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袋行李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08226阅读:来源:国知局
得在折叠后体积减小,各部件的设计极大地减少折叠后的空耗空间,折叠后方便日常携带;张开时腿杆叉开四轮的结构,以及拉伸杆斜设,使盛物重量完全由地面承担,行走更稳定,也保证了物品的稳定性并避免推行时人脚碰踏。
【附图说明】
[0016]图1-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2是本发明行李车架折叠后与盛物袋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0]图3-1是本发明前腿与前腿连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2是本发明前腿收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2是本发明实施例2拉起手把后收合后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3是本发明实施例2完全收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4是本发明实施例2后腿与伸缩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4-5是本发明实施例2后腿完全收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6是本发明实施例2后腿拉杆与后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4-7是本发明实施例2后腿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8是本发明实施例2后腿滑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9是本发明实施例2拉把与滑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5-1是本发明承担架与前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图5-2是本发明承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3是本发明承担架收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1是本发明实施例2手把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2是本发明实施例2手把的剖视图。
[0036]图7是本发明滚轮与前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7]图8-1是本发明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8-2是本发明手柄与中空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9]图8-3是本发明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8-4是本发明手柄与延长柄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1]图8-5是本发明手柄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8-6是本发明手柄与中空杆体之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3]图9-1是本发明盛物袋的加强块结构示意图。
[0044]图9-2是本发明第一种盛物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9-3是本发明第一种盛物袋底部结构示意图。
[0046]图9-4是本发明第一种盛物袋对折示意图。
[0047]图9-5是本发明第一种盛物袋卷合后的示意图。
[0048]图10-1是本发明第二种盛物袋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0-2是本发明第二种盛物袋折叠状态示意图。
[0050]图10-3是本发明第二种盛物袋完全对折后的示意图。
[0051]图10-4是本发明第二种盛物袋再对折的示意图。
[0052]图10-5是本发明第二种盛物袋旋转承重杆及卷合后的示意图。
[0053]图11-1是本发明盛物袋与行李车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54]图11-2是本发明盛物袋与承重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6]如图1-1所示,本发明包括可折叠的行李车架I和可活动连接在行李车架I上的盛物袋2,行李车架I设有可伸缩的拉杆11,拉杆11由三节以上的中空杆体12组成。
[0057]如图2-1所示,在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外设有可沿中空杆体12轴向滑动的前腿滑套13,前腿滑套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腿14,前腿14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前腿滑套13活动连接,使前腿14可在前腿滑套13左右两侧转动,所述前腿14上的转轴的轴线与前腿滑套13左右两侧侧面平行,亦即与中空杆体12两侧侧面平行,在前腿14的下端设有前腿滚轮15。
