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685发布日期:2019-08-23 22:4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盘线束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

但是,现有的逆变器线束固定结构没有设置解锁装置,不能防止扎带从固定柱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不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现场要求,扎紧各式不同的管线路,不能防止其随着车辆晃动而发生脱落的情况,没有设置限位螺栓,不能防止限位螺栓在固定装置表面晃动,影响其固定性,没有设置插销,不能将扎带固定在固定柱内部,不能避免扎带从固定柱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不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扎带的损坏情况和现场工作情况更换扎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置解锁装置,不能防止扎带从固定柱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不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现场要求,扎紧各式不同的管线路,不能防止其随着车辆晃动而发生脱落的情况,没有设置限位螺栓,不能防止限位螺栓在固定装置表面晃动,影响其固定性,没有设置插销,不能将扎带固定在固定柱内部,不能避免扎带从固定柱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不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扎带的损坏情况和现场工作情况更换扎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装置和车架总成,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柱,所述底座位于车架总成的内侧上下表面,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底座和车架总成之间贯穿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固定柱的侧表面连接有扎带,所述扎带的上方位于固定柱的表面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部设置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四周位于开口槽的内部位置处均匀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解锁装置,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扎带和固定柱之间连接有插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均匀设置在车架总成的内部上下表面,所述固定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线束,所述线束的一侧位于车架总成的外侧表面位置处连接有电瓶箱,所述车架总成和电瓶箱之间连接有电瓶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扎带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扎带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柱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固定柱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插销位于第三连接孔内部,且插销的另一侧位于固定柱的外侧表面位置处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插销均同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相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拔杆,所述拔杆设置在固定柱的外侧上方,所述拔杆的下表面贯穿固定柱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销杆,所述第一销杆的另一侧贯穿固定柱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卡舌,所述第二卡舌与第一腔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卡舌与卡槽相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第二腔体的内侧表面,所述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销杆,所述第二销杆的另一侧贯穿固定柱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第三卡舌,所述第三卡舌的内侧表面与第二腔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表面位于固定柱的两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车架总成的表面位于第一连接孔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限位螺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螺栓包括螺帽、螺杆和卡舌,所述螺帽位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螺帽的下方贯穿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侧面位于车架总成的下方外部表面处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下侧面均开设有导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贯穿螺杆的表面设置有卡舌,所述卡舌的两侧位于导槽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卡舌的内侧表面与凹槽的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了解锁装置,通过和自锁装置的配合可以保证扎带的安装稳定性,从而能防止扎带从固定柱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现场要求,扎紧各式不同的管线路,使其固定在车架总成内部,防止其随着车辆晃动而发生脱落的情况。

2、设置了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上的第一卡舌在孔壁的挤压下会缩回凹槽内部,并在到达孔外时,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回复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从而锁死固定装置和车架总成的位置,并且,限位螺栓和固定装置之间连接有橡胶垫块,可以增加限位螺栓与固定装置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防止限位螺栓在固定装置表面晃动,影响其固定性,并且可以使螺帽和第一卡舌分别抵死接触表面,从而提高了限位螺栓的固定效果。

3、设置了插销,扎带通过插销固定在固定柱的内部,插销穿过固定柱两端开设的第三连接孔,并穿过连接槽内部扎带上的第二连接孔,从而能将扎带固定在固定柱内部,最后将插销的另一侧与固定螺母锁死,从而可以避免扎带从固定柱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扎带的损坏情况和现场工作情况更换扎带,从而能将线束更合理更符合工艺规范的固定在车架总成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中限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装置;2、限位螺栓;201、螺帽;202、螺杆;203、卡舌;204、第一弹簧;205、凹槽;206、导槽;207、限位销;3、插销;301、固定螺母;4、底座;401、第一连接孔;402、橡胶垫块;5、扎带;501、第二连接孔;502、卡槽;6、固定柱;601、开口槽;602、第一腔体;603、第二腔体;604、连接槽;605、第三连接孔;7、解锁装置;701、拔杆;702、第一销杆;703、第二卡舌;704、第二弹簧;8、自锁装置;801、导向槽;802、第二销杆;803、第三卡舌;804、第三弹簧;9、车架总成;901、第四连接孔;10、线束;11、电瓶支架;12、电瓶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用逆变器线束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装置1和车架总成9,固定装置1包括底座4和固定柱6,底座4位于车架总成9的内侧上下表面,底座4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固定柱6,底座4和车架总成9之间贯穿连接有限位螺栓2,固定柱6的侧表面连接有扎带5,扎带5的上方位于固定柱6的表面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槽601,开口槽601的内部设置开设有第一腔体602,第一腔体602的四周位于开口槽601的内部位置处均匀开设有第二腔体603,第一腔体602的内部设置有解锁装置7,第二腔体603的内部设置有自锁装置8,扎带5和固定柱6之间连接有插销3。

