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封机构的旋转泵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40380阅读:来源:国知局
10中以弹性地挤压外转子19a和内转子1%。密封圈111由树脂构件Illa和橡胶构件Illb的组件制成。树脂构件Illa设置成比橡胶构件Illb更靠近外转子19a和内转子19b (即,齿轮泵19)。橡胶构件Illb设置成将树脂构件Illa压靠在齿轮泵19上。腔穴19c中的用作齿轮泵19的入口——S卩,与流入端口 80连通一的一个或更多个腔穴以及形成在外转子19a的外周与第一中央板73a之间并且在齿轮泵19的径向方向上与腔穴19c中的用作齿轮泵19的入口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腔穴相对的间隙部分位于密封圈111的内侧上,而腔穴19c中的用作齿轮泵19的出口——即,与流出端口 81连通——的一个或更多个腔穴以及形成在外转子19a的外周与第一中央板73a之间并且在齿轮泵19的径向方向上与腔穴19c中的用作齿轮泵19的出口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腔穴相对的间隙部分位于密封圈111的外侧上。换句话说,密封圈111具有与齿轮泵19的端面接触的密封表面以将齿轮泵19的低压部分与高压部分彼此气密地隔开。
[0059]密封圈111设置成与环形凹槽110的整个内圆周直接接触并且与环形凹槽110的外圆周部分地直接接触。具体地,环形凹槽110的外圆周与密封圈111的外圆周的一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换句话说,环形凹槽110具有如下区域:在该区域中,环形凹槽110与密封圈111的外圆周隔开并且允许制动流体流动。流出端口 81包括环形凹槽110的这种区域。
[0060]如上所述,第一圆筒部71a具有沿插入方向形成在其前端面(即图2中所示的左侦U端面)上的连接路径81a。连接路径81a在流出端口 81与流出路径91之间连通。连接路径81a围绕第一轴承51的整个圆周延伸,从而不论流出路径91在第一圆筒部71a中的角位置如何都确保流出端口 81与流出路径91之间的流体连通的稳定性。具体地,在不存在连接路径81a的情况下将第一圆筒部71a组装到外壳101中的过程中,当第一圆筒部71a放置在安装室1la的底部上时,可能会导致在第一圆筒部71a的端面与安装室1la的底部之间没有间隙,即,不能够在流出端口 81与流出路径91之间连通。为了消除该问题,在第一圆筒部71a的端面中形成有凹槽以限定在流出端口 81与流出路径91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连接路径81a。
[0061]如图2所示,在第二圆筒部71b的与形成有流入端口 80的端面相反的端面中形成有流入端口 82。该流入端口 82与齿轮泵39的腔穴39c中的通过其将制动流体吸入到齿轮泵39中的一个或多个腔穴连通。流入端口 82形成在第二圆筒部71b的面向齿轮泵39的端面中并延伸至第二圆筒部71b的外周。外壳101具有形成在其暴露于安装室1la的内壁中的环形凹槽92a。环形凹槽92a完全闭合,S卩,在安装室1la的整个周向上延伸。外壳101还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流入路径92b,该流入路径92b与流入端口 82通过环形凹槽92a的一部分连通。齿轮泵39将制动流体从其外部经由流入路径92b、环形凹槽92a和流入端口 82吸入。
[0062]如图2所示,第三圆筒部71c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流出端口 83,该流出端口 83与齿轮泵39的腔穴39c中的通过其将制动流体从齿轮泵39排出的一个或多个腔穴连通。流出端口 83从第三圆筒部71c的两相反端面中的面向齿轮泵39的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即,穿过第三圆筒部71c的厚度。外壳101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流出路径93,该流出路径93通向安装室1la的内周。流出端口 83通过第三圆筒部71c与第四圆筒部71d之间的间隙94连接至流出路径93。齿轮泵39用于将制动流体通过流出端口 83、间隙94以及流出路径93输出到泵体100的外周外侧。更具体地,流出端口 83具有如下结构。
[0063]流出端口 83包括如上所述延伸穿过第三圆筒部71c的厚度的孔以及形成在第三圆筒部71c的面向齿轮泵39的端面中的环形凹槽112。环形凹槽112围绕轴54。
[0064]具体地,密封圈113设置在环形凹槽112中以部分地围绕外转子39a和内转子39b延伸。密封圈113由树脂构件113a和橡胶构件113b的组件制成。树脂构件113a设置成比橡胶构件113b更靠近外转子39a和内转子39b (即,齿轮泵39)。橡胶构件113b设置成将树脂构件113a压靠在齿轮泵39上。腔穴39c中的用作齿轮泵39的入口——即,与流入端口 82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腔穴以及形成在外转子39a的外周与第二中央板73b之间并且在齿轮泵39的径向方向上与腔穴39c中的用作齿轮泵39的入口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腔穴相对的间隙部分位于密封圈113的内侧上,而腔穴39c中的用作齿轮泵39的出口——即,与流出端口 83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腔穴以及形成在外转子39a的外周与第二中央板73b之间并且在齿轮泵39的径向方向上与腔穴39c中的用作齿轮泵39的出口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腔穴相对的间隙部分位于密封圈113的外侧上。换句话说,密封圈113具有与齿轮泵39的端面接触的密封表面以将齿轮泵39的低压部分与高压部分彼此气密地隔开。
