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74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底盘,具体的说是一种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
背景技术
对于车型前悬较长的10米以上的高地板旅游客车、长途客车(即大中型客车)或大型卡车等,传统布置形式的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直拉杆的长度会达到1. 6米到1. 8米,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直拉杆长度超过1.5米,会使转向直拉杆在转向过程中的挠度偏大,使直拉杆的变形也会较大,导致底盘在转向过程不稳定,影响整车的转向性能要求,也会使底盘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潜在的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向稳定性好、 操作轻便、安全可靠的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技术方案包括前端与转向器垂臂铰接的前直拉杆,还包括有后端与前桥节臂连接的后直拉杆及中间垂臂,所述前直拉杆的后端及后直拉杆的前端铰接在中间垂臂上,所述中间垂臂与支座总成活动连接,所述支座总成安装在底盘上。所述支座总成包括支座及经轴承安装在支座上的轴,所述中间垂臂活动套装在轴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是在传统的直拉杆布置的基础上,将过长的直拉杆变成较短的前、后直拉杆,并通过活动连接在支座总成上的中间垂臂将前、后直拉杆连接成一体。该设计结构不仅满足了大中型客车对转向用直拉杆的设计要求,很好的避免了单根直拉杆过长造成的挠度变形,减小转向运动的不协调轨迹的偏差,使底盘的转向布置更为简单、灵活、 可靠,操作更为轻便,保证了底盘的转向系统的稳定、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间垂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其中,1-前直拉杆、2-后直拉杆、3-中间垂臂、4-支座总成、4. 1-轴承、4. 2_支座、 4. 3-轴、5-转向器垂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包括前直拉杆1、后直拉杆2及中间垂臂3,所述前直拉杆1的前端与转向器垂臂5铰接,后直拉杆2的后端与前桥节臂连接,所述前直拉杆1的后端及后直拉杆2 的前端铰接在中间垂臂3上,所述中间垂臂3活动套装在轴4. 3上,轴4. 3经轴承4. 1安装在与底盘固定的支座4. 2上,所述轴承4. 1、支座4. 2及轴4. 3共同组成支座总成4。 工作时,转向器通过转向器垂臂5带动前直拉杆1摆动,前直拉杆1牵动中间垂臂 3沿轴4. 3转动,并牵引后直拉杆2随之摆动,最终将该牵引力传给前桥节臂,实现整车的转向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包括前端与转向器垂臂铰接的前直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后端与前桥节臂连接的后直拉杆及中间垂臂,所述前直拉杆的后端及后直拉杆的前端铰接在中间垂臂上,所述中间垂臂与支座总成活动连接,所述支座总成安装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总成包括支座及经轴承安装在支座上的轴,所述中间垂臂活动套装在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前悬底盘上的转向直拉杆,解决了现有转向直拉杆长度过长、导致变形也会较大,导致底盘在转向过程不稳定,影响整车的转性能要求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前端与转向器垂臂铰接的前直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后端与前桥节臂连接的后直拉杆及中间垂臂,所述前直拉杆的后端及后直拉杆的前端铰接在中间垂臂上,所述中间垂臂与支座总成活动连接,所述支座总成安装在底盘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转向稳定性好、操作轻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2D7/16GK202213620SQ20112030851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刘威, 周健, 孙勇建, 梁为, 王为才, 郑兆刚 申请人: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