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76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所谓连动制动装置,能够通过操作制动踏板,向后轮制动装置提供 制动力,并且也能够连动地向前轮制动装置提供制动力(例如专利文献1)。借助专利文献1中的图13、图14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该连动制动装置是通过操 作制动踏板21,并经由制动拉杆23C使后轮制动器工作,并且经由反力传递机构26D (转矩 杆)推压主液压缸M2,产生液压,也使前轮制动器工作。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62559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动制动装置,能够提供一种取得平衡的连动制动 器,但踏板周边的零件个数变多且复杂化,有零件的布局受限的倾向。另一方面,后轮制动机构也与前轮制动机构一起通过液压工作,若是所谓盘式制 动器形式,则能够简化踏板周边,但产生成本高的其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既采用机械式后轮 制动机构,又能够使踏板周边的构造简化。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具有车身架,具有从能够转向地支承把手的头管向下后方延伸的主车架部、从该主车 架部的后端部向上后方延伸的后车架部、从主车架部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车架部;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后鼓式制动器;对前轮进行制动的前盘式制动器;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车身架上的制动踏板;与所述制动踏板的操作连动地产生向所述后鼓式制动器及所述前盘式制动器施 加的制动力的连动制动装置,所述连动制动装置具有与所述制动踏板的操作连动地动作的主液压缸,其特征在 于,所述连动制动装置还具有将由所述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传递至所述前盘式制动器的前配管;由所述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经由后配管被传递并由此而动作的从属液 压缸;用于将所述从属液压缸的输出传递至所述后鼓式制动器的机械式传递部件,所述从属液压缸被支承在远离所述制动踏板的所述后车架部上。通过该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由于后轮制动器使用鼓式制动器,所以能够 抑制成本,并且从属液压缸支承在从被支承在车身架上的制动踏板远离的后车架部上,从而能够简化制动踏板的周边。即,通过将从属液压缸支承在后车架部上,能够简化制动踏板 的周边,制动器踏板的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优选地,所述机械式传递部件由能够弯曲的制动拉索构成,并且使所述从属液压 缸以使其轴线沿所述后车架部的方式沿后车架部配置。这样构成时,通过使从属液压缸沿后车架部配置,能够容易地支承从属液压缸,并 能够使配置空间紧凑。另外,通过将机械式传递部件作为能够弯曲的制动拉索,从属液压缸 和后鼓式制动器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更优选地,具有一端部能够摆动地被支承在所述枢轴车架部上且另一端部能够转 动地支承所述后轮的摆臂,所述后鼓式制动器具有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制动臂,从 侧面观察,所述制动拉索以向前方弯曲后再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并被连接在所述制动臂 的另一端部上。这样构成时,能够使其具有充分的弯曲半径地配置制动拉索,因此,即使在摆臂摆 动时,也能够减小作用在制动拉索上的负载。更优选地,所述制动臂从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转动轴向下方延伸,从侧面观察,所 述制动拉索在所述摆臂的下侧连接在所述制动臂的另一端部。这样构成时,能够进一步减小作用在制动拉索上的负担。更优选地,具有下缘向后上方倾斜地覆盖所述后车架部的车身罩,所述从属液压 缸俯视观察被配置在与所述后车架部的外侧缘相比更靠车宽方向内侧,并且从侧面观察被 配置在所述车身罩的内侧且与车身罩的下缘相比更靠上方。