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821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适合使用于夹钳式或悬臂式刹车装置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
自行车夹钳式或悬臂式刹车装置的构造大致上包括一组夹钳或悬臂机构,夹钳或悬臂机构的可移动件末端设置有二个位于自行车的轮圈两侧面的刹车靴。上述刹车靴可以受夹钳或悬臂的驱动,而与自行车的轮圈接触,并且藉由刹车靴与轮圈接触面的摩擦力,产生掣动效果,以使得自行车停止行进。
由于自行车车轮行进时与地面直接接触,而且其轮圈并无适当的遮蔽保护,所以当自行车进于湿地或雨天路面时,将会使得轮圈表面附着水膜,以及粘着砂石尘土等杂物,因此使得刹车靴与轮圈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大幅地降低,从而使得刹车掣动力不足。这就是目前使用的刹车装置在雨天或行进湿地时,刹车力量严重不足的原因。此外,水膜及砂砾附着于刹车靴与轮圈接触面以后,砂砾会嵌入到刹车靴的表面,因此使得刹车靴与轮圈接触时,轮圈会被砂砾磨损,而使得轮圈损坏。
目前的刹车靴为解决上述干湿状态下掣动效果差异大的问题,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增加刹车靴的接触面长度,以增进刹车靴与轮圈的接触摩擦,或者是开发特别针对湿滑环境,采用高摩擦系数的特殊刹车靴材质。然而采用上述方法仍然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反而可能会因为提高刹车靴在湿滑环境的掣动力,而使得在干燥环境下的刹车力量过大,从而使得刹车操作困难,且容易产生刹车锁死轮胎的危险情形。
在台湾地区专利第85217389号中,提出了一种由二种不同材质组合成的刹车块结构,其可依气候状况及干湿环境而选择不同的材质组合。但是这种刹车皮无法同时适用干湿不同的环境,而必须依照气候状况更换不同的刹车块,因此其使用上相当不便。
此外,如美国专利第5,064,027号的自行车刹车靴,其是在刹车靴接触面的前端一体成形设置一个凸块,以作为刹车靴安装的基准,可使得刹车靴初次安装时处于较佳的角度,以利于控制刹车块与轮圈的贴合状态,而其凸块会在操作刹车过程中因为摩擦力作用而被移除或自行脱落;而美国专利Dse.379,344号中也提出了一种前端具有一凸块的刹车靴造型。上述专利虽然可以控制刹车靴安装上的变异,增进刹车靴的掣动效果,但是无法解决干/湿环境下刹车掣动效果变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需要改变刹车靴材质的情况下,开发出一种适合不同环境(一般气候/雨天)使用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轮圈与刹车靴接触面附着水膜或者是细小砂砾,而产生刹车效果减低问题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中包括一刹车块,装置于一承座之上,且可与一轮圈表面接触;以及一活动块,装置于该刹车块与前述轮圈开始接触位置的前方,且可沿与该刹车块的接触面垂直方向往复位移,其具有一可与该轮圈接触的表面,且该表面的位置在该刹车块未与轮圈接触之前突出于该刹车块与该轮圈接触的开始位置。因此可在该刹车块接触轮圈之前,先行与该轮圈接触,而将该轮圈表面附着的水膜、尘土等杂质预先刮除,以避免水膜、尘土等杂质降低刹车块的掣动效果。
其中活动块与弹性元件接触,且在自行车行驶时该弹性元件可推顶该活动块恢复到突出于该刹车块的状态。
其中活动块使用螺栓可上下活动地固定于承座上。
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个螺栓弹簧。
其中孔可与刹车块一体成型。
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个板片弹片。
其中弹性元件设置在承座与活动块之间。
其中弹性元件设置在承座与活动块之间。
其中弹性元件设置在承座与活动块之间。
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活动块,其装置在该活动块与该刹车块与轮圈接触的开始位置之间。
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遮蔽构件,围绕于该活动块装置在该弹性元件的位置的外侧。
其中活动块可先与活动块承座使用槽沟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在刹车块与轮圈开始接触点的前方设置一个活动块,该活动块可以在刹车块与轮圈开始接触的前先行与轮圈接触,将轮圈表面的水膜、砂砾、尘土等杂质预先刮除,以避免水膜、砂砾、尘土等杂质降低刹车块的掣动力。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刹车块与轮圈开始接触状态下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一实施例刹车块与轮圈完全接触状态下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二实施例所使用的弹性元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三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四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第五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11是现在使用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的侧剖面图。

图1所示的现在使用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中包括一支承杆10,一承座20,一刹车块30。其中,前述的支承杆10固定于自行车刹车装置的刹车臂(图中未示)的上面,且可受刹车臂驱动而与轮圈50表面接触,提供使自行车车轮停止所需的掣动力。同时,该刹车靴的安装初始状态与轮圈平行的假象线x-x’呈一倾斜角度,而使其后端(以该轮圈50前进方向F为准)朝向该轮圈50的表面倾斜,因此使得该刹车靴在掣动的过程中其后端的开始位置31处会先与该轮圈50的表面接触。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是在刹车块30接触轮圈的开始位置31的前方(就轮圈50的前进方向F而言)设置一个活动块40,该活动块40具有一个可与前述轮圈50表面接触的接触面43。同时该接触面43在该刹车块30未与轮圈50接触的状态下,高于一个通过该刹车块30的接触轮圈的开始位置31的基准线x-x’一段距离(如图中所标示的Δh),因此如图3所示,当该刹车块30朝向该轮圈50接近时,该活动块40可于开始位置31与轮圈50开始接触之前,先行与轮圈50接触,所以能够预先将轮圈50表面附着的水膜、砂砾、尘土刮除,因此使得该刹车块30与轮圈50接触时,可以保持最佳的接触状态,而不会因为水膜、砂砾、尘土等杂质的影响,而降低刹车掣动效果。
