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87391发布日期:2020-01-24 13:4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支撑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前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前轴多采用工字轴轴体,工字轴为整体模锻成形,断面呈“工”字型,故称“工字轴”。工字轴与前钢板弹簧座锻造成一体,为避免与发动机油底壳干涉,中部有向下落差。工字轴材料一般选用cr钢并经调制处理,设计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会尽量减轻质量。前轴总成除了承受汽车的重量外,还承受地面和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制动力、侧向力以及侧向力所引起的弯矩等。

现有的车辆工字前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工字钢轴体抗弯、抗扭力不够强,在紧急情况下会因工字钢轴体变形,而至车辆失控发生车祸,导至生命财产损失;现行工艺采用模锻成形制做,工艺繁杂,不能根据客户要求灵活调整轴体长度,且工前前轴质量较大,不适合未来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轴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管坯通过成形工艺制造空心前轴主体并组装前轴左右臂,制造工艺简单、模具容易实现标准化、换型快、生产工序少、前轴重量轻、成本低,且强度高。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汽车前轴,包括前轴本体(3)、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钢板面(2)、重合部分(5),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分别连接于前轴本体(3)两端,钢板面(2)焊接在前轴本体(3)两端上部,所述前轴本体(3)为中空结构,前轴本体(3)两侧向内凹陷,前轴本体(3)中段横截面中空部分凹陷呈工字形。

所述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端部位于前轴本体(3)两端内,形成重合部分(5)。

所述前轴本体(3)中部凹陷位置从前轴本体(3)中间位置开始,至重合部分(5)向中轴一侧的任意位置,所述前轴本体(3)的凹陷部分中面对称。

所述前轴本体(3)轴臂厚度为0.5~3厘米。

所述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中面对称。

所述重合部分(5)可直接边缘紧密焊接。

所述重合部分(5)还可以通过固定栓连接,固定栓穿过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及前轴本体(3),重合部分边缘紧密焊接。

所述重合部分(5)还可以通过卡紧连接::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在前轴主体(3)内部分各有一个内凹的孔洞,前轴本体(3)管壁与孔洞重叠部位向内凹陷卡紧左右臂,重合部分(5)边缘紧密焊接。

所述重合部分(5)截面为圆形、椭圆、半圆、梯形或方形,且为实心。

该汽车前轴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管料切成要求尺寸的的定尺管坯,,该尺寸根据前轴产品图确定,具体尺寸为1.3-2.5米;

(2)将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坯连接,置于管坯两端内,形成重合部分;

(3)密封焊接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胚重合部分,制备为半成品前轴;

(4)将步骤3半成品前轴加热到850-950℃,并将前轴本体管坯向内挤压呈工字形;

(5)在前轴本体两端上部焊接钢板面;

(6)将步骤5产品经840-870度焠火后油冷,550-630度回火空冷,冷却后打磨即为汽车前轴。

所述步骤3可替换为固定栓连接:固定栓穿过前轴左臂、前轴右臂及前轴本体,并密封焊接边缘。

所述步骤3可替换为卡紧连接:前轴左臂、右臂在前轴主体内部分各向内凹陷一个孔洞,前轴本体管壁与孔洞重叠部位向内凹陷卡紧左右臂,并密封焊接左右臂与前轴本体连接边缘。

所述管坯为管坯为40cr或20cr钢管;

所述管坯为中空结构,厚度为0.5~3厘米。

所述管坯为中空圆形、椭圆、半圆、梯形、方形的一种。

所述固定栓截面为圆形、椭圆、半圆、梯形、方形的一种。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前轴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模具容易实现标准化、换型快、换型费用低、生产准备时间短、生产工序少、前轴重量轻、成本低,且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前轴结构示意图。

图2:前轴俯视图。

图3:管坯示意图。

图4:前轴本体中段截面图。

图5:重合部分截面图,左图为直接焊接方式截面图,中间为固定栓连接方式截面图,右图为卡紧连接方式截面图。

标号说明:前轴左臂1,钢板面2,前轴本体3,前轴右臂4,重合部分5。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以圆形管坯示意,使用其它类型管坯产品与圆形管坯产品结构相同,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前轴,包括前轴本体(3)、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钢板面(2)、重合部分(5),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分别连接于前轴本体(3)两端,钢板面(2)焊接在前轴本体(3)两端上部,所述前轴本体(3)为中空结构,前轴本体(3)两侧向内凹陷,前轴本体(3)中段横截面中空部分凹陷呈工字形。

所述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部位于前轴本体(3)两端内,形成重合部分(5)。

所述前轴本体(3)中部凹陷位置从前轴本体(3)中间位置开始,至重合部分(5)向中轴一侧的任意位置,所述前轴本体(3)的凹陷部分中面对称。

所述前轴本体(3)轴臂厚度为0.5~3厘米。

所述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中面对称。

所述重合部分(5)可直接边缘紧密焊接。

所述重合部分(5)还可以通过固定栓连接:固定栓穿过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及前轴本体(3),重合部分边缘紧密焊接。

所述重合部分(5)还可以通过卡紧连接:前轴左臂(1)、前轴右臂(4)在前轴主体(3)内部分各有一个内凹的孔洞,前轴本体(3)管壁与孔洞重叠部位向内凹陷卡紧左右臂,重合部分(5)边缘紧密焊接。

