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座椅后移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326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及其座椅后移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座椅后移平台。



背景技术:

客车发生前部碰撞事故时,客车前部受到撞击,由于车辆前悬架部分结构相对客车前部结构较强,车辆前悬架结构刚性大碰撞一般不会较大变形,从而驾驶区结构受挤压易发生较严重变形,使车辆部件侵入司机生存空间,造成对驾驶员伤害甚至导致驾驶员死亡。车辆前部结构设计要以保护驾驶员及乘员的生命安全是车辆被动安全设计的目标,首先保证人员生存空间。当前客车前部结构强度弱,不满足高速碰撞保障驾驶员生存空间。

某些车辆对客车前部结构进行加强,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6114295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座椅平台及使用该座椅平台的车辆,座椅平台包括前后延伸的支撑件,支撑件的后侧设置有座椅基座,支撑件包括前后延伸的平行设置的主梁,及穿设在主梁间使主梁固定的横撑,在车辆受碰撞时,前车架会首先受到外部的撞击,撞击力传递给主梁和后部的座椅基座,由于座椅基座与主梁固定在一起,则座椅基座与主梁会一起向后移动,这样驾驶员的生存空间基本没有变化,该后移式座椅对驾驶区进行了加强且座椅能够后移,保证驾驶员的安全,但是由于仅仅依靠主梁自身的强度来保证在碰撞过程不变形,其强度不够,在碰撞时容易导致主梁弯曲变形,进而导致座椅基座与主梁前端的距离减小,危及驾驶员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后移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后移式座椅的主梁强度较差,容易受撞后弯曲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座椅后移平台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座椅后移平台的技术方案是:

座椅后移平台,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移纵梁,座椅后移平台还包括平行设置在后移纵梁的后端左右两侧的辅助纵梁,辅助纵梁和后移纵梁之间设置有传力斜撑。

后移纵梁与辅助纵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座椅基座的座椅支撑板。

座椅后移平台包括设置在后移纵梁上的横撑,横撑包括连接在辅助纵梁后端和后移纵梁后端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横梁。

横撑还包括中横梁,斜撑的后端和辅助纵梁的前端均连接在中横梁上。

横撑还包括设置在后移纵梁上位于后移纵梁与斜撑的前端的连接处的相应位置处的前横梁。

本实用新型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包括车架主体和座椅后移平台,座椅后移平台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移纵梁,座椅后移平台还包括平行设置在后移纵梁的后端左右两侧的辅助纵梁,辅助纵梁和后移纵梁之间设置有传力斜撑。

后移纵梁与辅助纵梁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座椅基座的座椅支撑板。

座椅后移平台包括设置在后移纵梁上的横撑,横撑包括连接在辅助纵梁后端和后移纵梁后端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横梁。

横撑还包括中横梁,斜撑的后端和辅助纵梁的前端均连接在中横梁上。

横撑还包括设置在后移纵梁上位于后移纵梁与斜撑的前端的连接处的相应位置处的前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座椅后移平台,包括平行设置在后移纵梁的后端左右两侧的辅助纵梁,辅助纵梁和后移纵梁之间设置有传力斜撑,由此可保证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座椅后移结构的主梁受到撞击力的作用会整体后移,此时,斜撑的设置将主梁所受的撞击力分散,保证了座椅后移平台的整体强度,使主梁不会发生完全变形,保证了整体的强度,结构比较紧凑,加工工艺简单,增加重量较少,减低了生产难度及车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后移平台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未装配座椅基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后移平台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该座椅后移平台包括两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对称设置的后移纵梁1,后移纵梁1为高强度钢材料的型材,是车辆碰撞时主要的碰撞传力路径,采用型材相比板材拼焊结构的强度要高。两个后移纵梁1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架主体固定连接的横撑,横撑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把两根平行设置的主纵梁连接成楼梯状的结构,座椅后移平台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后移纵梁1的左右两侧的传力斜撑9,传力斜撑9的前端部连接在后移纵梁1上,后端部连接在位于后移纵梁1后端左右两侧的辅助纵梁2的前端部上,辅助纵梁2的延伸方向与后移纵梁1的延伸方向一致,横撑包括用于支撑在后移纵梁与两个传力斜撑9的前端部的连接处的相应位置的前横梁6。横撑还包括设置在辅助纵梁2后端部的用于将辅助纵梁2与后移纵梁固连的后横梁4,及设置在辅助纵梁2前端部的用于将辅助纵梁2的前端部与后移纵梁固定的中横梁5。在后移纵梁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将座椅后移平台连接至车架主体上的侧横梁3。在车辆受撞击时,撞击力通过传力斜撑9一方面使碰撞时的作用力由后移纵梁1分散给辅助纵梁2,另一方面通过传力斜撑9使侧横梁3上位于两个传力斜撑9之间的部分不会发生变形,而连接车架主体的一端会线发生变形,从而在较强碰撞产生时,侧横梁3连接车架主体的一端先变形,使座椅后移平台能够整体后移。

在后移纵梁1和辅助纵梁2之间设置有座椅支撑板7,座椅基座8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椅支撑板7上,当座椅后移平台整体后移时,后移纵梁1会带动座椅支撑板7和座椅基座8向后移动。

座椅后移平台在前端受到较强碰撞时,后移纵梁1受到碰撞力作用,碰撞力沿后移纵梁1向后传递,横梁受到弯曲力矩,连接车架主体的一端先发生弯曲变形或焊缝撕裂,由于后移纵梁1在传力斜撑9及辅助纵梁2的加固下整体刚度较大,在碰撞中自身不会发生变形,侧横撑发生弯曲变形使后移纵梁1整体后移,带动座椅基座8一起后移,从而增加了碰撞时驾驶员的生存空间,提高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辅助纵梁,直接将传力斜撑连接至后横梁上实现加固;传力斜撑与连接两个传力斜撑的前横梁与中横梁构成的梯形结构可以由三角形结构代替;传力斜撑可设置前后间隔设置的多个;座椅基座可直接安装在后移纵梁上;可不设置中横梁,直接将斜撑与辅助纵梁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包括车架主体和设置在车架主体上的座椅后移平台,所述座椅后移平台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座椅后移平台的实施例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