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250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
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的侧倾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中、重型商用车,为了提高驾乘舒适性能,绝大部分采用全浮式
驾驶室悬置系统。采用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在提高平顺性的同时,
导致驾驶室行驶过程中侧倾过大,使操稳性变差。为了权衡平顺性与
操稳性矛盾,在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中,引入侧倾稳定装置。
侧倾稳定装置通常由稳定杆,左、右摆臂和连接衬套组成;其稳
定杆的扭转变形通过左、右两侧摆臂转化来实现抗侧倾功能;所述侧
倾稳定装置其一端通过衬套与驾驶室相连实现驾驶室翻转功能,另一
端通过衬套与车架相连。
现有侧倾稳定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左、右摆臂与稳定杆之间
的连接方式目前主要是焊接,其容易开裂,可靠性差;(2)侧倾稳定
装置与驾驶室的连接,既要满足正常行驶工况,又要满足驾驶室翻转
工况,通常采用可以滑动的衬套(其衬套外圈是金属或耐磨材料)相
连,导致噪声大,舒适性差;(3)现有侧倾稳定装置与车架相连的衬
套舒适性和耐磨性较差。
专利CN104067022A(专利名称:稳定杆)所描述的稳定杆,主
要考虑通过垫圈形单元来消除稳定杆支撑面和横向止动件之间的接
触问题,无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现有技术未有解决上述问题的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
置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装置存在的摆臂与稳定杆之间连接处容易
开裂,侧倾稳定杆装置与驾驶室滑动连接,噪声大,舒适性差,侧倾
稳定系统装置与车架相连的衬套舒适性和耐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
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稳定装置,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置,主要由稳定杆(、
下摆臂、翻转球铰、摆臂衬套、楔块、边垫和耐磨片组成,
所述稳定杆与所述左、右下摆臂连接采用曲边三角形胀形连接,
所述左、右下摆臂前端通过翻转球铰与驾驶室相连,后端通过摆臂衬
套与车架相连。
所述稳定杆是金属圆管,其臂厚为5mm。
通过曲边三角形楔块将所述稳定杆冷挤压过盈胀形到下摆臂曲
边三角形孔内。
所述胀形过盈量为0.5mm~2mm。
所述的翻转球铰通过翻转球铰压装台架装入下摆臂前端翻转球
铰孔内,并与驾驶室相连,目的在于降低连接之间的噪声传递。
所述的翻转球铰带有开槽,其目的在于防止驾驶室翻转过程中翻
转球铰外圈与下摆臂翻转球铰孔发生转动。
所述的摆臂衬套通过摆臂衬套压装台架装入下摆臂后端摆臂衬
套孔内,其目的在于降低车架通过侧倾稳定装置传递到驾驶室的振动。
所述的摆臂衬套与车架连接支架之间还安有边垫,其目的在于提
高摆臂衬套的侧倾和轴向刚度。
所述的摆臂衬套与边垫之间还安有耐磨其目的在于防止边垫的
早期磨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曲边三角形胀形连接解决了之前焊接
等工艺联接不可靠,容易开裂,疲劳性能差的问题;通过翻转球铰橡
胶的扭转变形(最大到60度),解决了之前驾驶室与稳定装置之间为
了不影响翻转驾驶室功能采用可以滑动的衬套带来的噪声问题;同时
通过在翻转衬套外圈中开槽,避免翻转衬套与摆臂之间发生转动,产

生噪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作进一步
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装配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下摆臂安装孔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翻转球铰开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稳定杆;2、下摆臂(2a是左件、2b是右件);3、翻转衬套
(3a是左件、3b是右件);4、摆臂衬套(4a是左件、4b是右件);5、
楔块(5a是左件、5b是右件);6、边垫(6a和6b是左件、6c和6d
是右件);7、耐磨片(7a和7b是左件、7c和7d是右件);8、驾驶
室上托架;9、车架支架;10、下摆臂曲边三角形孔;11、下摆臂摆
臂衬套孔;12、下摆臂翻转球铰孔;13、翻转球铰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置具
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商用车全浮驾驶室悬置系统侧倾稳定装置,主要由
稳定杆1、下摆臂2、翻转球铰3、摆臂衬套4、楔块5、边垫6和耐
磨片7组成,所述稳定杆与所述左、右下摆臂连接采用曲边三角形胀
形连接,所述左、右下摆臂前端通过翻转球铰与驾驶室相连,后端通
过摆臂衬套与车架相连。
所述稳定杆1是金属圆管,其臂厚为5mm,保证其扭转刚度和
疲劳要求。
通过曲边三角形楔块将所述稳定杆1冷挤压过盈胀形到下摆臂
曲边三角形孔10内。
所述胀形过盈量为0.5mm~2mm。
所述的翻转球铰12通过翻转球铰压装台架装入下摆臂前端翻转
球铰孔12内,并与驾驶室相连,目的在于降低连接之间的噪声传递,
同时也降低了底盘噪声的传递,提高了舒适性能。
所述的翻转球铰带有开槽13,宽度大约3mm,深度大约10mm,
来提高摩擦力,其中翻转球铰由芯轴、橡胶、中间隔板和外圈组成。
其目的在于防止驾驶室翻转过程中翻转球铰外圈与下摆臂翻转球铰
孔发生转动。翻转驾驶室时,通过翻转球铰芯轴相对于外圈产生扭转
大变形(最大可扭转60度)来产生相对扭转位移,替代传统的滑动,
避免滑动连接产生间隙和噪声,同时为了防止翻转球铰扭转大变形时
外圈相对于摆臂发生转动。
所述的摆臂衬套通过摆臂衬套压装台架装入下摆臂后端摆臂衬
套孔11内,其目的在于降低车架通过侧倾稳定装置传递到驾驶室的
振动。
所述的摆臂衬套与车架连接支架之间还安有边垫6,其目的在于
提高摆臂衬套的侧倾和轴向刚度。
所述的摆臂衬套与边垫之间还安有耐磨片7,其目的在于防止边
垫6的早期磨损。
所述的稳定杆1放入下摆臂2a、2b曲边三角形孔10a、10b内,
并通过下摆臂2a、2b的摆臂衬套孔11a、11b和翻转衬套孔12a、12b
定位,固定于专用曲边三角形胀形台架上,利用胀形台架,将曲边三
角形楔块5冷挤压过盈胀入稳定杆内,保证楔块5、稳定杆1和下摆
臂2之间的曲边三角形胀形联接可靠、稳定。
通过摆臂衬套专用压紧台架,将摆臂衬套4压入下摆臂2a、b的
摆臂衬套孔11内;再通过翻转球铰专用压紧台架,将翻转球铰3压
入下摆臂2a、2b的翻转球铰孔12内。
胀形、压入衬套之后的稳定杆及下摆臂总成件,前端通过螺栓将
翻转球铰3的芯轴与驾驶室上托架8固定连接;后端左、右两侧的每
侧左、右两边都装入耐磨片7和边垫6再与车架支架9连接。
上文中实施例的描述主要是为了补充和加强对本发明的理解,并

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与本发明在实质和原理相同的情况
下所作的变化,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