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底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46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底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底部构造,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底部构造。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往往依靠电池托盘安装在车身地板结构的下方,电池托盘的边缘直 接与车身地板结构下表面连接,电池托盘的其它位置均未与车身地板结构连接,因此车身 地板结构受到的力不均勻(电池托盘的中间没有得到车身地板结构的有效支撑),由于电 动汽车电池重量较大,这样可能会导致电池托盘中间塌陷甚至是电池托盘与电池的整体脱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电动车辆电池安装结构电池托盘 的中间没有得到支撑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底部构造,该构造可以使得电池托盘的中间得 到有效车身地板结构的有效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车辆底部构造,包括电池托盘、托 盘加强件及车身地板结构,所述电池托盘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的凹陷部分和用于将该电池 托盘安装到车身地板结构上的安装部分,所述托盘加强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托盘四周的 加强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底部上表面的横向加强梁,所述车辆底部构造还包括长螺 杆,所述长螺杆的下端穿过车身地板结构并与横向加强梁固定连接,所述长螺杆的上端抵 靠在车身地板结构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托盘的安装部分为沿凹陷部分的外边缘向外侧延伸的凸缘。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一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 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呈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凸缘四周设置有螺柱,所述车身地板结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 母,所述螺柱穿过凸缘的下表面与螺母配合从而将电池托盘连接到车身地板结构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托盘与车身地板结构之间形成容纳电池的密封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托盘和/或所述加强板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托盘和/或所述加强板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托盘由前盘体、中盘体及后盘体三部分固定连接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包括前封板、前侧左拐角板、前侧右拐角板、左前侧板、右前 侧板、左后侧板、右后侧板、后侧左拐角板、后侧右拐角板以及后封板,所述前封板的两端分 别与前侧左拐角板、前侧右拐角板连接,所述前侧左拐角板、左前侧板、左后侧板、后侧左拐 角板依次连接,所述前侧右拐角板、右前侧板、右后侧板、后侧右拐角板依次连接,所述后封 板的两端分别与后侧左拐角板、后侧右拐角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强梁的内部设置有焊接螺母,横向加强梁对应于该焊接螺母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孔,所述长螺杆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焊接螺母配合的螺纹,所述车身地 板结构具有供长螺杆的下端穿过的过孔,所述长螺杆的上端具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的外 径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强梁包括从前封板向后封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加强梁、 第二加强梁、第三加强梁、第四加强梁及第五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第二加强梁、第三加 强梁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前盘体上,所述第四加强梁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中盘体上, 所述第五加强梁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后盘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地板结构包括地板面板,间隔设置在地板面板上方的第一横 梁、第二横梁及第三横梁,设置在地板面板下方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所述凸 缘的四周分别与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地板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地板面板上并靠近第一横梁的面板加 强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梁、第三加强梁、第四加强梁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焊接螺 母,所述长螺杆包括穿过面板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梁上的焊接螺母连接的第一长螺杆、穿过 第二横梁与第三加强梁上的焊接螺母连接的第二长螺杆、穿过第三横梁与第四加强梁上的 焊接螺母连接的第三长螺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部构造,托盘底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加强梁,并且长 螺杆将横向加强梁连接到车身地板结构,因此,托盘结构的中间位置也得到了车身地板结 构的有效支撑,可以避免托盘中间位置的塌陷甚至是托盘与电池的整体脱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电池托盘与托盘加强件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部构造电池托盘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部构造托盘加强件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电池托盘、托盘加强件及长螺杆的装配 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部构造密封槽、密封图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底部构造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沿车身纵向的剖视图(经过长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所说前后、上下均是指车辆正常放置时的方位。