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659阅读:7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
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任何阶级、身份均可使用的交通工具,更可当成一种运动器材,另外由于自行车不需使用燃料,又不会制造任何环境污染,实在是今日最值得提倡、推广的一种交通工具。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亦由于自行车是一种由简单的构件所组合而成的结构,所以其设计上小的缺点便可能造成骑乘者极大的危险,有鉴于此,国内的自行车业者对于有关自行车的设计及改良一向不遗余力,然而根据调查,约有一半以上比率的骑乘自行车者对于自行车刹车性能有不满意或是疑惧的现象,其原因包括有刹车失灵、刹车线断裂、被刹车把手夹伤手指等,虽然业者一直努力加以研究改良,然而上述的事故仍时有所闻,显见时至今日业界尚无妥善解决的对策。
习用之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如图7中所示为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型式,其结构包括有刹车手柄41、管形轴体42、刹车线43,其中刹车手柄41上缘设有使刹车线43固定的槽座411,而下侧凸出一块作为转轴的端体46,另于管形轴体42中设有一轴向的轴孔45以套设在自行车把手50上,管形轴体42上延伸一块弧形的突轴421,突轴421内设有一导槽44;组合时,首先将刹车手柄41上的端体46置于管形轴体42的导槽44之中,并以固定螺钉47将两者连结,其次将刹车线43以软管431包覆,并自管形轴体42一侧所延伸出来的突轴421穿入,而固定在刹车手柄41上方沟形的槽座411中,如此即可完成自行车刹车把手40的结构。
以上这种习用的自行车刹车把手结构,在使用时会造成一个极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向来为习用者所未曾注意及设法改善的;根据国际自行车标示协会(DIN)的研究指出,一般少年及女性等,由于手掌小,因此刹车手柄41及自行车把手50之间最适当的距离应为77mm,又,成年人骑乘时扳动刹车手柄41最舒适的距离则为88mm,而目前所使用的自行车并无调整刹车手柄41与自行车把手50间距的装置,因此当骑乘者若使用到不合适的自行车,常常要勉强的适应,以臻造成危险频出的状况。
除此之外,习用者尚有以下两个极待解决的问题1、根据调查约有1/4以上的使用者曾被刹车手柄41扳下时与管形轴体42之间形成的间隙夹伤,这一间隙问题则因其设计上的缺点一直存在。
2、习用者以直接拉扯的方式扳动刹车线43,不但使用时较为费力,且刹车线43与突轴421内之穿孔4211不断产生摩擦,容易发生磨损断裂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使刹车把手上设置的导引圆盘配合改进的座体,具有方便施力及可使把手与座体间的缝隙消除,达到安全、实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使刹车把手与自行车把手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以适应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包含有一管形轴体,一带手柄的刹车握把及一由软管包覆的刹车线;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握把,一端设有一圆形的导引圆盘,导引圆盘上设有平底的开口槽,开口槽中设有连接孔,由开口槽壁向外延伸形成凸出的尖端,而在导引圆盘的圆周上设有圆弧凹面及固定刹车线的线沟及线头座;座体,连结前述的刹车握把并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其是自管形轴体上延伸一设有圆形平底槽的中空壳体,中空壳体的底部设有一连接孔,内周壁上则设有一行程固定块与一卡槽,另在座体的一侧延伸一弧形的突嘴,突嘴内并设有刹车线通过的穿孔;护片,为一平板形的板体,上面固设有一凸轴及卡榫,装置于前述刹车握把的外侧,该凸轴穿过刹车握把开口槽中的连接孔配合固定螺栓穿过座体底部的连接孔将刹车握把及座体连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上设一螺孔与中空壳体相通,配合一调整螺钉抵顶在刹车握把开口槽壁凸出的尖端。
所述的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刹车握把的开口槽之中装置一扭转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刹车把手请配合图3的动作图示及图6的立体外观图,其中手柄12往下扳时,刹车线31系延着导引圆盘13绕行,并以导引圆盘13为转动的支点,所以当扳动手柄12时会较为圆滑轻松,另外由于其扳动时座体20与刹车握把10间的运动,全在圆形中空壳体21及导引圆盘13之组合结构上进行,而外侧又以一护片39覆盖,其安全性不容置疑,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功效有以下三点1、刹车把手30的手柄12至自行车把手50之间,可依骑用者实际的状况调整间距,使骑乘者更为安全。
2、当扳动手柄12刹车时,会更为圆滑轻松,不仅增加自行车的省力及舒适性,且因为摩擦较小而会延长刹车线31的使用寿命。
3、不必顾虑有被夹到手指的危险,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刹车把手30结构改良在使用之中不会产生隙缝,更具有增进其外形美观之功能。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特征,以下配合一实施图式例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握把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螺钉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习用刹车把手立体外观图。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请参阅
