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667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侧的纵壁Ilc也未设置抑制其平面部分的倾斜那样的结构,因此纵壁Ilc之间容易发生打开变形。因此,加速度第I波后的加速度减小,碰撞行程变长。此外,在车辆前后方向的端部附近,也是越靠车辆左右方向越不显著,但是由于纵壁14的刚性,在行人碰撞时变形加速度增大,变形行程缩短,从而也能够抑制加速度第I波的峰值后的变形加速度的急剧下降,与之相对,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无法获得该效果。
[0063]此外,在专利文献22至25所记载的上述第2现有技术中,还存在闩眼206的正上方的抗凹陷性不够、发动机罩刚性不足这一问题点。
[0064]本发明是鉴于第I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第I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车辆发生前表面碰撞时的弯曲变形性能,并且与行人的头部碰撞位置无关地具有较高的行人保护性能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此外,本发明是鉴于第2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人的保护性能优良,并且闩眼正上方的抗凹陷性优良,发动机罩刚性也较高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
[0065]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66]本发明(第I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是将外板与内板相互接合而得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具有:玛碲脂接触面,其被设置在所述内板的中央,并且与所述外板进行玛碲脂接合;以及剖面凹形状的多个加强筋,其以被该玛碲脂接触面包围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以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端缘向下方延伸出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并排设置,各个所述加强筋具有:底部;前方纵壁,其连接该底部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车辆前方的端缘;后方纵壁,其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车辆后方的端缘;以及侧部纵壁,其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个端缘,所述前方纵壁以及所述后方纵壁的至少一方纵壁被设置为,其上端缘以在俯视下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曲率半径比车辆左右方向上的端部的曲率半径小的方式弯曲。
[0067]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例如所述上端缘弯曲设置的纵壁以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在俯视下向车辆的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并且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与端部之间,还具有中间部,该中间部的上端缘以在俯视下向车辆的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其曲率半径比所述中央部大且比车辆左右方向的端部小。而且,例如所述上端缘弯曲设置的纵壁在所述中间部与车辆左右方向的端部之间,还具有第2中间部,该第2中间部的上端缘以在俯视向车辆的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其曲率半径比所述中间部大且比车辆左右方向的端部小。
[0068]在上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例如所述上端缘弯曲设置的纵壁被设置为,所述底部侧的端缘也以在俯视下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曲率半径比车辆左右方向的端部的曲率半径小的方式弯曲。或者,所述上端缘弯曲设置的纵壁被设置为,例如下端缘在俯视下变得平坦。
[0069]例如,优选所述上端缘弯曲设置的纵壁被设置为,在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侧缘部起,沿车辆左右方向分离200mm以上的位置,上端缘弯曲。此外,优选所述各加强筋的底部被设置在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起,深17.55mm至22.5mm的位置,并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前方纵壁以及所述后方纵壁之间形成25°至45°的角度。
[0070]本发明(第2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是将外板与内板相互接合而得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具有:玛碲脂接触面,其被设置在所述内板的中央,并且与所述外板玛碲脂接合;以及剖面凹形状的多个加强筋,其以被该玛碲脂接触面包围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以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端缘向下方延伸出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并排设置,各个所述加强筋具有:底部;以及纵壁,其连接该底部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端缘,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筋被设置为,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的加强筋相比,所述底部距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深度较深。
[0071]在上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优选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筋被设置为,与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相比,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所述底部距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深度较深。该情况下,优选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筋被设置为,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其底部的端部侧比中央部浅。
