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128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则无法充分降低刚性,相反,若超过70%,则刚性过度下降,在任何一种 情况下均会降低偏磨耗的抑制效果。
[0052] 实施例
[0053]制造了实施例1~9中的轮胎,其轮胎尺寸为215/45R17,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 而形成环状的胎面部;配置在该胎面部两侧的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 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并且,在胎面部设置包含一对中央主槽及一对胎肩主槽的朝向轮胎周 向延伸的4条主槽,具有由这些主槽来划分了在轮胎周向延伸的5列环岸部的条形花纹的同 时,被指定了旋转方向,如图2所示,在邻接于各胎肩主槽内侧的中间环岸部设置具有屈曲 形状的多条屈曲槽,将各屈曲槽的一个端部朝向胎肩主槽开口,将各屈曲槽的另一个端部 在中间环岸部内闭塞,在各屈曲槽上形成从开口端部延长至屈曲部的第一倾斜槽部和从该 屈曲部延长至闭塞端部的第二倾斜槽部,使从第一倾斜槽部的开口端部朝向屈曲部的方向 一致于旋转方向,以屈曲部为顶点使第二倾斜槽部朝向第一倾斜槽部一侧屈曲。并且,针对 包含屈曲槽的槽因素,付与了节距变化,从而使其在轮胎周向上变动间距。
[0054] 在实施例1~9中,将以下内容设定成如表1所示,该内容包含:第一倾斜槽部的平 均倾斜角度α(° )、第二倾斜槽部的平均倾斜角度β(° )、第一倾斜槽部的槽宽及槽深的变化、 第二倾斜槽部的槽宽及槽深的变化、相对于中间环岸部的宽度W的屈曲部的距离L1的比例 (% )、相对于中间环岸部的宽度W的闭塞端部的距离L2的比例(% )、在中央主槽和第一倾斜 槽部之间延伸的刀槽花纹即后述的"刀槽花纹Α"的存在与否、从刀槽花纹Α到槽为止的距离 (mm)、相对于中央主槽的槽深的刀槽花纹A的槽深的比例(% )、在胎肩主槽和第二倾斜槽部 的闭塞端部之间延伸的刀槽花纹即后述的"刀槽花纹B"的存在与否、从刀槽花纹A到槽为止 的距离(mm)、相对于中央主槽的槽深的刀槽花纹B的槽深的比例(% )、屈曲槽的条数和胎肩 环岸部的胎纹槽的条数之比、与胎肩主槽的胎肩环岸部的胎纹槽的连通状态、胎肩主槽中 的倒角部的存在与否、相对于胎肩主槽的槽深的倒角部的深度的比例(%)。
[0055] 为了比较,准备了常规例中的轮胎,在中间环岸部设置了相当于第一倾斜槽部的 倾斜槽,以取代屈曲槽。而且,准备了除了使从屈曲槽的第一倾斜槽部的开口端部朝向屈曲 部的方向一致于反旋转方向之外,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造的比较例1的轮胎。
[0056]按照下述评估方法对这些试验轮胎的耐偏磨耗性、磨耗后的车内噪音性能进行评 估,并用表1表示了其结果。
[0057] 耐偏磨耗性:
[0058]各试验轮胎组装在轮辋尺寸17 X 17 J的车轮上,并安装在气压为230kPa,排气量为 2.0L的后轮驱动车的试验车辆上,行驶一圈为6km的环形跑道10圈之后,由10名评估人员通 过目测,按10分满分法来评估偏磨耗程度,并求得了其平均值。评估时,将常规例设为5分, 偏磨耗程度越低,耐偏磨耗性越良好,其评估点就越高。
[0059]磨耗后的车内噪音性能:
[0060] 上述行驶试验之后,将试验轮胎安装在相同的车辆上,由专业驾驶员进行关于车 内噪音的感官评估。评估结果采用将常规例设为3分的5分满分法表示。该评估值越大,意味 着磨耗后的车内噪音性能越优秀。
[0061] u
[0062]从表1可得知,实施例1~9的轮胎,在与常规例的对比中,均为环形跑道行驶中的 抗磨耗性优异,磨耗后的车内噪音性能也优异。另外,比较例1的轮胎,由于将从屈曲槽的第 一倾斜槽部的开口端部朝向屈曲部的方向设成了反旋转方向,对于耐偏磨耗性及磨耗后的 车内噪音性能,没能得到改善效果。
[0063] 符号说明 [0064] 1胎面部
[0065] 2侧壁部
[0066] 3胎圈部
[0067] n中央主槽 [0068] 12胎肩主槽
[0069] 10中央环岸部
[0070] 20中间环岸部
[0071] 21屈曲槽
[0072] 21A第一倾斜槽部
[0073] 21B第二倾斜槽部
[0074] 22、23刀槽花纹
[0075] 24、34 倒角部
[0076] 30胎肩环岸部
[0077] 31胎纹槽
[0078] CL轮胎赤道 [0079] R旋转方向
【主权项】