这样构成时,通过在后车架部的内侧配置从属液压缸并且其侧面被罩覆盖,能够 保护从属液压缸不受外力影响。另外,从属液压缸被罩隐藏,能够提高外观性。更优选地,所述连动制动装置一体地具有使向所述前盘式制动器传递的时刻延 迟的延迟阀;在所述后制动器的制动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对向所述从属液压缸输送的液 压进行抑制的液压抑制阀。这样构成时,能够通过各阀适当地控制制动力,并且通过一体化,能够抑制制动踏 板的周边变得复杂。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轮摩 托车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该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以及连动制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以及连动制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制动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使主液压缸50、延迟阀60以及液压抑制阀70 —体化而成的液压缸单 元CU的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主视剖视图。图6是表示从属液压缸80的图,图6 (a)是俯视图,图6 (b)是主视剖视图,图6 (c) 是局部侧视图,图6(d)是沿图6(b)中的d-d线的视图。图7是表示将机械式传递部件90保持在摆臂17上的保持部件120的图,图7 (a) 是表示向摆臂17进行安装的状态的主视图,图7(b)是图7(a)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F车身架BR后鼓式制动器WR 后轮WF 前轮BF前盘式制动器BP制动踏板CB连动制动装置12 头管13主车架14枢轴车架部15后车架部16 巴手17 摆臂27J8 车身罩47前配管50主液压缸60延迟阀70液压抑制阀81后配管80从属液压缸90机械式传递部件(制动拉索)103转动轴105制动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适用有本发明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轮 摩托车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该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以及连动制动装置的主要 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以及连动制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 图。如图1所示,该二轮摩托车具有车身架F,该车身架F具有从能够转向地支承把 手16的头管12向下后方延伸的主车架部13 ;从该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13r (参照图2)向 上后方延伸的后车架部15 ;从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13r向下方延伸的枢轴车架部14。前叉11以能够通过所述把手16操向的方式被支承在头管12上,在前叉11的下 端轴支承有前轮WF。摆臂17的前端部以通过支轴20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枢 轴车架部14上,在摆臂17的后端能够旋转地轴支承有后轮WR。在摆臂17和后车架部15 之间设置有后减震器18。在主车架部13的下方,安装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E,该发动 机E的输出被传递至后轮WR。在后轮WR的上方配置有二人座型的乘车用座椅21。
5
