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平台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253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辅助平台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场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与飞机对接的移动式的车体。
背景技术
民航机场已知有各种移动的车辆。民航机场用的客梯车由于不受飞机降落地点的限制,而被灵活地用于运送旅客上下飞机。现有技术的客梯车,是将客梯装载在民航专用汽车上。当飞机到达机场后,将这种客梯车开至飞机的舱门处,然后在升降系统的作用下,将客梯升高直至与飞机舱门对接,以便旅客上下飞机。图I是已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客梯车10,驾驶室12位于车体的前端,底盘14上设置有行走系统16,升降的一油缸18设置于底盘,用于升降可伸缩的客梯20,客梯的前端连接`有对接平台22。当客梯22回缩时,这一对接平台22则位于驾驶室12的上方。可以看出,由于各种型号飞机的舱门高度不同,需要调整客梯20伸展的高度,如中虚线所示的是客梯伸展的状态,对接平台22会在驾驶员的斜上方较远的距离,它影响了在对接操作中,驾驶员的视线。因此,现有技术的客梯车要求驾驶员拥有较好的经验,以尽可能地避免操作过程中的风险。重要的是,随着航空业的发展,现有技术的客梯车具有不适应性。例如,当残障人士上下飞机时,这种现有技术的客梯车不可能为残障人士所用。再例如,所有的飞机都面临维修的需求,飞机上零部件的维修需要在地面上操作,因此,将一些大尺寸的零部件(例如乘客座椅)从飞机送至地面维修,或者将修改好的零部件送上飞机都是十分棘手的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平台装置的车辆,其中该辅助平台装置通过导轨副实现了垂直升降,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适应民航机场特殊的需要,例如用于残障人士上下飞机,或者用于将特殊的载体装载至飞机或从飞机卸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辅助平台装置的车辆,包括一底盘,固定有驱动装置;一行走系统,与该底盘固定;一升降装置;一驾驶舱,和一对接平台,用于与飞机舱门对接,其中该辅助平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轨副,设置有一承导件;一固定架,和多个滚轮,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被限定沿所述承导件运动;一底横梁,与所述承导件固定连接;一平台,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至少一个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横梁上,设置有一链轮,固定在顶部,和一链,与所述链轮配合,其一端与所述平台装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横梁铰接。所述平台包括一底框,和一地板,铺设在所述框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平台可以设置有一对侧框,竖立在所述平台的两个侧部,和一对门,竖立在所述平台的两个端部。优选的是,所述平台以离开所述承导件一预定距离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架固定。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底框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并离开该固定架的底端一预定的距离。所述承导件可以为一U型槽。优选的是,所述承导件的所述底横梁可以固定在所述承导件的侧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所述顶升装置可以利用一固定座与所述底横梁固定。较佳的是,可以在所述一对承导件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梁,以增强框架结构的强度。优选的是,所述辅助平台装置的所述底横梁离开地面一预定的距离。所述底横梁离开地面一预定的距离优选的范围是200至300毫米。更为优选的是,所述一对承导件通过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架固定到底盘的预定位置上,其中当所述辅助平台装置被升起时,该平台与所述对接平台对接。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底盘上,包 括一顶框,用于支承所述对接平台;至少一级剪刀叉架,支撑所述顶框,和一顶升机构,顶推所述至少一个剪刀叉架。所述对接平台上可以设置有所述驾驶舱。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一客梯装置铰接在所述对接平台的后部,基本上位于所述底盘的上方。为了方便驾驶员上下驾驶舱,所述对接平台上配合有供驾驶员使用的小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装置由于可以设置在底盘大梁的一个侧部,并能与对接平台对接,它可以灵活方便地配备到机场用维修车辆上,以方便将飞机上的维修件运至地面,也可以灵活地配备到用于载客的客梯车,用于残障人士上下飞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装置离开地面,保证了车体(客梯车或移动车)可以随意地行走。此外,将平台设置在导轨副的固定架的下方,还有效地补偿了这一离地的高度,而使得平台可以贴近地面,甚至是直落地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辅助平台装置的顶升机构利用了承导件所占据的空间而设置,使得整个客梯车或者移动车结构紧凑,又能保证辅助平台装置进行平稳的升降操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由于底横梁设置在导轨副的侧面,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安装高度,同时又兼顾了辅助平台装置组成框架的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I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对接平台可以升降的客梯车;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装置的立体透视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装置利用一对支架与大梁固定;图3是图2所示辅助平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车的侧部示意图,显示了辅助平台装置的底横梁离开地
