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后部导风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66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后部导风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后部导风装置的机动车辆以及ー种用于接收和紧固该导风装置的机构。
背景技术
从DE 19741321A1已知ー种此类型的机动车辆,涉及ー种乘用车辆。在这种机动车辆中,导风装置(又被称作后翼或者后扰流板)能够向上展开并且从所述展开的位置再次收回。在此处提供了用于移动该导风装置的定位工具。该导风装置放置在这个用于接收和紧固该导风装置的机构的ー个支承板上,并且多个螺钉穿过该支承板中的多个孔,其中所述螺钉是从下面拧入该导风装置中的。这些螺 钉相对于乘用车辆的行进前方被安排在该支承板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中。该导风装置在前部和后部处伸出该支承板之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保该导风装置在这种开篇所提及类型的机动车辆上简单的而且结构性花销少的安装、装配以及调节。这个目的被实现在于,在用于将该导风装置钩住该机构的ー个末端区域内该机构具有装具用于将该导风装置枢转地安装在该机构中的目的,并且在与所述第一个末端相反的末端区域内,该机构具有用于将该导风装置与该机构进行连接的连接装具,并且该导风装置具有互补的钩住装具和连接装具,并且在该导风装置与该机构之间还带有可调节的间隔装具。由于该导风装置以及用于接收和紧固该导风装置的机构的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构形,该导风装置能够以ー种简单的方式被插入该机构中以便然后相对于该机构以ー种铰链的方式在紧固位置中枢转。在所述位置中,能够将该导风装置连接到该机构上。这是通过该连接装具发生的。在该导风装置与该机构之间的这种可调节的间隔装具允许相对于该机构来调节该导风装置,并且因此允许调节该机动车辆在该导风装置的区域内的外轮廓。为此,该间隔装具能够调节的方式为使得该导风装置相对于该机构的角度位置改变,并且因此该导风装置围绕该导风装置和机构的枢转轴线以ー种对应于该间隔装具的位置的方式进行枢转。在各自情况下根据出现的结构环境,用于将该导风装置钩住的装具能够用来在前方或后方(如在该机动车辆的行进前方所见)处将该导风装置钩在该机构中。为此,该机构可以在ー个前端区域内或者在一个后端区域内具有用于将该导风装置钩入该机构的该装具,其中该导风装置可以在该机动车辆行进的向前方向或者与行进向前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中被插入该机构中。该导风装置优选围绕延伸在机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的ー个水平轴线是可枢转的。该水平轴线參照了停放在水平平面上的机动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该钩住装具以及与后者相互作用的互补钩住装具被配置的方式为使得它们具有带至少ー个部分圆形截面或者部分圆形空腔的多个区域,这样使得在该钩住装具与互补钩住装具之间形成一个铰链,用于该导风装置相对于该机构的这种简单枢转。在这个方面,优选提供的是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一个销钉(尤其是ー个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的销钉)以及ー个用于接收该销钉的承座。作为ー种替代,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多个球形元件(尤其是球头销钉),以及用于接收这些球形元件的承座(尤其是球座)。根据ー个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提供的是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多个槽缝和接片,这些槽缝和接片带有以ー个圆形的多个区段为形状的多个接触区域。 如果这些相互作用的连接装具具有至少ー个螺母和ー个螺钉,那么在背离导风装置钩住区域的那个区域内就能够以ー 种尤其简单的方式结构性地将该导风装置与机构连接。具体地,提供了安装在该导风装置中的至少ー个螺母以及安装在该机构内的至少ー个螺钉。借助该连接装具对该导风装置进行的紧固优选通过两个螺钉以及用于接收这些螺钉的两个螺母来实现。根据ー种结构上非常简单的设计,提供的是该间隔装具被设计为一个长度可变的套筒,并且具体地该间隔装具具有两个套筒部分,这两个套筒部分一个被拧入另ー个之中。如果两个长度可变的套筒各自由ー种处于螺钉形式的紧固装具穿过,并且所述螺钉被拧入配属给该导风装置的一个螺母中,就提供了ー种尤其简单的构造。通过改变套筒的长度,就可以改变该导风装置相对于该机构的倾斜角,并且通过配属给该机构的并且被拧入该导风装置的螺母中的螺钉,该导风装置就紧固在与该导风装置的枢转轴线相背离的区域内。该机动车辆优选被设计的方式为使得该机构被安装在一个驱动器中,该驱动器用于升高和降低该机构以及因此升高和降低该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因此能够通过该驱动器被展开和收回。本发明提出了机动车辆中的一种导风装置或ー种后翼/后扰流板,该导风装置或后翼/后扰流板具体地能够被展开和/或调节。为了简化这种类型的导风装置的制造,该导风装置在ー个末端的区域内被钩住(例如在行进方向中的前面),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行进方向中的后面被拧紧。这种钩住在此优选通过销钉与承座的原理(通过ー个球座与球或者多个槽缝与接片)而发生的。因为在该导风装置的这种铰链状安装的区域内,该导风装置不是通过分离的紧固装具(具体是螺钉)来紧固的,而是该导风装置在其铰链状安装的区域内被构造得相当平坦。