在车身架F上安装有覆盖该车身架F和所述发动机E的一部分的合成树脂制的车 身罩22。该车身罩22具有配置在主车架部13的左右两侧的前侧罩23 ;以从前方覆盖骑 乘者的脚部的方式与两前侧罩23的前部相连的护腿板M ;以从前方覆盖头管12的方式与 两护腿板M相连的前上罩25 ;以从后方侧覆盖头管12且从上方覆盖主车架部13的方式 与前上罩25相连的主车架上罩沈;与所述两前侧罩23的下部相连且朝向后方向后上方延 伸地覆盖后车架部15的下罩27 ;上部配置有所述乘车用座椅21的后侧罩观。后座脚蹬支架(以下也只称为脚蹬支架)30以构成车身架F的一部分的方式被固 定在所述枢轴车架部14上,所述后座脚蹬支架30设置有供乘坐于所述乘车用座椅21的后 部的同乘者放置脚的后座脚蹬四。图4是制动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以及图4所示,该二轮摩托车具有对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车身架F上的后轮 WR进行制动的后鼓式制动器BR ;对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车身架F上的前轮WF进行制动的前 盘式制动器BF ;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身架F(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脚蹬支架30)上的制动踏 板BP ;与制动踏板BP的操作连动地产生向后鼓式制动器BR及前盘式制动器BF施加的制 动力的连动制动装置CB。前盘式制动器BF具有并列地设置有3个液压缸41、42、43的制动钳40 (由于本实 施方式的制动装置所使用的液体是制动油,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也有将液体作为制动油进行 说明的情况)。在制动钳40上连接有制动软管45,该制动软管45对从前轮用主液压缸MF输出 的制动液压进行引导,所述前轮用主液压缸MF与前制动器操作部件即制动杠杆44 (参照图 1)的操作相应地进行动作。被该制动软管45引导的制动液压作用于所述液压缸41 43 中的两侧的液压缸41、43。即,操作制动杠杆44时,液压缸41、43工作,未图示的制动垫片 被推压至制动盘46从而对前轮WF (参照图1)提供制动力。连动制动装置CB具有与制动踏板BP的操作连动地动作的主液压缸50 ;将由该 主液压缸50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例如液压)传递至前盘式制动器BF的前配管47 ;由主 液压缸50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经由后配管81被传递并由此而动作的从属液压缸80 ;用于 将该从属液压缸80的输出传递至后鼓式制动器BR的机械式传递部件90。前配管47被连 接在前盘式制动器BF中的中央的液压缸42上。另外,连动制动装置CB与主液压缸50 —体地具有使向前盘式制动器BF传递的 时刻延迟的延迟阀60 ;所述后制动器BR的制动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对向从属液压缸80输 送的液压进行抑制的液压抑制阀70。以下,依次对连动制动装置CB的各部分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将上述主液压缸50、延迟阀60以及液压抑制阀70 —体化而成的液压 缸单元⑶的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正剖视图。该液压缸单元⑶具有块状的主体U1,在该主体Ul上组装入上述主液压缸50、延 迟阀60以及液压抑制阀70。主液压缸50用于产生使连动制动器装置CB动作的液压,其具有设置于主体Ul 上的液压缸孔51 ;能够滑动地被收纳于该液压缸孔51内的主活塞52。液压缸孔51的一端51b被关闭并且在其与主活塞52之间形成有输出液压室53。
设置于输入杆M的一端部上的球状头部Mh以能够推压地抵接在主活塞52上的 方式设置。在输入杆M和主体Ul之间设置有保护罩Mb。如图1、图2所示,制动踏板BP 的后端部通过设置于脚蹬支架30上的支轴3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脚蹬支架30的 下部,一体地连接在该制动踏板BP的后端部且向后方延伸的腕部BP 1的前端通过连结销 Mp (参照图2)连结在所述输入杆M的另一端部。因此,踩踏制动踏板BP时,通过输入杆M的球状头部54h的推压,主活塞52被向 使输出液压室53的容积缩小的一侧(动作侧)压入,由此,从输出液压室53输出液压。连 通孔56与输出液压室53连通,液压通过该连通孔56向下游侧(延迟阀60、液压抑制阀70 侧)传递。此外,在制动踏板BP上设置有该踩踏操作被解除时使制动踏板BP返回原位置的 未图示的弹簧,并且如图5(b)所示,在输出液压室53内,在液压缸孔51的一端51b和主活 塞52之间经由弹簧座5 设置有压缩弹簧55,该弹簧55总是向非动作侧(原位置)弹压 主活塞52。因此,制动踏板BP的踩踏操作被解除后,制动踏板BP返回原位置,并且主活塞 52也返回原位置(图5 (b)所示的位置)。