面一预定距离;图5是图4中移动式车体的顶部示意图;图6是图5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车的侧部示意图,其中辅助平台装置位于最低位置上;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供残障人士使用的客梯车的示意图,其中辅助平台装置落至地面;[0024]图9是图8中辅助平台装置被升起后处于与对接平台相对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客梯车被升起与飞机对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装置50可以利用至少一个支架固定,优选的是利用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架52固定,例如固定到大梁101 (可以是汽车的大梁等)。辅助平台装置50的导轨副54与支架52固定。同样地,应当理解,可以利用至少一个导轨副与支架固定。作为示意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利用了一对间隔设置的导轨副54分别与一对支架52本实用新型这样。在一对导轨副54的底部连接有一底横梁55,这样,顶升装置58即可利用这一底横梁55固定,而平台56可以与该一对导轨副54固定。特别 的是,在顶升装置58上设置有一链轮582,和与之配合的链584,该链584的两端分别与平台56和底横梁55铰接。因此,当顶升装置58升起时,链584拉动平台56上升,反之则将其放下。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的间隔设置的一对导轨副54包括一承导件542和多个滚轮544和546。这些滚轮544和546可以利用螺母545固定到固定架548。优选的是,承导件542可以采用一 U型槽结构,这样一组滚轮544和546在被限定沿承导件542运动的同时,还具有限位的作用。较佳的是,沿固定架548可以设置多组滚轮,例如两组,可以稳定处于运动中的平台。顶升装置可利用一固定座585固定到底横梁55,以及可以利用分别设置在底横梁55和平台56上的铰耳561和551来连接链584。优选的是,为了加强平台的刚性,本实用新型的平台56可以设置一底框562,和一地板564,铺设在框架562上。当然,考虑平台使用者的安全性,可以所述平台的两个侧部竖立一对侧框566。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平台的两个端部设置分别设置门568,以利于通过,同时也能增加平台使用者的安全性。较佳的是,平台56可与固定架548固定,特别的是,平台56以能够离开承导件542预定的间隔Gl的方式固定到固定架548 (参阅图2),以保证平台56在升降过程中不与承导件542相剐蹭,以及在其下落到低端时,也不与顶升装置的固定座585或者铰耳551等相撞。其次,可以考虑利用一对斜撑563以保持平台56的稳定性,以及在一对承导件542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梁548,可使得承导件542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辅助平台装置可以有灵活的应用,例如它可以广泛地用于移动式的车辆。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移动式的、具有辅助平台装置的车辆100设置有一底盘101,其大梁102上设置有行走驱动桥及行走轮103和转向桥及轮子104,电器箱及电池组(未示出)。优选的是,底盘101前后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腿108以在进行升降操作时,该支腿108落到地面,起到稳定整个升降装置120的作用。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在底盘101上设置有一垂直升降装置120,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平台130可以设置在该垂直升降装置120上。随着该垂直升降装置120的升高或回缩,对接平台即可被垂直升高或回缩,易于驾驶员对升高的对接平台位置的判断,从而减少与飞机相撞的危险。优选的是,该垂直升降装置120可以采用剪刀叉架结构,其益处是可以根据想要升高的高度,选择至少一级剪刀叉架。最后可利用一个顶升机构,例如一对顶杆124,将剪刀叉架。与顶杆配合的剪刀叉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优选的是,该顶杆可以采用气动杆或者液压杆等这样的气缸单元,也可以采用电动杆。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的车辆可以配备小梯122,以便驾驶员的上下。由于承重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平台130上得以设置驾驶台(或驾驶舱)132,这样,对接平台130在被升高到大约飞机舱门高度时,驾驶员134 (也是操作员)就拥有了良好的视线,十分有利于对接操作。考虑行走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装置50需要有一定的安装高度,也就是其底端应距地面预定的高度H。这一高度H较适宜的范围可选择200mm至300mm,因为如果安装高度太低,会影响行走,如果安装高度太高,平台56则会十分费力地去补偿这一高度。更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车体100可以在大梁102上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 装置50。优选的是,该辅助平台装置设置大梁102侧部上的预定位置,使得在该辅助升降装置被升起时,平台56在一个适合的高度上可与对接平台130对接,如图5所示,便于载体从该辅助平台装置56通过到对接平台上130。因此,在充分地考虑了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车辆100的行走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又很好地平衡了在这一有限的空间内保证辅助平台装置56升降操作的流畅性以及刚性的需要,而优选地,将具有预定厚度的底横梁55固定在承导件542的侧部。同时参阅图6,—方面可以使底横梁55的厚度不致降低整个辅助升降平台安装高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承导件542占用的空间来安装顶升装置58及其链轮582,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更为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得平台56略低于固定架548的最低端的方式固定平台56,也就是,该平台56的底部与固定架548的最低端保持预定的间隔G2 (参阅图3),以补偿辅助升降装置50的离地高度H。这样,当固定架处于最低位置上时,该平台56则会位于底横梁55的下方,以贴近地面,甚至可以直落地面上,如图7所示,这样即可方便地将载体(例如座椅)运送上平台56。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升降平台又一有益的应用,即可以应用到用于运送旅客的客梯车200上。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客梯车200设置了一可伸缩的客梯装置240。优选的是,客梯装置240包括第一活动梯242,其前端可以通过一个过渡平台241铰接到在对接平台230的后部,以及第二活动梯244,可以被推杆驱动沿第一活动梯242滑动。较佳的是,在第二活动梯244的尾端可以设置轮子246,直接落在地面G,方便旅客上下。