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24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下述自动二轮车在覆盖驾驶员腿部的腿部护罩的后表面上设置收纳凹部,并利用盖可自由开闭地覆盖收纳凹部的开口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在形成有扣合孔的收纳凹部的上部安装托架,通过托架将安装在盖上的锁定部件的扣合部插入该上部的扣合孔中而使盖关闭。
并且,还公开有下述自动二轮车在腿部护罩的后表面上设置内齿条,并在内齿条的开口部的上方设置挂物钩,可以通过将手提包等的带部挂在挂物钩上而悬挂手提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实开昭61-59182号公报(第4~6页、第2~3图)专利文献2特许第3163247号公报(第2~3页、第2~4图)但是,当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上设置挂物钩时,如果将挂物钩安装在收纳凹部的上方,则该安装部有时会露出在外。并且,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自动二轮车中,挂物钩的安装部露出在外,并且希望外观得到改进。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中,由于在收纳凹部内设置扣合孔,因此必须对该扣合孔设置防水结构,从而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由于必须在腿部护罩上设置用于扣合锁定部件的扣合部的托架,从而存在零件数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安装挂物钩时的外观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结构确保防水性的汽车的内箱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在腿部护罩的后表面上设置收纳凹部,并利用盖可自由开闭地覆盖收纳凹部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在开口部的上部将挂物钩安装在车体侧,所述盖在开口部封闭时覆盖该挂物钩的安装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盖上安装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的扣合部通过挂物钩扣合。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设在盖与腿部护罩之间的密封部,在锁定部件上大致以U字形迂回,并通过锁定部件的下方。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腿部护罩上设置突片,在盖上设置槽部,并在槽部上安装密封部件而构成密封部。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腿部护罩上,在大致形成U字形的密封部的下端设有排水口。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盖的安装有锁定部件的表面低于其他表面。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腿部护罩具有大致呈U字形的锁定保护罩,在盖关闭的状态下,该锁定保护罩局部地覆盖锁定部件的外周面。
发明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在收纳凹部的开口部的上部将挂物钩安装在车体侧,并且盖在开口部封闭时覆盖该挂物钩的安装部,所以由于盖的存在而不能从外部看见安装部,因而能够改进安装挂物钩时的外观。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在盖上安装有锁定部件,并且锁定部件的扣合部通过挂物钩扣合,因而不必在腿部护罩上设置用于扣合锁定部件的扣合部的托架,从而可以减少零件数;并且由于不必在收纳凹部内设置扣合孔,因而也不需要对该扣合孔设置防水结构,因而可以简化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设置在盖与腿部护罩之间的密封部,在锁定部件上大致以U字形迂回,并通过锁定部件的下方,因而能够将锁定部件和收纳凹部分开进行密封,因而能够提高内箱的防水性。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在腿部护罩上设置突片、在盖上设置槽部、并在槽部上安装密封部件而构成密封部,因而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构成密封部,并且能够提高盖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由于在腿部护罩上,在大致形成U字形的密封部的下端设有排水口,因而能够从大致形成U字形的密封部的下端迅速地向外部排出露水、雨水等。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由于盖的安装有锁定部件的表面低于其他表面,因而能够缩短锁定部件的尺寸,并且能够增大内箱的前后方向的深度而增大内箱的容积。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由于腿部护罩具有大致U字形的锁定保护罩,在盖关闭的状态下,该锁定保护罩局部地覆盖锁定部件的外周面,因而即使驾驶员等从外部损坏或要解除锁定部件的锁定,由于被锁定保护罩遮盖,由此能够防止被盗。


