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封机构的旋转泵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40380阅读:来源:国知局
安装在增压阀17中的螺线管线圈断电时,增压阀17打开。或者,螺线管线圈通电,增压阀17关闭。增压阀18同样如此。
[0035]致动器50还包括液压线路B,该液压线路B作为减压路径在增压阀17和轮缸14的接合部与压力控制储液器20之间以及在增压阀18和轮缸15的接合部与压力控制储液器20之间延伸。该液压线路B配备有减压阀21和22。
[0036]液压线路B中安装有减压阀21和22,该减压阀21和22均由常闭双位电磁阀实现以控制制动液压压力(即,施加至轮缸14或15的制动流体的压力)的减小。具体地,当断电时,减压阀21和22关闭。当通电时,减压阀21和22打开。
[0037]致动器50还包括液压线路C,该液压线路C作为再循环路径在压力控制储液器20与液压线路A之间延伸。液压线路C配备有自吸式齿轮泵19,该自吸式齿轮泵19由电动马达60驱动以将制动流体从压力控制储液器20中吸出并且将其供给至主缸13或轮缸14和15。
[0038]致动器50还包括液压线路D,该液压线路D作为副液压线路在压力控制储液器20与主缸13之间延伸。在诸如牵引力控制模式或电子稳定性控制模式(即,侧向滑动控制模式)之类的运动控制模式下,齿轮泵19用于将制动流体从主缸13中通过液压线路D吸出并且将其通过液压线路A输出至轮缸14和15中所需的一者以增大其中一个目标车轮的W/C压力。
[0039]如已经描述的,第二液压回路50b在结构上与第一液压回路50a大致相同。具体地,第二液压回路50b配备有差压控制阀36、增压阀37和38、减压阀41和42、压力控制储液器40和齿轮泵39。差压控制阀36对应于差压控制阀16。增压阀37和38对应于增压阀17和18。减压阀41和42对应于减压阀21和22。压力控制储液器40对应于压力控制储液器20。齿轮泵39对应于齿轮泵19。第二液压回路50b还包括对应于液压线路A、B、C和D的液压线路E、F、G和H。制动设备I具有上述的液压系统。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旋转泵送装置配备有用作旋转泵的齿轮泵19和39的组件。稍后将详细描述旋转泵送装置的结构。
[0040]制动E⑶70在制动设备I中用作控制器并且通过由CPU、ROM、RAM和I/O装置等构成的常规的微型计算机实现。制动ECU70根据存储在ROM中的程序的指令来执行各种操作,从而以诸如防抱死制动控制模式或电子稳定性控制模式之类的运动控制模式来控制车辆的运动。具体地,制动E⑶70根据传感器(未示出)的输出的指示计算物理量,并且判定是应当执行运动控制模式还是不利用所计算的物理量。当需要执行运动控制模式时,制动E⑶70计算用于车轮中的目标车轮的控制变量——即,要在轮缸14、15、35或34中的对应的一者中产生的目标W/C压力,并且随后控制阀16-18、21、22、36-38、41和42的操作以及驱动齿轮泵19和39的马达60的操作以实现目标W/C压力。
[0041]当主缸13例如在牵引力模式或电子稳定性控制模式下不产生压力时,制动E⑶70启用齿轮泵19和39并且将差压控制阀16和36置于压差模式,从而将制动流体通过液压线路D和H供给至差压控制阀16和36的下游,即供给至轮缸14、15,34和35。随后制动ECU70选择性地控制增压阀17、18、37和38或减压阀21、22、41和42的操作以将轮缸14、15、34和35中的目标轮缸中的W/C压力增大或减小成与目标值相符。
[0042]当进入防抱死制动控制模式时,即,当启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时,制动ECU70增大或减小施加至轮缸14、15、34和35的制动流体的压力以避免车轮FR、FL、RL和RR打滑。具体地,制动ECU70选择性地控制增压阀17、18、37和38或减压阀21、22、41和42的操作以将轮缸14、15、34和35中的目标轮缸中的W/C压力增大或减小成与目标值相符。
[0043]下文将参照图2对旋转泵送装置的结构——即,安装在制动设备I中的齿轮泵19和39的结构一进行描述。图2为局部截面图,该图示出了固定至致动器50的外壳101的旋转泵送装置的泵体100。附图中的竖向方向为车辆的竖向方向。
[0044]如上所述的自动制动系统配备有两个液压系统:第一液压回路50a和第二液压回路50b,并且因此具有由用于第一液压回路50a的齿轮泵19和用于第二齿轮回路50b的齿轮泵39构成的泵体100。
[0045]安装在泵体100中的齿轮泵19和39通过马达60由轴54的旋转来驱动。轴54由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保持。下文也被称为泵壳体并且用作泵体100的外壳层或外壳的壳体由第一圆筒部71a、第二圆筒部71b、第三圆筒部71c和第四圆筒部71d(下文也被称为侧板)以及第一中央板73a和第二中央板73b构成。第一中央板73a和第二中央板73b为圆筒形。第一轴承51安装在第一圆筒部71a中。第二轴承52安装在第四圆筒部71d中。
[0046]第一圆筒部71a、第一中央板73a、第二圆筒部71b、第二中央板73b和第三圆筒部73c以该顺序彼此堆叠并且在它们的外周上被焊接在一起而作为单个组件,该单个组件在下文中也被称为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与第四圆筒部71d同轴地布置或与第四圆筒部71d对准,该第四圆筒部71d也被称为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该方式设置以形成泵体100的壳层或壳体。第三圆筒部71c和第四圆筒部71d在其彼此面对的表面中形成有孔或凹部74a和74b。销74c配装在凹部74a和74b中以锁定第三圆筒部71c和第四圆筒部71d的旋转并且固定第三圆筒部71c和第四圆筒部71d在它们的周向方向上的位置。
