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单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90701阅读:来源:国知局
冲装置形成的又一个牵引联接传递了在运行装置与车厢体单元之间沿纵向传递的总牵引力的大部分。因此,例如,可采用一种简单的结构以使第一和第二旋转缓冲装置提供第一方向上的牵引力传递(例如,向前运行的方向),而在一个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例如,向后运行的方向)不传递牵引力。而第三和第四旋转缓冲装置提供了在这个第二方向的牵引力传递(例如,向后运行的方向),而在相反的第一方向(例如,向前运行的方向)上不传递牵引力。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单元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缓冲装置和第二旋转缓冲装置在纵向上隔开。此外或可选择地,第一旋转缓冲装置和第二旋转缓冲装置也可在横向上隔开。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缓冲装置和第二旋转缓冲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适应于制约接触部件之间在纵向上的运动,而允许接触部件之间在横向上的运动。因此,这个旋转缓冲装置可为侧重于制约纵向运动的功能的相对简单的设计。
[002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设置了至少一个横向缓冲装置,该横向缓冲装置制约接触部件之间在横向上的运动。这种对横向运动的制约可在运行装置的任何需要的位置处实现。优选地,至少一个横向缓冲装置与运行装置的横梁单元相关联,因此,实现了一个非常紧凑的设计。
[0027]所述旋转缓冲装置可为任何适于达到如上所述功能的需要的设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单元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具有一种结构,其中,第一旋转缓冲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缓冲单元,该缓冲单元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元件、一个第二支撑元件和至少一个缓冲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在平行于纵向方向的支撑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适合于减小在支撑方向上的第一支撑元件与第二支撑元件之间的运动。
[0028]为了实现这种减震功能,可使用任何具有合适减震性能的材料。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塑料材料,优选地至少一种弹性材料,这是因为这些材料已经被证明特别适合用于制造牢固的、低成本的、长期稳定的结构。优选地,至少是聚氨酯(PUR)材料和橡胶材料中的一种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
[0029]应当指出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可选用任何一种需要的缓冲特性。优选一种开始较高随后递减的缓冲特性。这种结构提供一种相当大的缓冲力的快速启动,在较大偏差中,后续牵引力平稳地升高(即:例如当成功通过一段弯曲的轨道时的一种较低的总阻力)。
[0030]应当指出的是,可以使用一个多个这种缓冲元件。此外,缓冲元件组合可由不同材料制成也可具有不同的尺寸。通过这种方式,则特别有可能很好的调整旋转缓冲件的机械性能以满足各轨道车辆单元的要求。
[0031]在某些特别适合整合旋转缓冲装置内牵引联接功能的实施例中,至少第一支撑元件、第二支撑元件以及,特别是至少一个缓冲元件中的一个包括一个定义了径向方向的大致为圆盘形的元件或一个大致为环形的元件,该径向方向与支撑方向垂直,因此,得到一个非常简单而牢固的结构。
[0032]优选地,每个圆盘形元件在径向上的尺寸都大于其在支撑方向上的尺寸,特别地,至少为其在支撑方向上尺寸的150%至200%。
[0033]此外,优选地,缓冲单元在支撑方向上具有一个最大缓冲长度,并在与支撑方向垂直的径向方向上具有一个最大缓冲直径,该最大缓冲直径为最大缓冲长度的160%到280%,优选180%至260%,更优选200%到240%。而且,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可在支撑方向上具有一个最大缓冲元件长度,并在径向方向上设有一个最大缓冲元件直径,特别地,最大缓冲元件直径为最大缓冲元件长度的260%到380%,优选280%至360%,更优选300%到340%。
[0034]在所在有这些情况下,由于元件在径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牵引力遍布一个较大的部件,从而减小了缓冲元件内的应力。因此,可得到一个对很大牵引力的特别恰当而牢固的支撑。然而,由于缓冲元件在纵向方向的尺寸较小,旋转缓冲装置所需的总体积被保持在可接受的界限内。
[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缓冲单元包括一个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限制与支撑方向垂直的径向方向上的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间的运动。通过这种方式,缓冲元件内的径向剪切应力受到限制,从而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限度内。
[0036]从根本上说,可选择任何适于提供这种引导功能的需要的结构。优选地,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一个连接至第一支撑元件的活塞元件和一个连接至第二支撑元件的汽缸元件,活塞元件适应于插入到支撑方向上的汽缸元件里,在径向方向上与汽缸元件配合以限制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活塞元件可与汽缸元件始终接触。优选地,但是,在缓冲单元在没有负荷的状态下,活塞元件在径向方向上关于汽缸元件作径向运动,从而可能实现活塞元件和汽缸元件之间的相对倾斜运动。特别地,当两个接触部件间发生角度偏差时,即当旋转缓冲装置实行其本身的旋转缓冲的功能时,这种倾斜运动可能是必需的或有利的。
[0037]一般来讲,活塞元件和汽缸元件可设置在任何需要的位置。因此,例如,它们可位于缓冲元件的外部。优选地,但是,活塞和汽缸的设置至少部分地整合在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内以提供一个紧凑的布局。因此,优选地,活塞元件和汽缸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伸入至少一个缓冲元件的凹部中,优选地,所述凹部位于该缓冲元件的中心。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利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元件与所述汽缸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居中部分,所述居中部分伸入至少一个缓冲元件的凹部中,优选地,所述凹部位于该缓冲元件的中心。因此,各元件以简单而节省空间的方式保持相互对齐。