如图1至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部构造,包括电池托盘1、托盘加强件2 及车身地板结构6,所述电池托盘1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的凹陷部分11和用于将该电池托 盘1安装到车身地板结构6上的安装部分12,所述托盘加强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托盘1四周的加强板21以及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底部上表面的横向加强梁22,所述车辆底部构 造还包括长螺杆3,所述长螺杆3的下端穿过车身地板结构6并与横向加强梁22固定连接, 所述长螺杆3的上端抵靠在车身地板结构6的上表面。位于电池托盘四周的加强板21起 到抵抗对四周的碰撞和达到电池托盘1本身安装的强度要求;而横向加强梁22则起到了提 高电池托盘1本身的抗扭和抗弯强度作用,并且能抵抗侧面碰撞对电池的伤害,并为安装 电池提供安装点。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托盘的安装部分12为沿凹陷部分11的外边缘 向外侧延伸的凸缘。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凸缘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一圈的密封槽 121,所述密封槽121中设置有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槽121的截面呈半圆形,所 述密封圈4的截面呈圆形。通过上述密封圈4,所述电池托盘1与车身地板结构之间形成容 纳电池的密封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电池托盘的凹陷部分11,而损 害电池。如图2所示,所述凸缘(即电池托盘的安装部分12)四周设置有螺柱5,所述车身 地板结构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母(图中未标示),所述螺柱5穿过凸缘的下表面与螺母 配合从而将电池托盘1连接到车身地板结构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托盘1和/或所述加强板21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多个部 件组装而成。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电池托盘1和所述加强板21均由多个部件组装而 成。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电池托盘1由前盘体10、中盘体20及后盘体30三部 分固定连接形成,并且电池托盘1还包括连接中盘体20及后盘体30的连接加强件40。托盘 加强件2则由加强板21及横向加强梁22构成,所述的加强板21包括前封板211、前侧左拐 角板212、前侧右拐角板213、左前侧板214、右前侧板215、左后侧板216、右后侧板217、后 侧左拐角板218、后侧右拐角板219以及后封板210,所述前封板211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左 拐角板212、前侧右拐角板213连接,所述前侧左拐角板212、左前侧板214、左后侧板216、 后侧左拐角板218依次连接,所述前侧右拐角板213、右前侧板215、右后侧板217、后侧右拐 角板219依次连接,所述后封板210的两端分别与后侧左拐角板218、后侧右拐角板219连 接。加强板21由多个部件焊接形成,有利于工艺制造,并减少公差。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横向加强梁22的内部设置有焊接螺母50,横向加强 梁22对应于该焊接螺母50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孔,所述长螺杆3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焊接螺 母50配合的螺纹,所述车身地板结构6具有供长螺杆3的下端穿过的过孔60,所述长螺杆 3的上端具有法兰部300,所述法兰部300的外径大于所述过孔60的直径。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加强梁22包括从前封板211向后封板 210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加强梁221、第二加强梁222、第三加强梁223、第四加强梁224及 第五加强梁225,所述第一加强梁221、第二加强梁222、第三加强梁223固定设置在电池托 盘的前盘体10上,所述第四加强梁224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中盘体20上,所述第五加强 梁225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后盘体30上。如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地板结构6包括地板面板64,间隔设置 在地板面板64上方的第一横梁61、第二横梁62及第三横梁63,设置在地板面板64下方的 前横梁65、后横梁66、左纵梁67及右纵梁68,所述电池托盘的安装部分12 (凸缘)的四周 分别与前横梁65、后横梁66、左纵梁67及右纵梁68连接,具体地,所述前横梁65连接在所述电池托盘安装部分12的前侧,所述后横梁66连接在所述电池托盘安装部分12的后侧, 左纵梁67及右纵梁68分别连接在电池托盘安装部分12的左右两侧。另外,本实施例中, 所述车辆地板结构6还包括设置在地板面板上并靠近第一横梁61的面板加强板69。如图 7所示,所述面板加强板69呈半月形,在横向上具有间隔设置有两个。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梁222、第三加强梁223、第四加强梁224 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焊接螺母50,所述长螺杆3包括穿过面板加强板69与第二加强梁222上 的焊接螺母50连接的第一长螺杆31、穿过第二横梁62与第三加强梁223上的焊接螺母50 连接的第二长螺杆32、穿过第三横梁63与第四加强梁224上的焊接螺母50连接的第三长 螺杆33。