[0072]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车辆用发动机罩板是将外板与内板相互接合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具有:玛碲脂接触面,其被设置在所述内板的中央,并且与所述外板玛碲脂接合;以及剖面凹形状的多个加强筋,其以被该玛碲脂接触面包围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以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端缘向下方延伸出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并排设置,所述各加强筋具有:底部;以及纵壁,其连接该底部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端缘,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筋被设置为,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其底部的中央部比端部侧深。
[0073]在上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例如优选包含所述多个加强筋的底部的包络面被设置为,以距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深度从车辆前后方向的端部侧向中央部变深的方式倾斜。此外,优选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筋中,其底部与车辆前方侧的纵壁所形成的角度以及底部与车辆后方侧的纵壁所形成的角度均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均等。
[0074]在上述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优选所述加强筋的底部被设置在从所述玛碲脂接触面起,深17.5_至22.5mm的位置,并且被设置为,与车辆前方以及后方的纵壁之间形成25。至45。的角度。
[0075]本发明(第3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外板;内板,其被配置在该外板的下表面侧;以及锁定加强件,其与该内板的下表面接合,并且在所述内板的下表面侧支承闩眼,所述内板具有:多个加强筋,由底部和侧部构成;以及玛碲脂接触面,其以包围该加强筋的所述侧部的上端缘的方式进行设置,通过该玛碲脂接触面,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接合,所述玛碲脂接触面被形成为,在俯视下,其一部分通过所述锁定加强件或者所述闩眼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侧方,而与设置于比所述锁定加强件靠车辆后方的部分相连。
[0076]在该情况下,例如所述玛碲脂接触面具有沿所述内板的边缘部的环状的部分,通过所述锁定加强件的侧方的部分与所述环状的部分相连。
[0077]另外,例如在被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所述环状的部分包围的区域,配置有所述加强筋。
[0078]此外,例如所述锁定加强件中的车辆后方侧的朝向所述内板的接合部与所述加强筋的底部中的车辆前方方向的端部接合,另外,所述锁定加强件的车辆前方侧的朝向所述内板的接合部以与所述内板的下表面之间夹着所述玛碲脂接触面的方式,与所述内板的下表面接合。
[0079]发明效果
[0080]本发明(第I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具有将内板与外板进行玛碲脂接合的玛碲脂接触面,并且以被玛碲脂接触面包围地从玛碲脂接触面向下方延伸出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剖面凹形状的多个加强筋,各加强筋的车辆前方侧以及车辆后方侧中的至少一方纵壁被设置为,其上端缘以在俯视下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曲率半径比车辆左右方向的端部的曲率半径小的方式弯曲。即,由于加强筋以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在车辆发生前表面碰撞时,发动机罩板容易弯曲变形,在碰撞行人时,在俯视下曲率半径较小的纵壁的中央部的弯曲部作为加强肋发挥作用,侧壁彼此的打开变形被抑制。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车辆发生前表面碰撞时的弯曲变形性能,并且能够防止发动机罩板的行人保护性能在车辆的左右方向变得不均等,能够与行人的头部碰撞位置无关地确保较高的行人保护性能。尤其是在具有底部以向车辆的前方侧或者后方侧凸出的方式弯曲设置的加强筋的情况下,碰撞能量容易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传播,由此,能够使碰撞初期的能量吸收量增加,提高行人保护性能。
[0081]本发明(第2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具有将内板与外板进行玛碲脂接合的玛碲脂接触面,并且以被玛碲脂接触面包围地从玛碲脂接触面向下方延伸出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剖面凹形状的多个加强筋,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筋被设置为,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的加强筋相比,底部距玛碲脂接触面的深度较深。或者,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筋被设置为,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其底部的中央部比端部侧深。因此,在行人的头部碰撞到发动机罩板的中央附近的情况下,与行人的头部碰撞到发动机罩板的端部附近的情况相比,内板2次碰撞到发动机罩的内置物的时机变早,因此I次碰撞后的变形加速度的下降被抑制。由此,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发动机罩板的中央部,碰撞初期的能量的吸收量增大,从而能够减小2次碰撞中的加速度第2波的峰值,提高行人保护性能。另一方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端部中,由于纵壁的刚性而获得稳定的行人保护性能。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与行人的头部碰撞位置无关地确保较高的行人保护性會K。
[0082]根据本发明(第3发明),由于将内板与外板之间的玛碲脂接合部设置在被配置于车辆前端部的闩眼的附近,因此即使不设定凹陷加强件,也能够容易地确保抗凹陷性。此夕卜,由于在闩眼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存在有与所述玛碲脂接合部连接的加强筋的侧部,因此能够以包围闩眼的方式设置加强筋侧部,从而容易确保闩眼正上方部分的面板的抗凹陷性以及刚性。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行人头部碰撞到锁定加强件的附近的情况下,经由玛碲脂接合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容易产生应力传播,因此能够增加碰撞初期的变形面积,能够随着惯性质量的增加,使加速度的一次峰值提高,由此,能够使碰撞前半阶段的能量吸收量增加,并能够降低HIC值,提高行人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0083]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
[0084]图2(a)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2 (b)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2 (C)是图2(a)中的C部放大图。
[0085]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3(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行人碰撞时的变形加速度与行程之间的关系的图。