如果目标是在前方处将该导风装置配置得更低的话,这是尤其有利的。这导致了一种改进的视觉和声学表现。由于该导风装置在ー个末端区域内的这种铰链安装,可实现该导风装置在制造过程中的简单的可调节性。总之,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I的特征实现。下述2-1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I. ー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带有ー个后部的导风装置以及用于接收和紧固该导风装置的一个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将该导风装置钩住的ー个末端的区域内,该机构具有装具用于将该导风装置可枢转地安装在该机构中,并且在与所述第一个末端相反的末端的区域内,该机构具有用于将该导风装置与该机构进行连接的连接装具,并且该导风装置具有互补的钩住装具和连接装具,并且在该导风装置与该机构之间还带有可调节的间隔装具。
2.如前述I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该导风装置钩住的装具在行进向前的方向中用于将该导风装置在前面或后面钩在该机构内。3.如前述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干,该导风装置围绕延伸在该机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的ー个水平轴线是可枢转的。4.如前述I至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一个销钉,尤其是ー个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的销钉,以及一个用于接收该销钉的承座。5.如前述I至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尤其是球头销钉的多个球形元件,以及用于接收这些球形元件的承座,尤其是球座。 6.如前述I至3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多个槽缝和接片,这些槽缝和接片带有以ー个圆的多个区段为形状的多个接触区域。
7.如前述I至6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连接装具具有安装在该导风装置中的至少ー个螺母以及安装在该机构中的至少ー个螺钉。8.如前述7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提供了两个螺钉以及用来接收这些螺钉的两个螺母。9.如前述I至8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干,该间隔装具被设计为一个长度可变的套筒,尤其是设计为两个套筒部分,这两个部分一个被拧入另ー个之中。10.如前述I至9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该机构的具体连接装具穿过配属给所述连接装具的一个间隔装具。11.如前述I至10之一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干,该机构被安装在一个驱动器中,该驱动器用于升高和降低该机构以及因此升高和降低该导风装置。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以附图重现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显现了本发明的进ー步的特征,而不受所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限制。


在ー个示意图中图I示出了从ー个导风装置及其在车辆上的安装中穿过乘用机动车辆的纵向截面。
具体实施方案机动车辆I (具体是ー个运动型汽车)以其后部区域被展示出。在这种情况下,该车辆具有一个导风装置2 (又被称为ー个后翼或后扰流板)。导风装置2被一个机构3接收,该机构被安装在一个驱动器4中用于在双箭头A的方向上伸展或收回导风装置2。 机构3具有一个被连接到驱动器4上的支承板5,其中所述支承板5基本上是水平定向的。支承板5在其前端或后端的区域内(取决于空间尺寸規格)具有一个销钉6,这个销钉在截面中为圆形并且因此在支承板5的长度上、在该车辆的宽度上延伸。在离开销钉6 一段距离处,支承板5配备有ー个朝上定向的短突起7。支承板5在其与销钉6相背离的末端区域中接受两个配备有内螺纹9的套筒8。这两个套筒8被彼此相继地安排,如在车辆的宽度上取向的。相对于车辆I行进的前方,一个套筒8因此基本上被定位在支承板5的右侧区域内,而另ー个套筒8则基本上被定位在支承板5的左侧区域内。一个调节元件10以其外螺纹11的区域拧入对应套筒8的内螺纹9中。导风装置2具有上部的、空气动力学构型的ー个翼表面12,该翼表面具有ー个支承翼表面12的框架部分13。所述框架部分13在翼表面12的下面延伸并且与翼表面12 —起形成了ー个成型部件。在ー个末端的区域内,框架部分13配备有形成为ー种圆弧形状的并且形成了一个用于接收销钉6的承座14的ー个末端。承座14的内半径对应于销钉6的半径。承座14在车辆的宽度上大约延伸ー个长度,这个长度在所述方向上对应于销钉6的延伸方向。销钉6和承座14因此构成了用于将导风装置2钩住(Einhangen )的装置。对于导风装置2的这种钩住,在与根据图I的展示相対的ー个倾斜安排中,所述导风装置被定位的方式为使得导风装置通过承座14而插到销钉6上并且然后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以便支承抵靠在调节元件10上,其中突起7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带间隙地接合进入框架部分13的一个凹槽15中。这防止了销钉6从承座中14移出。