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总成及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54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横梁总成及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横梁总成及车架。
背景技术
各种搅拌车、汽车、重型汽车等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些工程机械的承载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因此车架总成需要有很强的抗弯扭性能。车架中间部位为主要承受载荷的部位,所以要求连接车架的中间横梁有较高的抗弯扭能力。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工程机械中采用的横梁结构要么抗弯扭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安全系数较低;要么应力分布过于集中,容易造成横梁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横梁总成及车架,横梁设计为敞开式,横梁结构抗弯扭能力强,应力分布均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横梁总成,包括横梁上片,所述横梁上片包括第一平板部件、两个向上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件和两个第二平板部件,所述第一平板部件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一折弯部件与所述两个第二平板部件连接;横梁下片,所述横梁下片包括第三平板部件、两个向下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件和两个第四平板部件,所述第三平板部件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折弯部件与所述两个第四平板部件连接;所述横梁上片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件和所述横梁下片的所述第三平板部件通过第
一固定件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片的截面形状为反“几”字形,所述横梁下片的截面形状为 “几”字形。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片的中间部位向下凸起,所述横梁下片的中间部位向上凸起。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片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件向下冲压成槽,所述横梁下片的所述第三平板部件向上冲压成槽。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片和/或所述横梁下片上还设置有减重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件的弯曲部位采用直线或者圆弧过渡。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件的弯曲部位还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为铆钉。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片和/或所述横梁下片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管/线的夹孔。[0018]一种车架,包括纵梁,所述车架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总成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纵梁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横梁设计为敞开式,横梁结构抗弯扭能力强,可满足重型汽车等工程机械的复杂工况;进一步,横梁上片和/或所述横梁下片的弯曲部位采用直线或者圆弧过渡,从而应力过渡平缓,无应力集中现象;并且横梁上片和/或所述横梁下片的弯曲部位还可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增强横梁的抗扭能力。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横梁总成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梁总成中横梁下片的中间部位冲压成槽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梁总成中横梁下片上设置加强筋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梁总成中横梁上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种横梁总成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总成包括横梁上片1和横梁下片2,所述横梁上片1包括第一平板部件6、两个向上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件10 和两个第二平板部件8,所述第一平板部件6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一折弯部件10与所述两个第二平板部件8连接;所述横梁下片2包括第三平板部件7、两个向下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件11和两个第四平板部件9,所述第三平板部件7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折弯部件11 与所述两个第四平板部件9连接;所述横梁上片1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件6和所述横梁下片 2的所述第三平板部件7通过第一固定件3连接,从而使所述横梁结构设计为敞开式。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可以是铆钉,螺栓或其它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是所述横梁上片1的第一平板部件6和所述横梁下片2的第三平板部件7通过铆钉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片1的截面形状为反“几”字形, 所述横梁下片2的截面形状为“几”字形,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片1的中间部位向下凸起(如 “U”形),所述横梁下片2的中间部位向上凸起(如反“U”形)。为了增强所述横梁结构的抗弯扭能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片1的第一平板部件6向下冲压成槽,所述横梁下片2的第三平板部件7向上冲压成槽(如图2),因为槽形结构截面梁为非对称构件,其弯曲中心在实体外,从而可以增加所述横梁结构的抗弯扭能力。[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使应力过渡平缓,无应力集中现象,所述第一折弯部件10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件11的弯曲部位采用直线或者圆弧过渡。进一步,为了增加所述横梁结构的强度,所述第一折弯部件10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件11的弯曲部位还设置有加强筋4。另外,为了减轻横梁总成的重量,所述横梁上片1和/或所述横梁下片2上还设置有减重孔5。进一步,所述横梁上片1和/或所述横梁下片2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管/线的夹孔, 从而便于线束、管路固定及安装。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纵梁,所述车架还包括如前面实施例所述的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总成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纵梁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可以是铆钉、螺栓或其它起固定作用的固定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上片,所述横梁上片包括第一平板部件、两个向上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件和两个第二平板部件,所述第一平板部件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一折弯部件与所述两个第二平板部件连接;横梁下片,所述横梁下片包括第三平板部件、两个向下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件和两个第四平板部件,所述第三平板部件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折弯部件与所述两个第四平板部件连接;所述横梁上片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件和所述横梁下片的所述第三平板部件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片的截面形状为反“几” 字形,所述横梁下片的截面形状为“几”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片的中间部位向下凸起, 所述横梁下片的中间部位向上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片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件向下冲压成槽,所述横梁下片的所述第三平板部件向上冲压成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片和/或所述横梁下片上还设置有减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件的弯曲部位采用直线或者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折弯部件的弯曲部位还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为铆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片和/或所述横梁下片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管/线的夹孔。
10.一种车架,包括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总成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纵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横梁总成及车架。所述横梁总成包括横梁上片,所述横梁上片包括第一平板部件、两个向上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件和两个第二平板部件,所述第一平板部件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一折弯部件与所述两个第二平板部件连接;横梁下片,所述横梁下片包括第三平板部件、两个向下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件和两个第四平板部件,所述第三平板部件的两端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折弯部件与所述两个第四平板部件连接;所述横梁上片的所述第一平板部件和所述横梁下片的所述第三平板部件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横梁设计为敞开式,横梁结构抗弯扭能力强,可满足重型汽车等工程机械的复杂工况。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2089114SQ20112015454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5日
发明者李文龙, 邓云海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