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31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货架,特别是一种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其一为,货架与脚蹬是分开的或相互独立的,其二为,货架与脚蹬之间简单连接,前者,方案及制造简单,但载货能力不强,对摩托车后半部的保护性较差,外观装饰性较差;后者,由于采用仅上下各两点与摩托车车身安装,安装强度差,力学结构上限制了其承载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摩托车车体上的安装强度和载货能力都较好,同时,对摩托车后半部及骑乘人员有保护,便于外观装饰性的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一个货架,两个脚蹬组成,其特征在于货架两边有向摩托车前方的延伸段,每边延伸段做有两个支耳,支耳用于与车体联接,货架之下两边做有接头;脚蹬做有下支耳和联接杆,下支耳用于与车体联接,联接杆与货架的接头把脚蹬和货架联接成一体,脚蹬向摩托车后方延伸,脚蹬设一加强杆,加强杆与脚蹬牢固联接成一体。
采用了上述结构,由于货架与摩托车车体联接比现有技术方案的安装支耳多,减小了受力,改善安装强度,货架与脚蹬联接成整体,使整体受力状态改善,从而提高了载货能力;向后方的脚蹬与加强杆的组合结构不仅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而且,形成一个框架,既保护摩托车车体后半部也保护乘坐人安全,增加了安全性;框架形状变化容易,便于改变外观,整体结构外形效果使车体美观,提高外观装饰性。


上述结构由附图给出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附图1和附图2中各标号表示的零部件或结构为1-货架,2-脚蹬,3-延伸段,4-支耳,5-接头,6-加强杆,7-下支耳,8-联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其特征为由货架1,两个脚蹬2组成;其中,货架1主要由钢管做成,两边有向摩托车前方的延伸段3,每个延伸段焊接两个支耳4,支耳用螺栓与车体联接,货架之下两边焊一用钢管做成的接头5,脚蹬用钢管弯曲成形,其上半部为联接杆8,联接杆8与接头5用插销联接成一体,下支耳7焊接在脚蹬上,下支耳用螺栓与车体联接;脚蹬2相对于下支耳7向摩托车后方,加强杆6用钢管弯曲成形,加强杆两端分别焊接在脚蹬的后端与联接杆8上,成为整体。
权利要求1.一种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其由货架(1),两个脚蹬(2)组成,其特征在于货架(1)两边有向摩托车前方的延伸段(3),每边延伸段做有支耳(4),货架之下做有接头(5);脚蹬(2)做有下支耳(7)、联接杆(8);联接杆(8)与接头(5)联接成一体;脚蹬(2)相对于下支耳(7)向摩托车后方;加强杆(6)与脚蹬、联接杆(8)联接成一体;支耳(4)、下支耳(7)用紧固件与摩托车车体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其特征是货架(1)每边的延伸段(3)做有二至四个与摩托车车体联接的支耳(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货架,特别是一种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其由一个货架,两个脚蹬组成,货架有向摩托车前方的延伸段,脚蹬向摩托车后方,脚蹬设互相联接成一体并组成框架的加强杆、联接杆,脚蹬和货架联接成一体;该带脚蹬的摩托车货架在摩托车车体上的安装强度和载货能力都较好,同时,对摩托车后半部及骑乘人员有保护作用,便于改变外观形状。
文档编号B62J7/04GK2567111SQ0224376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6日
发明者聂娟, 刘杰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