延迟阀60是相对于制动踏板BP的操作经由前配管47用于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 的时刻延迟的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连通孔56和前配管47(参照图4)之间。延迟阀60具有与所述液压缸孔51平行地设置于主体Ul上的收纳孔61 ;能够滑 动地被收纳于该收纳孔61内的活塞62。收纳孔61具有与所述连通孔56连通的小径部61s ;形成液室的大径部61m。大 径部61m的端部被筒状的导向部件63封闭,而且其外端被盖体64覆盖。活塞62具有头部6 和与该头部6 —体的杆部62r,头部6 能够滑动地嵌合 于收纳孔61的小径部61s中,并且杆部62r能够滑动地嵌合在设置于导向部件63的中心 部的导向孔63g中。在导向孔63g的底面和杆部62r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活塞弹压弹簧)65,通过该 弹簧65,活塞62总是向突出侧(连通孔56侧)被弹压,但在收纳孔61的小径部61s的前 端部设置有层差部61dl,头部6 抵接在该层差部61dl上,由此,活塞62向连通孔56侧的 突出被限制。在小径部61s和大径部61m之间的环状的层差部61d2上,以与该层差部61d2同 心的环状设置有凹状的流路66r,该环状流路66r通过节流孔66ο与连通孔56连通。另一 方面,环状的阀体67以与所述层差部61d2抵接并封闭环状流路66r的方式,围绕杆部62r设置。在阀体67和所述导向部件63之间经由弹簧座67c设置有压缩弹簧(阀弹簧)67s, 通过该阀弹簧67s,阀体67以封闭环状流路66r的方式被弹压,但制动踏板BP被操作从而 在主活塞52的输出液压室53中产生的液压通过连通孔56作用于活塞62,当该力变得比所 述活塞弹压弹簧65产生的弹压力大时,活塞62从连通孔56向后退的方向移动。通过该活 塞62的移动,头部6 与阀体67抵接,在该状态下,经由活塞62作用于阀体67上的力和 从连通孔56通过节流孔66ο以及环状流路66r作用于阀体67上的力的合力变得比前述活 塞弹压弹簧65产生的弹压力和阀弹簧67s产生的弹压力的合力大时,阀体67向开放环状 流路66r的方向移动,由此,液体从连通孔56通过节流孔66ο以及环状流路66r向收纳孔61的大径部61m内流入。在大径部61m的周壁设置有连通孔61r,在该连通孔61r上连接有所述前配管 47 (参照图5(a)以及图4)。因此,制动踏板BP被操作从而在主活塞52的输出液压室53以及连通孔56中产 生液压,由此,活塞62动作,阀体67开放环状流路66r,液体从连通孔56通过节流孔66ο以 及环状流路66r向收纳孔61的大径部61m内流入时,该液压经由连通孔61r以及前配管47 作用于前盘式制动器BF的液压缸42上,并对前轮WF施加制动力。此时,制动踏板BP被操 作,延迟阀60中的活塞62动作,阀体67开放环状流路66r的情况在后轮制动器BR动作规 定量之后进行。即,相对于后轮制动器BR的动作时刻,前轮制动器BF的动作时刻延迟。液压抑制阀70是在后制动器BR的制动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用于抑制向从属液压 缸80输送的液压的部件,其被设置在主液压缸50和从属液压缸80 (参照图4)之间。液压抑制阀70具有与所述液压缸孔51平行地设置于主体Ul上的收纳孔71 ;能 够滑动地被收纳在该收纳孔71内的阀体72。收纳孔71具有形成与所述连通孔56连通的液室的大径部71m ;与该大径部71m 连通的小径部71s。大径部71m的端部被筒状的导向部件73封闭,而且其外端被盖体74覆

ΓΤΠ ο阀体72具有位于前端的活塞状的阀部72v和与该阀部72v —体的杆部72r,阀部 72v能够滑动地嵌合在收纳孔71的小径部71s中,并且杆部72r能够滑动地嵌合在设置于 导向部件73的中心部的导向孔73g中。在杆部72r上一体地设置有凸缘72f,以该凸缘72f为界,阀部72v侧的杆部72rl 形成为小径,导向部件73侧的杆部72r2形成为大径。换言之,从杆部72r的轴线方向观察 的凸缘72f的面积(受压面积)在阀部72v侧大,在导向部件73侧变小。在导向部件73和凸缘72f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阀弹簧)75,通过该阀弹簧75, 阀体72总是向突出侧被弹压,但阀部72v的前端抵接在小径部71s的内端部,由此,阀体72 向突出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在收纳孔71中的小径部71s的周壁上,设有在阀体72处于突出状态时向阀部72v 的下部开口(用77i表示开口部)的流路77,在该流路77上连接有所述后配管81。在收纳孔71中的小径部71s和大径部71m之间的环状的层差部71d上,以与该层 差部71d同心状地设置有环状的阀座76。