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22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人力来产生动力、可供游戏、健身、或代步的滑板车,尤其涉及到该种滑板车的驱动装置。
滑板车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它既可供小孩游戏、玩耍,又可作为成人健身或代步的工具。其主要结构包括车身架,车身架上固定安装有脚踏板,车身架下方一般设置有前轮和后轮这两组车轮,有的滑板车的前侧还设置有车把,其工作原理是操作者一只脚固定站在脚踏板上,另一只脚不停地往下、往后蹬地面,以此来驱动滑板车前进,以达到游戏、健身等目的。但这种驱动方式不仅十分费力,而且机械效率低下,续航力差,滑板车前进速度慢,一般只适合在平路或下坡路段使用,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而且因为操作者必须不断地往下、往后蹬地面以驱动车子前进,因而容易造成操作者的足部受伤,对于那些肥胖者、背包者来说,操作起来就更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效率高、应用范围较广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包括车身架,车身架上设置有脚踏板,车身架下方设有前轮和后轮两组车轮,所述的脚踏板与车身架相互活动铰接,在脚踏板与车轮之间还设置有能驱动车轮转动的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车身架前端和车身架下侧分别安装一只前导向滑轮和下导向滑轮,在后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带动后轮作单向转动的左单向传动轮和右单向传动轮,传动钢绳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前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后轮一侧的左单向传动轮,然后穿过下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后轮另一侧的右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车身架的前端设有一个前导向滑轮,在后轮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能带动后轮单向转动的单向传动轮,传动钢绳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前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车身架的前端安装有左、右两个导向滑轮,在后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带动后轮作单向转动的左单向传动轮和右单向传动轮,左传动钢绳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左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左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右传动钢绳的一端也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右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右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四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在前轮的一侧设置有能带动前轮单向转动的前单向传动轮,在后轮的一侧设置有能带动后轮单向转动的后单向传动轮,传动钢绳的一端与脚踏板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匝绕过前单向传动轮和后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操作者只需前后反复踩踏脚踏板,使脚踏板前后翘动,促使传动钢绳通过单向传动轮带动车轮转动,驱动滑板车前进,这样,操作起来十分方便、省力,也大大提高了机械效率;二、能轻松地保持较高的车速,提高了滑板车的续航能力,即使在上坡路段也能行驶,扩大了使用范围;三、操作者不易受伤,更利于游戏、健身、代步。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2是
图1的详细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车身架1,车身架1上设置有脚踏板2,车身架1下方设有前轮23和后轮12两组车轮,上述的脚踏板2的中部与车身架1通过一销轴14相互活动铰接,脚踏板2能绕销轴14上下转动,车身架1的前端和车身架1的下侧分别安装一只前导向滑轮5和下导向滑轮7,在后轮12的两侧、并且在其中心轴13上分别设置有能带动后轮12作往前单向转动的左单向传动轮6和右单向传动轮8,传动钢绳3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上,另一端经过前导向滑轮5、再匝绕过后轮12一侧的左单向传动轮6,然后穿过下导向滑轮7、再匝绕过后轮12另一侧的右单向传动轮8后,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9相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部上方和后部上方分别设置有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本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双脚分别踏定在脚踏板2上的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上,双手扶住车把,现假设前脚往下蹬、后脚往上抬,则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9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往上拉起,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被拉下,这样,传动钢绳3带动右单向传动轮8往前转,右单向传动轮8再带动后轮12也往前转,驱动整辆滑板车往前运动,与此同时,传动钢绳3也带动左单向传动轮6往后转动,由于单向传动轮的传动结构类似于自行车的飞轮,即当单向传动轮6和8往前转动时能带动后轮12同时往前转动,而当它们往后转动时则不会带动后轮12作任何运动,因而,左单向传动轮6往后转动不会影响后轮12的往前转动;当前脚往下蹬到较低点、后脚往上抬到较高点后,操作者会进行下一个动作,即前脚往上抬、后脚往下蹬,这样,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9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被往下拉,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往上拉起,这样,传动钢绳3带动右单向传动轮8往后转,此时右单向传动轮8往后的转动不会影响后轮12的转动状态,与此同时,传动钢绳3也带动左单向传动轮6往前转动,左单向传动轮6再带动后轮12往前转动,从而继续驱动整辆滑板车往前运动;就这样,操作者双脚不断地蹬踏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就能不断地驱动滑板车往前运动。