[0065]密封圈113设置成与环形凹槽112的整个内圆周直接接触并且与环形凹槽112的外圆周部分地直接接触。具体地,环形凹槽112的外圆周与密封圈113的外圆周的一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换句话说,环形凹槽112具有如下区域:在该区域中,环形凹槽112与密封圈113的外圆周隔开并且允许制动流体流动。流出端口 83包括环形凹槽112的这种区域。
[0066]图2中的流入路径90b和流出路径91对应于图1中的液压线路C。图2中的流入路径92b和流出路径93对应于图1中的液压线路G。
[0067]泵体100还包括密封圈120。第二圆筒部71b的第二中央孔72b具有局部大于轴54的直径的直径。换言之,第二圆筒部71b具有形成在第二中央孔72b中的圆柱形腔室,该圆柱形腔室中布置密封圈120。密封圈120用于将齿轮泵19与齿轮泵39彼此气密地隔离。密封圈120由O型圈120a和树脂圈120b组成。树脂圈120b具有形成在其外圆周中的环形凹槽120a。O型圈120a安装在树脂圈120b的环形凹槽中,并将树脂圈120b弹性地压靠于轴54的周缘以围绕轴54形成气密密封。
[0068]另外,泵体100还包括用作密封构件的密封圈130。第三圆筒部71c的第三中央孔72c具有局部大于轴54的直径的直径。换言之,第三圆筒部71c具有形成在第三中央孔72c中的圆柱形腔室,该圆柱形腔室中布置密封圈130。密封圈130用于将齿轮泵39与外壳101外部气密地隔离。泵体100还包括布置在第三中央孔72c内的压力构件140,该压力构件140比密封圈130更靠近齿轮泵39。压力构件140用于沿轴54的轴向方向机械地迫压密封圈130远离齿轮泵39。密封圈130和压力构件140设计成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稍后将详细描述密封圈130和压力构件140的结构。
[0069]泵体100还包括油密封件150,该油密封件150配装在轴54上并且定位成比密封圈130更靠近马达60,即定位在密封圈130的与齿轮泵39相反的一侧上。密封圈130和油密封件150用作双密封机构。
[0070]密封圈130用于避免制动流体从中央孔72c泄漏到泵体100外部。另外,油密封件150阻止制动流体通过密封圈130的可能的泄漏。
[0071]第三圆筒部71c——如图2中清晰地示出的——具有大直径部和配装在第四圆筒部71d中的小直径部。具体地,小直径部具有小于安装室1la的内直径的直径并且配装在第四圆筒部71d的中央孔72d中。第三圆筒部71c的小直径部具有环形凹槽74d,该环形凹槽74d中配装有O型圈74e。O型圈74e用于阻止制动流体通过第三圆筒部71c与第四圆筒部71d之间的间隙泄漏至第二轴承52。
[0072]具体地,第四圆筒部71d具有形成在中央孔72d中的圆柱形腔室,第三圆筒部71c的小直径部插入到该圆柱形腔室中。圆柱形腔室具有比第三圆筒部71c的小直径部的长度更短的深度,使得在第三圆筒部71c和第四圆筒部71d的相互面对的端面之间形成气隙。从齿轮泵39的流出端口 83排出的制动流体通过间隙94输送至流出路径93。
[0073]O型圈75a、75b、75c和75d配装在第一圆筒部至第四圆筒部71a_71d的外周。O型圈75a至75d用于气密地阻止制动流体从外壳101中的流入路径90b和92b以及流出路径91和93的泄漏。具体地,O型圈75a布置在流入路径90b与流出路径91之间。O型圈75b布置在流入路径90b与流入路径92b之间。O型圈75c布置在流入路径92b与流出路径93之间。O型圈75d布置在流出路径93与外壳101的面对马达60的端面之间。
[0074]第四圆筒部71d—如图2中清晰地示出的一具有大直径部、小直径部和位于该大直径部与该小直径部之间的台肩。小直径部定位成比大直径部更靠近安装室1la的开口(即,马达60)。环形螺旋部102(即,保持件)配装到第四圆筒部71d的小直径部上,与台肩抵接并与外壳101螺纹接合,由此将泵体100牢固地保持在外壳101中。
[0075]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10与第三中央孔72c的结构一起描述密封圈130和压力构件140的结构。
[0076]密封圈130在第三中央孔72c中的安装通过将密封圈130沿轴54的与如上述的插入方向相反的轴向方向配装在第三中央孔72c中来实现。第三圆筒部71c(S卩,泵外壳)具有在第三中央孔72c内延伸的小直径部210,该小直径部210的内直径小于第三中央孔72c的大部分的内直径。小直径部210定位成距离齿轮泵39比距离密封圈130更远并且具有为第三中央孔72c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并面对齿轮泵39的内台肩表面。小直径部210具有通过间隙与轴54的外周分离的内端部。密封圈130被压靠于小直径部210的内台肩表面。换言之,小直径部210用作止动壁以保持密封圈130。以下也将小直径部210称为止动壁。
[0077]密封圈130——如图4中清晰地示出的——由树脂圈131与环形橡胶杯状件132的组件制成。树脂圈131由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橡胶杯状件132由例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制成,并作为弹性密封件。橡胶杯状件132配装在形成于树脂圈131中的凹槽中。橡胶杯状件132将树脂圈131弹性地压靠于轴54的外周,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