图1是本发明的小型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内箱结构的剖视图。
图3表示腿部护罩,(a)是其正视图;(b)是沿着(a)的III-III线的剖视图;(c)是说明安装孔的外围领域的图;(d)是从(b)的III′方向看到的锁定保护罩的图。
图4表示盖,(a)是其正视图;(b)是其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附图是从标号的方向看到的。
图1是本发明的小型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该自动二轮车10,以前罩11覆盖车体前部上方,并且通过配置在该前罩11的侧部下方的左右一对前部侧罩12(图中只示出左侧的前部侧罩)覆盖车体前部下方的侧部。并且,在各前部侧罩12的前端部安装有作为照明器的转向信号灯13;为了配置前筐、货箱、执照号牌等而在前罩11的前方设有贯通从车体侧延伸的安装部件的开口部14。
其中,15是覆盖手柄16的手柄罩;17是安装在手柄罩15上的头灯;18是制动杆;19是后视镜;20是覆盖前轮21上方的前挡泥板。
另外,在前罩11的后部,头管24(参照图2)将支撑前轮21的前叉23和手柄16之间连接起来,包围头管24而安装用于覆盖驾驶员腿部并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腿部护罩22。在腿部护罩22的后端部连接有放置驾驶员和同乘者脚部的脚踏板25,脚踏板25的侧部被一对侧罩26(图中只示出左侧的侧罩)覆盖,侧罩26的下方被底罩27覆盖。
另外,座椅28的下方周围被主体罩29和一对主体侧罩30(图中只示出左侧的主体侧罩)覆盖,并且在车体的后部安装有同乘者抓握的支座一体型的扶手杆31。在扶手杆31的下方配置有尾灯32。
将后轮34安装在从主体罩29和主体侧罩30的下方露出的动力单元33的后端,并且以后挡泥板35覆盖后轮34的上方,在动力单元33的后端和车体侧之间安装有后减震单元36。
如图2和图3所示,腿部护罩22,利用螺栓39将背面上部所形成的安装孔37,与挂物钩40一起紧固在从头管24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背面侧撑条38上,并且将腿部护罩22的周边部上所形成的安装部41,利用螺钉固定在前罩11和前部侧罩12的对应部位上所形成的凸台(未图示)上,从而固定在车体上。另外,腿部护罩22具有与图3(c)中标有剖面线的安装孔37的周边区域大致相同的厚度。
与腿部护罩22一起安装在头管24的背面侧撑条38上的挂物钩40,由合成树脂形成,包括凹状的安装部40a,具备用于插入螺栓39的底面;前端部40b,在腿部护罩22的后侧向上延伸;以及作为被扣合部的凸缘部40c,从安装部40a的外周面向下方延伸;并且可以通过钩挂手提包等的带部而将手提包等挂在前端部40b上。
在腿部护罩22的后表面上,一体形成有向前凹陷的收纳凹部42,并且,向后方敞开的收纳凹部42的开口部被合成树脂制的盖可自由开闭地覆盖。因此,由收纳凹部42和盖43构成内箱。并且,收纳凹部42的中央部,避开头管24和连接在头管24上的下管44而形成;收纳凹部42的中央部上方,具有壁面45,该壁面45形成有上述安装孔37,与关闭的盖43大致平行,并且下边缘大致呈U字形。
另外,如图2~图4所示,在盖43的周边部上设有安装于下部的一对铰链部46、46,和安装于两侧部的一对旁止动器47、47。上述铰链部46、46和旁止动器47、47,分别插入到收纳凹部42的开口边缘部的下部所形成的一对安装孔48、48,和收纳凹部42的开口边缘部的两侧部所形成的一对导向孔49、49中。各旁止动器47的弯曲部47a,在盖43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扣合到导向孔49上,并且如图2中的假想线所示,盖43保持在以铰链部46为支点而打开规定角度的状态。
另外,在盖43的中间部上方,具有比周围其他表面低一段而形成的阶梯面50;阶梯面50,对应于腿部护罩22的收纳凹部42的壁面45而大体形成U字形。并且,在该中间部上方的阶梯面50上安装有锁定部件51,在盖43关闭收纳凹部42的状态下,用钥匙(未图示)启动锁定部件51的扣合部51a而将扣合部51a扣合到挂物钩40上所形成的凸缘部40c上,而成为锁定状态。
在收纳凹部42被盖43关闭的状态下,盖43的阶梯面50的上边部位于挂物钩40的前端部40b的下方,并且盖43的阶梯面50覆盖挂物钩40的安装部40a。
在腿部护罩22的收纳凹部42的壁面45上,在与锁定部件51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锁定保护罩52。如图3(d)所示,锁定保护罩52大体形成U字形,以便当盖43关闭时,使锁定部件51的扣合部51a保持可进行动作程度的间隙而部分地覆盖锁定部件51的外周面。并且,锁定保护罩52的下部,从前端向基部逐渐增厚。
