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横向稳定装置的驾驶室前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535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横向稳定装置的驾驶室前悬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横向稳定装置的驾驶室前悬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轻卡驾驶室前悬置一般都是机械式翻转结构,该结构驾驶室悬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等特点。但当车辆行驶在坑洼路况或高速转弯时,因驾驶室前悬置抗侧倾刚度不足,存在驾驶室横向偏移的问题,导致驾驶室前悬置翻转衬套频繁撕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横向稳定装置的驾驶室前悬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横向稳定装置的驾驶室前悬置,包括翻转机构、横管梁、u型板、六角头螺栓和六角螺母,在翻转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一组u型板,所述横管梁首尾两端分别通过六角头螺栓和六角螺母固联到u型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底部支座、支撑侧板、扭杆ⅰ和扭杆ⅱ,所述底部支座有两组,在每组底部支座上各安装有一组支撑侧板,所述每组支撑侧板的底部与底部支座相接处并排安装有扭杆ⅰ和扭杆ⅱ,所述扭杆ⅰ的左端外侧安装有扭杆臂ⅰ,在扭杆ⅱ的右端外侧安装有扭杆臂ⅱ,所述每组支撑侧板的中间位置的内侧各安装有一组转子轴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横管梁、u型板与翻转机构连接,形成横向稳定装置,增加了驾驶室前悬置的抗侧倾刚度,减少驾驶室的横向偏移,从而有效保护驾驶室前悬置翻转衬套不被撕裂,节省了用户使用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中:1、翻转机构,11、底部支座,12、支撑侧板,13、扭杆ⅰ,14、扭杆ⅱ,15、扭杆臂ⅰ,16、扭杆臂ⅱ,17、转子轴承,2、横管梁,3、u型板,4、六角头螺栓,5、六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横向稳定装置的驾驶室前悬置,包括翻转机构1、横管梁2、u型板3、六角头螺栓4和六角螺母5,在翻转机构1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一组u型板3,所述横管梁2首尾两端分别通过六角头螺栓4和六角螺母5固联到u型板3上。

所述翻转机构1包括底部支座11、支撑侧板12、扭杆ⅰ13和扭杆ⅱ14,所述底部支座11有两组,在每组底部支座11上各安装有一组支撑侧板12,所述每组支撑侧板12的底部与底部支座11相接处并排安装有扭杆ⅰ13和扭杆ⅱ14,所述扭杆ⅰ13的左端外侧安装有扭杆臂ⅰ15,在扭杆ⅱ14的右端外侧安装有扭杆臂ⅱ16,所述每组支撑侧板12的中间位置的内侧各安装有一组转子轴承17。

通过以上设置,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通过横管梁2和u型板3使得翻转机构1的左右两侧连接,形成横向稳定装置,增加了驾驶室前悬置的抗侧倾刚度,减少驾驶室的横向偏移,从而有效保护驾驶室前悬置翻转衬套不被撕裂,节省了用户使用维护费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横向稳定装置的驾驶室前悬置,包括翻转机构、横管梁、U型板、六角头螺栓和六角螺母,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一组U型板,所述横管梁首尾两端分别通过六角头螺栓和六角螺母固联到U型板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横管梁、U型板与翻转机构连接,形成横向稳定装置,增加了驾驶室前悬置的抗侧倾刚度,减少驾驶室的横向偏移,从而有效保护驾驶室前悬置翻转衬套不被撕裂,节省了用户使用维护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罡;闵令波;臧晓杰;管海山;闵祥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鲁玉减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6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