。

实施例2

参照图5、6,并结合图1--4,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1,机动车辆1可以为轿车、suv,也可以为货车。在机动车辆1的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这样就通过白色透明软管2标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

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盖5和橡胶垫圈8,其中第一密封盖5和第二密封盖6分别活套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第一、二密封盖螺纹连接。橡胶垫圈8分别固定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处,这两个橡胶垫圈8贴合后,由第一、二密封盖罩住,并由第一、二密封盖压紧,从而实现密封连接。

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2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白色透明软管2与限位套3内孔的单边间隙为3-8mm,这一参数设计非常重要,具有创造性,具体理由在于:若单边间隙过小,则白色透明软管2的晃动幅度过小,则动态警示效果不明显;若单边间隙过大,则白色透明软管2的晃动幅度会过大,这样动态警示效果太明显,反而容易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并且不能很准确地指示前方的机动车辆1外轮廓,反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进而导致“过犹不及”的不利影响。并且,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为2-5mm,并可优选为3或4mm,若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过小虽然光线的穿透力较强,但是结构强度较小;若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过大虽然光线的穿透力较小,但是结构强度较大,因此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需要适中。限位套3沿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限位套3的数目根据实际情况增减,以安装牢靠为限,且限位套3与机动车辆1粘接或通过磁铁固定。

参照图5、6,并结合图1--4,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2内分布有200-500个警示玻璃微壳4,并可优选为300或400个警示玻璃微壳4。

警示玻璃微壳由空心微壳4a和荧光粉4b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空心微壳4a采用白色透明的椭圆形结构,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不仅比圆球更容易制造,而且椭圆形球体让荧光粉能更好地吸收光能。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空心微壳4a的长边为0.5-1.5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0.8、1mm、1.2和1.4mm。空心微壳4a的短边为0.5-1mm。空心微壳4a的壁厚≤0.5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0.1、0.25、0.35和0.45mm。空心微壳4a的壁厚≤0.5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0.1、0.25、0.35和0.45mm。荧光粉4b(附图中为示意图)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空心微壳4a未损坏状态下,荧光粉4b不能漏到空心微壳4a外面。荧光粉4b的总体积占空心微壳4a内腔体积的1/3-2/3,并可以进一步优选为2/5、1/2或者3/5。需要说明的是,荧光粉4b通过外购得到,其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且荧光粉4b的发射波长为400-700纳米,其中发射波长为500-560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绿光,发射波长为605-700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红光,发射波长为580-595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黄光。并且,绿光容易被人眼接受,也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故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发射波长为500-560纳米的荧光粉。当然,也可以将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粉混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荧光粉为粉体结构,并封装在椭圆形微球结构的空心微壳内,这种结构形式就能很好地保护荧光粉,不仅能有效防止荧光粉失效,而且还能使荧光粉最大程度地吸收光能和发出可见光;另外,空心微壳采用椭圆形结构,不仅比圆球更容易制造,而且椭圆形球体让荧光粉能更好地吸收光能。

实施例3

参照图7、8,并结合图1--4,一种机动车辆提示后方车辆安全行车警示装置,包括机动车辆1,机动车辆1可以为轿车、suv,也可以为货车。在机动车辆1的尾部沿外轮廓设有一根回形的白色透明软管2,这样就通过白色透明软管2标记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

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通过接头组件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且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满水。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盖5和橡胶垫圈8,其中第一密封盖5和第二密封盖6分别活套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第一、二密封盖螺纹连接。橡胶垫圈8分别固定在白色透明软管2的两端口处,这两个橡胶垫圈8贴合后,由第一、二密封盖罩住,并由第一、二密封盖压紧,从而实现密封连接。

白色透明软管2外套有一组限位套3,该白色透明软管2与限位套3间隙配合。白色透明软管2与限位套3内孔的单边间隙为3-8mm,这一参数设计非常重要,具有创造性,具体理由在于:若单边间隙过小,则白色透明软管2的晃动幅度过小,则动态警示效果不明显;若单边间隙过大,则白色透明软管2的晃动幅度会过大,这样动态警示效果太明显,反而容易导致驾驶员视觉疲劳,并且不能很准确地指示前方的机动车辆1外轮廓,反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进而导致“过犹不及”的不利影响。并且,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为2-5mm,并可优选为3或4mm,若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过小虽然光线的穿透力较强,但是结构强度较小;若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过大虽然光线的穿透力较小,但是结构强度较大,因此白色透明软管2的壁厚需要适中。限位套3沿机动车辆1尾部的外轮廓设置,限位套3的数目根据实际情况增减,以安装牢靠为限,且限位套3与机动车辆1粘接或通过磁铁固定。

参照图7、8,并结合图1--4,白色透明软管2内装有警示玻璃微壳4,该警示玻璃微壳4悬浮在水中。每一米长的白色透明软管2内分布有200-500个警示玻璃微壳4,并可优选为300或400个警示玻璃微壳4。

警示玻璃微壳由空心微壳4a和荧光粉4b构成,本实施例中,空心微壳4a为白色透明的正四面体结构,该空心微壳4a由玻璃或石英制成。空心微壳4a的壁厚≤0.5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0.1、0.25、0.35和0.45mm。并且,空心微壳4a的边长为0.5-1.5mm。在本实施例中,空心微壳4a采用正四面体结构,虽然制造时要比制造圆球难度稍大,但是光能透过空心微壳4a后,会在空心微壳4a内折射,这样不用转动空心微壳4a也能有效提高荧光粉吸收光能的效率。

荧光粉4b(附图中为示意图)为粉体结构,并密闭封装在空心微壳4a内,空心微壳4a未损坏状态下,荧光粉4b不能漏到空心微壳4a外面。荧光粉4b的总体积占空心微壳4a内腔体积的1/3-2/3,并可以进一步优选为2/5、1/2或者3/5。需要说明的是,荧光粉4b通过外购得到,其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且荧光粉4b的发射波长为400-700纳米,其中发射波长为500-560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绿光,发射波长为605-700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红光,发射波长为580-595纳米的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为黄光。并且,绿光容易被人眼接受,也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故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发射波长为500-560纳米的荧光粉。当然,也可以将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粉混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荧光粉为粉体结构,并封装在空心微壳内,这种结构形式就能很好地保护荧光粉,不仅能有效防止荧光粉失效,而且还能使荧光粉最大程度地吸收光能和发出可见光;另外,本实施例中空心微壳4a采用正四面体结构,虽然制造时要比制造圆球难度稍大,但是光能透过空心微壳4a后,会在空心微壳4a内折射,这样不用转动空心微壳4a也能有效提高荧光粉吸收光能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