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起落架及具有其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39340阅读:来源:国知局
落架100,各个无人机起落架100通过其上的两个夹持部130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桨臂220固定连接。故,在无人机200降落时,底部110的局部先触及地面,一方面通过底部110的弹性变形使无人机200得到有效的缓冲,另一方面通过被压平的底部110给无人机200提供稳定的支撑,因此该无人机起落架100从整体上兼顾了支撑稳定性高和缓冲性能好的特点。
[0027]为了减轻无人机起落架100的重量,可以在无人机起落架100的底部110上开设通孔112,也可以在支撑部120上开设通孔123,也可以同时于底部110和支撑部120上分别开设通孔112和通孔12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于无人机起落架100的底部110和支撑部120上开设多个通孔112和通孔123,从而可以减轻无人机起落架100的重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减轻无人机200的重量,以保障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
[0028]进一步地,为了改善支撑部120的缓冲性能,支撑部120的中部在其宽度方向上通过收缩形成减振缺口,或者支撑部120的宽度由其两端分别往中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不管是设置减振缺口,还是采用宽度尺寸渐变的支撑部120,均在保证了连接强度的前提下改善了缓冲性能,在实际应用时,可任选其一作为增强支撑部120缓冲性能的措施。对于减振缺口的设置位置,可以包括支撑部120的中部在内并朝向其两端延伸的局部。
[0029]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支撑部12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部110和夹持部130的连接强度,同时降低结构形状突变处的应力,支撑部120在其分别与底部110的连接面和夹持部130的结合处具有加强结构(相对其他部分更厚)且圆弧过渡(对应参加图2所示连接部位121、122),并且作圆弧过渡处理后,部件间连接处的整体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放大,还可以保持无人机起落架100的整体稳定性,更加牢固耐用。
[0030]具体地,该夹持部130的中部整体凹陷形成具有开口端的空腔,并且该开口端背对底部110的连接面,即开口端向上。可以理解的是,桨臂220为杆状件,其横截面可以是圆截面、椭圆截面等,与桨臂220的外形相适配,该夹持部130的横截面可以呈V形、U形、圆弧形或方形等,对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以横截面为类圆截面的桨臂220为例,为了保证在将无人机起落架100扣在桨臂220上后,无人机起落架100与桨臂220牢靠地结合在一起,则夹持部130与桨臂220为过盈配合,通过夹持部130的弹性回复力牢牢地夹持于桨臂220。此外,桨臂220上设置有对应于夹持部130的凹位221,并且夹持部130上用于限定开口端的两端相向靠拢以使开口端呈缩口状,由此在无人机起落架100装配到位后,该凹位221对应的部分桨臂220完全嵌入夹持部130形成的空腔内,同时在呈缩口状的开口端的限制下,防止夹持部130与桨臂220分离。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持部130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夹持力,将夹持部130紧紧夹持固定于桨臂220上,从而实现将无人机起落架100固定连接于桨臂220。拆卸时,只需用力将夹持部130朝远离桨臂220的方向拔,克服夹持部130的夹持力,将其从桨臂220上拔脱即可,故还具有拆装便捷的特点,在存放和运输时通过将无人机起落架100拆下,可以减小包装体积和节约成本。
[0032]为了使夹持部130能够稳稳地夹持在桨臂220上,夹持部130夹持桨臂220的面积越大越稳,所以本优选实施例中,在夹持部130夹持桨臂220的的状态,夹持部130至少夹持无人机桨臂220的横截面的一半。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长条形的底部,所述底部具有可与外部物接触而给所述底部提供支撑的支撑面和背对所述支撑面的连接面,所述无人机起落架还包括固连于所述连接面并沿着所述底部的长度方向隔开预设距离的两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无人机的桨臂可拆卸连接的夹持部,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夹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底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夹持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材质为碳纤材质或玻纤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部呈倒八型连接在所述底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部分别靠近所述底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置,并且所述底部位于所述两支撑部之间以外的部分分别朝向所述支撑部所在的一侧翘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中部朝向远离所述支撑部的方向突出以使所述底部整体弯曲成弧形,该弧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底部翘起的曲率半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部上均设有孔;或者,所述支撑部的中部在其宽度方向上通过收缩形成减振缺口 ;又或者,所述支撑部的宽度由其两端分别往中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部的结合处具有加强结构且为圆弧过渡,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夹持部的结合处具有加强结构且为圆弧过渡。
9.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与所述机身相连的多个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所述无人机起落架通过两个夹持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桨臂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无人机的桨臂连接的状态,所述夹持部至少夹持所述无人机桨臂的横截面的一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一呈长条形的底部,所述底部具有可与外部物接触而给所述底部提供支撑的支撑面和背对所述支撑面的连接面,所述无人机起落架还包括固连于所述连接面并沿着所述底部的长度方向隔开预设距离的两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与无人机的桨臂可拆卸连接的夹持部,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材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底部的弹性变形使无人机得到有效的缓冲,另一方面通过被压平的底部给无人机提供稳定的支撑,因此该无人机起落架从整体上兼顾了支撑稳定性高和缓冲性能好的特点。
【IPC分类】B64C39-00, B64C25-06
【公开号】CN204548485
【申请号】CN201520092468
【发明人】张显志
【申请人】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