所述重合部分(5)截面为圆形、椭圆、半圆、梯形或方形,且为实心。

该汽车前轴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管料切成要求尺寸的的定尺管坯,,该尺寸根据前轴产品图确定,具体尺寸为1.3-2.5米;

(2)将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坯连接,置于管坯两端内,形成重合部分;

(3)密封焊接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胚重合部分,制备为半成品前轴;

(4)将步骤3半成品前轴加热到850-950℃,并将前轴本体管坯向内挤压呈工字形;

(5)在前轴本体两端上部焊接钢板面;

(6)将步骤5产品经840-870度焠火后油冷,550-630度回火空冷,冷却后打磨即为汽车前轴。

所述步骤3可替换为固定栓连接:固定栓穿过前轴左臂、前轴右臂及前轴本体,并密封焊接边缘。

所述步骤3可替换为卡紧连接::前轴左臂、右臂在前轴主体内部分各向内凹陷一个孔洞,前轴本体管壁与孔洞重叠部位向内凹陷卡紧左右臂,并密封焊接左右臂与前轴本体连接边缘。

所述管坯为管坯为40cr或20cr钢管;

所述管坯为中空结构,厚度为0.5~3厘米。

所述管坯为中空圆形、椭圆、半圆、梯形、方形的一种。

所述固定栓截面为圆形、椭圆、半圆、梯形、方形的一种。

实施例2

改变实施例1中制备方法参数,具体方法如下:

(1)以管壁厚度为0.5厘米40cr钢圆形管为原料切为1.3米管坯;

(2)将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坯连接,置于管坯两端内形成重合部分;

(3)通过固定栓连接重合部分,固定栓穿过前轴左臂、前轴右臂及前轴本体管坯,并密封焊接边缘;

(4)将步骤3半成品前轴加热到850℃,并将前轴本体管坯中间1/3长度向内挤压呈工字形;

(5)在前轴本体两端上部焊接钢板面;

(6)将步骤5产品经850度焠火后油冷,550度回火空冷,冷却后打磨即为汽车前轴。

实施例3

(1)以管壁厚度为1厘米40cr钢椭圆管为原料切为1.6米管坯;

(2)将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坯连接,置于管坯两端内形成重合部分;

(3)通过固定栓连接重合部分,固定栓穿过前轴左臂、前轴右臂及前轴本体管坯,并密封焊接边缘;

(4)将步骤3半成品前轴加热到900℃,并将前轴本体管坯中间1/2长度向内挤压呈工字形;

(5)在前轴本体两端上部焊接钢板面;

(6)将步骤5产品经840度焠火后油冷,570度回火空冷,冷却后打磨即为汽车前轴。

实施例4

(1)以管壁厚度为1.5厘米20cr钢半圆管为原料切为1.9米管坯;

(2)将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坯连接,置于管坯两端内;

(3)密封焊接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胚,制备为半成品前轴;

(4)将步骤3半成品前轴加热到900℃,并将前轴本体管坯中间1/2长度向内挤压呈工字形;

(5)在前轴本体两端上部焊接钢板面;

(6)将步骤5产品经850度焠火后油冷,590度回火空冷,冷却后打磨即为汽车前轴。

实施例5

(1)以管壁厚度为2.5厘米20cr钢梯形管为原料切为2.2米管坯;

(2)将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坯连接,置于管坯两端内;

(3)前轴左臂、右臂在前轴主体内部分各贯穿一个孔洞,前轴本体管臂与孔洞重合部位向内凹陷卡紧左右臂,并密封焊接左右臂与前轴本体连接边缘。

(4)将步骤3半成品前轴加热到850℃,并将前轴本体管坯中间3/4长度向内挤压呈工字形;

(5)在前轴本体两端上部焊接钢板面;

(6)将步骤5产品经860度焠火后油冷,610度回火空冷,冷却后打磨即为汽车前轴。

实施例6

(1)以管壁厚度为3厘米20cr钢方形管为原料切为2.5米管坯;

(2)将前轴右臂、前轴左臂与管坯连接,置于管坯两端内;

(3)前轴左臂、右臂在前轴主体内部分各贯穿一个孔洞,前轴本体管臂与孔洞重合部位向内凹陷卡紧左右臂,并密封焊接左右臂与前轴本体连接边缘。

(5)将步骤4半成品前轴加热到950℃,并将前轴本体管坯中间所有中空部分向内挤压呈工字形;

(7)在前轴本体两端上部焊接钢板面;

(6)将步骤5产品经860度焠火后油冷,630度回火空冷,冷却后打磨即为汽车前轴。

以实施例2-6中相同材质,用普通技术分别制备实心工字前轴做为对比2-6,每个对比前轴及实施例样品分别制备5条,且对比前轴2-6与实施例2-6样品重量分别对应相同。

以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试验,检测前轴的性能,其结果如下:

(1)对比2平均80.65万次不变形,实施例2样品平均95.67万次不变形。

(2)对比3平均83.46万次不变形,实施例3样品平均98.88万次不变形。

(3)对比4平均86.89万次不变形,实施例4样品平均99.58万次不变形。

(4)对比5平均88.12万次不变形,实施例5样品平均103.62万次不变形。

(5)对比6平均90.26万次不变形,实施例6样品平均105.65万次不变形。

通过以上对比试验可知实施例样品明显优于对比样品,具有突出而显著的进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