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童车上的车把离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338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童车上的车把离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童车上同时具有车把折叠和离合功能的多功能结构。



背景技术:

童车作为儿童游乐用品,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童车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携带,需要将车把相对车身折叠,便于缩小童车体积,从而带出去供儿童使用,而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利用车把的离合功能;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童车没有要么不具备离合功能,或者实现离合功能的传递件裸露在外,使产品外形不够整洁、美观,而且实现离合功能均是向上提拉传递件,较为费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及外形美观的用于儿童三轮车的车把离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把固定座,在车把固定座上端部内设有轴向连接孔;

离合限位器,与车把固定座下端部相连接,在离合限位器的底面上设有限位插销;离合旋钮,在离合旋钮上设有钩部;

离合传递件,在离合传递件上设有缺口;离合传递件套设于离合限位器下端部外;离合限位器与离合传递件相结合的一端插设于离合旋钮内,且使钩部与缺口相结合;

头管上衬套,上端部与离合旋钮活动连接,离合旋钮可相对头管上衬套转动,离合旋钮、离合传递件及离合限位器三者相结合后位于头管上衬套内;

头管,头管上衬套的下端部位于头管内,在头管壳体上设有穿孔;头管下衬套,位于头管的下端部内且与头管上衬套上下固定于头管;

固定管,设于头管内且分别与头管上衬套、头管下衬套相连接,固定管上表面中设有与限位插销可分离连接的限位缺口且固定管位于离合限位器下方;

复位弹簧,其上端设于车把固定座下端部内,下端设于离合限位器内。

优选地,在离合旋钮的上端部内设有两个插接孔,设于头管上衬套上表面的两个插接件对应的插设于两个插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包括套设于连接轴上的管部,设于管部上端且与管部一体成型的限位片,在限位片的边缘上至少设有一个限位缺口。

优选地,设于离合限位器底面的限位插销至少为一个,限位插销与对应位置的限位缺口可分离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嵌设于车把固定座内的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将头管上衬套上端固定在车把固定座内。

优选地,在车把固定座内设有镶嵌槽,固定压片设于镶嵌槽内;两个插接件的上端穿过两个插接孔后位于固定压片内。

优选地,在离合旋钮上所设的钩部上设有外斜面;在离合传递件上所设的缺口上设有内斜面;外斜面与内斜面相接触,离合旋钮转动时,推动离合传递件向上移动。

还进一步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端分别穿过固定管、离合限位器及车把固定座后位于连接杆下端内,连接轴与头管下衬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离合传递件套设于离合限位器下端部外,二者相结合后的端部位于离合旋钮内,离合传递件、离合限位器及离合旋钮三者相结合的一端位于头管上衬套内,离合旋钮可旋转,离合旋钮通过钩部上的外斜面与离合传递件上的缺口的内斜面相接触,离合限位器通过复位弹簧与离合传递件相接触,复位弹簧上端设于车把固定座下端部内,上端设于离合限位器内,初始状态,离合限位器底面上的限位插销与固定管上表面的限位缺口相结合,此时,转动童车车把,车把可带动童车上的前叉一起转动;如需离合功能,则旋转离合旋钮,离合旋钮在竖直方向保持不动,外斜面驱使内斜面向上移动,从而推动离合传递件向上运动,进而推动离合限位器向上移动,从而,设于离合限位器底面的限位插销与固定管上的限位缺口脱离,该状态下童车上的车把与前叉转向脱离,实现离合功能,离合限位器上行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松开离合旋钮时,在复位弹簧压力下,离合限位器下行,推动离合传递件下行,进而推动离合旋钮旋转回复原位,同时,离合限位器底面上的限位插销与固定管上表面的限位缺口相结合;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离合功能时无需向上提拉任何零件,从而省力,且传递件均被隐藏,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美观,实现离合功能省力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方向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分解图;