为了能将线束10约束在车架总成9的内部,固定装置1均匀设置在车架总成9的内部上下表面,固定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线束10,线束10的一侧位于车架总成9的外侧表面位置处连接有电瓶箱12,车架总成9和电瓶箱12之间连接有电瓶支架11,扎带5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01,扎带5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卡槽502,固定柱6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三连接孔605,固定柱6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604,插销3位于第三连接孔605内部,且插销3的另一侧位于固定柱6的外侧表面位置处连接有固定螺母301,插销3均同第二连接孔501和第三连接孔605相嵌。

为了防止扎带5从固定柱6内部脱落,解锁装置7包括拔杆701,拔杆701设置在固定柱6的外侧上方,拔杆701的下表面贯穿固定柱6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销杆702,第一销杆702的另一侧贯穿固定柱6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卡舌703,第二卡舌703与第一腔体60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04,第二卡舌703与卡槽502相嵌,自锁装置8包括导向槽801,导向槽801设置在第二腔体603的内侧表面,导向槽8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销杆802,第二销杆802的另一侧贯穿固定柱6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第三卡舌803,第三卡舌803的内侧表面与第二腔体60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04。

为了能将固定装置1安装在车架总成9上,底座4的表面位于固定柱6的两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01,车架总成9的表面位于第一连接孔401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第四连接孔901,限位螺栓2和底座4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402,限位螺栓2包括螺帽201、螺杆202和卡舌203,螺帽201位于底座4的上表面,螺帽201的下方贯穿底座4的上表面连接有螺杆202,螺杆202的侧面位于车架总成9的下方外部表面处均匀开设有凹槽205,凹槽205的上下侧面均开设有导槽206,凹槽205的内部贯穿螺杆202的表面设置有卡舌203,卡舌203的两侧位于导槽206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限位销207,卡舌203的内侧表面与凹槽205的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0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扎带5插入固定柱6上的开口槽601内部时,开口槽601内壁上的解锁装置7上的第二卡舌703和自锁装置8上的第三卡舌803,会卡入扎带5表面均匀开设的卡槽502内部,从而起到固定作用,当扎带5插入或者拔出时,因为自锁装置8上的第三卡舌803的特殊形状,只需施加一定的拉力即可使第三卡舌803缩入第二腔体603内部,从而解除锁定作用,但是解锁装置7上的第二卡舌703需要人力拔动拔杆701,使第二卡舌703缩入第一腔体602内部,方可解除锁定,从而在扎带5和固定柱6的连接处起到了固定作用,避免扎带5从固定柱6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将线束10固定在固定装置1上,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线束10从固定装置1上扎带5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扎带5通过插销3固定在固定柱6的内部,插销3穿过固定柱6两端开设的第三连接孔605,并穿过连接槽604内部扎带5上的第二连接孔501,从而能将扎带5固定在固定柱6内部,最后将插销3的另一侧与固定螺母301锁死,从而可以避免扎带5从固定柱6内部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扎带5的损坏情况和现场工作情况更换扎带5,从而能将线束10更合理更符合工艺规范的固定在车架总成9的内部;同时,固定装置1与车架总成9之间连接采用了限位螺栓2,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安装固定装置1的技术难度,方便工作人员快速有效的将固定装置1安装在车架总成9的表面,从而提高了现场生产效率,其中,工作人员只需将固定装置1中的底座4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车架总成9上的第四连接孔901对齐,使用限位螺栓2穿过,限位螺栓2上的第一卡舌203在孔壁的挤压下会缩回凹槽205内部,并在到达孔外时,在第一弹簧204的弹性回复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从而锁死固定装置1和车架总成9的位置,并且,限位螺栓2和固定装置1之间连接有橡胶垫块402,可以增加限位螺栓2与固定装置1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防止限位螺栓2在固定装置1表面晃动,影响其固定性,并且可以使螺帽201和第一卡舌203分别抵死接触表面,从而提高了限位螺栓2的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