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41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身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发动机室的前端设有散热器芯固定框的 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在设置于发动机室的前端的散热器的后方,设 有连结发动机室上部的发动机罩锁紧装置安装部的附近和沿发 动机室下部的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身前横梁的发动机罩锁紧支架 的结构。(参照下述专利文献l)
在此,在发动机罩锁紧支架的下部设有弯曲部,沖击载荷 从外部输入到发动机罩的前端部时,通过使上述的弯曲部变形
来吸收冲击载荷。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306108号/^才艮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上述的以往的结构那样,将发动机罩锁紧支架配 置于散热器的后方时,使容纳各种部件的发动机室内的布局性变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使发动机室内的布局性变差 的同时,高效吸收从外部输入到发动机罩的前端部的冲击载荷。
本发明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上设置 位于散热器芯固定框和发动机罩的前端部之间的发动机室前端 上部构件,该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包括主体部,其在散热 器芯固定框上部的上方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腿部,其分别与 该主体部相连结,且下部接合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根据本发明,从车身前方上部向发动机罩的前端部输入沖 击载荷时,设置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 件倒向发动机室侧,可高效吸收输入到发动机罩的前端部的冲 击载荷。此时,作为沖击吸收构件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位 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上方,因此不需要确保用于在发动机 室内设置冲击吸收构件的专用空间,从而可抑制发动机室内的 布局性变差。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l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将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一 同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车身后方看图3的结构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 图,图2是侧视图。另外,图中箭头标记FR方向表示车身前方、 UP方向表示车身上方、LH方向表示车身左方向。
在设置于车身前部的发动机室l的前端,设置有支承未图 示的散热器的散热器芯固定框3。覆盖发动机室l上部的发动机 罩5,可由设在车身后方侧的端部的铰链部7从前端部5a侧开 闭。
散热器芯固定框3包括在下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散热器 芯固定框下部9、在上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11 、将散热器芯固定框下部9和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11在各 自的车宽方向的两端相互连结的左右的散热器芯固定框侧部13。
从该左右的散热器芯固定框侧部13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 中央部向车身后方延伸设置车身前纵梁15。另外,在车身前纵 梁15的上方且在车宽方向外侧位置设置发动机罩压棱 (hood-ridge) 17,由连结构件19连结发动机罩压棱17的前端 和上述的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车宽方向的两端。
在上述的发动机罩压棱17的发动机室l侧的内壁设置支承 塔(strut tower) 21,支承塔21的下部与上述的车身前纵梁15 相连结。
另外,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上,设置有位于散热器芯 固定框上部和发动机罩5的前端部5a之间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 构件25。图3是将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5与散热器芯固定框 上部ll一同表示的从车身前方看的立体图,图4是对图3从车身 后方看的立体图。
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5,包括主体部27,其在散热器 芯固定框上部ll的上方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左右的腿部29, 其分别从该主体部27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向下方延伸,且其下端 接合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
腿部29包括外侧面29a、前表面29b和后表面29c,形成车 宽方向内侧开口的截面大致呈3字形状,前表面29b延伸到散 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上表面部lla的下方,设有接合固定于 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前表面部llb上的前表面接合部29d。
腿部29的后表面29c的下端作为向车身前方弯曲的折边 (flange) 29e,连结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11的上表面 部lla。另外,腿部29的外侧面29a的下端作为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的折边29f,连结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上表面部 lla。
另外,也可以使折边29e向车身后方侧弯曲,使折边29f向 车宽方向内侧弯曲。
这些折边29e和折边29f构成连结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 上部ll的上表面部lla上的上表面接合部,因此,腿部29的下 部包括连结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11的上表面部lla上的 上表面接合部(折边29e、 29f),和连结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 上部ll的前表面部11b上的前表面接合部29d。
与上述的腿部29的上部相连结的主体部27,包括上表面 27a、前表面27b和后表面27c,下方开口的截面大致呈-字形 状,以4吏主体部27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盖上腿部29的上端的方 式来连结固定。
即,分别将前表面27b的车宽方向两端附近连结固定于腿 部29的前表面29b的上部,将后表面27c的车宽方向两端附近连 结固定于腿部29的后表面29c的上部,且将折边27d连结固定于 腿部29的外侧面29a的上部,该折边27d是使上表面27a的车宽 方向端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的。
但是如图2所示,上述的主体部27的上表面27a相对于水平 面倾斜,使得其车身前方侧部位于后方侧部的下方,与关闭状 态下的发动机罩5的倾斜程度大致相符。
另外,通过加强构件31将主体部27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和散 热器芯固定框上部1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相互连结。该加强构 件31具有使上部向后方依次弯曲而形成的弯曲成形面31a、 31b,将弯曲成形面31b连结固定于主体部27的上表面27a上, 将使下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附近向下方延长而形成的下部折边 31c连结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前表面部llb上。另外,加强构件31在中央形成开口 31d,设置从开口31d 的下缘向车身前方突出的侧面看呈大致L字形状的发动机罩锁 紧装置安装部31e,在发动机罩锁紧装置安装部31e上安装可使 发动机罩5锁定于关闭状态的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 3 。如图2所 示,该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3卡合于设置在发动机罩5侧的闩眼 35而成为锁定状态。
另外,图l、图3中省略了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3,但是利用 设在发动机罩锁紧装置安装部31e上的安装孔31f和设在加强 构件31的车宽方向两侧上部的两处安装孔31g将该发动机罩锁 紧装置33安装到加强构件31上。
