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10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尤其是两轮电动车,其动力总成通常包括动力电机、传动机构(多为皮带轮机构)及各支撑结构。其中动力电机(由蓄电池供电)作为电动车辆的动力源,而皮带轮机构的作用则是将动力传递至车轮,以实现对车辆的驱动。目前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虽然能实现动力传递,但在整体结构紧凑性、工作过程稳定性、对重要结构的保护能力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固定牢靠,能有效实现传动,对电机等结构的保护效果好,整体稳定性上佳的动力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电机筒、由电机带动的皮带轮机构及两个与电动车车身连接且对称布置的平叉,所述皮带轮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绕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皮带,电机设置在电机筒中且与电机筒固定,电机的输出轴伸出电机筒外,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同轴连接,平叉与电机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筒上方设有用于遮挡电动车后轮的挡泥板,挡泥板与两个平叉之间均通过定板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任意一个平叉上设有与该平叉对应的调带机构,在对应的平叉与调带机构中:调带机构包括与平叉滑动连接的调节滑块、与平叉转动连接的调节螺钉及设置在调节螺钉上的锁紧螺母,调节滑块与从动轮转动连接,调节滑块的可滑动方向与从动轮轴线垂直,调节螺钉与调节滑块螺纹配合,调节螺钉包括螺柱及螺钉头,锁紧螺母处在螺钉头与调节滑块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从动轮的两个端面上均设有挡环,挡环与从动轮同轴,挡环外周面与从动轮轴线的间距大于从动轮外周面与从动轮轴线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皮带具有内带面和外带面,内带面上设有由多个连续的带面传动齿所构成的齿环,从动轮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沿从动轮外周面连续均匀分布的从动齿,从动轮上的各从动齿共同构成从动齿圈,从动齿圈与齿环啮合,主动轮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沿主动轮外周面连续均匀分布的主动齿,主动轮上的各主动齿共同构成主动齿圈,主动齿圈与齿环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从动轮包括轮毂及轮体,轮毂上设有减震基板,减震基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接触电动车后轮上减震块的接触块。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筒上设有减震连接座,减震连接座上设有电动车减震叉,电动车减震叉下端通过定叉螺钉与减震连接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固定牢靠,能有效实现传动,对电机等结构的保护效果好,整体稳定性上佳;可以进行皮带张紧程度的调节,调节过程稳定且定位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皮带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调带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端盖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筒1、输出轴11、筒身1a、端盖1b、端轴承1c、皮带轮机构2、主动轮21、从动轮22、挡环221、轮毂22a、减震基板22b、接触块22c、传动皮带23、平叉3、挡泥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电机筒1、由电机带动的皮带轮机构2及两个与电动车车身连接且对称布置的平叉3,所述皮带轮机构包括主动轮21、从动轮22及绕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皮带23,电机设置在电机筒中且与电机筒固定,电机的输出轴11伸出电机筒外,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同轴连接,平叉与电机筒连接。一般电动车中从动轮与电动车后轮同轴连接。平叉与电动车车身连接,且用于固定电机筒,电机筒用于固定及保护电机,电机用于带动主动轮转动,并通过传动皮带将动力传递至从动轮,从而实现了对电动车的驱动。本实用新型中,为电机等重要结构提供了保护(电机筒),保护结构本身又是连接结构,整体布局简洁紧凑,传动高效。

所述电机筒上方设有用于遮挡电动车后轮的挡泥板4,挡泥板与两个平叉之间均通过定板螺钉固定连接。挡泥板可以起到防溅、挡泥的效果,对电机、皮带轮机构等进行保护。

任意一个平叉上设有与该平叉对应的调带机构,在对应的平叉与调带机构中:调带机构包括与平叉滑动连接的调节滑块51、与平叉转动连接的调节螺钉52及设置在调节螺钉上的锁紧螺母53,调节滑块与从动轮转动连接,调节滑块的可滑动方向与从动轮轴线垂直,调节螺钉与调节滑块螺纹配合,调节螺钉包括螺柱及螺钉头,锁紧螺母处在螺钉头与调节滑块之间。在电动车上,从动同步轮与电动机的动力轮(通常为后轮)连接。当需要调节皮带张紧程度时,可以松开锁紧螺母,旋动调节螺钉(可以是内六角螺钉等任意常用螺钉),由于调节螺钉与平叉转动连接、调节螺钉与调节滑块螺纹配合,调节滑块又与平叉滑动连接,旋动调节螺钉就能带动滑块滑动起来,而滑块是与从动轮转动连接的,因此通过滑块的移动可带动从动轮靠近或远离主动轮,从而可实现传动皮带张紧程度的调节。

所述从动轮的两个端面上均设有挡环221,挡环与从动轮同轴,挡环外周面与从动轮轴线的间距大于从动轮外周面与从动轮轴线的间距。从动轮的两个端面上均设有挡环,因此传动皮带在从动轮上是处在两个挡环之间的,即使出现侧向滑动、偏移,传动皮带也无法脱离从动轮,从而充分保障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及整体结构的牢靠性。

所述传动皮带具有内带面和外带面,内带面上设有由多个连续的带面传动齿所构成的齿环,从动轮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沿从动轮外周面连续均匀分布的从动齿,从动轮上的各从动齿共同构成从动齿圈,从动齿圈与齿环啮合,主动轮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沿主动轮外周面连续均匀分布的主动齿,主动轮上的各主动齿共同构成主动齿圈,主动齿圈与齿环啮合。利用主动齿圈、从动齿圈与带面传动齿的配合来提高主动轮与传动皮带及从动轮与传动皮带之间的传动效果,避免打滑、传动不到位等状况的出现。

所述从动轮包括轮毂22a及轮体,轮毂上设有减震基板22b,减震基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接触电动车后轮上减震块的接触块22c。电动车后轮上会设置若干减震块(通常是减震橡胶),接触块接触减震块后,在电动车行、停过程中,减震块可以通过接触块对从动轮进行减震保护。

所述电机筒上设有减震连接座6,减震连接座上设有电动车减震叉61,电动车减震叉下端通过定叉螺钉62与减震连接座固定。一般电动车中电动车减震叉需要设置在电动车车身上,因此车身上需要设置专门的结构以固定减震连接座。而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利用电机筒来作为电动车减震叉的支撑母体,省去了额外的支撑结构,在节省材料、减轻整机重量的同时,还简化了结构。而平叉则从两端对电机筒进行固定,同时将电机筒固定在电动车车身上,既保障了电机筒结构的稳定,又间接为电动车减震叉提供了支撑保护。此外,电机是电动车上主动产生震动的结构,震动较大,而电动车减震叉则是传导和吸收震动的结构,震动也较大,二者连接为一体后,可以互相之间快速、直接地消减一部分震动,从而起到提高减震效果的作用。

所述电机筒包括筒身1a及两个端盖1b,一个端盖上设有端轴承1c,端轴承的外圈与电机筒固定,端轴承的内圈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端轴承可以强化对电机的输出轴的支撑、保护效果,提升其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