上述长螺杆3与相应的焊接螺母50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如图7所示,本实施 例中,第一长螺杆31、第二长螺杆32及第三长螺杆33均具有两个(沿横向上设置),相应 地,第二加强梁222、第三加强梁223及第四加强梁224内部各设置有两个焊接螺母50,以 保证连接。多根长螺杆与多根横向加强梁的连接,使得电池托盘的中部得到更为均勻的支 撑,电池托盘及电池对车身地板结构的力更加的均勻,因此连接更为可靠、稳固,避免电池 托盘的塌陷以及电池托盘与电池的整体脱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底部构造,包括电池托盘、托盘加强件及车身地板结构,所述电池托盘形成 有用于容纳电池的凹陷部分和用于将该电池托盘安装到车身地板结构上的安装部分,其特 征在于,所述托盘加强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托盘四周的加强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 底部上表面的横向加强梁,所述车辆底部构造还包括长螺杆,所述长螺杆的下端穿过车身 地板结构并与横向加强梁固定连接,所述长螺杆的上端抵靠在车身地板结构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的安装部分为沿凹 陷部分的外边缘向外侧延伸的凸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一 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 密封圈的截面呈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四周设置有螺柱,所述车 身地板结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柱穿过凸缘的下表面与螺母配合从而将电池 托盘连接到车身地板结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与车身地板结构之 间形成容纳电池的密封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和/或所述加强板一 体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和/或所述加强板由 多个部件组装而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由前盘体、中盘体及 后盘体三部分固定连接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前封板、前侧左 拐角板、前侧右拐角板、左前侧板、右前侧板、左后侧板、右后侧板、后侧左拐角板、后侧右拐 角板以及后封板,所述前封板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左拐角板、前侧右拐角板连接,所述前侧左 拐角板、左前侧板、左后侧板、后侧左拐角板依次连接,所述前侧右拐角板、右前侧板、右后 侧板、后侧右拐角板依次连接,所述后封板的两端分别与后侧左拐角板、后侧右拐角板连 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梁的内部设置有焊 接螺母,横向加强梁对应于该焊接螺母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孔,所述长螺杆的下端具有与所 述焊接螺母配合的螺纹,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具有供长螺杆的下端穿过的过孔,所述长螺杆 的上端具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梁包括从前封板 向后封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加强梁、第二加强梁、第三加强梁、第四加强梁及第五加强 梁,所述第一加强梁、第二加强梁、第三加强梁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前盘体上,所述第四 加强梁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中盘体上,所述第五加强梁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的后盘体 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地板结构包括地板面 板,间隔设置在地板面板上方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及第三横梁,设置在地板面板下方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所述凸缘的四周分别与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连 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地板结构还包括设置 在地板面板上并靠近第一横梁的面板加强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底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梁、第三加强梁、 第四加强梁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焊接螺母,所述长螺杆包括穿过面板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梁上 的焊接螺母连接的第一长螺杆、穿过第二横梁与第三加强梁上的焊接螺母连接的第二长螺 杆、穿过第三横梁与第四加强梁上的焊接螺母连接的第三长螺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底部构造,包括电池托盘、托盘加强件及车身地板结构,所述电池托盘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的凹陷部分和用于将该电池托盘安装到车身地板结构上的安装部分,所述托盘加强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托盘四周的加强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电池托盘底部上表面的横向加强梁,所述车辆底部构造还包括长螺杆,所述长螺杆的下端穿过车身地板结构并与横向加强梁固定连接,所述长螺杆的上端抵靠在车身地板结构的上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部构造,电池托盘均匀连接在车身地板结构上,因此当电池安装后,整个电池安装结构对车身地板结构的力更加均匀,有利于电池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D21/09GK201777300SQ20102028164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黄丰收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