设置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的作用是便于操作者蹬踏脚踏板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车身架1,车身架1上设置有脚踏板2,车身架1下方设有前轮23和后轮12两组车轮,上述的脚踏板2的中部与车身架1通过一销轴14相互活动铰接,脚踏板2能绕销轴14上下转动,在车身架1的前端设有一个前导向滑轮5,在后轮的一侧、并且在其中心轴13上设置有一个能带动后轮12往前单向转动的单向传动轮6,传动钢绳3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另一端经过前导向滑轮5、再匝绕过单向传动轮6后,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相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部上方和后部上方分别设置有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本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双脚分别踏定在脚踏板2上的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上,现假设前脚往下蹬、后脚往上抬,则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往上拉起,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被拉下,这样,传动钢绳3带动单向传动轮6往后转动,此时,单向传动轮6往后的转动不会影响后轮12的状态当前脚往下蹬到较低点、后脚往上抬到较高点后,操作者会进行下一个动作,即前脚往上抬、后脚往下蹬,这样,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被往下拉,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往上拉起,这样,传动钢绳3带动单向传动轮6往前转动,单向传动轮6再带动后轮12往前转动,从而驱动整辆滑板车往前运动;就这样,操作者双脚不断地蹬踏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就能不断地驱动滑板车往前运动。设置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的作用是便于操作者蹬踏脚踏板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包括车身架1,车身架1上设置有脚踏板2,车身架1下方设有前轮23和后轮12两组车轮,上述的脚踏板2的中部与车身架1通过一销轴14相互活动铰接,脚踏板2能绕销轴14上下转动,车身架1的前端安装有左、右两个导向滑轮5和24,在后轮12的两侧、并且在其中心轴13上分别设置有能带动后轮12作往前单向转动的左单向传动轮6和右单向传动轮8,左传动钢绳3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端左下方4上,另一端经过左导向滑轮5、再匝绕过左单向传动轮6后、与脚踏板2的后端左下方相连接;右传动钢绳15的一端也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端右下方,另一端经过右导向滑轮24、再匝绕过右单向传动轮8后、与脚踏板2的后端右下方9相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部上方和后部上方分别设置有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本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双脚分别踏定在脚踏板2上的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上,现假设前脚往下蹬、后脚往上抬,则与脚踏板2的后端左右下方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和15的那端往上拉起,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左右下方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和15的那端会被拉下,这样,右传动钢绳15带动右单向传动轮8往前转,右单向传动轮8再带动后轮12也往前转,从而驱动整辆滑板车往前运动,与此同时,左传动钢绳3也带动左单向传动轮6往后转动,由于单向传动轮的传动结构类似于自行车的飞轮,因而,左单向传动轮6往后转动不会影响后轮12的转动状态;当前脚往下蹬到较低点、后脚往上抬到较高点后,操作者会进行下一个动作,即前脚往上抬、后脚往下蹬,这样,与脚踏板2的后端左右下方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和15的那端会被往下拉,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左右下方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和15的那端会往上拉起,这样,右传动钢绳15带动右单向传动轮8往后转,此时右单向传动轮8往后的转动不会影响后轮12的转动状态,与此同时,左传动钢绳3也带动左单向传动轮6往前转动,左单向传动轮6再带动后轮12往前转动,从而继续驱动整辆滑板车往前运动;就这样,操作者双脚不断地蹬踏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就能不断地驱动滑板车往前运动。设置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的作用是便于操作者蹬踏脚踏板2。本实施方式与上一段所述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相比,其特点是多了一根右传动钢绳15、右单向传动轮8及其附件右导向滑轮24等,因而传动效率更高些。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
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脚踏板2的中部向下设置有一支杈25,在
图1中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现与该支杈25的下端相连接。但该实施方式与
