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52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尤其是折叠自行车,折叠自行车车架上增设方便携带的 提手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健康、休闲、节约能源的观念,近来被广为重视,具有可折叠,利于搬运、收藏 等优点的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对于自行车,消费者具有同样的渴求。众所周知,以往的自行 车是比较庞大的,而且全都是不能折叠的,收藏起来及其不方便。后来人们就发明了可折叠 的自行车,这一改变,使自行车向轻便迈进了一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为了进一步 贯彻健康、休闲、节约能源的观念,人们在折叠自行车上又设计出提手结构,如中国专利公 告号为CN200954851Y的一种带提手的折叠自行车,其记载了在自行车后架轮上焊接有一 提手,该提手属于自行车又一增加部件,折叠自行车的结构无疑是更复杂了,而且增加了折 叠自行车的重量;另外,改提手是焊接上去的,从折叠自行车的制造工艺上说,工序增多,制 造时间变长,外观不协调,使用手感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提手位置的结构、 制造简单,外形美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后 叉、中管、横梁;所述中管与横梁交界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横梁构成提手,所述提手下端 面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形成波浪形握手,其形状与手指把握相吻合,所述后叉、中管、 横梁、通孔、凹槽为一体成型。无需额外的部件作为提手,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折叠自 行车车架结构,将提手结构融入车架中,使车架与提手车为一体,结构、制造工艺更简单;提 手是由通孔与横梁构成,能够减轻车架的重量;提手下端面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符合 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人手握住提手的时候感觉更舒适。作为改进,所述后叉的三角位置呈对称,且向内呈递减凹陷形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无需额外的部件作为提手,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折叠自行车车架结构,将提 手结构融入车架中,使车架与提手车为一体,结构、制造工艺更简单;提手是由通孔与横梁 构成,能够减轻车架的重量;提手下端面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使人手握住提手的时候感觉更舒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为碳纤维材料,包括后叉 1、中管2、横梁3。所述后叉1的三角位置呈对称,后叉1采用桥式结构,强度更高,一体成 型,各功能尺寸更有保证,线条轮廓过渡顺畅,两侧加强支撑筋杆与后叉1曲线过渡。所述 中管2与横梁3交界处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与横梁3构成提手6,所述提手6下端面设 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5形成波浪形握手,所述后叉1、中管2、横梁3、通孔4、凹槽5为一 体成型。无需额外的部件作为提手6,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折叠自行车车架结构,将提 手6结构融入车架中,使车架与提手6车为一体,结构、制造工艺更简单;提手6是由通孔4 与横梁3构成,能够减轻车架的重量;提手6下端面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5,符合人体 工程学原理,使人手握住提手6的时候感觉更舒适;提手6位置处于车架的重心,提起车架 更容易。
权利要求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后叉、中管、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与横梁交界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横梁构成提手,所述提手下端面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形成波浪形握手,所述后叉、中管、横梁、通孔、凹槽为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的三角位置呈 对称。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后叉、中管、横梁;所述中管与横梁交界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横梁构成提手,所述提手下端面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所述后叉、中管、横梁、通孔、凹槽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折叠自行车车架结构,将提手结构融入车架中,使车架与提手车为一体,结构、制造工艺更简单。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712734SQ20102021386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黄可俭 申请人:黄可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