图1所示,其包括刹车握把10、座体20、刹车线31、护片39、扭转弹簧11、调整螺钉29、固定螺栓34、软管32及管形引导器33等构件;其中座体20以一管形轴体22,依其轴向所钻的轴孔23供直接将座体20套设于自行车把手50上,并以一六角沉头螺钉221锁固,座体20的另一侧则延伸一设有圆形平底槽的中空壳体21,该中空壳体21的内圆周面上设有行程固定块211与卡槽393,而在行程固定块211上则钻一斜设的螺孔291,另外座体20上的中空壳体21一侧延伸有凸出的弧形突嘴24,突嘴24内钻有一轴向的穿孔241,该穿孔241的内径恰可套接一管形引导器33;而刹车线31则套在软管32内;又,设一圆形的盘板状护片39,护片39的外形可配合参阅图2所示,其上设有圆形的凸轴391及卡榫392,卡榫392系嵌于座体20上的卡槽393中,而凸轴391中则设有螺孔,使护片39可与固定螺栓34配合,将座体20及刹车把手10的结合锁固,完成一完整的自行车刹车把手30结构。
前述刹车握把10的详细结构请参考图2所示,其中于刹车握把10一端的导引圆盘13上设有一扇形的开口槽14,在开口槽14的底面设有连接孔101,其槽壁两侧则向外延伸凸出端部,于导引圆盘13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圆弧凹面15及线沟131,线沟131尽端为凹落的线头座132,另外在开口槽14中可装置一扭转弹簧11,并利用凸轴391穿过连接孔101以将扭转弹簧11固定。
在将上述构件组合时,请参阅
图1、2、3,首先需将座体20装设在自行车上,步骤如下先将座体20上的六角沉头螺钉221放松,并依管形轴体22内的轴孔23设计,使整个座体20套装在自行车把手50上,接着将扭转弹簧11置于刹车握把10内设的开口槽14内,再利用护片39上的凸轴391穿过刹车握把10上的连接孔101并固定扭转弹簧11,其次将组合好的刹车握把10的导引圆盘13部分置于座体20上的中空壳体21并与之配合,而护片39上的凸轴391则会嵌在中空壳体21中的连接孔201上,最后以固定螺钉34螺合即可完成组装;需要注意的是设于中空壳体21中的行程固定块211需介于刹车握把10上开口槽14槽壁延伸出的尖端之间,换句话说,该开口槽14槽壁的两尖端之间距离即为手柄12所能扳动的上、下弧度,而护片39上所设的卡榫392则用来套在座体20上的卡槽393内,使锁合时护片39位置固定;另外在装置刹车线31时,请先将突嘴24上的管形引导器33拔下,让刹车线31的线头311可进入突嘴24内的穿孔241,此时需将刹车握把10的手柄12扳下,使导引圆盘13上的圆弧凹面15位移到突嘴24的穿孔241部位而形成一空隙151,以使线头311自中空壳体21之中通过,并延着导引圆盘13圆周上的线沟131装置,其线头311则固定在线头座132上,如此即可完成一完整的组合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刹车握把10与自行车把手50之间的距离为可调式的设计,如图4和图5所示,在座体20上突嘴24与管形轴体22间之适当位置,设置一斜的螺孔291配合调整螺钉29,当调整螺钉29往圆形中空壳体21内迫紧时,可抵住导引圆盘13上开口槽14的槽壁尖端,如此便可使手柄12的位置接近自行车把手50,而缩短两者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相反的,若将调整螺钉29放松使其离开圆形中空壳体21,则手柄12会因刹车线31的拉力而往上,直到调整螺钉29与开口槽14的槽壁尖端相抵或利用行程固定块211与槽壁尖端相抵,此时手柄12与自行车把手50之间的距离则会加大,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包含有一管形轴体,一带手柄的刹车握把及一由软管包覆的刹车线;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握把,一端设有一圆形的导引圆盘,导引圆盘上设有平底的开口槽,开口槽中设有连接孔,由开口槽壁向外延伸形成凸出的尖端,而在导引圆盘的圆周上设有圆弧凹面及固定刹车线的线沟及线头座;座体,连结前述的刹车握把并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其是自管形轴体上延伸一设有圆形平底槽的中空壳体,中空壳体的底部设有一连接孔,内周壁上则设有一行程固定块与一卡槽,另在座体的一侧延伸一弧形的突嘴,突嘴内并设有刹车线通过的穿孔;护片,为一平板形的板体,上面固设有一凸轴及卡榫,装置于前述刹车握把的外侧,该凸轴穿过刹车握把开口槽中的连接孔配合固定螺栓穿过座体底部的连接孔将刹车握把及座体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上设一螺孔与中空壳体相通,配合一调整螺钉抵顶在刹车握把开口槽壁凸出的尖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刹车握把的开口槽之中装置一扭转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把手装置,包括刹车握把、座体、护片、刹车线,刹车握把一端设有一导引圆盘,该导引圆盘枢设在座体的中空壳体内,并在外周壁上设有固定刹车线的线沟及线头座,在座体内周壁上设有行程固定块及卡槽,护片则盖覆于导引圆盘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施力并可调整刹车把手与自行车把手的距离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L3/02GK2208534SQ94222490
公开日1995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30日
发明者曾清波 申请人:弘家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