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五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图3所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脚踏板2的中部也向下设置有一支杈25,在图3中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和15的那端、现与该支杈25的下端相连接。但该实施方式与图3所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第六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图3所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车架1的下方设有两个后轮12,但该实施方式与图3所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七、图八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车身架1,车身架1上设置有脚踏板2,车身架1下方设有前轮18、19和后轮16、17两组车轮,上述的脚踏板2的中部与车身架1通过一销轴14相互活动铰接,脚踏板2能绕销轴14上下转动,脚踏板2设置在骨架20上,在前轮18的一侧设置有能带动前轮18和19往前转动的前单向传动轮21,在后轮16的一侧设置有能带动后轮16和17往前转动的后单向传动轮22,传动钢绳3的一端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匝绕过前单向传动轮21和后单向传动轮22后,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9相连接。在脚踏板2的前部上方和后部上方分别设置有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本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双脚分别踏定在脚踏板2上的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上,现假设前脚往下蹬、后脚往上抬,则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9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往上拉起,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被拉下,这样,传动钢绳3带动前单向传动轮21往后转,由于单向传动轮的传动结构类似于自行车的飞轮,因而前单向传动轮21不会影响前轮18和19的转动状态,与此同时,传动钢绳3也带动后单向传动轮22往前转动,后单向传动轮22再带动后轮16和17往前转动,从而驱动整辆滑板车往前运动;当前脚往下蹬到较低点、后脚往上抬到较高点后,操作者会进行下一个动作,即前脚往上抬、后脚往下蹬,这样,与脚踏板2的后端下方9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被往下拉,而与脚踏板2的前端下方4相连接的传动钢绳3的那端会往上拉起,这样,传动钢绳3带动前单向传动轮21往前转,前单向传动轮21再带动前轮18和19往前转动,从而继续驱动整辆滑板车往前运动,与此同时,传动钢绳3也带动后单向传动轮22往后转动,但后单向传动轮22往后的转动不会影响后轮的转动状态;就这样,操作者双脚不断地蹬踏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就能不断地驱动滑板车往前运动。设置前搁脚板10和后搁脚板11的作用是便于操作者蹬踏脚踏板2。
由以上所有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将脚踏板2设置成一种杠杆型的翘翘板状,然后在脚踏板2与车轮或车轮轴之间设置有由钢绳、与单向传动轮组成的传动装置,至于钢绳或单向传动轮的数量、或钢绳变化为链条、带子,或单向传动轮变化为槽轮、螺旋槽轮、齿轮或链轮等,这些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包括车身架,车身架上设置有脚踏板,车身架下方设有前轮和后轮两组车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与车身架相互活动铰接,脚踏板与车轮之间设置有能驱动车轮转动的传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车身架前端和车身架下侧分别安装一只前导向滑轮和下导向滑轮,在后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带动后轮作单向转动的左单向传动轮和右单向传动轮,传动钢绳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前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后轮一侧的左单向传动轮,然后穿过下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后轮另一侧的右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车身架的前端设有一个前导向滑轮,在后轮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能带动后轮单向转动的单向传动轮,传动钢绳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前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车身架的前端安装有左、右两个导向滑轮,在后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带动后轮作单向转动的左单向传动轮和右单向传动轮,左传动钢绳的一端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左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左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右传动钢绳的一端也连接在脚踏板的前端,另一端经过右导向滑轮、再匝绕过右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的中部向下设置有一支杈,所述的与脚踏板的前端相连接的传动钢绳的那端、也可与该支杈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踏板的中部与车身架相活动铰接,脚踏板能绕该铰接点上下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在前轮的一侧设置有能带动前轮单向转动的前单向传动轮,在后轮的一侧设置有能带动后轮单向转动的后单向传动轮,传动钢绳的一端与脚踏板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匝绕过前单向传动轮和后单向传动轮后,与脚踏板的后端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脚踏板的前部上方和后部上方分别设置有前搁脚板和后搁脚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人力来产生动力、可供游戏、健身、或代步的滑板车的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车身架,车身架下方设有前轮和后轮两组车轮,脚踏板活动铰接在车身架上,在脚踏板与车轮之间设置有能驱动车轮转动的传动装置;使用本传动装置,操作者只需前后反复踩踏脚踏板,就能驱动滑板车前进,操作十分方便、省力,能轻松地保持较高的车速,即使在上坡路段也能行驶,操作者不易受伤,更利于游戏、健身、代步。
文档编号B62M1/24GK2475654SQ01237990
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6日
发明者刘君 申请人:刘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