1. 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而形成环状的胎面部;配置在所述胎面部 两侧的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并且,在所述胎面部 设置包含一对中央主槽及一对胎肩主槽的朝向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4条主槽,具有由这些 主槽来划分在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5列环岸部的条形花纹的同时,被指定了旋转方向,其特 征在于,在邻接于各胎肩主槽内侧的中间环岸部设置具有屈曲形状的多条屈曲槽,将各屈 曲槽的一个端部朝向所述胎肩主槽开口,将各屈曲槽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中间环岸部内闭 塞,在各屈曲槽上形成从开口端部延长至屈曲部的第一倾斜槽部和从所述屈曲部延长至闭 塞端部的第二倾斜槽部,使从所述第一倾斜槽部的所述开口端部朝向所述屈曲部的方向一 致于所述旋转方向,以所述屈曲部为顶点使所述第二倾斜槽部朝向所述第一倾斜槽部一侧 屈曲。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所述第一倾斜槽部 的平均倾斜角度α设定在10°~30°的范围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槽部的第二倾斜 槽部的平均倾斜角度β设定在5°~60°的范围内。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槽部的槽 宽,从所述开口端部朝向所述屈曲部为恒定或者递减。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槽部的槽 深,从所述开口端部朝向所述屈曲部为恒定或者递减。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槽部的槽 宽,从所述屈曲部朝向所述闭塞端部为恒定。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槽部的槽 深,从所述屈曲部朝向所述闭塞端部为恒定。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间环岸部的轮 胎赤道侧边缘到所述屈曲槽的屈曲部顶点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设定在所述中间 环岸部宽度的5%~40%的范围内。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间环岸部的轮 胎赤道侧边缘到所述屈曲槽的闭塞端部顶点为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设定在所述中 间环岸部宽度的30%~70%的范围内。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环岸部上设 置在所述中央主槽和所述第一倾斜槽部之间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针对每个第一倾斜槽部 至少设置一条刀槽花纹。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环岸部上 设置在所述胎肩主槽和所述第二倾斜槽部的闭塞端部之间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花纹的槽 深,设定在所述中央主槽的槽深的20 %~80 %的范围内。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邻接于所述胎肩主 槽外侧的胎肩环岸部上,设置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胎纹槽,且轮胎周向上的所述 屈曲槽的条数和所述胎纹槽的条数之比为1:2。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胎肩环岸部上的所有胎 纹槽不与所述胎肩主槽连通。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胎肩主槽 两侧的中间环岸部及胎肩环岸部边缘形成锯齿状倒角部,使形成在各环岸部上的倒角部的 个数相同于所述屈曲槽的条数,各倒角部的深度设定在所述胎肩主槽的槽深的30%~70% 的范围内。
【专利摘要】提供能抑制环形跑道行驶中的偏磨耗,且防止磨耗后噪音变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一对侧壁部及一对胎圈部;在胎面部设至少4条主槽(11、12),具有至少5列划分环岸部(10、20、30)的条形花纹,且被指定了旋转方向(R);在邻接于各胎肩主槽(12)内侧的中间环岸部(20)设置具有屈曲形状的多条屈曲槽(21),将各该屈曲槽一端部朝该胎肩主槽开口,将各该屈曲槽另一端部在该中间环岸部内闭塞,在各该屈曲槽上形成从开口端部延长至屈曲部的第一倾斜槽部和从屈曲部延长至闭塞端部的第二倾斜槽部,使从第一倾斜槽部开口端部朝屈曲部的方向一致于该旋转方向,以屈曲部为顶点使第二倾斜槽部朝第一倾斜槽部侧屈曲。
【IPC分类】B60C11/04, B60C11/13, B60C11/12
【公开号】CN105473349
【申请号】CN201480045989
【发明人】温品良介
【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6日
【公告号】US20160207359, WO2015033818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