在阀座76的下表面沿周方向间歇地设置有突起 76p,在该突起76p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Cl。另外,在阀座76的中心孔中穿插有杆部72r的 小径部72rl,但在该小径部72rl和阀座76之间形成有间隙C2。这些间隙C1、C2形成使大 径部71m和小径部71s连通的流路。制动踏板BP被操作从而在主活塞52的输出液压室53中产生的液压通过连通孔 56、收纳孔71的大径部(液室)71m以及上述间隙C1、C2作用于凸缘72f上时,从杆部72r 的轴线方向观察的凸缘72f的面积(受压面积)在阀部72v侧大,在导向部件73侧变小, 所以,在凸缘72f上作用有使阀体72朝向导向部件73侧移动的力。在该力比所述阀弹簧75产生的弹压力小时,阀体72如图所示地处于突出的状 态。在该状态下,在主活塞52的输出液压室53中产生的液压通过连通孔56、大径部(液 室)71m、上述间隙Cl、C2、流路77以及后配管81作用于从属液压缸80,所以,与制动踏板BP的操作相应地,在后述的从属液压缸80的作用下,后鼓式制动器BR动作从而向后轮WR 施加制动力。另一方面,后制动器BR的制动力成为规定值以上,S卩,向制动踏板BP的操作力 增大,由此,在主活塞52的输出液压室53中产生的液压增大,通过连通孔56、大径部(液 室)71m以及上述间隙Cl、C2而作用于凸缘72f上的液压增大,在使阀体72朝向导向部件 73侧移动的力变得比所述阀弹簧75产生的弹压力大时,阀体72向导向部件73侧移动。由此,流路77的开口部77i被阀部72v封闭,并且阀部72v与阀座76抵接,在间 隙C2中流动的液体被阻断或抑制,从连通孔56向后配管81以及从属液压缸80的液压被 抑制。S卩,后制动器BR的制动力(液压值)成为规定值以上时,向从属液压缸80作用的 液压被抑制,能够通过后鼓式制动器BR防止向后轮WR作用过度的制动力。图6是表示从属液压缸80的图,图6 (a)是俯视图,图6 (b)是主视剖视图,图6 (c) 是局部侧视图,图6(d)是沿图6(b)中的d-d线的视图。从属液压缸80是接受来自与制动踏板BP的操作连动的主液压缸50的液压力而 动作,并经由机械式传递部件90 (参照图4)使后鼓式制动器BR动作的液压缸,其具有缸 体80b ;设置于该缸体80b上的液压缸孔82 ;能够滑动地被收纳在该液压缸孔82内的活塞 83。液压缸孔82具有大径部8 !和小径部82s。大径部82m的端部通过止挡板84封 闭,在该止挡板84上设有动作时用于使液压缸孔82内的空气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孔84h。84s 是固定止挡板84的簧环。在缸体80b上连接有上述后配管81的一端,并设置有经由该后配管81与上述液 压抑制阀70连接的流路85,该流路85的前端85c向液压缸孔82的大径部8 !开口。活塞83 —体地具有杆部83r ;设置在该杆部83r的一端的第一滑块部83sl ;设 置在杆部83r的另一端的第二滑块部83s2 ;设置在杆部83r的中间部的第一凸缘83fl和 第二凸缘83f2。第一滑块部83sl能够与液压缸孔82中的大径部82m的内周面紧密接触地滑动, 第二滑块部83s2能够与液压缸孔82中的小径部82s的内周面紧密接触地滑动。第一凸缘83fl能够在液压缸孔82中的大径部82m内移动,第二凸缘83f2能够在 液压缸孔82中的小径部82s内移动。一端具有半球状头部86h的连杆86能够摆头地连接在第二滑块部83s2上,机械 式传递部件90的一端连接在该连杆86的另一端(参照图2)。以第一凸缘83fl为界,第一滑块部83sl侧的杆部83rm形成为大径,第二滑块部 83s2侧的杆部83rs形成为小径。换言之,从杆部83r的轴线方向观察的第一凸缘83f 1的 面积(受压面积)在第二滑块部83s2侧大,在第一滑块部83sl侧变小。因此,前述的制动踏板BP被操作从而在主活塞52的输出液压室53中产生的液压 通过液压抑制阀70、后配管81、所述流路85以及液压缸孔82的大径部8 !作用于第一凸 缘83Π及第一滑块部83sl上时,在第一凸缘83Π及第一滑块部83sl上作用有使活塞83 朝向止挡板84侧移动的力。该力经由连杆86以及机械式传递部件90作用于后鼓式制动 器BR上,通过后鼓式制动器BR的动作向后轮WR施加制动力。