[0058]如图3-1所示,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的下端连接有前腿连杆连接座3,在前腿连杆连接座3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前腿14的转轴轴线平行的前腿连接座孔31,前腿连接座孔31贯穿前腿连杆连接座3的前后两端,在前腿连杆连接座3的前端左右两侧设有前腿连杆32,两个前腿连杆32相对的一侧上设有朝前腿连杆32的后端面延伸的前腿连杆轴33,所述前腿连杆32通过前腿连杆轴33与前腿连接座孔31连接,实现前腿连杆32可绕前腿连杆连接座3转动,前腿连杆32通过前腿轴销34与前腿14的前端面连接,实现前腿连杆32亦在前腿14的前端面上转动。优选前腿轴销34设置在前腿连杆32的中部,前腿轴销34固定在前腿14的中部上;
[0059]当前腿14完全张开后,在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上、靠近前腿连杆连接座3处设有前腿滑套止位凸块36,当前腿滑套13滑动至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的下端时,前腿滑套止位凸块36限制前腿滑套13继续向下滑动;所述前腿滑套止位凸块36可设置在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的前端面上。
[0060]如图3-2所示,当前腿14收合时,前腿14在前腿滑套13中转动的同时,前腿滑套13沿中空杆体12移动,并带动前腿连杆32向上转动,前腿14完全收合后,前腿14的内侧面分别与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的左右两侧侧面贴合,最终前腿连杆32与前腿14的轴线平行,此时行李车架I的前腿14收合完成。
[0061]如图2-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在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上、前腿滑套13的上方设有后支撑杆滑套4,在后支撑杆滑套4的后端面上设有轴线与后支撑杆滑套4的后端面平行的支撑杆轴套41,在后支撑杆滑套4上设有后支撑杆42,后支撑杆42为口字形支杆,所述后支撑杆42的上端插在支撑杆轴套41内,使得后支撑杆42在支撑杆轴套41上转动,而支撑杆滑套4可沿中空杆体12的后端面上下移动;在前腿连杆连接座3的后端面上设有与支撑杆轴套41轴线平行的第一后支撑杆轴孔35,在后支撑杆42与前腿连杆连接座3之间设有后支撑拉杆43,后支撑拉杆43的前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后支撑杆轴孔35连接,使后支撑拉杆43活动连接在前腿连杆连接座3上;所述后支撑拉杆43的后端设有第二后支撑杆轴孔44,在后支撑杆42上设有横跨后支撑杆42左右两侧的后支撑杆转轴45,后支撑杆转轴45插设在第二后支撑杆轴孔44内,使后支撑拉杆43的后端与后支撑杆42活动连接,所述后支撑杆转轴45优选为设置在后支撑杆42的中部。
[0062]如图2-1所示,当后支撑杆42收起时,将后支撑杆42朝中空杆体12的后端面闭合,在后支撑拉杆43的作用下,使后支杆滑套4沿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向上端滑动,最终使后支撑杆42闭合收起。
[0063]如图4-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后支撑杆42,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具有后腿滚轮的后腿机构。
[0064]所述后腿机构包括两个后腿5,后腿5的上端通过套在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上的后腿滑套51与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连接,如图4-4和图4-5所示,在后腿滑套51的后端面上设有后腿铰座52,在后腿铰座5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后腿铰座孔53,在后腿铰座孔53中分别设有与后腿铰座孔53左右两侧孔壁连接的后腿转轴54,后腿5的上端分别通过后腿转轴54与后腿铰座孔53连接,从而活动连接在后腿铰座52上,所述两个后腿铰座孔53的孔口朝中空杆体12的左右两侧倾斜,使得当后腿5打开后,两个后腿5之间形成一个倒V字形。
[0065]在前腿连杆连接座3的后端面上设有后腿拉杆轴孔55,后腿拉杆轴孔55的轴线与中空杆体12的后端面平行;所述前腿连杆连接座3的后端面与两个后腿5之间设有后腿拉杆56,后腿拉杆56为梯形支杆,其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的宽度,所述后腿拉杆56的前端连接在后腿拉杆轴孔55中,如图4-6所示,在两个后腿5相对的一侧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后腿拉杆限位件57,后腿拉杆限位件57固定在后腿5上,在后腿拉杆限位件57上设有朝后腿5的前端面延伸的限位件连接片58,在限位件连接片58上设有连接片轴孔59,所述后腿拉杆56的后端两侧分别穿过连接片轴孔59与后腿5活动连接;
[0066]如图4-2、4_5所示,当后腿5收合时,后腿朝中空杆体12的后端面靠拢,由于后腿拉杆56的作用,使后腿滑套51沿最下端的中空杆体12的轴向向上滑动,此时后腿5通过连接片轴孔59往后腿拉杆56的后端横杆移动,最终将后腿5完全收合,两个限位件连接片58处于后腿拉杆56的后端横杆中部。
[0067]如图4-7和图4-8所示,在后腿滑套51的后端上设有手把6,在后腿滑套51的后端上设有用于与前腿滑套13连接的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后腿滑套51后端上部的空腔7,空腔7的下端延伸至两个后腿铰座孔53之间,在两个后腿铰座孔53之间、后腿滑套51的后端面上设有与空腔7连通的第一拨杆孔71 ;所述两个后腿铰座孔53之间、后腿滑套51的后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