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同步刹车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93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手动同步刹车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式刹车连动结构的实用新型,特别系指可应用于机车、电动代步车或自行车的同步刹车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自行车或机车等代步工具的刹车系统,是在对应前、后轮上方装设刹车器,以及分别于左、右二侧的把手处装设刹车控制器,再利用二刹车线连接该二控制器及前、后轮的刹车器,利用按压该二控制器达到控制刹车目的。而由背景技术可知,一种自行车双轮同步刹车制动装置(以下简称现有案)系如图7、图8、图8A所示,其构成包含:一第一刹车线1、一中继装置2,以及一第二刹车线3;该第一刹车线1二端接头11分别设于手把两侧的控制器,而线之中段处与中继装置2内的滚轮221绕设。该中继装置2具有一盖体212及一筒体211,该筒体221内设一滑块22,该滑块22上方剖设一开口,用以枢设滚轮221,且滑块22的下方固设该第二刹车线3。当第一刹车线1被拉动时,系带动该滚轮221及滑块22于筒体221内滑移,并同时拉动该第二刹车线3,用以控制前后轮的刹车器作刹车动作。

上述现有案使用上的缺失在于,1.第一刹车线系绕设该滚轮后,二端再同时与设于把手的控制器接设,如此当其中一个控制器按压时,并无法立即带动该滑块向上移动,而会先与滚轮产生滑动后再逐渐因紧绷而将滑块往上带动,除非二控制器同时按压,才能立即达到刹车目的,刹车的效率及品质的稳定性差。2.滑块枢设滚轮的位置呈开口结构,若第一刹车线与滚轮之间没有调整紧迫状态时,第一刹车线会因松弛而向外扩张与筒体接触,造成刹车效率及品质的不良,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针对前述现有产品问题深入探讨,并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的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实用新型手动同步刹车的改良结构,以改善现 有产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手动同步刹车的改良结构,其系令自行车或机车等代步工具的前、后轮刹车器,能以简单、精巧的结构设计达到同步刹车的效果,据以增进同步刹车的效率及安全的稳定性。

缘于达成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同步刹车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外壳,其内缘中空,二端设有一上盖及下盖,并在该上、下盖上分别形成两个通孔;

一本体,设于该外壳内,下端内缘形成一容置部,可供一滑轮枢设,另一端内缘形成有间隔部,并在间隔部设有两个朝外端面贯穿的穿孔,而该滑轮的轮面上形成有一环沟;

一第一刹车线,其中段呈对折弯绕后,环套于该滑轮的环沟处,该第一刹车线的二端分别与代步工具的前刹车器及后刹车器接设;

一第二刹车线,一端的端缘设有一挡块,另一端由该间隔部内一侧的穿孔向外穿出后,接设于该代步工具的左控制器;

一第三刹车线,一端的端缘设有一挡块,另一端由该间隔部内另一侧的穿孔向外穿出后,接设于该代步工具的右控制器。

其中:该间隔部呈贯穿该本体二侧的透空结构,或是形成于该本体相对二侧的两个独立空间。

其中:该容置部是封闭的结构,二侧形成有轴孔,该滑轮设于该容置部内后,利用一轮轴经由该轴孔将该滑轮枢设固定。

其中:该容置部内壁面形成一线槽,当该滑轮枢设于该容置部内时,环套于该滑轮上的第一刹车线外缘定位于该线槽处。

如此,当该第二刹车线或第三刹车线被拉动时,可通过该本体令该第一刹车线产生连动,并同时利用该滑轮的调整,令该第一刹车线的二端同时拉动该前刹车器及后刹车器,达到迅速、准确且稳定性高的同步刹车效果。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的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刹车线带动二刹车器作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刹车线带动二刹车器作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于自行车上的实施例图。

图7是现有产品的立体分解图。

图8、图8A分别是现有产品的刹车作动示意图及其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代步工具4;外壳40;上盖41;下盖42;通孔43;前刹车器44;后刹车器45;左控制器46;右控制器47;本体50;容置部51;线槽511;轴孔512;间隔部52;穿孔521、522;轮轴53;珠孔54;钢珠55;滑轮60;环沟61;第一刹车线70;第二刹车线80;挡块81;第三刹车线90;挡块9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手动同步刹车的改良结构,其可应用于自行车、机车或电动车等代步工具4的刹车系统,组成结构包含一外壳40、一本体50、一滑轮60,以及一第一刹车线70、第二刹车线80与第三刹车线90,其中:

该外壳40呈中空的圆筒结构,二外端处可套设一上盖41及下盖42,并在该上、下盖41、42上分别形成二通孔43,所述的这些通孔43可供对应的刹车线穿设。

该本体50概呈圆柱状,设于该外壳40内,其下端内缘形成一容置部51,另一端内缘形成有间隔部52;该容置部51为四面封闭结构,最内侧壁面形成一线槽511,二相对侧面适当处形成有轴孔512,可供该滑轮60容设后,利用一轮轴53经由该轴孔511将该滑轮60枢设固定。而该间隔部52,可呈贯穿该本体50二侧的透空结构,或是形成于该本体50相对二侧的二独立空间,其内面适当处设有二朝外端面贯穿的穿孔521、522。又该本体50外缘设有若干珠孔54,可供嵌设若干钢珠55,令该本体50能在该外壳40内顺畅滑动。

该滑轮60轴向中心呈穿孔结构,可供该轮轴53穿设而枢固于该容置部51 内,并在轮面上形成有一环沟61。

该第一刹车线70是将其约中段位置呈对折式弯绕后,环套于该滑轮60的环沟61处,再令该第一刹车线70的二端,分别与代步工具4设于前、后轮处的前刹车器44及后刹车器45接设。又该第一刹车线70环套于该环沟61处,并连同该滑轮60枢设于该容置部51内时,系令该第一刹车线70外缘定位于该线槽511处。

该第二刹车线80是在一端固设一挡块81,另一端由该间隔部51内一侧的穿孔521向外穿出后,接设于该代步工具4的把手左侧的左控制器46。

该第三刹车线90是在一端固设一挡块91,另一端由该间隔部51内另一侧的穿孔522向外穿出后,接设于该代步工具4的把手右侧的右控制器47。

如此,利用该第一刹车线70中段与该滑轮60作滑动式组接,二端与前刹车器44及后刹车器45接设,以及第二、第三刹车线80、90以独立作动结构与左控制器46及右控制器47连接的结构设计,令该第二刹车线80或第三刹车线90因刹车动作而被拉动时如图4、图5所示,可通过该本体50令该第一刹车线70产生连动,该第一刹车线70因滑轮60的转动调整,而能同时拉动二端接设的前刹车器44及后刹车器46,达到同步刹车的效果。利用该滑轮60转动过程中带动该前、后刹车器44、46作动,不仅能使刹车动作呈现缓和式的煞效果,更能在该第一刹车线70松弛时,具有自动调整连动平衡点位置的功能,使同步刹车更为迅速、准确且稳定。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