以上,主要说明了液压缸单元⑶以及从属液压缸80,但如图1 图3所示,液压缸 单元⑶被安装于脚蹬支架30的内侧,从属液压缸80被安装于后车架部15。更具体地,液压缸单元⑶具有叉形的安装臂⑶a,该臂⑶a从侧面观察以跨过摆臂 17的支轴20的方式通过螺栓57(参照图幻固定在脚蹬支架30的内侧。从属液压缸80在缸体80b上具有叉形的安装臂80a (参照图6)。另一方面,在车 身行进方向右侧的后车架部15上,沿其下部通过焊接等一体地固定有安装板15p。将所述 安装臂80a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固定在该安装板15p上,由此,如图3所示,从属液压缸80在 车宽方向上被安装在后车架部15的内侧附近。由此,从属液压缸80俯视观察配置在与后 车架部15的外侧缘15ο相比更靠车宽方向内侧。如图1所示,该二轮摩托车具有下缘27e向后上方倾斜地覆盖后车架部15的车身 罩(下罩27以及后侧罩28),从属液压缸80从侧面观察配置在车身罩的内侧且与车身罩的 下缘27e相比配置在更上方。如图1 图3所示,后鼓式制动器BR的自身基本结构是公知的,其具有与后轮WR 的轮毂一体的制动鼓100 ;内置于该制动鼓100中的制动片101 ;用于将该制动片101向制 动鼓100的内周面推压的凸轮102 ;用于使该凸轮102转动的轴103 ;覆盖制动鼓100的一 侧面且不能旋转地被支承在摆臂17上的制动镶板104。轴103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在制动 镶板104上。在轴103的内端固定有所述凸轮102。在轴103的外端10 固定有制动臂 105。因此,使制动臂105转动时,凸轮102与其相应地转动,由此,制动片101被推压至 制动鼓100的内周面并向后轮WR施加制动力。制动臂105的基部被固定在轴103上,在其前端连接有机械式传递部件90。如图2所示,机械式传递部件90连接从属液压缸80的连杆86和制动臂105。机械式传递部件90能够由公知的制动拉索构成。制动拉索具有管状的外缆索91 和穿插在该外缆索91中的钢丝92。即,机械式传递部件90由能够弯曲的制动拉索构成。在机械式传递部件90中,在从属液压缸80侧,外缆索91的一端被保持在向从属 液压缸80的安装板15p弯曲地设置的安装部1 上,并且钢丝92的一端连结在从属液压 缸80的连杆86上。另一方面,在机械式传递部件90中,在后鼓式制动器BR侧,外缆索91的另一端被 保持在设置于所述制动镶板104上的绳接受部l(Mc上,并且钢丝92的另一端连结在杆110
的一端。杆110被穿插在圆柱状的接头部件111中。在杆110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112, 螺母113结合在该外螺纹112上。在螺母113上一体地设置有筒状部114,该筒状部114的 前端与接头部件111抵接。接头部件111的两端被保持在制动臂105的前端。如上所述,从属液压缸80的连杆86经由机械式传递部件90连接在后鼓式制动器 BR的制动臂105上。因此,制动踏板BP被操作时,从属液压缸80的活塞83以及连杆86拉拽钢丝92, 后鼓式制动器BR的杆110被牵引(在图2中向右方移动),制动臂105向制动方向(将制 动片向鼓式制动器推压的方向)转动,与该转动相应的制动力被向后轮WR施加。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械式传递部件90如上所述地由能够弯曲的制动拉索构成,并且使从属液压缸80以使其轴线沿后车架部15的方式沿后车架部15配置,从侧面观察(图 2),制动拉索90以向前方弯曲后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并与制动臂105的前端部连接。另外,制动臂105从转动轴103向下方延伸,从侧面观察(图幻,制动拉索90在摆 臂17的下侧连接在制动臂105的前端部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钢丝92经由杆110以及接头部件111连接在制动臂105 上,但也可以使钢丝92直接连接在制动臂105上。如图2以及图7所示,在摆臂17的内侧,设置机械式传递部件90的保持部件120, 能够通过该保持部件120带有余量地保持机械式传递部件90。保持部件120具有内侧穿 插有机械式传递部件90的大致半圆筒状的保持体121 ;以将该保持体121向摆臂17的内 侧面推压的方式被安装的安装体122 ;隔着隔板123将该安装体122紧固固定在摆臂17上 的螺栓1M。此外,如图2的假想线所示,制动臂105从转动轴103向上方延伸,制动拉索90也 能够在摆臂17的上侧与制动臂105的前端部连接,图1表示该情况的状态。该情况下,保 持部件120如假想线所示地以将机械式传递部件90朝向后方并向摆臂17的上侧引导的方