在框架部分13的这个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后者支承在调节元件10上),驱动器4的ー个区域16出于空间的原因穿过了支承板5和框架部分13中一个开ロ 17。 此外,框架部分13在其背离承座14的末端区域中支承抵靠在调节元件10上。所述调节元件10相对于套筒8以ー种限定方式定位,并且因此以一定的量拧入套筒8中,以便确保导风装置2是相对于其倾斜角来调节的。ー个紧固螺钉18从下面插入穿过套筒8和调节元件10并且穿过框架部分13中的ー个孔19,并且在框架部分13背离调节元件10的ー侧拧入螺母20中。这就在框架部分13背离销钉6和承座14的那个末端区域内导致了导风装置2与机构3固定连接。在紧固螺钉18和螺母20的区域内的多个垫圈是通过參考数字21来标出的。对于导风装置2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安装,导风装置因此是钩住并且拧紧的。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案,这种钩住通过ー种销钉与承座的原理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承座14被配属给导风装置2而销钉6被配属给驱动器4。当然,这个原理也可以被反向,并且因此将销钉安装在导风装置中而将承座安装在驱动器中。这种钩住形成了ー种铰接。因此存在对导风装置2提供在相反侧上调整的选择。通过调节装置10,能够对导风装置2的位置进行调节。因此能够在导风装置2的区域中调节导风装置2与该机动车辆的一个较低的壳体(未展示)之间的缝隙。这种螺钉连接固定了导风装置2的位置。通过被钩住并且随后借助两个紧固螺钉18拧紧,这种导风装置2能够快速和方便地安装。这显著地減少了安装时间。这由于更少的可见紧固螺钉18而在总体上产生了特别好的视觉外观、特别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改进的空气声学特性。在钩住的区域中,需要的结构空间少,因为不必考虑紧固螺钉及其可接触性。
权利要求
1.ー种机动车辆(I),该机动车辆带有一个后部的导风装置(2)以及用于接收和紧固该导风装置(2)的一个机构(3),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将该导风装置(2)钩住的ー个末端的区域内,该机构(3)具有装具(6)用于将该导风装置(2)可枢转地安装在该机构(3)中,并且在与所述第一个末端相反的末端的区域内,该机构(3)具有用于将该导风装置(2)与该机构(3)进行连接的连接装具(18),并且该导风装置(2)具有互补的钩住装具(14)和连接装具(20),并且在该导风装置(2)与该机构(3)之间还带有可调节的间隔装具(8,1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该导风装置(2)钩住的装具(6)在行进向前的方向中用于将该导风装置(2)在前面或后面钩在该机构(3)内。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干,该导风装置(2)围绕延伸在该机动车辆(I)的横向方向上的ー个水平轴线是可枢转的。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6,14)具有一个销钉(6),尤其是ー个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的销钉,以及ー个用于接收该销钉(6)的承座(14)。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尤其是球头销钉的多个球形元件,以及用于接收这些球形元件的承座,尤其是球座。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钩住装具具有多个槽缝和接片,这些槽缝和接片带有以ー个圆的多个区段为形状的多个接触区域。
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这些相互作用的连接装具(18,20)具有安装在该导风装置(2)中的至少ー个螺母(20)以及安装在该机构(3)中的至少ー个螺钉(1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提供了两个螺钉(18)以及用来接收这些螺钉(18)的两个螺母(20)。
9.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该间隔装具(8,10)被设计为ー个长度可变的套筒,尤其是设计为两个套筒部分(8,10),这两个部分一个被拧入另ー个之中。
10.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该机构(3)的具体连接装具(18)穿过配属给所述连接装具的一个间隔装具(8,10)。
11.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干,该机构(3)被安装在一个驱动器(4)中,该驱动器用于升高和降低该机构(3)以及因此升高和降低该导风装置(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1),带有后部的导风装置(2)以及用于接收和紧固该导风装置(2)的机构(3)。在这种机动车辆中,根据本发明提供在用于钩住该导风装置(2)的一个末端的区域内,该机构(3)具有装具(6)用于将该导风装置(2)可枢转地安装在该机构(3)中,并在与所述第一个末端相反的末端的区域内,该机构(3)具有用于将该导风装置(2)与该机构(3)连接的连接装具(18),该导风装置(2)具有互补的钩住装具(14)和连接装具(20),并且在该导风装置(2)与该机构(3)之间还带有可调节的间隔装具(8,10)。在以这种方式设计的机动车辆的情况下,用小的结构性花销确保了该导风装置简单的装配、安装以及调节。
文档编号B62D35/00GK102653287SQ20121005032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O·古努尔丁克 申请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