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管柱手柄调节一般在保持松开或拧紧时无法兼顾手柄转动扭矩,这通常会导致手柄旋转速度较大,出现易打手、噪音等问题,无法满足客户对转向管柱的角度调节及轴向调节的要求。目前,现有的解决方法通常是优化凸轮结构来改善转向管柱的手柄调节,优化转向管柱调节性能。但是,凸轮结构优化,对设计及加工精度要求高,效果不明显,且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打手以及噪音等问题。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简单的可以防止打手解决噪音的手柄缓冲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突破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可以防止打手解决噪音的手柄缓冲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缓冲机构,包括转向管柱总成、手柄、阻尼器、垫块、手柄轴承,其特征在于:手柄从转向管柱总成的一侧贯穿整个转向管柱总成,在转向管柱总成的另一侧透出手柄延伸段,手柄延伸段上套设有阻尼器限位块,阻尼器限位块的内部套设有阻尼器,阻尼器限位块的前方设有垫块,垫块的前方设有手柄轴承,手柄轴承前段设有手柄螺母。
所述阻尼器限位块内缘设有卡槽,阻尼器外缘设有卡脚,阻尼器限位块的卡槽和阻尼器的卡脚可以间隙配合。
所述手柄轴承为单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阻尼原理,实现了汽车转向管柱手柄调节缓冲的功能,在手柄锁紧时,当手柄向上运动,手柄带动本实用新型做顺时针运动,由于阻尼器中的手柄轴承在这个运动方向上与手柄螺栓处于“离”的状态,所以无阻尼输出;当手柄松开时,手柄带本实用新型逆时针运动,由于阻尼器中的手柄轴承在这个运动方向上与手柄螺栓处于“合”的状态,所以产生对外壳及手柄松开进行缓冲减速和避免撞击的阻尼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为阻尼器限位块,2为阻尼器,3为垫块,4为手柄轴承,5为手柄螺母,6为手柄,7为转向管柱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缓冲机构,包括转向管柱总成7、手柄6、阻尼器2、垫块3、手柄轴承4,手柄6从转向管柱总成7的一侧贯穿整个转向管柱总成7,在转向管柱总成7的另一侧透出手柄延伸段,手柄延伸段上套设有阻尼器限位块1,阻尼器限位块1的内部套设有阻尼器2,阻尼器限位块1的前方设有垫块3,垫块3的前方设有手柄轴承4,手柄轴承4前段设有手柄螺母5。
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器限位块1内缘设有卡槽,阻尼器2外缘设有卡脚,阻尼器限位块1的卡槽和阻尼器2的卡脚可以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轴承4为单向轴承。
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阻尼原理,实现了汽车转向管柱手柄调节缓冲的功能,在手柄锁紧时,当手柄向上运动,手柄带动本实用新型做顺时针运动,由于阻尼器中的手柄轴承在这个运动方向上与手柄螺栓处于“离”的状态,所以无阻尼输出;当手柄松开时,手柄带本实用新型逆时针运动,由于阻尼器中的手柄轴承在这个运动方向上与手柄螺栓处于“合”的状态,所以产生对外壳及手柄松开进行缓冲减速和避免撞击的阻尼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