式设置。根据以上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a)本实施方式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具有车身架F,其具有从能够转向 地支承把手16的头管12向下后方延伸的主车架部13、从该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向上后方 延伸的后车架部15、从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车架部14 ;对能够旋转地支 承在车身架F上的后轮WR进行制动的后鼓式制动器BR ;对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车身架F上 的前轮WF进行制动的前盘式制动器BF ;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身架F上的制动踏板BP ;与制 动踏板BP的操作连动地产生向后鼓式制动器BR及前盘式制动器BF施加的制动力的连动 制动装置CB,连动制动装置CB具有与制动踏板BP的操作连动地动作的主液压缸,二轮摩托 车用连动制动装置还具有将由主液压缸50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传递至前盘式制动器BF 的前配管47 ;由主液压缸50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经由后配管81被传递,并由此进行动作 的从属液压缸80 ;用于将从属液压缸80的输出传递至后鼓式制动器BR的机械式传递部件 90,从属液压缸80被支承在远离制动踏板BP的后车架部15上,因此,通过该二轮摩托车用 连动制动装置,能够得到以下效果。由于后轮制动器BR使用鼓式制动器,所以能够抑制成本,并且从属液压缸80支承 在从被支承在远离车身架F上的制动踏板BP的后车架部15上,所以,能够简化制动踏板BP 的周边。即,通过将从属液压缸80支承在后车架部15上,能够简化制动踏板BP的周边,制 动器踏板BP的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b)由于机械式传递部件90由能够弯曲的制动拉索构成,并且使从属液压缸80以 使其轴线沿后车架部15的方式沿后车架部15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支承从属液压缸80,并 能够使配置空间紧凑。另外,通过将机械式传递部件90作为能够弯曲的制动拉索,从属液 压缸80和后鼓式制动器BR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c)具有一端部能够摆动地被支承在枢轴车架部14上且另一端部能够转动地支 承后轮WR的摆臂17,后鼓式制动器BR具有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制动臂105,从侧面 观察,制动拉索90以向前方弯曲后再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并连接在制动臂105的另一端部,所以,能够使制动拉索90具有充分的弯曲半径地配置。由此,在摆臂17摆动时,也能够 减小作用在制动拉索90上的负载。(d)制动臂105从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轴103向下方延伸,从侧面观察,制动拉索 90在摆臂17的下侧被连接在制动臂105的另一端部,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大曲率半径并进 一步减小作用在制动拉索90上的负担。(e)具有下缘27e向后上方倾斜地覆盖后车架部15的车身罩Q7J8),从属液压 缸80俯视观察被配置在与后车架部15的外侧缘150相比更靠车宽方向内侧,并且从侧面 观察,从属液压缸80被配置在车身罩Q7J8)的内侧且与车身罩的下缘27e相比更靠上 方,所以,在后车架部15的内侧配置从属液压缸且其侧面被罩27、观覆盖,能够保护从属液 压缸80不受外力影响。另外,从属液压缸80被罩覆盖,所以能够使外观性提高。(f)连动制动装置CB —体地具有使向前盘式制动器BF传递的时刻延迟的延迟 阀60 ;在后制动器BR的制动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对向从属液压缸80输送的液压进行抑 制的液压抑制阀70,所以,通过各阀,能够适当地控制制动力,并通过一体化,能够抑制制动 踏板BP的周边变得复杂。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 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形实施。例如,在本申请中,踏板轴31被支承在后座脚蹬支架30的里侧,但不限于此,踏板 轴31也可以被安装在枢轴车架部14上,也可以安装在发动机中的曲轴箱的一部分上。