另外,在腿部护罩22和盖43之间,包围收纳凹部42的开口部周边地而设置密封部53。密封部53包括形成在腿部护罩22上的突片54、在盖43上构成槽部55的突起部件56以及安装在槽部55上的密封部件57。将突片54和槽部55设置在当盖43关闭时彼此相对的位置上,使突片54和安装在槽部55上的密封部件57在收纳凹部42的开口部周边上抵接,从而达到收纳凹部42内的防水效果。并且,突片54和槽部55分别具有大致U字形部54a、55a,所述大致U字形部54a、55a在收纳凹部42的中央部上方,在锁定保护罩52和锁定部件51上大致迂回成U字形,并通过上述部件52、51的下方。另外,突片54的大致U字形部54a的下端,从前端朝基部向下倾斜;并在收纳凹部42的壁面45上,在突片54的大致U字形部54a的下端设有排水口58。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中,由于在收纳凹部42的开口部的上部将挂物钩40安装在头管24上,并且在开口部封闭时盖43覆盖该挂物钩40的安装部40a,所以由于盖43的存在而不能从外部看见安装部43a,从而能够改善安装挂物钩40时的外观。
另外,由于盖43上安装有锁定部件51,并且锁定部件51的扣合部51a通过挂物钩40的凸缘部40c进行扣合,因而不需要在腿部护罩22上设置用于扣合锁定部件51的扣合部51a的托架,从而可减少零件数,并且由于收纳凹部42内不需要扣合孔,进而也不需要对该扣合孔设置防水结构,因而可以简化结构。
由于设在盖43和腿部护罩22之间的密封部53,在锁定部件51上大致以U字形迂回,并通过锁定部件51的下方,因而能够将利用挂物钩40的凸缘部40c进行配合脱离的锁定部件51和收纳凹部42分开而进行密封,能够提高防水性。
由于密封部53在腿部护罩22上设置突片54,在盖43上设置槽部55,并在槽部55上安装密封部件57,因而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构成密封部53。
由于在腿部护罩22上,在大致形成U字形的密封部53的下端设有排水口58,因而能够从大致形成U字形的密封部53的下端迅速地向外部排出露水等。
由于盖43中的安装有锁定部件51的阶梯面50的表面低于其他表面,因而能够缩短锁定部件51尺寸,并且能够增加内箱的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而增大内箱的容积。
由于腿部护罩22具有大致U字形的锁定保护罩52,并且该锁定保护罩52在盖43关闭的状态下部分地覆盖锁定部件51的外周面,因而即使驾驶员等从外部损坏或要解除锁定部件的锁定,由于被锁定保护罩52遮盖,由此能够防止被盗。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的变形、改良等。
本发明的密封部,可以形成在腿部护罩和盖之间;也可以在盖上设置突片,并可以在腿部护罩上设置用于安装密封部件的槽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突起部件构成槽部,但是也可以直接形成在腿部护罩或盖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挂物钩安装在头管的背面侧撑条上,但是可以安装在车体侧的任意部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在腿部护罩的后表面上设置收纳凹部,并利用盖可自由开闭地覆盖该收纳凹部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的上部将挂物钩安装在车体侧,所述盖在开口部封闭时覆盖该挂物钩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上安装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的扣合部与所述挂物钩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盖与所述腿部护罩之间的密封部,在所述锁定部件上大致以U字形迂回,并通过所述锁定部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腿部护罩上设置突片,在所述盖上设置槽部,并在该槽部上安装密封部件而构成所述密封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腿部护罩上,在形成U字形的所述密封部的下端设有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的安装有所述锁定部件的表面低于其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护罩具有大致呈U字形的锁定保护罩,在所述盖关闭的状态下,该锁定保护罩局部地覆盖所述锁定部件的外周面。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改进安装挂物钩时的外观的自动二轮车的内箱结构。自动二轮车(10),在腿部护罩(22)的后面设置收纳凹部(42),利用盖(43)可自由开闭地覆盖收纳凹部(42)的开口部。在开口部的上部将将挂物钩(40)安装在车体侧(24),当开口部封闭时盖(43)覆盖挂物钩(40)的安装部(40a)。
文档编号B62J9/00GK1754746SQ20051009765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
发明者水库由喜, 田中纯, 水田里佳, 山中伯纯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