轮子246同时还能帮助处于伸出状态的客梯进行滑动,利于定位调整。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升降装置220被操作时,驾驶台232可连同客梯装置240随对接平台230 —并升降。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台132可以设置在一个适宜的位置上,避开人行通道。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驾驶台的设置具有随意性,只要不与人性通道发生干涉即可。同样地,推杆也可以有多样选择,可以采用气动杆或者液压杆等这样的气缸单元,也可以采用电动杆。优选的是,对接平台230上可以设置一固定遮棚237,覆盖在所述驾驶台232的上方,和一活动遮棚238,设置在所述固定遮棚237的前端。活动遮棚238被驱动后可以进行前伸动作,用于覆盖在飞机舱门上方。同样,在第一和第二活动梯242和244上方也可以加设遮棚243,或者护栏245以保证上下旅客的安全。当不需要作业或者客梯车行走时,顶升机构220回缩,剪刀叉架落下,同时第二活动梯244也回缩,最终,整个对接平台230被降落至底盘,而客梯装置240落到滚轮209上,并被其支撑,令尾端抬起脱离地面。此时,本实用新型的客梯车200结构紧凑,拥有了较小的尺寸,可以十分灵活地行走。尤其是,本实用新型的客梯车200也可以配备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升降装置50,其与底盘大梁202与前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在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升降装置50以平台置于固定架下方的方式设置,使得平台56可以直落地面上,这样方便推动轮椅上下平台56。进而,平台56在顶升装置(未示出)的操作下,被垂直升起,直至在一个适宜的高度上,与对接平台230对接上,此时可以推动轮椅210,通过到对接平台上,如图9所示。最后,对接平台230在升降装置220的操作下,被升高直至可以与大飞机I的舱门对接,这样,残·障人士即可坐着轮椅登上飞机,反之,残障人士也可以坐着轮椅从飞机上下载到地面。应当指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辅助平台装置的车辆,包括 一底盘,固定有驱动装置; 一行走系统,与该底盘固定; 一升降装置; 一驾驶舱,和 一对接平台,用于与飞机舱门对接,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平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轨畐IJ,设置有一承导件; 一固定架,和 多个滚轮,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被限定沿所述承导件运动; 一底横梁,与所述承导件固定连接; 一平台,与所述固定架固定; 至少一个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横梁上,设置有 一链轮,固定在顶部,和 一链,与所述链轮配合,其一端与所述平台装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横梁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一底框,和 一地板,铺设在所述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设置有 一对侧框,竖立在所述平台的两个侧部,和 一对门,竖立在所述平台的两个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以离开所述承导件一预定距离的方式与所述固定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并离开该固定架的底端一预定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导件为一U型槽。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固定在所述承导件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利用一固定座与所述底横梁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承导件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梁。
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平台装置的所述底横梁离开地面一预定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离开地面一预定的距离为200至300毫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所述一对承导件通过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架固定到底盘的预定位置上,其中当所述辅助平台装置被升起时,该平台与所述对接平台对接。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底盘上,包括 一顶框,用于支承所述对接平台; 至少一级剪刀叉架,支撑所述顶框,和一顶升机构,顶推所述至少一个剪刀叉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台上设置有所述驾驶舱。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一客梯装置铰接在所述对接平台的后部,基本上位于 所述底盘的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台上配合有供驾驶员使用的小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平台装置的车辆。该辅助平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轨副,设置有一承导件;一固定架,和多个滚轮,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被限定沿所述承导件运动;一底横梁,与所述承导件固定连接;一平台,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至少一个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横梁上,设置有一链轮,固定在顶部,和一链,与所述链轮配合,其一端与所述平台装置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横梁铰接。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平台装置由于可以设置在底盘大梁的一个侧部,并能与对接平台对接,它可以灵活方便地配备到机场用维修车辆上,以方便将飞机上的维修件运至地面,也可以灵活地配备到客梯车,用于残障人士上下飞机。
文档编号B64F1/30GK202624649SQ20122024476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胡不为, 董鑫, 李柏宏 申请人:北京晟航国瑞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