另 外,液压缸单元⑶也可以不安装在脚蹬支架30上,而安装在枢轴车架部14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具有车身架,具有从能够转向地支承把手的头管向下后方延伸的主车架部、从该主车架部 的后端部向上后方延伸的后车架部、从主车架部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车架部; 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后鼓式制动器; 对前轮进行制动的前盘式制动器; 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车身架上的制动踏板;与所述制动踏板的操作连动地产生向所述后鼓式制动器及所述前盘式制动器施加的 制动力的连动制动装置,所述连动制动装置具有与所述制动踏板的操作连动地动作的主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制动装置还具有将由所述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传递至所述前盘式制动器的前配管; 由所述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经由后配管被传递并由此而动作的从属液压缸;用于将所述从属液压缸的输出传递至所述后鼓式制动器的机械式传递部件, 所述从属液压缸被支承在远离所述制动踏板的所述后车架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传递部 件由能够弯曲的制动拉索构成,并且使所述从属液压缸以使其轴线沿所述后车架部的方式 沿后车架部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端部能够摆 动地被支承在所述枢轴车架部上且另一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承所述后轮的摆臂,所述后鼓式制动器具有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制动臂,从侧面观察,所述制动拉索以向前方弯曲后再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并被连接在所述 制动臂的另一端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臂从能够 转动地被支承的转动轴向下方延伸,从侧面观察,所述制动拉索在所述摆臂的下侧连接在 所述制动臂的另一端部上。
5.如权利要求2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下缘向后上方倾斜地覆盖所述后车架部的车身罩,在俯视观察时,所述从属液压缸被配置在与所述后车架部的外侧缘相比更靠车宽方向 内侧,并且从侧面观察,所述从属液压缸被配置在所述车身罩的内侧且与车身罩的下缘相 比更靠上方。
6.如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动制动装置一体地具有使向所述前盘式制动器传递的时刻延迟的延迟阀;在所述后 制动器的制动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对向所述从属液压缸输送的液压进行抑制的液压抑制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既采用液压式的前轮制动机构和机械式的后轮制动机构,又能使踏板周边的构造简化。具有从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向上后方延伸的后车架部(15);从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车架部(14);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后鼓式制动器(BR);对前轮(WF)进行制动的前盘式制动器(BF);与制动踏板(BP)的操作连动地产生向后鼓式制动器(BR)及前盘式制动器(BF)施加的制动力的主液压缸(CU);将由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向前盘式制动器(BF)传递的前配管;由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经由后配管被传递并由此而动作的从属液压缸(80);用于将从属液压缸(80)的输出向后鼓式制动器(BR)传递的机械式传递部件,从属液压缸(80)被支承在后车架部(15)上。
文档编号B62L3/04GK102126534SQ20111000965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斋藤聪, 田中敬深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