[0086]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
[0087]图5 (a)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图5(b)是图5 (a)中的F部放大图。
[0088]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89]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中的A-A剖视图。
[0090]图8(a)是图7(b)中的G部的立体图,图8 (b)、图8 (C)是图7(b)中的G部放大图。
[0091]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中的A-A剖视图,图9(c)是图9(a)中的B-B剖视图。
[0092]图10是图9(b)中的C部放大图。
[0093]图11 (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11(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行人碰撞时的变形加速度与行程之间的关系的图。
[0094]图12是表示使前方纵壁以及后方纵壁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加强筋的底部变化的情况下的行人碰撞时的变形加速度与行程之间的关系的图。
[0095]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13(b)是图13(a)中的A-A剖视图,图13(c)是图13(a)中的B-B剖视图。
[0096]图14(a)至图14(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变形例的图。
[0097]图1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15(b)是图15(a)中的A-A剖视图,图15(c)是图15(a)中的B-B剖视图。
[0098]图16 (a)、图16(b)是表不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加强筋底部的宽度恒定的情况以及纵壁的倾斜角度恒定的情况的图,是图15(a)中的G-G剖视图。
[0099]图17(a)至图17(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变形例的图。
[0100]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
[0101]图19(a)至图19(c)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0102]图20 (a)至图20(c)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103]图21 (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剖面结构的不意图,图21 (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0104]图22 (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剖面结构的不意图,图22(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0105]图23(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剖面结构的不意图,图23(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0106]图24(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剖面结构的不意图,图24(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0107]图2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剖面结构的不意图,图25(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0108]图2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剖面结构的不意图,图26(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0109]图27(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剖面结构的不意图,图27 (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0110]图28(a)是表示以往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28(b)是图28(a)中的A-A剖视图,图28(c)是图28(a)中的B-B剖视图。
[0111]图29(a)是表示以往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29(b)是表示在以往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中,行人碰撞时的变形加速度与行程之间的关系的图。
[0112]图30(a)是表示以往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30(b)是图30(a)中的A-A剖视图,图30(c)是图30(a)中的B-B剖视图。
[0113]图31 (a)是表示以往的车辆用发动机罩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图31(b)是该车辆用发动机罩的仰视图(仅表不车辆宽度方向的一半)。
【具体实施方式】
[0114]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115](第I实施方式)
[0116]首先,对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的俯视图,图2(a)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2(b)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2(c)是图2(a)中的C部放大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I与图28所示的以往的车辆用发动机罩板10相同,具有内板3以及外板2,例如内板3的外缘部与外板2的外缘部通过卷边加工而接合。内板3以及外板2例如由铁、铝或者铝合金等金属板成形,板厚例如为0.7至1.1mm。如图1所示,在内板3的中央,形成有与外板2进行玛碲脂接合的玛碲脂接触面31,并以包围其周围的方式形成有纵壁33。而且,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在玛碲脂接触面31与外板2之间,涂敷有例如由环氧树脂或者改性有机硅树脂等构成的玛碲脂粘着剂4,将玛碲脂接触面31与外板2接合。在内板3,以被玛碲脂接触面31包围的方式,并且以从玛碲脂接触面31的端缘向下方延伸出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并排设置有剖面为凹状的多根加强筋32。S卩,各加强筋32的底部32a与玛碲脂接触面31通过车辆前方侧的纵壁32b、后方侧的纵壁32c、以及车辆左右方向端部的侧部纵壁32e而连接。连接各加强筋32的底部32a与玛碲脂接触面31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个端缘的侧部纵壁32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