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774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车架,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对环保节能议题的日益重视,环保节能的产品已越来越重要。电动车作为绿色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目前在大众出行方面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动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已被消费者广泛的使用,电动车产品也是越做越人性化,越做越舒适。车架作为电动车的灵魂部件,承载着一切,在设计和生产电动车车架的时候也要求车架结构越简单,通用化越大,量产程度越高越好。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车架结构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通常采用冲压弯管的形式连接电池仓和车体管,这种车架结构受到设计的缺陷,折弯地方过于集中,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车架,以满足电动车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主管、上仓框、下仓框、车体管、连接件和连接管,所述主管为电动车前部主梁管,主管下部弯曲,所述连接件焊接在主管的弯曲处,所述下仓框前部焊接在主管末端,下仓框后部与车体管对插焊接,所述上仓框前部固接在连接件上,上仓框后部与连接管前端对插焊接,所述连接管后部与车体管焊接,且所述下仓框后部与车体管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仓框、下仓框均为方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仓框和下仓框上下平行排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仓框、下仓框和车体管都分别平行对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车架,采用上仓框、下仓框与主管、车体管连接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冲压弯管的形式,避免了弯管成型困难的问题,且管体的折弯点减少,且折弯点分散,大大提高了车架的牢固性,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加工精度和产能,对于外部塑件的要求降低,塑件的可调性增大从而使得车架的通用性得到提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动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电动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主管;2-上仓框;3-下仓框;4-车体管;5-连接件;6-连接管;7-加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主管1、上仓框2、下仓框3、车体管4、连接件5和连接管6,所述主管1为电动车前部主梁管,主管1下部弯曲,所述连接件5焊接在主管1的弯曲处,所述下仓框3前部焊接在主管1末端,下仓框3后部与车体管4对插焊接,所述上仓框2前部固接在连接件5上,上仓框2后部与连接管6前端对插焊接,所述连接管6后部与车体管4焊接,且所述下仓框3后部与车体管4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片7,以进一步提高车架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

所述上仓框2、下仓框3均设置为结构较为稳定不易变形的方形,以进一步提高车架的稳定性。

所述上仓框2和下仓框3上下平行排列,使得车架成体对称性好,进一步提高了车架的稳定性。同时,上仓框2和下仓框3和车体管4均平行对接。这进一步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加工精度和产能,对于外部塑件的要求降低,塑件的可调性增大从而使得车架的通用性得到提高。

所述电动车车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上仓框2、下仓框3与主管1、车体管4连接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冲压弯管的形式,管体的折弯点减少,且折弯点分散,采用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车架的牢固性,并且设置加强片7进行焊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加工精度和产能,对于外部塑件的要求降低,塑件的可调性增大从而使得车架的通用性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车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避免了传统车架弯曲成型易于变形的困难,牢固性好,不易变形,量产程度高,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性进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