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转子的放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15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转子的放置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的放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成熟,发电机的制造加工逐渐呈现为流水化的生产线,即每一个工人负责一道工序,大大加快了发电机的生产,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安置大量发电机半成品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于发电机的制造加工涉及多种加工工序,产品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往往是集中堆积在同一个地方,在下一个工序的操作时,操作人员难以拾取产品进行加工,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在企业管理日益规范的要求下,企业生产线的操作合理化和安全性越来越被重视,因此,传统的产品堆放方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如何放置发电机半成品,成为了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整齐有序的安置发电机转子的放置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发电机转子的放置车,包括推车,所述的推车上设有可360°旋转的支架,所述的支架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横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方钢,所述的各方钢均设有多个与发电机转子轴适配并贯穿所述方钢的套管;所述支架的还设有用于旋转所述支架的把手。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支架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框架结构,相应的,所述的方钢自上而下等距离分布于所述的支架的每一个锥面上,并且所述方钢的长度自上而下依次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管以所述方钢端部的第一个套管为定位,等距离依次 分布于所述的方钢上,并且所述的每个套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发电机转子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各个方钢上均设有与所述套管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方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支架锥度适配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孔贯穿于所述的方钢,所述安装孔包括设于所述方钢外侧表面的第一安装孔和设于所述方钢内侧表面的第二安装孔,并且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车与支架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架旋转的中心支撑机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移动的发电机转子放置车,有效解决产品堆积的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2、支架采用锥体的结构设置,使整个支架的受力更均匀,避免损坏车架,合理的布置方钢位置,有效提高了车架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车架的结构稳定性,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3、在可旋转的支架上设置把手,增加了发电机转子放置的数量,有效提高了车架的使用率,同时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加快生产效率;

4、使用塑料套管与转子接触,避免转子与方钢摩擦,损坏转子,保证转子的干净整洁,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型的方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推车、2-支架、3-方钢、4-套管、5-把手、6-安装孔、7-固定孔、8-中心支撑机构、61-第一安装孔、62-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电机转子的放置车,包括推车1,其推车1上设有可在推车1的上平面进行360°旋转的支架2,其支架2为上小下大的四面锥体的塔状结构,使整个支架2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整个支架2因受力不平衡发生损坏,有效延长了该放置车的使用寿命,并且该支架2内部为掏空的框架结构,大大降低了该支架2的质量,便于操作人员搬运;在支架2各侧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用于放置发电机转子的方钢3,其方钢3自上而下等距离间隔分布于在支架2的每一个锥面上,并且方钢3的长度自上而下依次增大以适配支架2的锥度,使用方钢3作为发电机转子的悬挂横梁,大大提高了支架2的刚性,避免支架2变形;在各个方钢3上均设有与发电机转子轴适配并贯穿方钢3的套管4,该套管4为塑料材料,发电机转子与套管4之间的接触采用柔性的接触面,有效避免刮伤发电机转子轴,确保发电机转子的干净整洁,并且该套管4以方钢3端部的第一个套管4作为定位,等距离依次分布于方钢3上,同时,每个套管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发电机转子的直径,避免转子与转子之间发生干涉;在其支架2的各个侧边上均设有用于旋转该支架2的把手5,该把手5位于支架2的中部,与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相适应,便于操作人员旋转支架2,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转子放置车,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放置问题,并且在保护发电机转子不受磨损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方钢3上均设有与套管4一一对应的安装孔6,其套管 4嵌入该安装孔6内并进行固定,其安装孔6贯穿于方钢3的两个侧面,安装孔6包括设于方钢3外侧表面的第一安装孔61和设于方钢3内侧表面的第二安装孔62,并且该第一安装孔61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孔62的直径,在安装套管4时,可对套管4的同轴度进行微量调节以便于套管4穿过方钢3的两个安装孔6,,实现快速安装套管4,在方钢3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支架2锥度适配的固定孔7,该固定孔7可与方钢3座配钻,以便与方钢3固定在支架2上。

本实用新型中,在推车1与支架2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支架2旋转的中心机构8,该中心机构8位于推车1和支架2的中心部位,可作为支架2的旋转中心,确保支架2围绕着该中心机构8在推车1的上平面旋转,避免支架2脱离出推车1,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得以保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