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47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空调出风口通过位于列车1/4位置的软风道连接主风道进风口,主风道进风口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主风道进风口一分为二,主风道包括向车内延伸的第一风道和向车端延伸的第二风道,隔板的下端连接有导流板,吹入主风道的风经导流板分别送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隔板和导流板上粘贴消音材。本实用新型对风道结构改进实现对客室内的均匀送风,气流组织分配均匀,风道不会形成死区涡流,因此噪声较小;并且隔板和导流板上粘贴消音材,可有效降低空调机组传入客室内的噪音;主风道与空调出风口之间通过软风道连接,可有效调整主风道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极大方便工人安装操作。
【专利说明】 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属于轨道车辆空调风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空调机组设置于车辆的列车端部,主风道与连接设置在客室顶部送风口进行送风,其回风口则设置于机组下方。该风道结构不利于客室内温度的均匀,而且这种集中回风的形式,舒适度欠佳。
[0003]对于运行于非洲地区的列车,环境温度常年在+4?+50°C之间,外界环境比较恶劣,客户对客室内的舒适性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必须有效控制客室内的温湿度场、使气流组织分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调出风口通过位于列车1/4位置的软风道连接主风道进风口,所述主风道进风口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主风道进风口一分为二,所述主风道包括向车内延伸的第一风道和向车端延伸的第二风道,所述隔板的下端连接有导流板,吹入主风道的风经导流板分别送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隔板和导流板上粘贴消音材。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进一步的特征:
[0007]1、所述软风道为人造革帆布制成的筒形风道。
[0008]2、所述软风道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空调出风口,下端通过卡环固定在主风道进风口上。
[0009]3、所述第一风道位于车辆中部,第二风道位于车辆端部。
[0010]本实用新型在主风道的进风口内设置有隔板,将进风一分为二,并利用导流板将空调风分别送入主风道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从而实现对客室内的均匀送风,气流组织分配均匀,风道不会形成死区涡流,因此噪声较小;并且隔板和导流板上粘贴消音材,可有效降低空调机组传入客室内的噪音,消音效果非常好;主风道与空调出风口之间通过软风道连接,软风道的材质为人造革帆布,可有效调整主风道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极大方便工人安装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图1为轨道车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结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结构俯视图。
[0015]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0016]1-主风道,2-空调,3-软风道,4-隔板,5-导流板,6_第一风道,7_第二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装有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结构的轨道车辆,图中2为空调,I为主风道。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中,空调出风口通过位于列车1/4位置的软风道3连接主风道进风口,软风道为人造革帆布制成的筒形风道,软风道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空调出风口,下端通过卡环固定在主风道进风口上。主风道进风口内设置有隔板4,隔板4将主风道进风口一分为二,主风道包括向车内延伸的第一风道6和向车端延伸的第二风道7,隔板4的下端连接有导流板5,吹入主风道的风经导流板分别送入第一风道6和第二风道7,本例中,隔板和导流板表面粘贴三合一吸音材,起到消音的效果。
[0018]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调出风口通过位于列车1/4位置的软风道连接主风道进风口,所述主风道进风口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主风道进风口 一分为二,所述主风道包括向车内延伸的第一风道和向车端延伸的第二风道,所述隔板的下端连接有导流板,吹入主风道的风经导流板分别送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隔板和导流板上粘贴消音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风道为人造革帆布制成的筒形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风道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空调出风口,下端通过卡环固定在主风道进风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位于车辆中部,第二风道位于车辆端部。
【文档编号】B61D27/00GK204095824SQ20142054620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于海飞, 吴李丽, 周灵, 杨智朋, 高健飞, 王卫 申请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