[0047]泵体100以上述方式组装,并且从附图的右侧配装到形成在致动器50的外壳101中的大致圆柱形的安装室1la中。该配装方向在下文也被称为插入方向。
[0048]安装室1la具有形成在其内端壁中的内螺纹101b。具有外螺纹的环形螺旋部102紧固成与内螺纹1Ib接合以将泵体100牢固地保持在外壳101中。
[0049]外壳101还具有形成在安装室1la的底部的中央部中的圆柱形中央腔室101c,该圆柱形中央腔室1lc与马达60的轴54 (即,输出轴)对准。换句话说,中央腔室1lc与轴54同轴地设置。中央腔室1lc在下面还将被称为第二腔室。第二腔室1lc中配装有第一轴承51。安装室1la的底部的除第二腔室1lc之外的区域与第一圆筒部71a的端面抵接接触。
[0050]第一圆筒部至第四圆筒部71a_71d分别具有第一中央孔72a、第二中央孔72b、第三中央孔72c以及第四中央孔72d。第一中央孔至第四中央孔72a-72d彼此对准以限定轴54所插入的轴孔。轴54通过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保持成能够旋转,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分别安装在第一圆筒部71a的第一中央孔72a以及第四圆筒部71d的第四中央孔72d中。
[0051]齿轮泵19和齿轮泵39设置在第一轴承51与第二轴承52之间。下面将参照图3来描述齿轮泵19和39的结构。
[0052]齿轮泵19设置在限定于第一中央板73a中的转子室10a中,第一中央板73a夹持在第一圆筒部71a与第二圆筒部71b之间。齿轮泵19通过由马达60的轴54驱动的内齿轮次摆线泵实施。
[0053]具体地,齿轮泵19配备有由外转子19a和内转子19b构成的旋转组件。轴54配装在内转子19b的中央孔中。键54b配装在形成在轴54中的孔54a中并且用于将轴54的扭矩传递至内转子1%。外转子19a具有形成在其内周上的内齿。内转子19b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外齿。外转子19a的内齿与内转子19b的外齿啮合从而在内齿与外齿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或封闭腔穴19c。腔穴19c的容积随着轴54的旋转而改变,从而吸入或排出制动流体。
[0054]与齿轮泵19类似,齿轮泵39设置在限定在第二中央板73b中的转子室10b中,第二中央板73b夹持在第二圆筒部71b与第三圆筒部71c之间。齿轮泵39通过内齿轮次摆线泵实施并且与齿轮泵19类似包括由外转子39a和内转子39b构成的旋转组件。外转子39a具有形成在其内周上的内齿。内转子39b具有形成在其外周上的外齿。外转子39a的内齿与内转子39b的外齿啮合从而在内齿与外齿之间形成多个间隙或封闭腔穴39c。腔穴39c的容积随着轴54的旋转而改变,从而吸入或排出制动流体。齿轮泵39位于围绕轴54的轴线离开齿轮泵19为180°的角位置处。换句话说,腔穴39c的布局与齿轮泵19的腔穴19c的布局关于轴54的沿直径相对,即对称。这消除了在齿轮泵19和39的出口处形成的且方向相反地施加在轴54上的彼此对抗的高制动流体压力。
[0055]如图2所示,第二圆筒部71b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流入端口 80,该流入端口 80与齿轮泵19的腔穴19c中的一个或多个腔穴连通,制动流体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腔穴被吸入到齿轮泵19中。流入端口 80形成在第二圆筒部71b的面向齿轮泵19的端面中并且延伸至第二圆筒部71b的外周。外壳101具有环形凹槽90a,该环形凹槽90a形成在外壳101的暴露于安装室1la的内壁中。环形凹槽90a完全闭合,S卩,在安装室1la的整个圆周上延伸。外壳101还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流入路径90b,该流入路径90b与流入端口 80通过环形凹槽90a的一部分连通。齿轮泵19通过流入路径90b、环形凹槽90a以及流入端口 80从其外部吸入制动流体。
[0056]如图2所示,第一圆筒部71a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流出端口 81,该流出端口 81与齿轮泵19的腔穴19c中的一个或多个腔穴连通,制动流体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腔穴从齿轮泵19排出。流出端口 81从第一圆筒部71a的两相反端面中的面向齿轮泵19的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即,穿过第一圆筒部71a的厚度。外壳101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流出路径91,该流出路径91通向安装室1la的底部。流出端口 81连接至流出路径91。齿轮泵19用于将制动流体从安装室1la的底部通过流出端口 81和流出路径91输出到泵体100之外。更具体地,流出端口 81具有以下结构。
[0057]流出端口 81包括如上所述延伸穿过第一圆筒部71a的厚度的孔以及形成在第一圆筒部71a的面向齿轮泵19的端面中的环形凹槽110。环形凹槽110围绕轴54。
[0058]具体地,密封圈111设置在环形凹槽1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