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从板座及铁路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0880阅读:1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从板座及铁路货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前从板座及铁路货车。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货车轴重的提高和编组数量的增加,列车纵向力越来越大。参见图la,铁路货车纵向力的传递主要依靠车钩1、钩尾框2、钩尾销3、缓冲器4和中梁5等部件传递,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中梁5固定在车体上,钩尾框2通过缓冲器4设置在中梁5上,钩尾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从板座6和后从板座7。钩尾框2靠近前从板座6的端部通过钩尾销3连接车钩1。钩尾框2能够沿着中梁5纵向方向移动。参见图Ib和图lc,前从板座6具有相互垂直的矩形底面板61和立面板62,立面板62的两侧垂直设置两块侧面板63,侧面板63都为三角形板材。当车辆牵引时,作用力的传递过程为车钩1 —钩尾销3 —钩尾框2 —后从板座7 —缓冲器4 —前从板座6 —中梁5。当车辆受到冲击时,作用力的传递过程为车钩1 —钩尾销3 —钩尾框2 —前从板座6 —缓冲器4 —后从板座7 —中梁5。车辆运行过程中,其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或上下坡等,钩尾框受力方向复杂,使得钩尾框不仅会沿着中梁纵向移动,还会相对于中梁摆动。钩尾框相对于中梁摆动将会增加列车受到的横向力,使得列车容易出现运行不稳,甚至侧翻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前从板座及铁路货车,以抑制钩尾框相对于中梁的摆动,使得列车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从板座,其具有相互垂直的矩形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的两侧垂直设置两块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其中,至少一块所述侧板为矩形板材。如上所述的前从板座,优选的是,所述矩形底板上开设有数个通孔。如上所述的前从板座,优选的是,所述立板上开设有数个螺栓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具有中梁,所述中梁上连接有钩尾框,所述钩尾框上通过钩尾销连接车钩,其中,所述中梁上安装有两个本实用新型任一所述的前从板座,两个所述前从板座上为矩形板材的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钩尾框的两侧,用于夹持限定所述钩尾框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从板座及铁路货车,该前从板座在安装时,前从板座固定在中梁上,前从板座的矩形板材与钩尾框之间可以保持一定的缝隙,该缝隙比如介于5mm-10mm之间,这种缝隙造成的钩尾框的摆动可以忽略不计。钩尾框由于受到矩形板材的限制作用,不能出现摆动现象,而只能沿着矩形板材的长度方向滑移,钩尾框难以对列车施加横向力,所以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横向力大大减小,列车运行更加稳定。

图Ia为现有技术中铁路货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Ib为前从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Ic为图Ib的俯视图;图加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从板座的安装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从板座的主视图;图2c为图2b的俯视图;图2d为图2b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从板座,用于安装在载重80t级通用敞车,或类似结构的铁路货车上,其安装方式与现有前从板座的安装方式相同,故整个传动链牵引力或冲击力的传递过程也相同,但钩尾框受到的牵引力或冲击力的方向不同。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从板座上设置矩形的侧板,来抑制钩尾框相对于中梁的摆动,下面具体介绍前从板座的结构。参见图图2d。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前从板座8,其具有相互垂直的矩形底板81和立板82,立板82的两侧垂直设置了两块侧板83,侧板83位于底板81的上方,其中,至少一块侧板83为矩形板材。此处以其中一块侧板83为矩形板材示意。图加中,车钩1、缓冲器4以及后从板座7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侧板为三角形板材而言,矩形板材的侧板距离钩尾框的距离更近,钩尾框只能沿着矩形板材的长度方向滑移,而不会出现摆动现象,所以钩尾框就难以对列车施加横向力,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横向力大大减小,列车运行更加稳定。参见图2b或图2c或图2d,矩形底板81上开设有数个通孔84。这些通孔用于安装销轴,以将前从板座固定在列车的中梁上。参见图2b或图2c,立板82上开设有数个螺栓孔85。列车中梁和前从板座之间通过螺栓孔进一步固定,螺栓连接可靠性好,且便于拆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从板座进一步限定了钩尾框的自由度,却并未影响钩尾框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牵引力仍按以下方式传递车钩一钩尾销一钩尾框一后从板座—缓冲器一前从板座一中梁,冲击力的传递过程也有现有技术相同,所以列车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由于钩尾框不再出现摆动现象,钩尾框和前从板座之间的横向冲击力大大减小,列车的运行更加稳定,降低了钩尾框的磨耗,提高了钩尾框和中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具有中梁,中梁上连接有钩尾框,钩尾框上通过钩尾销连接车钩,其中,所述中梁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前从板座,两个前从板座上为矩形板材的侧板对称设置在钩尾框的两侧,用于夹持限定所述钩尾框的位置,以起到限制钩尾框相对于中梁的摆动的作用。两个前从板座上的矩形板材将钩尾框夹在中间,使得钩尾框只能够沿着矩形板材移动,而不能相对于矩形板材摆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以矩形板材距离钩尾框lmm-3mm实现的夹持限定,但并不仅限于此。铁路货车上安装前从板座后,前从板座可以起到限制钩尾框相对于中梁摆动、引导钩尾框位移方向的作用,且不影响列车纵向力的传递。[002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前从板座,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垂直的矩形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的两侧垂直设置两块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其中,至少一块所述侧板为矩形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从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底板上开设有数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从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上开设有数个螺栓孔。
4.一种铁路货车,具有中梁,所述中梁上连接有钩尾框,所述钩尾框上通过钩尾销连接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上安装有两个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前从板座,两个所述前从板座上为矩形板材的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钩尾框的两侧,用于夹持限定所述钩尾框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从板座及铁路货车,其中前从板座具有相互垂直的矩形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的两侧垂直设置两块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其中,至少一块所述侧板为矩形板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从板座能够抑制钩尾框的摆动现象,使得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横向力大大减小,列车运行更加稳定。
文档编号B61F1/08GK202320351SQ2011204675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娄连华, 王军松, 赵建, 雷恩强 申请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