同时,该活动块40藉由一个螺栓41装置于该承座20之上。螺栓41与刹车块30的接触面基本垂直,且可以在该承座20之上往复移动,因此使得该活动块40可沿着与该刹车块30表面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因为该活动块40可以沿与轮圈50表面垂直方向活动,所以如图4所示,当该刹车块30接触到轮圈50表面,且被进一步朝向轮圈50压迫时,该活动块40可以受到轮圈50抵压,而使其高度降低,因不会阻碍刹车块30与轮圈50接触的动作,而使得该刹车块30可以与轮圈50完全地接触。
一个弹性元件60,是以预加力方式装设于活动块40与承座20之间,使得该刹车块30与轮圈50分离以后,将该活动块40向上推顶,因此使得该活动块40恢复到突出于刹车块30表面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的弹性元件60为一个螺旋弹簧,该弹性元件60装置于该活动块40与承座20之间以后,使用螺栓41将活动块40固定在承座20上,弹性元件60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因此使得弹性元件60具有预压的压力。
另外,如图2所示,为避免弹性元件60受到水膜及砂砾等杂质影响而失去作用,承座20上设置有一个可以包围在弹性元件60周围的遮蔽部21,用以防止弹性元件60沾附尘土杂质。
如图5及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主要是以板片弹簧状的弹片61取代前述螺旋弹簧状的弹性元件60。该弹片61中央具有一个孔62,可以套设在螺栓41之上。该弹片61比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弹性元件60,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为良好的预力及恢复弹力控制。
如图7及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是在活动块40上设置一孔45,且承座20上锁固有一螺栓44,螺栓44穿入孔45之中,且直径小于孔45,同时其末端具有一个直径大于孔45的头端441。因此使得该活动块40也可以在螺栓44之上往复滑动。
如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其是将活动块40装置于一个活动块承座42之上,然后再藉由活动块承座42与螺栓41连接。该活动块承座42上面设置有一个沟槽421,用以与活动块40结合。

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其是在活动块40与刹车块30与轮圈50接触的开始位置31之间设置另一组的第二活动块40A,及螺栓41A及弹性元件60A。其主要作用是可以二次刮除轮圈50表面的水膜、尘土,而且可以解决车速缓慢状态下,由于活动块40与开始位置31间距过大所产生的刮除延迟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一刹车块,装置于一承座之上,且可与一轮圈表面接触;以及一活动块,装置于该刹车块与前述轮圈开始接触位置的前方,且可沿与该刹车块的接触面垂直方向往复位移,其具有一可与该轮圈接触的表面,且该表面的位置在该刹车块未与轮圈接触之前突出于该刹车块与该轮圈接触的开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活动块与弹性元件接触,且在自行车行驶时该弹性元件可推顶该活动块恢复到突出于该刹车块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活动块使用螺栓可上下活动地固定于承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个螺栓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孔可与刹车块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个板片弹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弹性元件设置在承座与活动块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弹性元件设置在承座与活动块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弹性元件设置在承座与活动块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活动块,其装置在该活动块与该刹车块与轮圈接触的开始位置之间。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遮蔽构件,围绕于该活动块装置在该弹性元件的位置的外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活动块可先与活动块承座使用槽沟相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刹车靴结构,其包括:一支承杆;一承座;及一装置于承座的上的刹车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活动块;装置于刹车块与轮圈开始接触位置的前方,其可在刹车块接触轮圈之前,先行与轮圈接触;以及一弹性元件,设置于承座与活动块之间;藉由以上元件的组合,可藉由活动块将该轮圈表面附着的水膜、尘土等杂质预先刮除,以避免水膜、尘土等杂质降低刹车块的掣动效果。
文档编号B62L1/00GK2387023SQ99217219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7日
发明者强忠萍, 徐百祥, 程嗣哲, 曾锦焕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