[0038]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在支撑方向上的偏差限制可通过至少一个缓冲元件本身,例如,仅仅通过实行其形变势来实现。优选地,但是为了避免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的过大应力,设置一单独的坚硬停止装置。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缓冲单元包括一个坚硬停止装置,该坚硬停止装置限制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之间在支撑方向上的运动。
[0039]在这里,坚硬停止装置可设置在任何需要的位置。然而,优选地,坚硬停止装置整合在缓冲单元的一个元件内,特别是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内,以提供紧凑布局。当坚硬停止装置整合到缓冲单元的引导装置内时,得到了一个特别节省空间的布局,例如如上所述的引导装置。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特别的优选实施例中,旋转缓冲装置中的两个分开设置并在纵向上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这种结构允许牵引力在两个方向上沿纵向传递。在实施例中实现了特别有利的运行装置与车厢体单元之间力的传递,此时,旋转缓冲装置中的两个与第二悬挂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悬挂元件在纵向上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悬挂元件位于所述两个旋转缓冲装置之间。
[0041]如上所述,优选地,旋转缓冲装置靠近牵引力引入区域。由于牵引力通常通过运行装置框架主体的纵梁,优选地,旋转缓冲装置中的两个和由其中一个纵梁的纵向中心部定义的纵向中心轴线大致位于一个公共平面上,特别地,所述公共平面与横向方向垂直。
[0042]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任何类型的轨道车辆单元。优选地,它用于车厢体单元与运行装置之间具有关于旋转轴线低角度偏差的车辆。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旋转缓冲装置减震功能明显启动之前对无偏差的要求相对较小。因此,在运行状态下,旋转缓冲装置做牵引联接实现了它的功能,在牵引连接功能启动之前只产生一个相对较小的、不易察觉的迟发。
[0043]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车厢体单元为一个车厢体或一个与车厢体连接的承梁。所述车厢体在纵向上具有一个车厢体长度,该车厢体长度的选择如下,在给定的轨道网络上轨道车辆正常运行时,该给定的轨道网络设有一个给定的最小轨道弯曲半径以及一个空挡、未偏转状态下关于运行装置和旋转轴线的最大角度偏差,所述最大角度偏差为最大4°,优选最大3°,更优选最大2.5°。此外或可选择地,所述车厢体在纵向上具有一个车厢体长度,该车厢体长度为在纵向上运行装置的两车轮单元的车轮单元距离的300%至1000%,优选400%至900%,更优选500%到700%。在这两种情况下,当车辆正常运行时,会出现如上所述的车厢体关于旋转轴的有利的小角度偏差。
[0044]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相应的具有如上所述运行装置特征的轨道车辆运行装置。
[0045]参照附图,通过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对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案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带有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的一种运行装置单元的一种轨道车辆的侧视示意图;
[0047]图2是图1中运行装置单元的框架主体的透视示意图;
[0048]图3是框架主体沿图2中II1-1II线的剖视示意图;
[0049]图4是图2中框架主体的主视示意图;
[0050]图5是运行装置单元沿图2中V-V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51]图6是图1中运行装置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0052]图7是图5中细节VII的剖视示意图;
[0053]图8是图5中细节VIII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参考图1至8,以下对带有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运行装置10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车辆10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作更详细的描述。为了简化以下的阐述,图中引入了一个xyz坐标系,其中(在一个直线的、水平轨道T上)X轴指定了轨道车辆101的纵向方向,y轴指定了轨道车辆101的横向方向,Z轴指定了轨道车辆101的高度方向(同样也适用于运行装置102)。应当指出的是,除非另有以下关于轨道车辆部件的位置和方向的阐述,都指轨道车辆101在标称负荷下位于直线水平轨道上的静态状态下。
[0055]车辆101为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例如电车等。车辆101包括由运行装置102上的一个悬挂系统支撑的一个车厢体101.1o运行装置102包括轮副103形式的两个车轮单元,其通过一个初级弹簧单元105支撑运行装置框架104。运行装置框架104通过一个次级弹簧单元106支撑车厢体。
[0056]运行装置框架104设有一个框架主体107,该框架主体包括两个纵梁108和一个横梁单元109,该横梁在横向方向上提供两纵梁108间的结构连接以形成一种大致为H形的结构。每个纵梁108都设有两个自由端部108.1和一个中心部108.2。该中心部108.2连接至横梁单元109,同时自由端部108.1形成与相关的车轮单元103相连的初级悬挂单元105的一个初级悬挂装置105.1的一个初级悬挂界面110。在本实施例中,该初级弹簧装置105.1使用一种紧凑且牢固的橡胶金属弹簧。
[0057]每个纵梁108设有与自由端部108.1中的一个相关联的一个角形部108.3。由于每个角形部108.3的设置,以致自由端部109.1形成一个主要在高度方向延伸的支柱部。因此,从根本上讲,框架主体107为一个较复杂的、通常为三维的几何体。
[0058]每个纵梁108都设有一个与自由端部108.1相关联的枢轴界面部111。该枢轴界面部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