图12为离合旋钮与头管上衬套相结合的截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车把与前轮离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12所示,童车上设有由两个把手1组成的车把,以及与车把连接的连接杆2,前叉3。

车把离合结构包括:

车把固定座4,所述车把固定座4与连接杆2下端连接,在车把固定座上端部内设有轴向连接孔401;

离合限位器6,与车把固定座4下端部相连接,在离合限位器6的底面上设有限位插销601;

离合旋钮7,在离合旋钮上设有钩部701;离合传递件8,在离合传递件上设有缺口801;离合传递件8套设于离合限位器6下端部外;离合限位器6与离合传递件相结合的一端插设于离合旋钮7内,且使钩部701与缺口801相结合;

头管上衬套9,上端部与离合旋钮7活动连接,离合旋钮7可相对头管上衬套上下滑动,离合旋钮7、离合传递件8及离合限位器6三者相结合后位于头管上衬套9内;

头管10,头管上衬套9的下端部位于头管内,在头管壳体上设有穿孔1001;

头管下衬套11,与前叉3相连接且位于头管的下端部内;

固定管12,设于头管10内且分别与头管上衬套9、头管下衬套11相连接,固定管上表面中设有与限位插销601可分离连接的限位缺口1201;固定管12位于离合限位器6下方;

复位弹簧13,其上端设于车把固定座4下端部内,下端设于离合限位器6内;

还包括:连接轴14,设于前叉3上且上端分别穿过固定管12、离合限位器6及车把固定座4后位于连接杆下端内,连接轴与头管下衬套固定连接。

离合限位器6外壁上有与离合传递件8相配合的台阶部602。

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包括嵌设于车把固定座4内的固定压片15,所述固定压片15将头管上衬套上端固定在车把固定座4内。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固定管12包括套设于连接轴14上的管部1202,设于管部上端且与管部一体成型的限位片1203,在限位片的边缘上至少设有一个限位缺口1201。

本实施例中设于离合限位器6底面的限位插销601至少为一个,限位插销601与对应位置的限位缺口1201可分离连接;限位缺口1201与限位插销60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二者数量一致即可。在在离合旋钮7的上端部内设有两个插接孔702,设于头管上衬套9上表面的两个插接件901对应的插设于两个插接孔702内。

本实施例中,在车把固定座内设有镶嵌槽402,固定压片15设于镶嵌槽402内;两个插接件901的上端穿过两个插接孔702后位于固定压片15内。

在离合旋钮7上所设的钩部701上设有外斜面701a;在离合传递件上所设的缺口801上设有内斜面801a;外斜面与内斜面相接触,离合旋钮7转动时,推动离合传递件8向上移动。

如图13所示,离合传递件8套设于离合限位器6下端部外,二者相结合后的端部位于离合旋钮7内,离合传递件8、离合限位器6及离合旋钮7三者相结合的一端位于头管上衬套9内,离合旋钮7可旋转,离合旋钮7通过钩部上的外斜面701a与离合传递件上的缺口的内斜面801a相接触,复位弹簧13上端设于车把固定座下端部内,上端设于离合限位器6内,初始状态,离合限位器底面上的限位插销601与固定管上表面的限位缺口1201相结合,此时,转动车把可带动前叉3一起转动;如需离合功能,则旋转离合旋钮7,离合旋钮7在竖直方向保持不动,外斜面701a驱使内斜面801a向上移动,从而推动离合传递件8向上运动,进而推动离合限位器6向上移动,从而,设于离合限位器6底面的限位插销601与固定管上的限位缺口1201脱离,该状态下车把与前叉3转向脱离,实现离合功能,离合限位器6上行过程中,复位弹簧13被压缩,松开离合旋钮7时,在复位弹簧13压力下,离合限位器6下行,推动离合传递件8下行,进而推动离合旋钮7旋转回复原位,同时,离合限位器6底面上的限位插销601与固定管上表面的限位缺口1201相结合。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