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108阅读:2234来源:国知局
线束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器线束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车辆中需要装配十几根线束,如发动机电线束、电源电线束、喷油器电线束、左右车门电线束、车身主电线束、底盘电线束、顶棚电线束、后背们过渡电线束,后背们电线束、侧滑门电线束、扬声器电线束等。这些线束可以根据位置不同分成底盘、仪表板、发动机、变速器等不同模块。在设计时,针对每个模块,先进行电气设备布置,再确定汽车电气线束走向,根据线束走向确定固结方式,从而确定线束固定支架,这些不同模块的线束需要通过插接件与总线进行连,最终完成汽车线束布置。

汽车底盘的电动助力转向器是一种通过电机为驾驶员操纵转向系统提供助力的装置。一般讲的电动转向助力装置包含电动转向器的机械部分、控制器(ECU)、电机、减速装置、传感器、转向传动轴、线束及接插件等。汽车电动转向基本原理是方向盘的转动经扭矩传感器给控制器一个扭矩信号(也可以认为是角度信号或转动速度信号,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出来的),通过车速传感器给控制器一个车速信号,控制器则根据此二信号根据预先设定的力模型对直流电机及电磁离合器实施控制。通过控制改变电机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输出力矩。该输出力矩通过减速机构放大后直接作用于转向器输入轴,对操纵手力起助力作用。这种助力的大小是由控制器(ECU)输出电流对电机进行控制的。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可以在驾驶员操纵汽车转向过程中向电机提供最理想的电流,从而控制电机提供最佳助力进行工作。

当线束布置在汽车底盘位置,特别地布置在汽车转向器位置时,线束上的插接件在汽车行驶中,会带来线束承重的负担,同时地,插接件两端发生相对运动使得线束发生瞬间虚接的情况;再次地,线束出线过多,会与周边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保护汽车转向器线束,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支架,能为转向助力单元线束插接件提供安装点,消除汽车行驶时插接件两端的相对运动而产品瞬间虚接情况,防止线束与周边件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用于将线束固定在汽车转向器上,所述线束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转向器上,所述线束的另一端连接线束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安装板、第一线束固定板、第二线束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线束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板竖直向上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二线束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线束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汽车转向器上,所述第一线束固定板上设有固定靠近所述汽车转向器一端分线的第一线束紧固孔,所述第二线束固定板上设有承载和导向靠近所述线束一端总线的第二线束紧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板上设第一安装紧固孔和第二安装紧固孔,第一安装紧固孔和第二安装紧固孔分别配合第一安装固定螺栓和第二安装固定螺栓固定在汽车转向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板上有一个缺口,位于第一安装紧固孔之间和第二安装紧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线束固定板位于安装板的缺口之上,第一线束固定板未遮盖第一安装紧固孔和所述第二安装紧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线束紧固孔配合连接第一线束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线束紧固孔为腰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线束紧固孔配合连接第二线束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线束紧固孔为三角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线束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的连接部上、以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线束固定板的连接部上和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线束固定板均设置有折弯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电动助力转向器线束的两个固定点集成一个支架上,布置严密,便于管控及控制;其中一个线束固定点设计在支架的两个支架安装孔之间,有效预防插接件与助力单元的相对运动,同时防止线束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另一个线束固定点固定支架悬臂梁上,并采用抗震卡扣,从而缓和了车辆行驶中线束相对支架震动拉扯加快磨损。相对现有技术,使用两个线束紧固孔集成到一个支架,方便装配维修;同时采用腰形孔固定第一线束紧固件,这样可以合理的调整线束走向,插接件可以自由伸张,避免线束与周边件发生干涉规避线束被磨损的风险。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与汽车转向器及线束固定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线束固定支架与汽车转向器及线束固定组合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束固定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与汽车转向器及线束固定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固定支架10,用于将线束50固定汽车转向器30上,线束50的一端连接汽车转向器30上,线束50的另一端连接线束总线51。

图2为图1线束固定支架与汽车转向器及线束固定组合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总线51通过插接件连接分线53。两个固定点集成一个线束固定支架10上,布置严密,便于管控及控制;其中一个线束固定点(第一线束紧固孔133)配合第一线束紧固件131固定于在线束固定支架10的两个支架安装孔113之间,此第一线束紧固件131为无活动类型,有效预防插接件与助力单元的相对运动,同时防止线束50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另一个线束固定点(第二线束紧固孔153)配合第二线束紧固件151固定在线束固定支架10上,此第二线束紧固件151为抗震型,从而缓和了车辆行驶中线束50相对支架震动拉扯加快磨损。线束固定支架10上的两个支架安装孔113包括第一安装紧固孔1131和第二安装紧固孔1133,第一安装紧固孔1131和第二安装紧固孔1133分别配合第一安装固定螺栓1151和第二安装固定螺栓1153固定在汽车转向器30对应的固定位置301和303上。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线束固定支架10包括安装板11、第一线束固定板13、第二线束固定板15和连接板17,安装板11与第一线束固定板13相对设置,安装板11竖直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线束固定板15,安装板11与第一线束固定板1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7,安装板11固定在汽车转向器30上,第一线束固定板13上设有第一线束紧固件131,第一线束紧固件131用于固定靠近汽车转向器30一端的分线51,第二线束固定板15上设有第二线束紧固件151,第二线束紧固件151用于承载并为靠近线束50一端的总线51导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10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支架10的左视图。如图1,图3,图5,图6所示,安装板11上有一个缺口111,位于第一安装紧固孔1131之间和第二安装紧固孔1133。第一线束固定板13位于安装板11的缺口11之上,第一线束固定板13未遮盖第一安装紧固孔1131和所述第二安装紧固孔1133。第一线束固定板13设置有第一线束紧固孔133,第一线束紧固孔133为腰形孔,第一线束固定孔配合连接第一线束紧固件131。第一线束紧固件131的固定卡扣采用无活动类型,通过第一线束紧固孔133与汽车转向器30固定,从而固定与插接相对静止。第二线束固定板15设置有第二线束紧固孔153,第二线束紧固孔153为三角形孔,第二线束固定孔配合连接第二线束紧固件151。第二线束固定板15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155。第二线束紧固件151采用抗震卡扣,通过第二线束紧固孔153和限位板155固定在支架悬臂梁上,从而缓和了车辆行驶中线束50相对支架震动拉扯加快磨损。安装板11上设置有加强筋18,所述连接板17与所述安装板11的连接部上、以及所述连接板17与所述第一线束固定板13的连接部上和所述连接板17与所述第二线束固定板15均设置有折弯加强筋19。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不同固定方式集成在一个线束固定支架10,具有实用性,集成性,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