在上述那样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从由图2以箭头标记F所示 的车身前方的斜上方对发动机罩5的前端部5a作用冲击载荷 时,该沖击载荷从发动机罩5的前端部5a经发动机罩锁紧装置 33及力口强构件31被传递到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5的主体部 27上。并且该冲击载荷经主体部27的两端的腿部29被传递到散 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上。
此时,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5由于受到图2中箭头标记F 方向的冲击载荷,将腿部29的下部作为支点,主体部27侧受到 如图2中的箭头标记B所示的倾倒的方向的力。此时,将腿部29 的下部的前表面接合部29d连结固定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11 的前表面部llb上,因此,由于该连结固定部受到上述的箭头 标记B方向的载荷,该连结固定部容易剥离。
由此,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 5可高效地吸收容易向以箭 头标记B表示的方向倾倒、以图2中的箭头标记F表示的从车身 前方的斜上方对发动机罩5的前端部5a作用的冲击载荷。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在发动机罩5与其下方的散热器 芯固定框上部ll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从车身前方的斜上方作用于发动机罩5的冲击载荷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5,因此,
不需要确保用于在发动机室l内吸收沖击的专用空间,可抑制 容纳各种部件的发动机室l内的布局性变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 更加靠上的部位配置作为沖击吸收构件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
件25,对于将发动机罩5设在较高的上下高度位置上的车辆特 别有效。
并且,因为将作为冲击吸收构件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 25配置在安装于散热器芯固定框3上的散热器的上方,因此, 与将冲击吸收构件配置在散热器的后方或前方的结构相比较, 可增大对散热器的通风量,并可提高冷却效果。
另外,发动机罩5可由铰链部7从前端部5a侧开闭,但从打 开状态到关闭时,由于自重对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3作用向下的 载荷。
作用于该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 3的发动机罩5的关闭载荷, 由加强构件31承受的同时, 一边经由主体部27向左右的腿部29 分散, 一边经由折边29e、 29f沿垂直方向向散热器芯固定框上 部ll的上表面部lla传递。由此,可将对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3 的安装部周围的加强控制到最小限度。即,可使增大加强构件 31的板厚等的加强对策为最小限度而抑制重量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主体部27的车宽方向两端 设置腿部29,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5整体的形状成为门形, 可由左右的腿部29高效地承受发动机罩5的关闭载荷。
此时,如上述那样主体部27的上表面27a与关闭状态下的 发动机罩5的倾斜程度大致相符,另外,在该倾斜的主体部27 的左右两端附近,设定有承受发动机罩5的未图示的保险杠, 因此,发动机罩5的关闭载荷经由保险杠高效地被传递到主体部27的上表面27a。
另外,将上述的腿部29的下部连结固定在散热器芯固定框 上部ll的车身前方侧的前表面部llb上,因此,在从车身前方 的斜上方对发动机罩5的前端部5a作用冲击载荷时,该连结固 定部容易剥离而吸收沖击。
并且,腿部2 9的下部包括连结固定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 11的上表面部lla上的上表面接合部(折边29e、 29f)和连结固定 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前表面部llb上的前表面接合部 29d,因此,由左右的腿部29兼有承受发动机罩5的关闭载荷的 功能和吸收来自车身前方的斜上方的沖击载荷的功能。
另外,通过在主体部27的腿部29相互间配置使发动机罩5 处于锁闭状态的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 3,可使发动机罩5的关闭 载荷经主体部27向左右的腿部29分散。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发动机罩锁紧装置33安装在将 主体部2 7和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11相互连结的加强构件31上, 可经由加强构件31将发动机罩5的关闭载荷高效地传递到散热 器芯固定框上部ll。
另外,将设置在加强构件31的下部的折边31c连结固定在 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ll的车身前方侧的前表面部llb上,当发 动机罩5受到来自车身前方的斜上方的沖击载荷时,该连结固 定部与腿部29的前表面接合部29d同样容易剥离,即使设置有 加强构件31,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25也容易向后方倾倒,可 确保沖击吸收功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发动机室的前端上部的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上设置位于该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和覆盖上述发动机室的上部的发动机罩的前端部之间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该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包括主体部,其在上述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上方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腿部,其自该主体部向下方延伸,且其下部接合固定于上述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主体部的车宽方向两端设置上述腿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将 上述腿部的下部连结固定在上述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车身前 方侧的前表面部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 述腿部的下部包括连结固定于上述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上表 面部上的上表面接合部、和连结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 上述前表面部上的前表面接合部。
5. 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 征在于,在上述主体部的上述腿部相互间配置用于使发动机罩 锁定于关闭状态的发动机罩锁紧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将 发动机罩锁紧装置安装在将上述主体部和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 相互连结的加强构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将 上述加强构件的下部连结固定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上述前 表面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不使发动机室内的布局性变差的同时,高效吸收输入到发动机罩的前端部的冲击载荷。在发动机室的前端的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上设置位于散热器芯固定框和覆盖发动机室的上部的发动机罩的前端部之间的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该发动机室前端上部构件包括主体部,其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上方位置沿车宽方向延伸;腿部,其自主体部的车宽方向两端向下方延伸,且其下部接合固定于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腿部的下部的前表面接合部连结固定在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的前表面部上。用于使发动机罩锁定于关闭状态的发动机罩锁紧装置安装在将主体部和散热器芯固定框上部相互连结的加强构件上。
文档编号B62D25/08GK101417673SQ200810173238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6日
发明者安田浩史, 鸿 徐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